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甜瓜的白粉病的病原 甜瓜的白粉病用什么药最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558 次
甜瓜的白粉病的病原 甜瓜的白粉病用什么药最好

甜瓜是夏季非常受欢迎的水果,但是它也会受到一些病害的侵袭,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白粉病。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它会在甜瓜的叶片和茎部形成白色粉状物,严重影响甜瓜的生长和产量。

病原真菌

甜瓜白粉病的病原真菌是属于真菌门的白粉菌属,学名为Podosphaeraxanthii。它是一种担子菌,通常生长在甜瓜的叶片和茎部上。它的病原性很强,可以迅速侵入甜瓜组织,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甜瓜叶片和茎部变形、萎缩、甚至死亡。

传播途径

甜瓜白粉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

  • 空气传播:白粉病菌孢子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甜瓜植株上,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孢子的传播范围更广。
  • 土壤传播:如果甜瓜种植区域内已经存在白粉病的植株,那么病原菌也会通过土壤传播到其他甜瓜植株上。

防治方法

为了防止甜瓜白粉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健康的种苗:在甜瓜种植前,一定要选择健康的种苗。
  2.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甜瓜种植区域的通风良好,避免潮湿环境的形成;及时清除病叶、病茎,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 使用化学药剂:如果甜瓜白粉病已经发生,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有苯醚甲环唑、氧化锌等。
  4. 使用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无公害的防治方法,可以使用一些天敌如螨、蜘蛛等。

甜瓜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但是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它的发生。希望本文能对大家了解甜瓜白粉病的病原有所帮助。

相关拓展:

问:甜瓜的白粉病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甜瓜白粉病的病原及发生规律:(1)病原。

白粉病菌属子囊菌单丝壳白粉菌真菌。病菌分生孢子梗圆柱形,无色,无分枝,顶端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为14.5~20.1微米*18.4~36.8微米。有性阶段闭囊壳很少产生。

(2)发生规律。

白粉病菌随病残体在保护地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其他寄主上越冬。第二年春分生孢子萌发,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侵染。病菌喜温湿亦耐干燥,高温干燥和潮湿交替有利于病害发生。病菌生长温度为10~30摄氏度,适宜温度为20~25摄氏度,对湿度要求不严格,相对湿度在25%~85%分生孢子均可萌发,但以高湿条件适宜发病。生长中后期,植株生长衰弱发病严重。此外品种间对白粉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问:甜瓜白粉病防治方案拜托了各位谢谢

甜瓜白粉病是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病害,尤其中后期植株生长衰弱时,容易发生流行。甜瓜白粉病菌除危害甜瓜以外,也危害黄瓜、西葫芦、南瓜、苦瓜、西瓜和某些花卉等。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叶柄、瓜蔓和瓜。叶片发病初在叶面上产生近圆形白色小霉点(即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后扩大成霉斑,条件适宜,霉斑迅速扩大,彼此连片,白粉状物会布满整个叶片,致叶片变脆,后期病斑上霉状物变灰白色,其上长出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闭囊壳。发病重的,叶片出现不规则黄褐病斑,病斑连片致整个叶片褐色干枯,但不脱落。叶柄、瓜蔓和瓜染病,亦产生白色粉斑,发展后,病部布满白粉。病原真菌Sphaerothecafuliginea(Schl.)Poll.称单丝壳白粉菌,和ErysiphecichoracearumDC.称二孢白粉菌,均属子囊菌亚门。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有性世代闭囊壳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翌年以子囊孢子为初侵染源,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病菌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孢子萌发适温为20~26°C,且需较高湿度。田间湿度大,气温在18~24°C时,病害易发生流行。干湿交替气候,发病重。大棚内湿度大,空气不流通时发生早而重。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不同品种对白粉病抗性存在差异,要在生产实践中因地制宜地选择使用抗病和耐病品种。厚皮甜瓜可选用伊丽莎白、农友香兰、宝纳斯2号等。2.温室大棚消毒温室大棚定植前10天左右,造墒后覆膜盖棚,密闭,使棚室温度尽可能升高至45°C以上进行消毒。温度越高、时间持续越长,效果越好。冬春茬甜瓜定植前,大棚升温困难,也可每亩温室大棚用2~3千克硫磺粉掺锯末5~6千克点燃熏蒸,还可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1千克熏蒸,熏蒸时,温室大棚需密闭。3、栽培防治大棚厚皮甜瓜一般每亩要求施优质圈肥6000~7500千克、腐熟鸡粪500~1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及草木灰等作基肥,并及时追肥、施叶面肥和二氧化碳施肥,要尽可能增加光照,防止植株早衰,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栽培方式应采用高畦栽培和地膜覆盖,保护根系,并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要及时吊秧,摘除枯黄病叶和底叶,带出田外或大棚外集中处理;适当控制浇水,露地瓜应搞好雨后排水,减少田间相对湿度。4.生物防治白粉病发病初期,喷洒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农抗BO-10水剂200倍液,4~5天喷一次,连喷2~3次。5、物理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5~6天喷1次,连喷3~4次,以在叶面形成保护膜,防止病原菌侵入。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百可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50~300倍液、30%DT悬浮剂400~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喷一次(三唑酮喷雾应间隔15天再喷第二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