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取食的器官叫做
这一篇经验文章会给朋友们说说“蝗虫取食的器官叫做”的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但愿对各位网友们有少许帮助,欢迎收藏本站!
蝗虫吃的器官叫口器。它的口器由上唇、下唇、上颚、下颚和舌头五部分组成。
上颚有一对,很硬,适合切断和咀嚼食物。许多作物的茎和叶被它们吃掉,严重时会引起蝗灾。
好文探索:蝗虫
蝗虫头部触角、触须、腹部的尾须以及腿上的感受器都可感受触觉。味觉器在口器内,触角上有嗅觉器官。
第一腹节的两侧、或前足胫节的基部有鼓膜,主管听觉。复眼主管视觉,可以辨别物体大小,单眼主管感光。
后足腿节粗壮,适于跳跃。雄虫以左右翅相摩擦或以后足腿节的音锉摩擦前翅的隆起脉而发音。
有的种类飞行时也能发音。栖息地各异,如南美的Marelliaremipes在漂浮植物上度过大半生,能游泳,产卵于水生植物上。
呈中型或大型,某些种类(如南美的巴西排点褐蝗Tropidacrislatriellei)长度超过11厘米。有的地区的人们以蝗虫为食品。
蝗虫的天敌有鸟类、禽类、蛙类和蛇等,同时人类也大量捕捉。
蝗虫全身通常为绿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像马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后胸愈合不能活动。
脚发达,尤其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外骨骼坚硬,使它成为跳跃专家,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产卵器没有明显的突出,是它和螽斯最大的分别。
头部除有触角外,还有一对复眼,是主要的视觉器官。同时还有3个单眼,仅能感光。
头部下方有一个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蝗虫的口器是由上唇(1片)、上颚(1对)、舌(1片)、下颚(1对)、下唇(1片)组成的。
它的上颚很坚硬,适于咀嚼,因此这种口器叫做咀嚼式口器。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
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
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呼吸作用。
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
草蜢腿部发达,用后腿可以跳比身体长数十倍的距离,后翅呈半透明,体色有绿色和褐色(与品种无关。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
草蜢属不完全**昆虫,稚虫和成虫相似,只有翅膀有无的分别。
**中的蝗虫蝗虫]数量极多,生命力顽强,能栖息在各种场所。
在山区、森林、低洼地区、半干旱区、草原分布最多。
大多数是作物的重要害虫。
在严重干旱时可能会大量爆发,对自然界和人类形成灾害。
幼虫只能跳跃,成虫可以飞行,也可以跳跃。
人们常说的蚂蚱(少数地方不区分大小都叫蚂蚱)只是蝗虫的幼虫,并不是单独的物种。
另有一种常见昆虫草蜢,又名蚱蜢,在中国北方也称蚂蚱,属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蚱蜢亚科。俗称扁担勾,常易同蝗虫幼虫混淆。
植食性。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白菜等。
每年夏、秋为繁殖季节,交尾后的雌蝗虫把产卵管插入10cm深的土中,再产下约50粒的卵。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然后再把卵粒产下。
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没有发育成熟,这种形态的昆虫又叫“若虫”。
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胳,这叫蜕皮。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
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蜕皮,是1龄,以后每蜕皮一次,增加1龄。3龄以后,翅芽显著。
