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有没有吲哚乙酸
植物中是否含有吲哚乙酸
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acid,IA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以及逆境响应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植物中是否含有吲哚乙酸呢?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植物中含有吲哚乙酸
吲哚乙酸是植物内源性生长素的主要形式之一,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早在20世纪初,就有学者从植物中分离出IA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分析方法也证实了吲哚乙酸在植物中的存在。例如,液质联用技术(LC-MS/MS)可以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地检测出IAA。同时,科学家们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探究了植物中IAA的生物合成途径,更加深入地认识了植物中IAA的作用机理。
吲哚乙酸在植物中的作用
吲哚乙酸在植物中的作用非常广泛。它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如促进根的伸长和侧根的分化、促进茎的伸长和叶片的展开等。同时,吲哚乙酸还可以参与植物的逆境响应,如干旱、盐碱和低温等逆境条件下,植物会产生大量的IAA,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吲哚乙酸还可以调节植物的光形态,使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光照条件。
相关问题
答案:除了吲哚乙酸,植物中还有多种生长素,如赤霉素、脱落酸、生长素等。
答案:吲哚乙酸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伸长和侧根分化,促进茎的伸长和叶片的展开。
答案:吲哚乙酸在植物的逆境响应中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帮助植物适应环境的变化。
答案:可以使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MS)进行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
答案:吲哚乙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三个步骤:色氨酸合成、色氨酸转化为吲哚-3-乙酸和吲哚-3-乙酸的转运和代谢。
可以看出,吲哚乙酸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响应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深入研究吲哚乙酸的作用机理,可以为植物的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关拓展:
问:植物激素有哪些?
(1)根据植物激素来源分类。一种为天然植物激素或称为植物内源激素;另一种为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又称为外源激素。
(2)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可分为吲哚类化合物(吲哚乙酸)、萘类化合物(萘乙酸)、苯氧乙酸类(2,4-D、2甲4氯)、萜类化合物(赤霉素)、季胺盐类(矮壮素)、金翁盐(调节啶、助壮素)、取代脲类(二苯脲)、内酯类(香豆素)、脱落酸类(脱落酸)、肼类衍生物(马来酰肿、比久)、酚类(肉桂酸)、乙烯类(乙烯利)、三唑类(多效唑)、嘧啶类(嘧啶醇)、芴类(整形素),还有磷类、腺苷类等化合物。
(3)根据植物激素生理作用分类。
促进作用:包括细胞伸长和分裂、生根、开花、结果、打破休眠和萌芽等;抑制作用:包括除草、脱叶、抑芽、疏花疏果;两种作用兼有:大多数植物激素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能保果也能疏果。多数植物激素具有两种作用,一方面取决于激素的浓度,另一方面取决于植物本身细胞和器官。
(4)根据植物激素的用途分类。
控制休眠与萌发;如采前用青鲜素处理马铃薯、葱头和大蒜等可减低发芽率,延长贮藏期;防止器官脱落;通过植物激素的应用可防止蔬菜茄果类、瓜类和豆类等落花、落果和落叶等;控制性别或去雄;调节植物生长,如促进生长、插枝生根、抑制生根、防止徒长、矮化株型;控制抽薹开花;疏花疏果;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采后保鲜。
问:吲哚乙酸生长素常用于哪些植物?
通用名称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acid,IAA其他名称吲哚3乙酸、吲哚乙酸、氮茚基乙酸、杂茁长素化学名称3吲哚乙酸分子式C10H9NO2分子量175.19㊣|||㊣㊣㊣㊣化学结构|||㊣㊣㊣NH‖O——OH理化性质纯品是无色叶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遇光后变成玫瑰色。熔点165~166℃。易溶于无水乙醇、醋酸乙酯、二氯乙烷,可溶于乙醚和丙酮。不溶于苯、甲苯、汽油、水及氯仿。不溶于水,其水溶液能被紫外光分解,但对可见光稳定。其钠盐、钾盐比酸本身稳定,极易溶于水。易脱羧成3甲基吲哚(粪臭素)。毒性小鼠急性经皮LD50为1000毫克/千克,腹腔内注射LD50为150毫克/千克;鲤鱼LC50(48小时)>40毫克/千克;对蜜蜂无毒。生理作用及功效生理作用广泛,影响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和分化,也影响营养器官和***官的生长、成熟和衰老。人工合成品可由茎、叶和根系吸收,施用浓度不同,既可起促进作用,也可起抑制作用。见光易分解,在植物体内易被吲哚乙酸氧化酶所分解,价格较贵,在生产上应用受到限制。主要用于组织培养中,诱导愈伤组织和根的形成。大田生产上可用吲哚丁酸和萘乙酸代替。剂型98.5%原粉、可湿性粉剂。
附表
1.适用作物
苗木、花卉、蔬菜、果树等。
问:有谁知道人体尿液中有多少吲哚乙酸?
