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砂糖橘矢尖蚧虫害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19 次
砂糖橘矢尖蚧虫害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砂糖橘矢尖蚧虫害的防治

砂糖橘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柑橘水果,但是它们也容易受到矢尖蚧虫害的侵袭。这种害虫会在植物上寄生,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受阻,果实减少甚至不结实。了解砂糖橘矢尖蚧虫害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对于种植砂糖橘的农民和爱好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矢尖蚧虫害的症状

矢尖蚧虫害的症状比较明显,一般会在砂糖橘的枝干上寄生。害虫在寄生的位置会形成一个圆形或半圆形的凸起,外表呈淡**或灰色,中间有一个小孔,这是害虫进入植物体内的通道。害虫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物受损,枝干变得干燥,甚至会出现烂根的情况。如果不及时防治,矢尖蚧虫害会严重影响砂糖橘的生长和产量。

矢尖蚧虫害的防治措施

对于砂糖橘矢尖蚧虫害的防治,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或病原体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扩散。对于矢尖蚧虫害,可以使用瓢虫、蚜茧蜂等天敌来进行生物防治。这些天敌会寄生在矢尖蚧虫的体内,从而控制害虫的繁殖。

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使用农药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扩散。对于砂糖橘矢尖蚧虫害,可以使用乙腈菊酯、氧乐果等农药来进行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要注意剂量和方法,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是指利用植物与害虫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扩散。对于砂糖橘矢尖蚧虫害,可以在果园中种植一些能吸引天敌的植物,如金银花、蒿子秆等,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如何判断砂糖橘是否受到矢尖蚧虫害的侵袭?

答:矢尖蚧虫害的症状比较明显,一般会在砂糖橘的枝干上寄生。害虫在寄生的位置会形成一个圆形或半圆形的凸起,外表呈淡**或灰色,中间有一个小孔,这是害虫进入植物体内的通道。

问题二:哪些天敌可以用来控制砂糖橘矢尖蚧虫害?

答:可以使用瓢虫、蚜茧蜂等天敌来进行生物防治。这些天敌会寄生在矢尖蚧虫的体内,从而控制害虫的繁殖。

问题三:化学防治矢尖蚧虫害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使用农药要注意剂量和方法,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在使用农药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进行使用。

砂糖橘矢尖蚧虫害防治相关名词的百科知识

乙腈菊酯

乙腈菊酯是一种广谱性的杀虫剂,属于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一种。它对多种害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但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和方法。

氧乐果

氧乐果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具有广谱性和快速杀虫的特点。它可以通过口服、吸入、皮肤接触等途径对人体造成危害,使用时要注意防护措施。

瓢虫

瓢虫是一种常见的天敌,对多种害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它可以寄生在矢尖蚧虫体内,从而控制害虫的繁殖。

蚜茧蜂

蚜茧蜂是一种小型的寄生性蜂类,可以寄生在矢尖蚧虫体内,从而控制害虫的繁殖。它对矢尖蚧虫的控制效果比较显著。

金银花

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吸引天敌的作用。在果园中种植金银花可以吸引瓢虫等天敌,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蒿子秆

蒿子秆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也具有吸引天敌的作用。在果园中种植蒿子秆可以吸引蚜茧蜂等天敌,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参考来源:

1.《柑桔害虫防治技术》

2.《农业生态学》

3.《农业昆虫学》

释义拓展:果树病虫草害防治新技术(2024年四川出版集团出版的图书)

《果树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主要收集和整理了近年来作物保护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果树病虫害基础知识和防治策略,介绍了经济适用的果树病虫检疫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及综合防治方法等防治措施;针对目前水果、干果生产的实际,全面兼顾,重点突出,介绍了柑橘、苹果、桃、梨、杏、葡萄、核桃、山楂、板栗等15类主要品种及近200种常发**虫害的形态特征、发生症状与危害规律。

问答拓展:柑橘矢尖蚧应该采取哪些防治方法?

(1)做好施肥、防冻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培养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虫性。结合冬剪,在4月份以前及时剪除虫枝、荫蔽枝、绝卖干枯枝,集中焚烧,减少虫源。改善柑橘园通风透光条件,减轻危害,在盛果期经常查园。及时防治,减轻矢尖迅皮蚧对果实的危害。

(2)主要天敌有整胸寡节瓢虫、湖北红点唇瓢虫、矢尖蚧小蜂、花角蚜小蜂和黄金蚜小蜂等,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3)矢尖蚧的第一代发生期比较整齐,初孵一、二亩宏差龄若虫抗药力较差,此时天敌虫口也较低,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抓紧1~2龄期防治,狠抓第一代,可大大降低2~3代的虫口基数。喷药适期为当年第一代幼蚧初见日后21~25天,喷第一次药(或雄虫中有少数虫体出现附白絮状蜡质时,即二龄雄虫初见日立即喷药),再隔15~20天喷第二次。可选用25%喹硫磷乳油600~1000倍液或40.7%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40%杀扑磷乳油1000~12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松脂合剂16~18倍液、洗衣粉烧碱1∶0.1∶100~200倍液。苦楝油乳剂100~200倍液防除雌成虫效果好。在一个柑橘园中若是局部橘树发生,可采取挑治,有利于保护天敌和节省防治费用,喷药应着重**树冠下层和内层。

问答拓展:挂果沙糖桔现在杀什么虫?