5龄以后,变成能飞的成虫。可见,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
昆虫由受精卵发育到成虫,并且能够产生后代的整个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蝗虫在中国有的地区一年能够发生夏蝗和秋蝗两代,因此有两个时代。
在24℃左右,蝗虫的卵约21天即可孵化。孵化的若虫自土中匐匍而出,此时其外形和成虫很像,只是没有翅,体色较淡。
幼虫在最初的一、二龄长得更像成虫,但头部和身体不成比例。到了三龄长出翅芽,这是四龄翅芽已很明显了。
五龄时若虫已将老熟再取食数日就会爬到植物上,身体悬垂而下,静待一段时间,成虫即羽化而出。
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
飞蝗Locustamigratora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蝗虫,已知有10亚种,其分布遍及欧、亚、非、澳四大洲。我国有3个亚种: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亚洲飞蝗L。
mgratoriamgratoria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草原区、**飞蝗Locustamigratoria**nsisChen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寒区的许多河谷与湖泊沿岸地带。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亚飞蝗发生面积约521万hm2,经过贯彻“依靠群众,勤俭治蝗,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治蝗方针,1951~1997年间,全国已累计净改造蝗区面积367.8万hm2,使蝗区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减少70.6%。
现有蝗区县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28个减少到151个,取得了世界治蝗史上引人注目的成就。
虽然差别较为细微,但是全世界有将近30种的蝗虫,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长角蝗虫和短角蝗虫。
短角蝗虫更常见,两种蝗虫都会在阳光好的日子发出吱吱叫声。长角蝗虫比短角蝗虫要大出5倍而且能飞。
外观特征:体长雌性21~31mm,雄性26~39mm。体背灰褐色。腹部和各脚绿色。
生态习性:本种是平地与低海拔地区草丛间极常见的蝗虫。成虫除了冬季外,几乎随处可见。
主要以禾本科植物叶片为食,早期是稻作的重大害虫。
生活环境:平地地区、低海拔地区〈800公尺以下〉。
生活小环境:草丛环境。食性:植食性昆虫,包括植物各部位与腐果。
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据统计,蝗总科共有223个属,859种。
东亚飞蝗在自然气温条件下生长,一年为两代,第一代称为夏蝗,第二代为秋蝗。人工养殖可以转换为每年四代。
飞蝗有六条腿。驱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两对翅,前翅为角质,后翅为膜质。体黄褐色,雄虫在交尾期呈现鲜**。
雌蝗体长39.5~51.2毫米,雄蝗体长33.0~41.5毫米。成虫善跳,善飞。
东亚飞蝗身体粗壮,采食范围广,适应性强,从孵化成幼蝗后,经35天的饲养过程即可为成虫,50天左右肥壮后即可**,所以时间短、回报快。饲养1万只东亚飞蝗成虫可达20公斤,其经济效益是可观的,并且购种只一次。
自繁数十倍,卵孵蝗,蝗生卵,周而复始,多年饲养,不断卖钱,一只雌蝗一次可产卵35~90多粒。飞蝗之所以受人青睐,是由于它肉质松软,鲜嫩,营养丰富。
经专家分析测定,其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并含18种氨基酸及多种活性物质。
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39.5—51.2mm,雄成虫33.5—41.5mm。
体黄褐色或绿色。触角丝状,多呈浅**,有复眼1对单眼3个。
复眼后具淡色条纹,前下方生暗色斑纹。前胸背板马鞍状,隆线发达。
