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咪鲜胺治疗锈病吗 戊唑咪鲜胺治什么
戊唑咪鲜胺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常用于治疗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的锈病。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生物合成,从而阻止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戊唑咪鲜胺具有良好的药效、低毒性、短残留期等优点,是当前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杀菌剂。
问题一:戊唑咪鲜胺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戊唑咪鲜胺的使用方法因作物和病害类型而异。一般来说,可将药剂按比例加水稀释后喷雾、涂抹或浸泡种子。具体使用方法需根据产品说明书和农业专家的建议操作。
问题二:戊唑咪鲜胺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1.按照使用说明和建议使用,不得超量使用或使用过期药剂;
2.使用过程中应戴好防护用品,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3.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环保和安全,避免药剂污染土壤和水源;
4.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适用范围、剂量、用法、注意事项等信息。
问题三:戊唑咪鲜胺对环境有影响吗?
戊唑咪鲜胺具有低毒性、低残留、易降解等特点,对环境影响较小。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环境保护,避免药剂污染土壤和水源。
问题四:戊唑咪鲜胺的副作用有哪些?
戊唑咪鲜胺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对人体和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影响。对于人体,长期暴露于戊唑咪鲜胺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呼吸道刺激等不良反应。对于非靶标生物,戊唑咪鲜胺可能对土壤微生物、蜜蜂等造成影响。
问题五:戊唑咪鲜胺的替代品有哪些?
目前,针对锈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戊唑咪鲜胺只是其中之一。其他替代品包括丙环唑、氧化锌、硫酸铜等。不同的药剂适用于不同的作物和病害类型,具体选择需根据实际情况和专家建议决定。
问题六:戊唑咪鲜胺的残留期是多久?
根据国家标准,戊唑咪鲜胺在水稻、小麦等作物上的残留期为7天,蔬菜作物为3天。具体残留期还受到使用方法、剂量等因素的影响。
问题七:戊唑咪鲜胺的最佳使用时间是什么时候?
戊唑咪鲜胺的最佳使用时间因作物和病害类型而异。一般来说,应在病害初期或发病高峰期使用,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问题八:戊唑咪鲜胺的销售渠道有哪些?
戊唑咪鲜胺是一种农药,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农资店、农业合作社、农业电商平台等。购买前应了解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信息,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问答拓展:戊唑醇对锈病效果
戊唑醇咪鲜胺可有效地防止禾谷类作物戚简肢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高世腐病、赤霉病、黑穗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等。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戊唑醇咪鲜胺可有咐蠢效地防止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等。
也可以与大多数杀菌剂、调节剂、杀虫剂、除草剂混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的作用。
问答拓展:戊唑醇咪鲜胺能治玉米南方锈病吗?
戊唑醇、咪鲜胺不能治玉米南方锈病。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除菌剂。能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戊唑醇在全世界范围内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除菌谱广,不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戊唑醇主要用于防治小麦、稻、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以及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该品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其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得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消灭病菌。
使用方法
小麦散黑穗病:小麦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戊唑醇干拌剂或裤拍湿拌剂商品量100至150克(有效成分2至3克),或用6%戊唑醇悬浮剂商品量30至45毫升(有效成分1.8至2.7克)拌种。戊唑醇拌种对小麦出芽有抑制作用,一般比正常不拌种晚发芽2至3天,最多3至5天,对后期产量没有影响。充分拌均后播种。
玉米丝黑穗病:玉没纯蠢米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戊唑醇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至600克(有效成分8至12克)拌种。充分拌匀后播种。
高粱丝枯陪黑穗病:高粱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戊唑醇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至600克(有效成分8至12克),或用6%戊唑醇悬浮剂商品量100至150克(有效成分6至9克)拌种,充分拌均后播种。
注意事项
接触本剂应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穿好防护衣服。工作时禁止吸烟和进食。工作结束后,应用肥皂和清水洗脸、手和***露部位。
用本剂处理过的种子,严禁用于人食或动物饲料。
本剂应贮存于干燥、通风、阴凉和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茎叶喷雾时,在蔬菜幼苗期、果树幼果期应注意使用浓度,以免造成药害。
问答拓展:戊唑咪鲜胺作用
戊唑咪鲜胺能激闹蚂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网斑病、黑穗病、根明埋腐病、锈病、轮斑病、赤霉弯凳病、白粉病、斑点落叶病等。主要能防治炭疽病、青霉病和蒂腐病,对芒果、花生、草莓、辣椒以及茄子等蔬菜叶斑病、炭疽病的效果更加显著。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