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胶体是什么 胶体是什么状态

2024-07-0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182 次
胶体是什么 胶体是什么状态 胶体是什么?胶体是一种介于分子和颗粒之间的物质状态,它的特点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胶体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食品、制药、化妆品、油漆和涂料等领域。胶体的基本概念胶体是由一个或多个分散相和一个连续相组成的体系。其中,分散相是指具有较小体积的、分散在连续相中的微粒或分子,连续相是指包围分散相的介质。由于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因此胶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例如光学性质、稳定性和表面活性等。胶体的分类根据分散相的不同,胶体可分为几种不同类型,例如气溶胶、溶胶、胶体溶液和胶体凝胶等。其中,溶胶是指分散相是固体,连续相是液体的胶体,而气溶胶则是指分散相是固体或液体,连续相是气体的胶体。胶体的稳定性由于胶体的分散相粒子容易**,因此胶体的稳定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胶体的稳定性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例如增加分散相与连续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控制pH值、添加表面活性剂等。胶体的应用胶体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制药业中,许多药物都是以溶胶的形式存在于液体中,以便于人体吸收。在食品工业中,许多乳制品和果汁都是胶体溶液,以保持它们的稳定性和口感。胶体还被广泛用于制造颜料、油漆和涂料等工业产品。胶体是一种重要的物质状态,它的研究对于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胶体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胶体的性质和特点,从而为其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参考资料来源:1.刘志振,胶体与界面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2.王桂芝,胶体与界面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24.3.李铁军,胶体与表面化学,科学出版社,2024.

相关拓展:

胶体(物理定义)释义:

胶体(Colloid)又称胶状分散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

胶体不一定都是胶状物,也不一定是液体,常见的胶体有有色玻璃、果冻、鸡蛋清、**等。

问:胶体是什么

胶体(英语:Colloid)又称胶状分散体(colloidaldispersion)是一种均匀混合物,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相态的物质,一种分散,另一种连续。分散的一部分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滴所组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这是念并稿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
====================================================================
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硅酸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豆浆、墨水、涂料、肥皂水、AgI、Ag2S、As2S3
分类:按照分散剂状态不同分为:
气溶胶——分散质、分散剂都是气态物质:如SO2扩散在空气中
液溶胶——分散质、分散剂都是液态物质:如Fe(OH)3胶体
固溶胶——分散质、分散剂都是固态物质:如有色玻璃、合金
3、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利用丁达尔效应
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
胶粒带有电荷
胶粒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表面积/颗粒体积),因仔孝而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使胶粒表面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这样胶粒就带有电荷。不同的胶粒吸附不同电荷的离子。一般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离子,胶粒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粒吸引阴离子,胶粒带负电。
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所以胶粒不容易**,这是胶体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
由于胶粒带有电荷,所以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就会向某一极(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这种运动现象叫电泳。
胶体的种类很多,按分散剂状态的不同可分为蔽圆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如:云、烟为气溶胶,有色玻璃为固溶胶。中学研究的胶体一般指的是液溶胶。胶体的性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有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上可看到有一条光带,这个现象叫丁达尔现象。利用此性质可鉴别胶体与溶液、浊液。
②有电泳现象
由于胶体微粒表面积大,能吸附带电荷的离子,使胶粒带电。当在电场作用下,胶体微粒可向某一极定向移动。
利用此性质可进行胶体提纯。
胶粒带电情况: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和AgI的胶粒一般带正电荷,而金属硫化物和硅酸的胶粒一般带负电荷。
③可发生凝聚
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带相反电荷的溶胶或加热均可使胶体发生凝聚。加入电解质中和了胶粒所带的电荷,使胶粒形成大颗粒而沉淀。一般规律是电解质离子电荷数越高,使胶体凝聚的能力越强。用胶体凝聚的性质可制生活必需品。如用豆浆制豆腐,从脂肪水解的产物中得到肥皂等。
④发生布朗运动
含义:无规则运动(离子或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外在体现)
产生原因: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一个原因
胶体的知识与人类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除以上例子外还如:
①土壤里发生的化学过程。因土壤里许多物质如粘土、腐殖质等常以胶体形式存在。
②国防工业的火药、炸药常制成胶体。
③石油原油的脱水、工业废水的净化、建筑材料中的水泥的硬化,都用到胶体的知识。
④食品工业中牛**、豆浆、粥都与胶体有关。
人类不可缺少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与胶体有关,胶体化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Fe(OH)3胶体制备:将25毫升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再逐滴加入1-2毫升的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FeCl3+3H20=Fe(OH)3(胶体)+3HCl
相关化学式:Al3++3H2o=Al(OH)3(胶体)+3H+
胶体电性
正电:
Fe(OH)3,Al(OH)3,Cr(OH)3,H2TiO3,Fe2O3,ZrO2,Th2O3
负电:
As2S3,Sb2S3,As2O3,H2SiO3,Au,Ag,Pt
胶体的制备
A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质胶体)
B水解法:
如向煮沸的蒸馏水滴加FeCl3饱和溶液,得红褐色Fe(OH)3胶体(此法适用于制金属氢氧化物胶体)
1.不可过度加热,否则胶体发生凝聚。
2.不可用自来水。
C.复分解+剧烈震荡法