前翅发达,常超过后足肠节中部,具暗色斑纹和光泽。后翅无色透明。
后足腿节内侧基半部黑色,近端部有黑色环,后足胫节红色。在田间受环境条件影响,往往形成群居型和散居型两大类。
卵粒长约6.5mm,浅**,圆柱形,一端略尖,另端稍圆微弯曲。卵块褐色圆柱形,长53—67mm,略弯,上部稍细,卵块上覆有海绵状胶质物,行卵粒排在下部。
若虫又称蝗蛹,体型与成虫相似。共5龄。
生活习性北京、渤海湾、黄河下游、长江流域年生2代,少数年份发生3代。广西、广东、台湾年生3代,海南可发生4代。东亚飞蝗无滞育现象,全国各地均以卵在土中越冬。
山东、安徽、江苏等二代区,越冬卵于4月底一5月上中旬孵化为夏蝗,经35—40天羽化,羽化后经10天交尾7天后产卵,卵期15—20天,7月上中旬进入产卵盛期,孵出若虫称为秋蛹,又经25—30天羽化为秋蝗。生活l5—20天又开始交尾产卵,9月份进入产卵盛期后开始越冬。
个别高温干旱的年份,于8月下一9月下旬又孵出3代蝗蛹,多在冬季冻死,仅有个别能羽化为成虫产卵越冬。成虫产卵时对地形、土壤性状、土面坚实度、植被等有明显的选择性。
每只雌蝗一般产4、5个卵块,每卵块均含卵约65粒,飞蝗成虫几乎全天取食。飞蝗密度小时为散居型,密度大了以后,个体间相互接触,可逐渐**成群居型。
群居型飞蝗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迁飞多发生在羽化后5—10天、**管成熟之前。迁飞时可在空中持续1—3天。
至于散居型飞蝗,当每平方米有虫多于10只时,有时也会出现迁飞现象。群居型飞蝗体内含脂肪量多、水分少,活动力强,但卵巢管数少,产卵量低。
而散居型则相反。飞蝗喜欢栖息在地势低洼、易涝易旱或水位不稳定的海滩或湖滩及大面积荒滩或耕作粗放的夹荒地上、生有低矮芦苇、茅草或盐篙、莎草等嗜食的植物。
遇有干旱年份,这种荒地随天气干旱水面缩小而增大时,利于蝗虫生育,宜蝗面积增加,容易酿成蝗灾,因此每遇大旱年份,要注意防治蝗虫。天敌有寄生蜂、寄生蝇、鸟类、蛙类等。
直翅目负蝗科体长雄20-25mm,雌34-42mm。体色单纯绿色或褐色。头部尖长,头、胸与脚上都有细小白色突起,俗称「尖头蚱蜢」。飞行时可见下翅淡红色。
是中国最常见的负蝗。成虫全年可见,生活于平地至中海拔山区林缘草丛间。
成虫能嚼食各种绿色的植物,常使植物的叶片产生许多不规则的洞痕。本种蝗虫较善于跳跃而不善于飞行,其身体的保护色极佳,不容易被发现。
台湾大蝗不同于东亚飞蝗,台湾大蝗是台湾蝗虫中体型最大的,尤其雌虫身长可达8、9cm。在生态习性方面,不论哪一种蝗虫都不能算是凶猛善战的蝗虫。
可是对曾经尝试徒手捕捉台湾大蝗的人来说,就有不一样的体会了,因为在台湾大蝗粗大的后脚红色经节后面,布满着尖锐的硬刺。遭到捕捉时,它会猛力将脚后踢,对皮肤比较细嫩的小朋友来说,想要用手捕捉它,很可能会落得手指或手掌一阵刺痛,甚至流出小血滴。蝗虫最大的特征是具有十分发达的后腿,适合长距离的跳跃,可轻易的跳到身体。俗称的蚱蜢就是蝗虫,台湾大蝗分布很广,成虫主要出现于秋季,而南部在冬季,甚至隔年春天能可见到成虫,本种是一年一代的昆虫,主要分布於低海拔山区。
秋季雌虫在地表内产卵后慢慢死亡,卵囊在地底过冬,隔年春季开始孵化,孵化后的幼虫以禾本科、豆科等各类植物。
体长2.2-3.5cm,复眼后方至翅端,有一条黑色的宽从带,身体细长,触角具黑斑。
荷叶是它们的咬痕,是它们的杰作,如画一般的绚丽。
台湾稻蝗外型特征:体长雄21~31mm、雌24~39mm,体背灰褐色,腹部和脚是绿色,体色差异颇大,会与栖息环境相似,形成保护色。
生态习性:稻蝗是平地及低海拔地区草丛中极常见的蝗虫,每年可发生两代。
蝗虫之所以要群体活动主要是因为生理上需要高温靠在一起可以保温。
成虫的后脚腿节具有一列相当于弹器的**状突起,前翅径脉基部有相当于弦器的粗脉,二者摩擦时,振动翅的震区便可发出声音,这就是它们的发音器。蝗虫的听器也很特别,位于腹部第一节的侧方。
依蝗虫的生活习性可分成迁移型与非迁移型,二者皆对作物有很大的威胁,尤以前者破坏性甚强,只要其过境则所有的绿色植物莫不被啃食殆尽。蝗灾所带来的震撼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其食性甚杂,遍食各种绿色植物,尤以禾本科植物更是爱不释口。
若虫亦称蝗蝻,外型像成虫,可是只具翅芽(不会飞),善于跳跃。
须经四至七次脱皮后,才会蜕变成善跳又善飞的成虫。蝗虫有的拥有短触角及短的产卵管,全世界约有五千多种的蝗虫。
蝗虫身体最长的部分便是后脚,大约与身长相等,而一跃便能跳出身体八倍长的距离,而蝗虫的后脚也是它的最佳乐器,和翅膀互相摩擦便可发出声音。
分类:属于直翅目中蝗虫目的所有昆虫。
