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播种机 玉米播种机十大名牌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玉米播种机的出现,为玉米种植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玉米播种机是一种农业机械,可自动完成播种作业,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本文将从使用方法、优点、发展前景三个方面来探讨玉米播种机的相关知识。
使用方法玉米播种机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将玉米种子装入种子箱内,调整播种机的深度和行距,开启播种机,即可完成播种。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来说,玉米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
- 保持播种机清洁。每次使用结束后,应将播种机清洗干净,以免影响下次使用效果。
- 注意播种密度。不同的品种和生长期需要不同的播种密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相比传统的手工播种,玉米播种机有以下几个优点:
- 提高了播种效率。玉米播种机可以完成自动播种,不需要农民大量的人力投入,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 减轻了劳动强度。传统的手工播种需要农民长时间弯腰、下蹲,容易造成腰椎**等职业病,而玉米播种机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职业病发生率。
- 提高了播种精度。玉米播种机可以精准控制行距和播种深度,确保玉米的种植质量。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不断推进,玉米播种机市场前景广阔。未来,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播种机将会越来越智能化,更加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需要。同时,玉米播种机的应用范围也会不断扩大,不仅可以用于玉米种植,还可以用于其他粮食作物的播种。
拓展百科知识1.玉米:玉米,是一种由禾本科玉米属植物玉米所结出的果实,原产于中南美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饲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2.农业机械:农业机械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总称,包括播种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3.行距:行距是指作物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是作物种植时必须要调整的参数之一。不同的作物和品种需要不同的行距,它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参考来源:1.《农业机械化技术手册》
2.《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及其机遇与挑战》
3.《玉米种植技术与管理》
相关问答拓展:
1、农哈哈五行玉米播种机适配多大动力?
答,,农哈哈五行来木播种机适配15马力的中型拖拉机,要明白几点,玉米播种机不同于小麦播种机它的牵引力和田间墒情明显要高于小麦播种机。如果动力不足,就会影响机械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根据几大作业措标来综合衡量,农哈哈五行玉米播种机至少适配15马力动力机械更稳妥。
2、农哈哈玉米导向播种机注意事项?
1进田作业前的保养要清理播种箱内的杂物和开沟器上的缠草、泥土,确保状态良好,并对拖拉机及播种机的各传动、转动部位,按说明书的要求加注润滑油,尤其是每次作业前要注意传动链条润滑和张紧情况以及播种机上螺栓的紧固情况。2机架不能倾斜播种机与拖拉机挂接后,不得倾斜,工作时应使机架前后呈水平状态。3搞好各种调整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和农艺要求,将播种量、开沟器的行距、开沟覆土**轮的深浅调整适当。4注意加好种子加入种子箱的种子,达到无小、秕、杂,以保证种子的有效性;其次种子箱的加种量至少要加到能盖住排种盒入口,以保证排种流畅。
3、农哈哈玉米播种机链条松怎么调?
1调整链条2原因是链条松弛可能会导致玉米播种机运转不稳定甚至发生故障,需要及时调整链条调整方法:
①首先确认哪个链条松弛,拆开链轮罩板并检查,找到松弛的链条②使用扳手松开链轮上的螺母,松开链条③在链条外侧的边缘旋转链轮,同时用手指轻压链条,使其紧贴着链轮④用扳手拧紧螺母,使链条保持正确的松紧度3如果还不行,最好联系专业的农机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4、农哈哈3行玉米播种机单双颗的调整?
您好,1.将播种机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然后打开播种机的排粒板和排种板。
2.接下来,将播种机的种箱装满玉米种子,然后将单双颗调整器拨到所需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单颗或双颗种植。
3.将播种机拖到需要播种的地方,启动机器,调整速度和深度,开始播种。播种时应注意保持匀速直线,避免漏种和重种。
5、玉米免耕播种机哪个品牌好?
农哈哈品牌的玉米免耕播种机好,是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是我国驰名商标,河北省着名商标,农机具和采暖设备龙头企业,
拓展好文: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关于印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配套机具应用指引》的函
农机科〔2024〕4号
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委),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部署要求,全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我司组织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和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专家指导组制定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配套机具应用指引》,现印发给你们,供开展相关工作参考。请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分区域、分模式研究细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具配套方案和操作技术规范,加强培训指导,为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质量效益提供有效机具装备支撑保障。