问:胶体的解释胶体的解释是什么

胶体的词语解释是:胶体jiāotǐ。(1)一种物质(如凝胶、蛋白或淀粉),虽然易溶于水或其这液体,但不能扩散透过膜或非常缓慢,并显示出其他一些特性(如对液体的冻点或蒸气压无显著影响)。
胶体的词语解释是:胶体jiāotǐ。(1)一种物质(如凝胶、蛋白或淀粉),虽然易溶于水或其这液体,但不能扩散透过膜或非常缓慢,并显示出其他一些特性(如对液体的冻点或蒸气压无显著影响)。结构是:胶(左右结构)体(左右结构)。拼音是:jiāotǐ。注音是:ㄐ一ㄠㄊ一ˇ。
胶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胶体胶体(Colloid)又称胶状分散体(colloidaldispersion)是一种较均匀混合物,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一种分散相,另一种连续相。分培枣悄散质的一部分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滴所组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这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在废水处理中也能应用到胶体的相关知识,有的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是以胶体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很多污水深度处理设备旨在研究如何快速高效去除废水中以胶体形式存在的污染物质。胶体不一定都是胶状物,也不一定是液体。如:氢氧化铁胶体、云、雾等。
关于胶体的成语
胶胶扰扰歙漆阿胶折胶堕指鼓瑟胶柱鸾胶凤丝胶漆相投如胶似漆胶柱鼓瑟胶鬲之困
关于胶体的词语
鼓瑟胶柱胶漆相投胶柱鼓瑟陈雷胶漆煎胶续弦折胶堕指似漆如胶如胶似漆歙漆阿胶鸾胶凤丝
关于胶体的造句
1、胶体粒子尺寸先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胶体中氢氧化钙相对含量与胶粒的大小成反配渣比。
2、如何破坏纤维与胶体等物质形成的蓄水结构,将不易去除的吸附水、毛细管水转为易去除的重力水是粪便生物脱水重点研究方向。
3、去死皮凝胶虽然被用的非常广泛,但是大部分高分子胶加上阳离子型界面活性剂,因为胶体附带阴电性,碰到阳离子就会产生沉淀,让大家误以为是老废角质。
4、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岩漏对膜污染产生机制及膜污染模型的研究进展状况,其中包括蛋白质污染、悬浮固体污染、胶体污染、有机物污染及生物污染等。
5、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中过敏患者的**胶体渗透压变化。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胶体的详细信息

问:什么是胶体?有没有具体的定义?