杀红蜘蛛,蚜虫,潜叶蛾,木虱。

问答拓展:柑橘介壳虫类的为害状、主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怎样?

介壳虫是一种小型昆虫,也称蚧。种类很多。发生为害比较普遍的有吹绵蚧、堆蜡粉蚧、柑橘粉蚧、糠片蚧、矢尖蚧、褐圆蚧、红圆蚧、黑点蚧、紫牡蛎蚧、长牡蛎蚧、红蜡蚧等。软蜡蚧和绵蜡蚧也比较常见,有的地区发生严重。根粉蚧目前局部地区发生于个别柑橘园,应注意防止扩散。
【为害情况】
介壳虫以雌虫的若虫、成虫寄生在柑橘的小枝、叶片、果实或根上,虫体以口针固定于寄主不断吸食汁液,致使树势衰弱,使叶片变黄、果实畸形,果实品质降低,以致落叶落果,枝条枯死甚至整株死亡。除盾蚧类外,多数介壳虫在生活状态下能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
【主要特征】
它是非常特异的小昆虫,体长多为0.5~0.7毫米,雌雄异型。雌成虫无翅凳郑,头、胸、腹部分界不明显,腹面有发达的口器,除极少数种外,足触角和眼往往退化,常不活动。虫体上被有粉状、绵状或丝状等蜡质分泌物,或被胶质,或由若虫的蜕皮和蜡质胶合而成的各种形状的介壳,或虫体**。如吹绵介壳虫被有白色蜡粉,堆蜡粉介壳虫体背被有白色绵状蜡质分泌物。褐圆介壳虫、糠片介壳虫、黑点介壳虫、矢尖介壳虫、牡蛎介壳虫同属盾蚧类,背上均被有盾状介壳,卵产在孙芦介壳下母体中。无介壳的介壳虫如红蜡介壳虫等,在产卵之前虫体隆起成半球形,将卵产在体下。吹绵介壳虫、绵介壳虫等从体腹后分泌出一个蜡质卵囊。粉介壳虫类在虫体下分泌出疏松的绵垫状卵囊,卵产在卵囊中。雄成虫具有1对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极少数无翅。头、胸、腹部大多数分界明显,口器退化,足和触角发育正常。
现将三种主要介壳虫的形态分述如下:
吹绵介壳虫(Iceryapurchasi),雌成虫虫体橘红色略被有白色蜡粉,有黑色短毛,椭圆形,背面隆起,腹末有白色蜡质卵囊,体长5~10毫米,雄虫体长2毫米,翅展5.5毫米。
堆蜡粉介壳虫(Nipaecoccusvastator),雌成虫虫体椭圆形,紫黑色,体背被覆一厚层白色似棉絮的蜡质分泌物,骤视之似一堆小白粉团,拨开蜡粉,即露出紫黑色的虫体,用手指按压有紫红色汁液。初孵幼虫紫色。
褐圆介壳虫(Chrysomphalusaonidum),雌成虫介壳圆形,紫褐色,边缘淡褐色,中央隆起,壳点圆形,赤褐色。介壳直径2毫米,虫体淡**,杏仁形。雄成虫淡橙**,具前翅1对,半透明。
【发生规律】
介壳虫一般喜欢生活在阴湿和空气不流通或阳光不能直射处,故寄生在叶片上的多附着于叶片背面,寄生在果实的则多在近蒂部果萼相接处或果面凹陷处。枝叶密生、互相荫蔽的果园发生严重,低温、高温对雌成虫和若虫的生长发育不利。喷药不当,如果橙园经常使用有机磷杀虫剂,把天敌杀死,有利于它的发生。果园管理不善,肥料不足或其他条件不适,造成树势衰弱,也会加重介壳虫的发生。在广东吹绵介壳虫每年发生3~4代,春暖后虫口密度渐增,5月为第一代产卵盛期,7~9月虫口特别少,10月以后渐增,冬季低温发育缓慢。堆蜡粉介壳虫、褐圆介壳虫1年发生4~5代,4月中至5月中第一代盛发。矢尖蚧、糠片蚧1年发生2~3代。
【防治方法】
①加强检疫。防止苗木等繁殖材料传播本地未发生的介壳虫种类。
②生物防治。经常检查,如发现天敌较多时不要随便喷药,更不要滥用农药,注意保护原有天敌。如果本地无天敌,可外地移入,如利用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可有效地防治吹绵介壳虫等。
③人工防治。冬季剪除虫害枯枝,并喷药防治,使虫口基数降低。对过密的果园要用回缩修剪或间伐方法处理,使之不过于荫蔽。
④防治指标。5%枝条或叶片发现有若虫。
⑤药剂防治。以冬治为主。其次抓住5月上、中旬幼蚧未固定时(爬虫期),有针对性的均匀喷药杀灭。当第1代防治失当后,还可针对以后每代幼蚧发生高峰期用药防治。若少量发生可喷药挑治。如为害严重,检查又未有相应的天敌时,则要隔15~20天连续喷药2次,有效或常用的药剂有:松脂合剂,夏、秋季20~25倍液,冬季8~10倍枣凯颂液。40%速扑杀700倍液,或40%速扑杀1500倍加95%机油乳剂250倍。95%机油乳剂或99.1%敌死虫乳剂120~180倍液。40.7%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