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2024年1月13日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配套机具应用指引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专家指导组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充分利用高位作物玉米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空间,实现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年际间交替轮作,可有效解决玉米、大豆争地问题。为做**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应用,提供有效机具装备支撑保障,针对西北、黄淮海、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技术模式制定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配套机具应用指引,供各地参考。其他地区和技术模式可参照应用。
一、机具配套原则
今年是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第一年,为便于全程机械化实施落地,在机具选配时,应充分考虑目前各地实际农业生产条件和机械化技术现状,优先选用现有机具,通过适当改装以适应复合种植模式行距和株距要求,提高机具利用率。有条件的可配置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减轻机手劳动强度,提高作业精准度和衔接行行距均匀性。
二、播种机具应用指引
播种作业前,应考虑大豆、玉米生育期,确定播种、收获作业先后顺序,并对播种作业路径详细规划,妥善解决机具调头转弯问题。大面积作业前,应进行试播,及时查验播种作业质量、调整机具参数,播种深度和**强度应根据土壤墒情变化适时调整。作业时,应注意适当降低作业速度,提高**距条件下播种作业质量。
(一)2+3和2+4模式
该模式玉米带和大豆带宽度较窄,大豆玉米分步播种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配套动力轮距,避免后播作物播种时碾压已播种苗带,影响出苗。玉米后播种时,动力机械后驱动轮的外沿间距应小于160cm;大豆后播种时,2+3模式动力机械后驱动轮的外沿间距应小于180cm,2+4模式后驱动轮的外沿间距应小于210cm;驱动轮外沿与已播作物播种带的距离应大于10cm。如大豆玉米可同时播种,可购置1+X+1型(大豆居中,玉米两侧)或2+2+2型(玉米居中,大豆两侧)大豆玉米一体化精量播种机,提高播种精度和作业效率;一体化播种机应满足株行距、单位面积施肥量、播种精度、均匀性等方面要求;作业前,应对玉米、大豆播种量、播种深度和**强度分别调整;作业时,注意保持衔接行行距均匀一致,防止衔接行间距过宽或过窄。
(1)黄淮海地区
目前该地区玉米播种机主流机型为3行和4行,大豆播种机主流机型为3到6行,或兼用玉米播种机。前茬小麦收获后,可进行灭茬处理,提高播种质量,提升出苗整齐度。
玉米播种时,将播种机改装为2行,调整行距接近40cm,通过改变传动比调整株距至10—12cm,平均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亩,并加大肥箱容量、增设排肥器和施肥管,增大单位面积施肥量。大豆播种时,优先选用3行或4行大豆播种机,或兼用可调整至窄行距的玉米播种机,通过调整株行距来满足大豆播种的农艺要求,平均种植密度为8000—株/亩。
(2)西北地区
该地区覆膜打孔播种机应用广泛,应注意适当降低作业速度,防止地膜撕扯。
玉米播种时,可选用2行覆膜打孔播种机,调整行距接近40cm,通过改变鸭嘴数量将株距调整至10cm左右,平均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亩,并增大单位面积施肥量。大豆播种时,优先选用3行或4行大豆播种机,或兼用可调整至窄行距的玉米播种机,可采用一穴多粒的播种方式,平均种植密度为—株/亩。
(3)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该区域大豆玉米间套作应用面积较大,配套机具应用已经过多年试验验证。
玉米播种时,可选用2行播种机,调整行距接近40cm,株距调整至12—15cm,平均种植密度为4000—4500株/亩,并增大单位面积施肥量。大豆播种采用2+3模式时,可在2行玉米播种机上增加一个播种单体;采用2+4模式时,可选用4行大豆播种机完成播种作业;株距调整至9—10cm,平均种植密度为9000—株/亩。
(二)3+4、4+4和4+6模式
(1)黄淮海地区
玉米播种时,可选用3行或4行播种机,调整行距至55cm,通过改变传动比将株距调整至13—15cm,玉米平均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亩。大豆播种时,优先选用4行或6行大豆播种机,或兼用可调整至窄行距的玉米播种机,通过改变传动比和更换排种盘调整穴距至8—10cm,大豆平均种植密度为8000—9000株/亩。
(2)西北地区
玉米播种时,可选用4行覆膜打孔播种机,调整行距至55cm,通过改变鸭嘴数量将株距调整至13—15cm,玉米平均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亩。大豆播种时,优先选用4行或6行大豆播种机,或兼用可调整至窄行距的玉米播种机,株距调整至13—15cm,可采用一穴多粒播种方式,大豆平均种植密度为9000—株/亩。
三、植保机具应用指引
(一)合理选用药剂及用量,按照机械化高效植保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防治作业。
(二)杂草防控难度较大,应尽量采用播后苗前化学封闭除草方式,减轻苗后除草药害。播后苗前喷施除草剂应喷洒均匀,在地表形成药膜。
(三)苗后喷施除草剂时,可改装喷杆式喷雾机,设置双药箱和喷头区段控制系统,实现不同药液的分条带喷施,并在大豆带和玉米带间加装隔离板,防止药剂带间漂移,也可在此基础上更换防漂移喷头,提升隔离效果。
(四)喷施病虫害防治药剂时,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区域,选择大豆玉米统一喷施或独立喷施。
(五)也可购置使用“一喷施两防治”复合种植专用一体化喷杆喷雾机。
三、收获机具应用指引
根据作物品种、成熟度、籽粒含水率及气候等条件,确定两种作物收获时期及先后收获次序,并适期收获、减少损失。当玉米果穗苞叶干枯、籽粒乳线消失且基部黑层出现时,可开始玉米收获作业;当大豆叶片脱落、茎杆变黄,豆荚表现出本品种特有的颜色时,可开始大豆收获作业。
根据地块大小、种植行距、作业要求选择适宜的收获机,并根据作业条件调整各项作业参数。玉米收获机应选择与玉米带行数和行距相匹配的割台配置,行距偏差不应超过5㎝,否则将增加落穗损失。用于大豆收获的联合收割机应选择与大豆带幅宽相匹配的割台割幅,推荐选配割幅匹配的大豆收获专用挠性割台,降低收获损失率。大面积作业前,应进行试收,及时查验收获作业质量、调整机具参数。
(一)2+3和2+4模式
如大豆玉米成熟期不同,应选择小两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先收玉米,或选择窄幅履带式大豆收获机先收大豆,待后收作物成熟时,再用当地常规收获机完成后收作物收获作业;也可购置高地隙跨带玉米收获机,先收两带4行玉米,再收大豆。如大豆玉米同期成熟,可选用当地常用的2种收获机一前一后同步跟随收获作业。
(二)3+4、4+4和4+6模式
目前,常用的玉米收获机、谷物联合收割机改装型大豆收获机均可匹配,可根据不同行数选择适宜的收获机分步作业或跟随同步作业。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