尿液中的吲哚乙酸是怎样来的?(2024-09-0119:56:08)转载标签:杂谈(一)生长素的生物合成通过同位素标记试验已明确生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证实色氨酸是生长素合成的前体物。由色氨酸合成生长素的途径主要有两条(图7-4)。
一条是吲哚丙酮酸途径,色氨酸通过氧化脱氨形成吲哚丙酮酸,再脱羧形成吲哚乙醛,最后醛基氧化形成吲哚乙酸。
另一条是色胺途径,色氨酸先脱羧形成色胺,然后氧化脱氨形成吲哚乙醛,最后变为吲哚乙酸。
此外还有其它合成途径,如十字花科植物可由葡萄糖型油菜素转变成吲哚乙腈,再转变为吲哚乙酸;吲哚乙醛除了氧化为吲哚乙酸外,还可以还原为吲哚乙醇,吲哚乙醇在乙醇氧化酶作用下,也可以转变为吲哚乙醛,再变为吲哚乙酸。
生长素生物合成途径因植物种类而异,大多数植物以吲哚丙酮酸途径为主;番茄、燕麦、大麦和南瓜等,同时存在吲哚丙酮酸途径和色胺途径。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或同一部位的不同生育时期,其途径可能不同。
我国崔徵(1948)指出,缺锌时植物的色氨酸含量显著下降,在加微量锌后几十小时内,生长素和色氨酸均迅速增加(图7-5),证实缺锌阻碍色氨酸的合成。锌可能是色氨酸合成酶的辅酶。试验证明,在植物体内,色氨酸是由吲哚和丝氨酸合成的。
(二)生长素的代谢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在不断的合成,同时也在不断地被降解破坏。生长素的降解可分为酶氧化和光氧化两种类型。
酶氧化是IAA的主要降解方式,是由IAA氧化酶催化的。现已查明,IAA氧化酶是一种过氧化物酶,是含铁的血红蛋白,它需要两个辅基:Mn2+和单元酚(如香豆酸、阿魏酸等)。根据氧化部位不同,酶氧化又分为两种:一是侧链的氧化脱羧,二是杂环的C-2被氧化。
在IAA氧化酶催化下,IAA侧链被氧化脱羧,产物除了CO2外,还有羧基吲哚衍生物(3-亚甲基氧吲哚、3-羟甲基氧吲哚等)以及吲哚醛。
IAA由于杂环的C-2被氧化而降解的途径是近年才发现的(Reinecke&Bandurski,1987)。在这个途径中,IAA的羧基没有脱去,但杂环中的C-2被氧化而形成氧化吲哚-3-乙酸。
现将IAA酶氧化降解的产物结构表示如下:
光氧化与酶氧化的反应不同。每降解一分子的吲哚乙酸吸收一分子氧,产物与酶氧化产物(亚甲基氧吲哚和吲哚醛)相同。由于吲哚乙酸易受光氧化,因此在配制吲哚乙酸溶液或提取植物中的吲哚乙酸时要注意避光。
由于吲哚乙酸易被酶和光氧化,因此它在生产上较少使用。其它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物质,不会被IAA氧化酶降解破坏,它们被植物吸收后持续作用的时间比吲哚乙酸长。束缚型生长素也可抗IAA氧化酶。
植物体控制生长素总量的机制,一是合成的速率;二是形成生长素的结合物,亦称束缚型生长素。束缚型生长素暂时失去活性。已知有许多种IAA结合物,如肽衍生物吲哚乙酰门冬氨酸,酯衍生物吲哚乙酰肌醇,吲哚乙酰葡萄糖等。这些结合物在水解酶作用下可释放出IAA,它们是IAA的贮藏形式。吲哚乙酸的生物合成有4条途径:
(1)吲哚—3丙酮酸途径。由Trp→IPA→IAld→IAA。
(2)色胺途径。由Trp→TAM→IAld→IAA。
(3)吲哚乙晴途径。Trp→吲哚-3-乙醛肟→IAN→IAA。
(4)吲哚乙酰胺途径。Trp→IAM→IAA。
我是你弟弟(不信查查),采纳吧,我有任务
问:植物的吲哚乙酸是最早在人尿液中发现提取的,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最合理的是()A.在人体内有合成
A、根据题意分析已知,植物的吲哚乙酸是最早在人尿液中发现提取的,说明人体尿液中有生长素,但是不能说明是人体合成的,A错误;B、人体内的实际上是来自食物,人在食用了大量的植物果实和新鲜嫩叶后,生长素便进入人体内,生长素是植物激素,人体缺乏相应的分解生长素的酶,所以人体无法分解生长素,又随尿液排出了体外,B正确;
C、生长素是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植物激素,人体无法合成,是由食物进入人体,而后排出的,C错误;
D、由人教版的课本可知确实在人体的尿液中发现了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D错误.
故选:B.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