种类:世界约有种,台湾已知有100多种。
外观特征:俗称蚱蜢,台湾人称为草螟仔有首民谣“草蜢弄鸡公”,歌词中即描绘这种小昆虫与大公鸡相互逗弄的情形,这是台湾早年乡间常见的画面。
蝗虫过境是大家耳熟能响的成语。
食性:是植食性昆虫,大部份不特别挑食。
另类:棱蝗,习惯栖息于潮湿**地面,主要食物苔苏类植物。
栖息环境与保护色:有典型的保护色,在草丛中有绝佳的隐身效果,后脚粗状发达,善于弹跳,遇到危急是它们惯用的避敌方法。
**行为:和其它昆虫比,**时间比较久。因此雌下雄上、**档的画面屡见不鲜。
各种类型的蝗虫(3)沙漠蝗虫分布于北非、东非和南非,它们的破坏性极大,飞到哪里,哪里就会一片荒芜。一大群落基山脉的蝗虫曾经覆盖的最小面积相当于英格兰的总面积,它们曾给北美洲西部的开拓者带来过巨大灾难。
1875年8月15日~25日,当蝗群飞过内布拉斯时,估计总重量有250亿~500亿千克。不可思议的是,这一种蝗虫于1902年就已经灭绝了。沙漠蝗虫成了最大、最具有破坏性的昆虫群体。
1954年,科研人员曾在肯尼亚用侦察机测量得知,一个蝗虫群就能覆盖200平方千米的面积。那还只是在同一个地区的几个蝗群中的一个而已,若所有蝗群合起来则会覆盖1000平方千米,厚达1.5千米,估计有5000亿只蝗虫,重量约10万吨。
这种动物最奇怪的一点是它基本上是独居的。大多数时候它是普通的、绿色的蚱蜢(蝗虫基本上就是迁移的蚱蜢)。
但是当沙漠环境改变时,昆虫的行为也发生改变。有时当天气较往常湿润时,更多的蚱蜢就会孵化出它们的卵。
小蚱蜢互相撞击,互相摩擦,这种撞击和摩擦会促使个体释放出一种“群聚的信息素”(一种由动物,尤其是昆虫分泌的化学物质,会影响同族其它成员的行为或成长),因此它们开始**在一起。大量的蚱蜢朝一个方向行进,这一阶段会持续大约一周,然后它们长成成虫开始飞行,于是蝗灾就产生了。
蝗群会在哪里出现并不很明确,但是如果它们在**半岛繁殖的话,就会飞过非洲,沿途经过的农作物将遭到严重破坏。
蝗虫是农、林、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有害蝗种对农、林、牧业可造成不同程度危害。
全世界的蝗虫已有1万种以上,其中对农、林、牧业可造成危害的蝗虫约300种左右,全球除南极洲、欧亚大陆北纬550以北地区外均可发生蝗虫。全世界常年发生蝗虫的面积达4680万km2,全球1/8的人口经常受到蝗灾的袭扰。
全世界发生为害最严重的蝗虫为沙漠蝗Schistocercagregaria,其中最大扩散面积可达2800万km2,包括66个国家的全部和部分地区,约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20%,受灾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1/10以上。我国于1971年在**自治区聂拉木县的樟木地区曾采到散居型沙漠蝗虫。
蝗虫我国已知蝗虫在900种以上,其中对农、林、牧业可造成危害的约60余种。对禾本科植物可造成较大为害的蝗虫主要有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稻蝗Ox-yaspp。
、蔗蝗Hieroglyphusspp。和尖翅蝗Epacromiusspp。
等。为害的豆类、马铃薯、甘薯等作物的种类有短星翅蝗CalliptamusabpeviatusIkonnikov、苯蝗HaplotropispunerianaSaussure、负蝗Aractomorphaspp。
等。棉蝗Chondracrisrosearosea和负蝗可为害棉花。
竹蝗Ceracrisspp。可严重为害竹林。
在广大牧区,为害牧草的种类也很多,主要有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sibiricus、戟纹蝗Dociostaurusspp。、小车蝗O**aleusspp。
、牧草蝗Omocestusspp。、雏蝗Chorthippusspp。
、痂蝗Bryodemaspp。以及意大利蝗Calliptamusitalicus等,大发生时可严重为害牧草和农作物并直接影响农牧业的发展。
根据我国几千年来史籍的记载,造成农业上毁灭性灾害的蝗虫,主要就是飞蝗,并认为干旱与飞蝗同年发生的机遇率或相关性最大,其次为前一年干旱以及先涝后旱,蚂蚱成片。蝗虫灾害与水、旱灾害常此起彼伏,交替发生,一直是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影响人民生活的三大自然灾害。