[]定义胶体(英语:Colloid)又称胶状分散体(colloidaldispersion)是一种均匀混合物,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相态的物质,一种分散,另一种连续。分散的一部分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滴所组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这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分类1、按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气溶胶,固溶胶,液溶胶;2、按分散质的不同可分为粒子胶体、分子胶体;[]实例一|常见胶体:1、烟,云,雾是气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是固溶胶,蛋白溶液,淀粉溶液是液溶胶;2、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是分子胶体,土壤是粒子胶体;二、胶体的性质:能发生丁达尔现象[1],聚沉,产生电泳,可以渗析,等性质三、胶体的应用:1、农业生产: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里许多物质如粘土,腐殖质等常以胶体形式存在.2、医疗卫生:**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133、日常生活:制豆腐原理(胶体的聚沉)和豆浆牛**,粥,明矾净水.4、自然地理:江河人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胶体发生聚沉.5、工业生产:制有色玻璃(固溶胶),冶金工业利用电泳原理选矿,原油脱水等.[]胶体的应用胶体在自然界尤其是生物界普遍存在,应用也很广泛。在金属、陶瓷、聚合物等材料中加入固态胶体粒子,不仅可以改进材料的耐冲击强度、耐断裂强度、抗拉强度等机械性能,还可以改进材料的光学性质。有色玻璃就是由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制成的。医学上越来越多地利用高度分散的胶体来检验或治疗**,如胶态磁流体治癌术是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作为药物的载体,在磁场作用下将药物送到病灶,从而提高疗效。国防工业中有些火药、炸药须制成胶体。一些纳米材料的制备,冶金工业中的选矿,是有原油的脱水,塑料、橡胶及合成纤维等的制造过程都会用到胶体。[]具体介绍为了回答什么是胶体这一问题,我们做如下实验:将一把泥土放到水中,大粒的泥沙很快下沉,浑浊的细小土粒因受重力的影响最后也沉降于容器底部,而土中的盐类则溶解成真溶液.但是,混杂在真溶液中还有一些极为微小的土壤粒子,它们既不下沉,也不溶解,人们把这些即使在显微镜下也观察不到的微小颗粒称为胶体颗粒,含有胶体颗粒的体系称为胶体体系.胶体化学,狭义的说,就是研究这些微小颗粒分散体系的科学.通常规定胶体颗粒的大小为1~100nm(按胶体颗粒的直径计).小于1nm的几颗粒为分子或离子分散体系,大于100nm的为粗分散体系.既然胶体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以分散相粒子的大小为依据的,显然,只要不同**态分散相的颗粒大小在1~100nm之间,则在不同状态的分散介质中均可形成胶体体系.例如,除了分散相与分散介质都是气体而不能形成胶体体系外,其余的8种分散体系均可形成胶体体系.习惯上,把分散介质为液体的胶体体系称为液溶胶,如介质为水的称为水溶胶;介质为固态时,称为固溶胶.由此可见,胶体体系是多种多样的.溶胶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而不是一种特殊物质,不是物质的本性.任何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晶体的形态存在,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可以胶体的形态存在.例如,氯化钠是典型的晶体,它在水中溶解成为真溶液,若用适当的方法使其分散于苯或醚中,则形成胶体溶液.同样,硫磺分散在乙醇中为真溶液,若分散在水中则为硫磺水溶胶.由于胶体体系首先是以分散相颗粒有一定的大小为其特征的,故胶粒本身与分散介质之间必有一明显的物理分界面.这意味着胶体体系必然是两相或多相的不均匀分散体系.另外,有一大类物质(纤维素、蛋白质、橡胶以及许多合成高聚物)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虽可形成真溶液,但它们的分子量很大(常在1万或几十万以上,故称为高分子物质),因此表现出的许多性质(如溶液的依数性、黏度、电导等)与低分子真溶液有所不同,而在某些方面(如分子大小)却有类似于溶胶的性质,所以在历史上高分子溶液一直被纳入胶体化学进行讨论。30多年来,由于科学迅速地发展,它实际上已成为一个新的科学分支——高分子物理化学,所以近年来在胶体表面专著(特别是有关刊物)中,一般不再过多地讨论这方面内容。——摘自《胶体与表面化学(第三版)》,化学化工出版社胶体定义;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的分散系。胶体与溶液、浊液在性质上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硅酸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豆浆、墨水、涂料、肥皂水、AgI、Ag2S、As2S3分类:按照分散剂状态不同分为:气溶胶——分散质、分散剂都是气态物质:如SO2扩散在空气中液溶胶——分散质、分散剂都是液态物质:如Fe(OH)3胶体固溶胶——分散质、分散剂都是固态物质:如有色玻璃、合金3、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利用丁达尔效应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胶粒带有电荷胶粒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表面积/颗粒体积),因而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使胶粒表面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这样胶粒就带有电荷。不同的胶粒吸附不同电荷的离子。一般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离子,胶粒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粒吸引阴离子,胶粒带负电。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所以胶粒不容易**,这是胶体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由于胶粒带有电荷,所以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就会向某一极(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这种运动现象叫电泳。胶体的种类很多,按分散剂状态的不同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如:云、烟为气溶胶,有色玻璃为固溶胶。中学研究的胶体一般指的是液溶胶。胶体的性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有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上可看到有一条光带,这个现象叫丁达尔现象。利用此性质可鉴别胶体与溶液、浊液。②有电泳现象由于胶体微粒表面积大,能吸附带电荷的离子,使胶粒带电。当在电场作用下,胶体微粒可向某一极定向移动。利用此性质可进行胶体提纯。胶粒带电情况: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和AgI的胶粒一般带正电荷,而金属硫化物和硅酸的胶粒一般带负电荷。③可发生凝聚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带相反电荷的溶胶或加热均可使胶体发生凝聚。加入电解质中和了胶粒所带的电荷,使胶粒形成大颗粒而沉淀。一般规律是电解质离子电荷数越高,使胶体凝聚的能力越强。用胶体凝聚的性质可制生活必需品。如用豆浆制豆腐,从脂肪水解的产物中得到肥皂等。④发生布朗运动含义:无规则运动(离子或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外在体现)产生原因: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一个原因胶体的知识与人类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除以上例子外还如:①土壤里发生的化学过程。因土壤里许多物质如粘土、腐殖质等常以胶体形式存在。②国防工业的火药、炸药常制成胶体。③石油原油的脱水、工业废水的净化、建筑材料中的水泥的硬化,都用到胶体的知识。④食品工业中牛**、豆浆、粥都与胶体有关。人类不可缺少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与胶体有关,胶体化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Fe(OH)3胶体制备:将25毫升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再逐滴加入1-2毫升的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FeCl3+3H20=Fe(OH)3(胶体)+3HCl相关化学式:Al3++3H2o=Al(OH)3(胶体)+3H+胶体电性正电:Fe(OH)3,Al(OH)3,Cr(OH)3,H2TiO3,Fe2O3,ZrO2,Th2O3负电:As2S3,Sb2S3,As2O3,H2SiO3,Au,Ag,Pt胶体的制备A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质胶体)B水解法:如向煮沸的蒸馏水滴加FeCl3饱和溶液,得红褐色Fe(OH)3胶体(此法适用于制金属氢氧化物胶体)1.不可过度加热,否则胶体发生凝聚。2.不可用自来水。C.复分解+剧烈震荡法[]胶体与溶液的分离渗析法。渗析又称透析。利用半透膜能透过小分子和小离子但不能透过胶体粒子的性质从溶胶中除掉作为杂质的小分子或离子的过程。渗析时将胶体溶液置于由半透膜构成的渗析器内,器外则定期更换胶体溶液的分散介质(通常是水),即可达到纯化胶体的目的。渗析时外加直流电场常常可以加速小离子自膜内向膜外的扩散,为电渗析(electrodialysis)。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分离不同溶质的粒子的方法。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溶液中带电溶质粒子(如离子、胶体粒子等)的渗析称为电渗析。电渗析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冶金、造纸、海水淡化、环境保护等领域;近年来更推广应用于氨基酸、蛋白质、血清等生物制品的提纯和研究。电渗析器种类较多,W.鲍里的三室型具有代表性,其构造见图。电渗析器由阳极室、中间室及阴极室三室组成,中间DD为封接良好的半透膜,E为Pt、Ag、Cu等片状或棒状电极,F为连接中间室的玻璃管,作洗涤用,S为pH计。电渗析实质上是除盐技术。电渗析器中正、负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器内放入含盐溶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正、负离子透过膜分别向阴、阳极迁移。最后在两个膜之间的中间室内,盐的浓度降低,阴、阳极室内为浓缩室。电渗析方法可以对电解质溶质或某些物质进行淡化、浓缩、分离或制备某些电解产品。实际应用时,通常用上百对以上交换膜,以提高分离效率。电渗析过程中,离子交换膜透过性、离子浓差扩散、水的透过、极化电离等因素都会影响分离效率。

