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白粉病的发病原因
2024-07-0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943 次
发生原因
白粉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栽培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高温多湿的气候是白粉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土壤过于肥沃或过于贫瘠也容易导致作物发生白粉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在种植作物时,应优先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白粉病的发生率。
2.加强栽培管理
在日常栽培中,要注意及时清理落叶和病叶,减少病菌的繁殖。同时,要加强通风,保持作物周围的空气流通,避免高湿度环境的形成。
3.使用化学药剂
如果作物已经发生白粉病,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是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作物造成不良影响。
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白粉病的发生率。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有益微生物、引入天敌等。
白粉病的发生对作物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日常栽培中要加强管理,选择抗病品种,使用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治,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
相关拓展:
问:阔叶树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是什么?
【症状特点】白粉病是各种阔叶树上最普遍的一类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有的还为害嫩梢、花、果实等。
白粉病最明显的症状是在叶面或叶背及嫩枝表面形成白色粉末状物。后期于白色粉层上产生初为黄白色,渐变黄褐色,最后成为黑色的大小不等的小点。叶片上病斑不太明显,呈黄白色斑块状,严重受害时卷曲枯焦。枝条受害严重时可以扭曲变形,甚至枯死。
不同的白粉病在症状上也有某些差异。如桑树白粉病的白粉层主要在叶背面。臭椿白粉病斑上的黑点(闭囊壳)大而明显,核桃白粉病斑的黑点小而不明显,白粉层也不明显。橡胶白粉病的白粉层上则无小黑点形成。榆树白粉病的白粉层很不明显,锦鸡儿白粉病的白粉层白而多,而且成片。
【发病规律】
大多数白粉病的初侵染源来源于越冬后由闭囊壳所释放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靠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在热带地区,病菌的分生孢子事实上是终年起作用的,如橡胶白粉病分生孢子可终年进行侵染。蔷薇白粉病(Sphaerothecapannosa)、杏树白粉病(Podosphaeratridactyla)等虽每年形成闭囊壳,但在越冬和侵染上作用较小,这些菌显然是以菌丝状态在寄主的休眠芽内越冬的,所以当芽开放时,在所有被侵染的芽上就布满白粉层。
病菌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由于分生孢子侵染后一般在适宜的条件下只需几天的潜育期,而且成熟的分生孢子可在几小时内萌发,所以一年中再侵染的次数可以很多。
除球针壳属的白粉菌需由气孔侵入植物外,大多数白粉菌都可由植物体表的角质层直接侵入。试验证明,寄主细胞膨压降低有利于某些白粉菌的侵入。
温暖而干燥的气候条件往往有利于病害的发展。低氮、高钾以及硼、硅、铜、锰等微量元素对病害有减轻作用。相反,高氮低钾以及促进植物生长柔嫩的土壤条件则有利于发病。植株受食叶害虫为害后,夏末秋初形成的新叶最易受害。
【防治措施】
(1)发病严重地区应做到及时、连续数年清除病枝、病叶。
(2)合理施肥、灌溉,特别要注意肥料三要素的合理配合,以防止苗木贪青徒长。
(3)做好预测预报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目前常用的药剂有石硫合剂、福美砷、二硝散、敌克松及退菌特、粉锈宁等都有防治效果。
(4)选育抗病品种,在防治橡胶白粉病工作中已有成效。
(5)使用稀释腐熟粪汁喷叶具有追肥灭菌的作用。
问:西瓜白粉病用什么药防治?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生产上应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培育出无病的壮苗。
2抓好田间管理工作:(1)合理密植,采取高畦深沟种植方式。畦上覆盖地膜;重点加强瓜期后的田间管理,合理整枝,适时摘除病重叶和部分老叶,以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的重复侵染。(2)抓住西瓜爱水怕水的特性,采取干干湿湿的灌洒方式;雨后注意排水,防止瓜田受浸和田间渍水;连续降雨过后应抢晴施药,以防止该病在瓜田迅速流行蔓延。(3)做好施肥工作。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氮、磷、钾配施。西瓜后期追肥应以复合肥为主,尽量少施或不施尿素,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的重点是做好发病初期的施药工作,施药后如病情继续发展,应每隔7~10天连续喷药2~3次,以达到有效控制该病发生蔓延的目的。可选用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或40%灭病威悬浮剂300~400倍液或40%敌菌铜800倍液等杀菌剂喷雾防治。各种杀菌剂交替使用。喷施时应做到水量充足,叶片背面都要喷施,全田应均匀喷洒,防止漏喷。
上一篇:哪些花不可以用啤酒浇 下一篇:如何种玉米,青储玉米秸杆能喂孕期奶羊吗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