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白粉虱病用什么药(引虱病用什么药)

2024-07-0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017 次
白粉虱病用什么药(引虱病用什么药) 西葫芦白粉病用什么药?

病虫害都有可能一、白粉病1.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近圆形小粉斑,叶正面多,以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粉,严重的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色的菌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小粒点变黑。2.防治方法:①注意田间通风透光,保持田间清洁,发病初期及时摘病叶、老叶;禁止大水漫灌。②常用有效药为: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于发病前期和发病初期在中午前均匀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二、霜霉病1.霜霉病是瓜类作物普遍发生而危害严重的病害,常在叶片上发病。苗期发病时,开始退绿变黄,最后枯死。成株叶片发病,初期呈水浸状黄色小斑点,后发展成多角形,后期病斑边缘黄绿色,干枯时易破。在高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黄褐色枯萎,故又称“跑马干”。2.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如“青丰”西葫芦。并通过栽培措施提高温度,降低湿度,控制发病。②百菌清烟雾剂熏治,每次每667平方米用45%百菌清烟雾剂200?250克,分堆放置,均匀放在保护地内,点燃后闷棚,一般是傍晚开始,次日早晨结束。这种方法可在发病初期使用。③药剂防治,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喷施。7?10天喷1次,交替用药。三、病毒病1.发病时叶片上有深绿色病斑,重病株上部叶片畸形,呈鸡爪状。植株矮化,叶片变小。后期叶片黄枯或死亡。病株结瓜少或不结瓜,瓜面呈瘤状突起或畸形。2.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如早青一代、奇山2号、潍早一号等较耐病。②定植后,喷施2000倍液速灭杀丁等药剂防治蚜虫,尤其要注意消灭越冬菠菜、芹菜上的蚜虫,以减少病毒侵染来源。③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喷3次。虫害一、白粉虱1.白粉虱又名小白蛾,成虫或若虫群居叶背面吸食汁液。成虫有趋嫩性,一般多集中栖息在上部嫩叶,被害叶片干枯。白粉虱分泌蜜露落在叶面及果实表面,诱发煤污病,妨碍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致叶片萎蔫,导致植株枯死。白粉虱还能传播病毒病。2.防治措施:①育苗前,彻底熏杀育苗温室内的残余虫口,铲除杂草残株,通风口安装纱窗,杜绝虫源迁移,培育无虫苗。②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向性的特点,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将黄板悬挂在温室内,上涂机油,置于行间植株的上方,诱杀成虫。③在白粉虱低密度时及早喷药,每星期1次,连续3次。可选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二、潜叶蝇1.潜叶蝇又名潜蝇。幼虫潜食叶肉成一条条虫道,被害处仅留上下表皮。虫道内有黑色虫粪。严重时被害叶萎蔫枯死,影响产量。2.防治措施:①采收后,清除植株残体沤肥或烧毁,深耕冬灌,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农家肥要充分腐熟,以免招引种蝇产卵。③产卵盛期和孵化初期是药剂防治适期,应及时喷药。可采用90%敌百虫1000倍液等。另外,在成虫盛发期喷洒1%灭虫灵乳油2000?3000倍液。三、红蜘蛛1.红蜘蛛成、幼虫群居在叶背上刺吸汁液,被害叶片表面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会使整株叶片枯黄。2.防治措施:①首先要及时清除温室及其周围的杂草和枯枝落叶,减少虫源。②药剂防治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2000倍液,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重点喷嫩叶背面及茎端,连喷3次。白粉病,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危叶片时,会在表面出现白粉状的斑点,之后逐渐蔓延至全叶,病斑集中连片形成白粉层,严重时会扩展至整个叶片背面,严重影响植株进行光合作用。茎蔓染病时,开始在茎蔓上出现白色粉状小霉斑点,最后使整个茎蔓布满白粉。防治推荐几个新的配方防治效果不错:氟嘧菌酯氟菌唑复配氟嘧菌酯环氟菌胺复配环氟菌胺丙硫菌唑复配等药剂药剂交替使用。

如何消灭白粉虫?

白粉虱分类地位:又名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分布范围: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为害作物:寄主范围广,蔬菜中的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类、莴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葱等都能受其为害,还能为害花卉、果树、药材、牧草、烟草等112个科653种植物。为害特点:大量的成虫和幼虫密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植物汁液,使叶片萎蔫、退绿、黄化甚至枯死,还分泌大量蜜露,引起煤污病的发生,覆盖、污染了叶片和果实,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同时白粉虱还可传播病毒,引起病毒的发生。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4.9-1.4毫米,淡黄白色或白色,雌雄均有翅,全身披有白色蜡粉,雌虫个体大于雄虫,其产卵器为针状。卵长椭圆形,长约0.2-0.25毫米,初产淡黄色,后变为黑褐色,有卵柄,产于叶背。幼虫(或称若虫)椭圆形、扁平。淡黄或深绿色,体表有长短不齐的蜡质丝状突起。蛹椭圆形,长约0.7-0.8毫米。中间略隆起,黄褐色,体背有5-8对长短不齐的蜡丝。生活习性:在北方温室一年发生10余代,冬天室外不能越冬,华中以南以卵在露地越冬。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平均每个产142.5粒。也可孤雌生殖,其后代雄性。成虫有趋嫩性,在植株顶部嫩叶产卵。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做短距离行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开始营固着生活,失去了爬行的能力。白粉虱繁殖适温为18―21℃。春季随秧苗移植或温室通风移入露地。防治技术:白粉虱防治最好的药剂就是啶虫脒,一般含量为3%,使用800倍左右。生产厂家有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正业飞戈(3%啶虫脒)、金色飞戈(30%啶虫脒)。我是朋友送我一盆花,上面就有白粉虫,因为花开得漂亮,就没注意白粉虫,后耒一年內所有的花全染上了,我又是撒药,喷药,换土,最后全军覆没。好可怕的白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