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白蜡虫 白蜡虫的用途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632 次
白蜡虫 白蜡虫的用途

此篇农资总结会给广大农资人阐述“白蜡虫”的内容进行讲解,但愿对广大农资人有所帮助,赶紧收藏吧!

白蜡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破坏。虫害是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白蜡虫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本文将就白蜡虫的生态特征、症状、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白蜡虫的生态特征

白蜡虫是一种小型昆虫,成虫体长约2mm,身体呈椭圆形,灰白色。白蜡虫的寄主广泛,包括棉花、玉米、葡萄、苹果、桃、杏、梨、柿子、草莓等作物,同时还寄生于各种树木、灌木、草本植物上。白蜡虫属于吸食性害虫,取食植物汁液,特别是茎、叶、花和果实等部位的汁液。

白蜡虫的症状

白蜡虫危害作物的方式主要是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和养分流失,严重的会导致植物的死亡。白蜡虫危害的果树会出现叶片变黄、卷曲、干枯的现象,严重的会导致果实掉落。受害的葡萄藤叶片会出现黄化、弯曲、脱落等现象,影响葡萄的品质和产量。白蜡虫还会分泌蜜露,滋生黑粉菌、灰霉菌等病菌,对作物的危害更加严重。

白蜡虫的防治方法

白蜡虫的防治方法主要分为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昆虫病原体等自然因素,控制白蜡虫的数量和危害。比如,可以利用蚜茧蜂、瓢虫、寄生蜂等天敌进行防治。还可以利用芽孢杆菌等昆虫病原体进行防治。生物防治具有环保、高效、长效等优点,是一种可持续的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常见的化学农药有有机磷、杀虫脒、拟除虫菊酯等。化学防治具有快速、便捷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拓展百科知识

1.蚜茧蜂(yǎjiǎnfēng)是一种寄生于蚜虫体内,用来控制蚜虫数量的天敌。

2.芽孢杆菌(yábāogǎnjū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细菌,可以用来防治多种害虫和病害。

3.黑粉菌(hēifěnjūn)属于真菌,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原菌,会在白蜡虫分泌的蜜露上生长,导致植物叶片和果实被覆盖,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参考来源:《农业害虫及其防治》、《农业植保手册》

相关问答拓展:

1、什么农药能杀死中华稻蝗?

据悉甲基复甲胺磷、敌百虫、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阿维菌素、辛硫磷等农药

防治方法:①及时翻耕灌水,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消灭蝗卵;保护和利用天敌。消灭越冬虫源,减少向本田迁移的基数。秋冬季修整渠沟、铲除草皮,春季平整田埂、除草,可大量减少越冬虫源。在稻1、2龄期,重点对田间地头、沟渠及周围荒地杂草及时进行防治,以压低虫口密度,减少稻蝗迁移本田基数。

  ②平均每丛有蝗蛹1头,在若虫3龄前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上打下,为高效特异性杀虫剂,防治效果明显。

2、中华稻蝗用什么呼吸?

用腹部两侧的气孔呼吸,一般蝗虫都这样呼吸。

3、中华稻蝗触角类型?

从昆虫学上触角分类上说,蝗虫的触角与音羽状的蛾子类有明显区别,蝗虫属于棒状形状的能角。稻蝗虫有发达感觉器。

成虫雌体长36mm~44mm雄体30mm~33mm,全身绿色或黄绿色,左右各侧有暗褐色纵纹,从算眼向后,直到前胸背板的后缘,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4、飞蝗能吃吗?

蝗虫能吃,煎炸,蒸炒都可,蝗科共有859种蝗虫,能入药供食用的主要有两种,即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这两种蝗虫营养丰富,肉质松软、鲜嫩,味美如虾,蝗虫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B、C和磷、钙、铁、锌、锰等微量元素,蝗虫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是治病良药,有暖胃肋阳,

5、农林八大目昆虫?

直翅目、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

1、直翅目

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昆虫。体大型或中型,咀嚼式口器。前翅狭长且稍硬化,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后足强大,适于跳跃。

斑翅蝗科:东亚飞蝗、云斑车蝗;

斑腿蝗科:中华稻蝗、**黄脊蝗;

蝼蛄科:单刺蝼蛄、东方蝼蛄。

2、缨翅目

主要是蓟马。身体微小,一般黄褐或黑色,眼发达,触角较长,锉吸式口器,翅膜质,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

蓟马科: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

管蓟马科: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

3、同翅目

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均属此目。多为小型昆虫,刺吸式口器,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叶蝉和蚜虫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粉虱科:温室白粉虱;

叶蝉科: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

蜡蝉科:斑衣蜡蝉;

