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木耳菜灰霉病拉丁名 木耳菜炭疽病

2024-07-0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544 次
木耳菜灰霉病拉丁名 木耳菜炭疽病

木耳菜灰霉病,是木耳的一种常见病害,由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体引起。病原菌主要靠风、水、工具、种子、土壤等途径传播。病害发生后,会导致木耳菜叶片出现淡***的小点,随后扩大成灰白色的斑点,最终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灰白色病斑,病斑边缘有明显的暗线。严重感染的叶片会凋萎、枯死,影响木耳菜的产量和品质。

病原菌的特性

木耳菜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Pers.),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灰色霉目、灰霉科。该菌的菌丝体为无色、丝状,分生孢子体为无色、球形或卵圆形,具有短柄。病原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能够在木耳菜上形成孢子,从而感染木耳菜,导致木耳菜灰霉病发生。

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木耳菜灰霉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同时,注意灌水、施肥和疏通排水沟,保持田间环境干燥通风。

二、选用耐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的品种进行种植,能够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

三、使用生物防治剂。利用生物防治剂可以有效控制木耳菜灰霉病的发生。例如,可以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木霉素、脲酶等生物防治剂进行防治。

四、化学防治。在木耳菜灰霉病发生初期,可以使用药剂进行化学防治。常用的药剂有甲基硫菌灵、氢氧化铜、多菌灵等。

相关问题

问题一:木耳菜灰霉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木耳菜灰霉病的发生与气温、湿度、土壤、病原菌、田间管理等因素有关。

问题二:如何判断木耳菜是否感染了灰霉病?

答案:木耳菜感染灰霉病后,叶片会出现淡***的小点,随后扩大成灰白色的斑点,最终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灰白色病斑,病斑边缘有明显的暗线。严重感染的叶片会凋萎、枯死。

问题三:木耳菜灰霉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案:木耳菜灰霉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田间管理、选用耐病品种、使用生物防治剂、化学防治等。

问题四:木耳菜灰霉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答案:木耳菜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Pers.)。

问题五:木耳菜灰霉病的病斑有什么特征?

答案:木耳菜灰霉病的病斑为灰白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有明显的暗线。

问答拓展:木耳菜苗从根茎部霉烂死亡是什么原因?

木耳菜苗这个状况,是灰霉病。

一、可施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250克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公斤;

或6.5%甲霉灵粉尘、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发病初期分别喷洒,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

二、防治病毒病应及早消灭蚜虫,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500至3000倍液喷雾;

初见花叶时连续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天喷1次。

木耳菜,正式名称:落葵,是落葵科落葵属植物。

木耳菜是一年生缠绕草本。茎长可达数米,无毛,肉质,绿色或略带紫红色。叶片卵形或近圆形,长3至9厘米,宽2至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微心形或圆形,下延成柄,全缘,背面叶脉微凸起;叶柄长1至3厘米,上有凹槽。穗状花序腋生,长3至20厘米;苞片极小,早落;小苞片2,萼状,长圆形,宿存;花被片淡红色或淡紫色,卵状长圆形,全缘,顶端钝圆,内摺,下部白行祥色,连合成筒;雄蕊着生花被筒口,花丝短,基部扁宽,白色,花药淡***;柱头椭圆形。果实球形,直径5至6毫米,红色至深红色或黑色,多汁液,外包宿存小苞片及花被。花期5至祥没9月,果期谨带纳7至10月

