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玉米锈病病原形态 玉米锈病病原形态

2024-07-0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541 次
玉米锈病病原形态 玉米锈病病原形态

玉米锈病病原形态图片揭示病害严重性

病原形态图片揭示病害特点

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常常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病原形态图片显示,玉米锈病的病斑呈现出***或橙色,形状不规则,边缘呈波浪状。病斑上会出现黑色的小点,这是病菌的子囊孢子。玉米锈病对玉米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减少玉米产量和降低玉米品质等方面。

如何防治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的防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死叶,保持通风透气,减少病菌的滋生。

2.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如玉米锈病抗性强的品种,能够有效减少玉米锈病的发生。

3.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是要注意药剂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玉米锈病形态图片引发的问题

1.玉米锈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玉米锈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空气传播,另一种是通过昆虫、人工传播。

2.玉米锈病的病害程度与气候有关吗?

是的,玉米锈病的病害程度与气候有关,潮湿的环境是玉米锈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3.玉米锈病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有多大?

玉米锈病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严重的玉米锈病可能会导致玉米产量减少30%以上。

4.如何鉴别玉米锈病和其他病害?

玉米锈病的病斑呈现出***或橙色,形状不规则,边缘呈波浪状,病斑上会出现黑色的小点。可以通过这些特征来鉴别玉米锈病和其他病害。

5.如何有效预防玉米锈病的发生?

可以从田间管理、选用抗病品种、化学防治等方面入手,加强防治措施,减少玉米锈病的发生。

相关拓展:

问:这是玉米锈病吗?用什么药比较好?

可选择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进行。
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主要侵染纯庆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病原称玉米柄锈,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夏孢子堆黄褐色。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亚球状,具细刺。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长形至卵形褐色小脓疤,后小疱破裂,散亮裤岁出铁锈色敬睁粉状物,即病菌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孢子。

问:玉米的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点,这是怎么一回事?

1、玉米大斑病

症状:

受侵染的叶片上形成大型核状病斑,在田间初为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联合纵裂,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

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药,每667平方米用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50克,宴饥或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60克,喷施3次。常用药剂还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每隔10天防1次。

2、玉米小斑病

症状:

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叶片病斑小而多,初为褐色水渍状小点,扩大后成椭圆形或长方形约0.5厘米的病斑,边缘有紫色或红色晕纹圈。

防治方法:

在采取农业防治和种子包衣的基础上,每667平方米用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50克,或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60克,喷湿3次。也可以在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防2-3次。

3、玉米锈病

症状:

玉米锈病最初在叶片正面散生或聚生不明显的淡***小点,并扩展为圆形至长圆形,黄褐色或褐色,周围表皮翻起,散出铁锈色粉末。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

防治方法:

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常用药剂有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晌森返液,40%多。悬浮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4、玉米纹枯病

症状:

玉米纹枯病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展合成不规则或云纹状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由下向上每那眼扩展。穗苞叶发病也产生同样的云纹状斑。果穗发病后***,子粒细扁或变褐腐烂。

防治方法:

丑雄期为最佳防治时期,常用药剂有1%井冈霉素0.5千克加水200千克,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农利灵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

5、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

症状:

发病初期出现褪绿色小斑点,逐渐扩展为圆形褪绿透明斑,中间枯白色至黄褐色,边缘暗褐色,四周有浅***晕圈,湿度大时,病斑正、背面均可见灰色粉状物,背面居多。

防治方法: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灌心,效果较好,常用药剂有40%新星乳油1000倍液,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退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8%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