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甘蔗扁角飞虱;

蚜科: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

绵蚧科:吹绵蚧;

盾蚧科: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

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

4、半翅目

主要是蝽类。多数体形宽略扁平,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称为半鞘翅;刺吸式口器,其若虫腹部有臭腺,故有“臭虫”、“放屁虫”之名。

网蝽科:梨网蝽、香蕉网蝽;

花蝽科:细角花蝽、微小花蝽;

缘蝽科:针缘蝽、稻蛛缘蝽;

蝽科:稻褐蝽、稻黑蝽、稻绿蝽。

盲蝽科: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

5、脉翅目

常称为“蛉”;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捕食蚜虫、蝶蛾幼虫等肉食性益虫。

草蛉科: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

常见农业昆虫分类

6、鳞翅目

昆虫纲中第二大目。最大特点是翅面上均覆盖着小鳞片,成虫称蛾或蝶。虹吸式口器,形成长形而能卷起的喙;已知有十四万种左右,其中蛾类90%多,蝶类不足10%。蛾与蝶的异同蝶类触角末端膨大,而蛾类触角呈线状或羽状;蝶类休息时翅合拢立于背上,而蛾类休息时则将翅平放于身体两侧或收缩成屋脊状;蝶类大多在白天活动,而蛾类大多夜间活动,通常都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谷蛾科:谷蛾、衣蛾;

刺蛾科:黄刺蛾、褐刺蛾、扁刺蛾;

麦蛾科:麦蛾、棉红铃虫、甘薯麦蛾;

菜蛾科:小菜蛾;

蛀果蛾科:桃蛀果蛾(桃小食心虫);

卷蛾科:大豆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果顶梢卷叶蛾、褐带长卷叶蛾、拟小黄卷叶蛾;

螟蛾科:二化螟、豆荚螟、玉米螟、三化螟、菜螟、稻纵卷叶螟、条螟、棉卷叶*螟、桃蛀螟;

夜蛾科:食叶种类有黏虫、斜纹夜蛾、稻螟蛉、棉小造桥虫、甜菜夜蛾;蛀食种类有大螟、棉铃虫、鼎点金刚钻;切根种类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等。

毒蛾科:盗毒蛾、舞毒蛾;

天蛾科:甘薯天蛾、豆天蛾;

弄蝶科:直纹稻弄蝶、隐纹谷弄蝶;

凤蝶科:柑橘凤蝶、玉带凤蝶;

粉蝶科:菜粉蝶;

蛱蝶科:苎麻赤蛱蝶、苎麻黄蛱蝶;

7、鞘翅目

昆虫纲第一大目,有30万种以上,占昆虫总数的40%。通称甲虫,简称“甲”。一般躯体坚硬,有光泽。头正常,也有向前延伸成喙状的(象鼻虫),末端为咀嚼式口器。前翅角质化,坚硬,称鞘翅,无明显翅脉。

芫菁科:豆芫菁;

步甲科:金星步甲、皱鞘步甲、麦穗步甲;

叩头虫科:沟叩头虫(沟金针虫)、细胸叩头虫(细胸金针虫);

皮蠹科:谷斑皮蠹、黑皮蠹;

吉丁虫科:柑橘小吉丁虫、金缘吉丁虫;

瓢虫科:益虫有澳洲瓢虫、龟纹瓢虫、黑襟瓢虫、七星瓢虫;害虫有马铃薯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等;

拟步甲科:黄粉虫、黑粉虫、赤拟谷盗、杂拟谷盗;

丽金龟科:铜绿异丽金龟;

鳃金龟科:暗黑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

天牛科:桑天牛、星天牛、橘褐天牛、桃红颈天牛;

叶甲科:(又名:金花虫)大猿叶虫、小猿叶虫、黄守瓜、黄曲条跳甲;

豆象科:绿豆象、豌豆象、蚕豆象;象甲科:玉米象、米象;

常见农业昆虫分类

8、膜翅目

主要包括各种蚁和蜂。咀嚼式口器,前后翅连接靠翅钩完成。根据腹部基部是否缢缩变细,分为广腰亚目(叶蜂科)和细腰亚目(姬蜂科、茧蜂科、小蜂科、赤眼蜂科等)。

叶蜂科:小麦叶蜂、梨实蜂;

姬蜂科:黄带姬蜂、黏虫白星姬蜂、螟蛉悬茧姬蜂、棉铃虫齿唇姬蜂、螟黑点疣姬蜂;

茧蜂科:中华茧蜂、螟黑纹茧蜂、螟蛉绒茧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印度蚜茧蜂、棉蚜茧蜂;