分布范围

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南北各地多有种植,南方有逸为野生的。

主要价值

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铁,栽培作蔬菜,也可观赏。

问答拓展:木耳菜常见疾病有哪些?求各位大神帮忙

木耳菜也许很多人都吃过,但是却叫出它的名字来,听它的名字应该是长的有点像木耳一样的蔬菜,木耳菜不仅仅只有食用价值,它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它有非常好的清血解毒的疗效。
木耳菜常见病害及防治
什么是木耳菜
木耳菜(学名:Gynuracusimbua),别称潺菜、落葵、豆腐菜、紫角叶,菊三七属植物,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2米。花果期9-10月。木耳菜以幼苗、嫩梢或嫩叶供食,质地柔嫩软滑,营养价值高。可作汤菜、爆炒、烫食、凉拌等,其味清香,咀嚼时如吃木耳一般清脆爽口,故名木耳菜。其在南北方普遍栽培,在南方热带地区可多年生栽培,在北方多采用一年生栽培。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铁,可做栽培蔬菜,也可观赏。全草供药用,为缓泻剂,有滑肠、散热、利大小便的功效;花汁有清血解毒作用,能解痘毒,外敷治痈毒及***破裂。果汁可作无害的食品着色剂。
木耳菜的常见病害
1、褐斑病:为害叶片,病斑近圆形,大小似高梁粒至黄豆粒大小不等,边缘紫褐色,分界明晰;病斑中部黄白色至黄褐色,稍下陷质薄,有的易穿孔,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病斑,失去食用价值。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第2年以分生孢子侵染,病部产生的孢子又借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再侵染。湿度是该病的发生扩展的决定因素,保护地内漏雨的地方发病重。
2、灰霉病:主要发生在叶和叶柄上,初呈水渍状,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发展快。叶萎蔫腐烂,茎褪绿水渍状,后茎易折或腐烂,病部易出现灰色霉层。湿度大、温度低是造成灰霉病发生和蔓延的主导因素,植株过密、施氮肥过多适于病菌繁殖,发病也重。病衫带菌的菌丝体或菌丝块团正在病残体内越冬,也有的分生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菌丝体潜伏于种皮内越冬,次年菌丝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并引起初侵染。农事操作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3、花叶病:全株发病,病株塌塌悔叶片变小皱缩,叶面泡状突起,叶背脉明显突起,甚至变形弯曲,早发病的植株明显矮化。一般由烟草花叶病毒造成,靠接触传播,只要病毒的汁液碰到有微伤的叶片,都可传播感染。
木耳菜常见病害及防治
木耳菜的常见病防治方法
一、综合防治:适当密植,1米宽畦条播或埯播5行,株距20厘米。保护地采用生态防治及时通风降湿,避免浇水过量或偏施过量氮肥。采摘后及时追肥,叶面喷洒增产菌、植宝素等,促进植株早生快发,提高产量。
二、药剂防治:保护地内可施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250克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公斤;或6.5%甲霉灵粉尘、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发病初期分别喷洒,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病毒病应及早消灭蚜虫,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喷雾;初见花叶时连续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天喷1次。
木耳菜常见病害及防治
木耳菜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1、活血。防止血管硬化,促进***循环。降血脂,心对脑血管疾患者有很大帮助。
2、治外伤引起的疼痛,血脉不通,神经麻木、手足抽搐。
3、促进排便,改善痔漏、便血,痔

问答拓展:木耳菜灰霉病影响产量,木耳菜灰霉病症状是什么?

褐斑病损害叶片,斑近圆形,大小似高粱粒至大豆粒,边缘紫褐色,边界清晰;病斑中部为黄白色至黄棕色,略凹陷、较薄,部分易穿孔。在严重的情况下,整片叶子布满了病斑,失去了食用价值。菌丝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感染分生孢子。患病部位产生的孢子通过气流和雨水溅射传播和再感染。湿度是病害发生和桐喊扩大的决定性因素,在保护区雨水渗漏的地方,病害发生率较高。灰葡萄孢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叶柄上,最初受涝,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迅速发育。叶片萎蔫腐烂,茎杆褪绿涝渍,后茎杆易折断或腐烂,患病部位易出现灰霉病层。

高湿度和低温是导致灰霉病发生和蔓延的主要因素。植株过密,氮肥过量,都适合病菌繁殖,病害也严重。病原菌的菌丝或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部分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菌丝潜伏在种皮中越冬。第二年,菌丝体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引起初次感染。农耕经营也是传播方式之一。花叶病:整株发病,发病植株叶片变小皱缩,叶面起泡,叶片背脉明显突起,甚至变形弯曲,早期发病植株明显矮化。一般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通过接触传播。病毒汁只要碰到受轻伤的叶子,就能传播感染。

苗木间距及及时测定。当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应进行一次间苗,当幼苗长到五片侍咐真叶时,应及时定苗(条播的种植距离约为20厘米,播种的种植距离约为10厘米)。重视温控管理。苗木出土后,温度保持在28℃左右,保持在18℃左右,采收前7天左右适当降低温度,保持在25℃左右,保持在15℃左右,以使其生长健壮,增加叶片厚度和颜色,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中耕浇水追肥苗种植后,上架,每次收获后,应进行中耕除草,并在艾叶根部适当培土。苗后,每亩施尿素约15公斤,磷钾复合肥约5公斤,每次采摘后每亩施尿素约15公斤。甜瓜喜欢潮湿,但要经常少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次采摘都要浇水一次,干旱时要增加浇水次数。采用科学的收割方法。

采收幼枝,苗高30cm左右时,留4片叶接幼枝,留5片左右强侧芽,其他全部抹掉,中后期及时抹掉花芽,减少养分消耗。收获期结束,植株生长衰弱时,选择2个左右健壮的侧芽,有利于叶片肥大,嫩枝粗壮,茎秆粗壮,品质好,产量高。收叶栽培时,苗高30cm左右时,取一个人字架将藤条引到架子上,挑选并保留主干藤条。当骨干藤蔓长到架顶的时候,摘心,然后从骨干藤蔓的基部挑选并保留强壮的侧芽。幼叶播种后50天左右即可食用,15天收获一次。收获的叶片应充分展开但不老化,叶片应厚。一般每亩嫩枝(叶)产量在3000kg左右。注意病虫害防治。虎耳草的主要病害是褐斑病和灰霉病。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局谈野叶片上造成褐斑。严重时全株会枯萎,而灰霉有渍水的淡绿色斑点,病茎易崩烂。发病初期,72%甲酚WP600倍,75%百菌清WP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每7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