问:胶体银是什么?

约翰·哈普金斯大学的Schauss博士认为,胶体银是一种能抗“几百种病原体”的天然药物。

经敏和大学的Menriques教授试验证明,银纳米粒子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杀死酵母菌,具有很好的抗真菌能力。对**感染**防治很有效。

扩展资料:

胶体银在治疗感染方面,银的医用价值不能低估;在紧急情况下,胶体银很有价值,且很有效。

当抗生素失效时,胶体银就显其效果,抗生素攻击肠道中好的或坏的微生物,损伤免疫系统。抗生素单一攻击模式很易受细菌的变异所躲避,实际上滥用抗生素和不认真的处方已引起细菌抗抗生素的危机。

市场上出售的胶体银有内服和外用之分。可以在保健品商店买到胶体银,但商家被禁止使用有医疗功效的产品说明,科学家没有发现银是人体的必需矿物质,因此也没有建议日摄入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纳米粒子

问:胶体是什么?

胶体(Colloid)又称胶状分散体(colloidaldispersion)是一种较均匀混合物,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一种分散相,另一种连续相。

分散质的一部分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滴所组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这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

胶体不一定都是胶状物,也不一定是液体。如:氢氧化铁胶体、云、雾等。

扩展资料:

胶体溶液临床应用:

1、维持**中正常的胶体渗透压。

2、扩张**容量,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

3、改善微血管循环,可用于抗休克。

4、增加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

5、低分子溶胶具有离散红细胞凝集作用,但不能溶解血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胶体溶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