小蜂科:广大腿小蜂;

金小蜂科:黑青小蜂、蝶蛹金小蜂;

赤眼蜂科:广赤眼蜂、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

9、双翅目

主要包括蚊、蝇、虻等。刺吸式或舐吸式口器。前翅膜质发达,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瘿蚊科:麦红吸浆虫、麦黄吸浆虫、稻瘿蚊;

实蝇科:柑橘大实蝇、瓜实蝇;

食蚜蝇科:细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

潜蝇科:麦叶灰潜蝇、美洲斑潜蝇、豆秆黑潜蝇;

黄潜蝇科:麦秆蝇;

花蝇科:种蝇、葱蝇、萝卜蝇;

寄蝇科:伞裙追寄蝇、玉米螟厉寄蝇、黏虫缺须寄蝇。

拓展好文:川蜡(虫蜡、白蜡、中国虫蜡)

  —— 本文为《烫蜡、熔蜡与擦蜡》一文虫蜡部分的补充介绍。其与蜂蜡、石蜡的对比与使用,请参见《烫蜡、熔蜡与擦蜡》

  白蜡虫  虫蜡是雄性白蜡虫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所分泌的蜡,是天然蜡中最白的一种,其附着于树干上的状态看起来就像积雪一样,经精制而成,国际称“中国虫蜡”,简称“川蜡”。一般被称为虫蜡、白蜡、川蜡、雪蜡或中国蜡。自古以来被人们用来制造蜡烛及作为中药的原辅料。

  强度高、熔点高、流动性好、有光泽,但性脆且收缩率大,价格高。

  白蜡虫有雌、雄之分。雌虫的主要任务是繁衍后代,只有那雄性幼虫才是白蜡的生产者。蜡虫对气温、地势的选择是较为严格的。雌虫要在海拔一千至二千米,冬季温和、干燥的**带地区才能繁殖;而雄虫则要在海拔五百至一千米,夏季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平原和低山区才会泌蜡,峨眉白蜡和蜡虫的生产过去一直是分区域进行的。

  每年立春后不久,峨眉、夹江、洪雅三县的蜡农们便要邀邀约约,成群结队,带着那特制的蜡麻袋,到川南的晏宁、宁南,甚至云南的昭通地区去**蜡虫了。在那舟车不便,兵连祸接的旧社会里作此一长途跋涉,山川险阻,荷担之苦,那是无法言喻的。四、五月间,气温渐高,蜡农们便用油桐树叶片将蜡虫包扎好,刺上小孔,挂上蜡树枝头。大约七天后,包内的蜡虫倾“巢”而出,慢慢地攀满那一、二年生的枝条,开始“定杆”生活。再过七十天左右,如蚁云集的蜡虫就“食树汁而泌蜡汁”了。此时,但见那绿叶丛中,枝条上一片银白,“状若凝霜”,煞是好看。八、九月是收蜡的季节。

  收蜡应在天气晴朗的早晨进行。先用刀将布满白霜的枝条切下,以待来年再发新枝,若枝条太老翌年就不产蜡了。然后刮下蜡质,名日“霜花”。将“霜花”放入锅中,加部分陈蜡和水,加热熬化,趁热滤去杂质。待冷却后,取出浮于水面的初制白蜡,加水再煮,待水开后,将水面上的蜡质倾入模型内,过滤、加水冷却后就成了晶莹滑润、洁白无瑕的商品白蜡了。

  可分头蜡和二蜡(二蜡不可以食用,头蜡可以食用)

  头腊,就是蜡花提取白蜡的过程中首先提取的第一道蜡叫头蜡,然后再次提取的蜡就叫二蜡,一般头蜡乳白或者米黄,而二蜡是很黄很黄(当地也叫母猪蜡),因此有很多腊农为了把二腊也卖出去,就把二蜡参和在头蜡里进行**,头蜡随便你怎么放置,一万年也不变色,而二蜡我们就不敢保证了)

  有用石白蜡冒充虫白蜡出售的现象。虫白蜡为介壳虫科昆虫白蜡虫群栖于木犀科植物白蜡树、女贞树等枝干分泌的蜡精制而成。具生血、生肌、定痛等作用。而石白蜡系提炼石油后的产物之一,不具以上药理作用。二者不能用。现将其鉴别点介绍如下。

  虫白蜡:白色或类白色,体轻,质硬而稍脆,轻捻成粉,断面呈针状或颗粒状,具亮星,气微。

  石白蜡:雪白色(有的微带绿色),体重,质硬,手捻成团块,断面紧实,不呈针状或颗粒状,无亮星,气臭或气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