80年代以来,受全球异常气候变化和某些水利工程失修或兴建不当以及农业生态与环境突变的影响,东亚飞蝗在黄淮海地区和海南岛西南部频繁发生,每年发生面积约100~150万hm2,设计9省的100多个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
1985~1996年的12年间,东亚飞蝗在黄河滩、海南岛、天津等蝗区连年大发生。1985年秋,天津北大港东亚飞蝗高密度群居型蝗群将10多万亩苇叶和几百亩玉米穗叶吃光后,于9月20日中午起飞南迁,蝗群东西约宽30余公里,降落到河北省的沧县、黄骅、海兴、盐山和孟村5个县和中捷大港两个农场,波及面积达250万亩。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群居型东亚飞蝗第一次跨省迁飞。
蝗虫1998年,东亚飞蝗的夏蝗在山东、河南、河北和天津等8省发生在80万hm2以上。
1999年,东亚飞蝗的夏蝗在山东、河南、河北和天津等9省又发生80万hm2以上。蝗虫又肆虐河南,受灾面积237.5万亩,部分地区蝗虫密度达到4000余只/m2,面积之大,虫口密度之高,是河南25年来所未见。
虽然已经控制了其危害,但必须加强扫歼并监测夏季残余成虫的产卵区域,准确了解并掌握秋蝗发生和水、旱发展趋势与气象动态,并及时做好秋蝗和三代飞蝗的防治工作,以减少飞蝗发生的面积与数量。
亚洲飞蝗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和陕、甘、晋、冀等省的北部某些河谷与滨湖地带。
新疆的塔城地区1983~1984年和1986年均发生群居型飞蝗危害,1987年在阿勒泰地区发生群居型飞蝗46群,平均密度1000~2000头/m2,发生面积约5.15万hm2、新疆蝗虫受灾面积达3005万亩,在塔城阿勒泰地区密度达每平方米上万只。
**飞蝗在**于1928~1952年间,曾有45处发生蝗灾,1846~1857年则连续12年发生蝗灾,并波及到18个地区,重者连年庄稼颗粒无收,青稞、麦子亦荡然无存,草场则寸草无收。1970、1974、1979、1988和1991年,**飞蝗先后在林芝、米林、白朗、**、林周和达孜等地暴发为害,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的生产。
1988年6约19日,米林县强那区发生群居型**飞蝗1000多亩,并飞越雅鲁藏布江为害青稞。1999年,在**、日喀则等地部分地区也发生了高密度的飞蝗蝗群。
蚂蚱(3)80年代以来,我国10多省部分稻区发生稻蝗460多万平方百米。竹蝗对南方竹林为害达300万平方百米以上。
至于我国北方牧区及农牧交错区的各季草场的蝗虫,其发生特点是种类多、密度大、最大发生面积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可达2000多万平方百米。近十几年来,常年受灾面积约460多万平方百米,实际防治面积约100万平方百米左右。
1998年,我国牧区及农牧交错区的新疆**尔自治区的伊犁、阿尔泰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均发生了高密度蝗群,发生面积达数百万公顷以上。1999年,新疆**尔自治区的伊犁、阿尔泰、昌吉、巴里坤等地区上报的蝗虫发生面积约4000万亩,发生蝗虫种类主要为意大利蝗、戟纹蝗、西伯利亚蝗、黑条小车蝗等,发生密度600~8000头/平方米,个别地区可高达头/平方米。
各蝗区已经分别采取超低量制剂、微孢子虫、招引纷红椋鸟和牧鸡治蝗等多种方法进行了治理。
1984年,在澳大利亚仅由澳大利亚灾蝗Chortoicetesterminifera的大发生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200万美元。
自1985年年底以来,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多种蝗虫同时猖獗发生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在美国西部的17个州,每年因草原蝗虫所造成的草场损失约为800万美元。
1999年在俄罗斯的中部、东西伯亚南部等20多个州、里海附近以及与哈萨斯坦接壤等地区,已有100万平方百米农田遭到蝗虫袭击。
⑵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
⑶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
⑷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
⑴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也可在山坡放养鸡、鸭、鹅等家禽防治。
蝗虫的天敌主要有蛙和鸟两大类,尤其是蛙类,与蝗虫生活在同一类型的生态环境中--凡长有芦苇、杂草的低洼地、坑塘、沟渠等处,都是其良好的生存场所,所以说,蛙类是制约蝗虫生息繁衍的先头部队。据统计,一只青蛙一个夏季能消灭一万多只害虫。一只泽蛙,平均每天吃掉50只害虫,最多的可达266只。即使是身体笨乎乎的蟾蜍,夏季三个月也能捕食近万只害虫呢。照此推算,两平方米的庄稼地里只要平均有一只青蛙坐镇,便足以抑制跳蝻的生存。
鸟类生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取食物,从食物中取得能源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碳水化合物是鸟类的主要热源,鸟类的体温比人类高,而且鸟类不停地飞翔、跳跃、捕食,也要消耗大量的热量,所以需要补充大量的饲料,否则影响鸟类的生长与育雏。
鸟类需要脂肪,如各种油料作物的种子:菜籽、葵花籽、芝麻、松子等。脂肪可以维持鸟类的体温,保护内脏及保持羽毛的光泽等。
一些鸟类是杂食性的,也有的鸟专吃虫子,它们对保护生产及人类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一窝大山雀在半个月的育雏期间约可吃2000个昆虫。一窝燕子,一个月可吃1200个蝗虫。一只啄木鸟一天可以消灭上百条藏在树干中的害虫,还可以保护它周围90亩森林免遭虫害。
燕鸟、大山雀和杜鹃也能消灭大量的鼠类。
鸟类资源是国家的巨大自然财富,它对保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如果农林益鸟减少,就会造成虫害与鼠害,就会危害农业林业,给人类的生活、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吃蝗虫的鸟类在育雏阶段,更需要捕食大量的蝗虫。
以普通燕子为例,一对亲鸟和一窝雏鸟每月吃蝗虫可达多只。吃蝗虫的鸟类有燕鸻、白翅浮鸥、田鹩等,尤以燕鸻最为突出。
蝗虫1、蝗虫养殖究竟盖多大的棚子。
答、一般都是50—100平米为宜,也可以根据地方实际大小来定棚子大小。
2、一个50平米的蝗虫网需要多少钱。
答、吕建民这里用的是蝗虫专用网,自己**原料和抗老化原料加工做的,里面没有任何次料和再生料,大家可以放心的用三年以上。我们还负责加工做成棚子。
长10米,宽5米,包括1粘条门,回家一盖就可以。棚子的大小可以依次计算。
答:最简单的就是用两个竹片,中间加立柱,可以用木头,也可以用竹竿。还可以用钢管,可以根据自己的方便来定,4米的竹片2片一对弓起来就是实际地面宽5米,3米竹片2片一对接弓起来就是4米地面宽的面积,棚子的长度可以根据自己实际地方来定,也可以随时来我处免费考察。
5:蝗虫棚子应该搭什么形状的好。
答:蝗虫棚子分弓形的,四方形的,蔬菜暖棚式的。弓形棚子是最简单的,用2个竹片一对。
成本比较少,但优点就是好盖塑料布,四方形的两边比较高,人在里面好喂草好干活,也好抓蝗虫,但是棚子中间必须要高,不然盖上塑料布就不好排水。蔬菜暖棚似的成本就更高了,但是这个可以保暖。
一年可以喂养多批蝗虫。不会冻死。
答:南方养殖下雨的时候最好是盖上塑料,北方下雨的时间短,有时候可以不盖。但是连阴雨5--10天最好就要盖塑料了。
答:一亩地盖50平米的也就是10个,60平米的8个,100平米的5个。
8:蝗虫生长适应的温度是多少。
答:蝗虫生在的最佳温度是25—30,气温高达35度以上中午可以盖上一部分遮阴网最好。
答:蝗虫每天喂3—4次,早上在8点以前,中午11—12点,下午2—3点,晚上5—6点,这个时间也不是十分的标准,晚上的草可以多喂点,中午如果喂太多了吃不完,太阳一晒就晒干了。如果蝗虫密度很大每次就要多放草,密度小的可以少喂。
10。一平米的养殖面积放多少个卵,一个50平米的放多少卵。
一平米最多放1000只,一个60平米的棚子最多放6万。
一平米棚能产多少斤蝗虫。
答。一平米每次最多产2斤左右,最次的产半斤到一斤,实际产量根据喂养好坏,喂养好的个大280个一斤,喂养不好的个小300--350个一斤。
一年3—4批。这几年的吨量收购价格都是11—13元一斤,自己零售给饭店的价格会高些。
答:蝗虫养殖投资最少的就是1000-5000元,投资最多的不限制,投资的少可以**来养殖,如果想专业的来做,最少都要养殖1—2亩地,一个劳动力最多也就是养殖2亩地,大的时候一个人忙不过来,小的时候一个人还比较轻松。
答:蝗虫养殖第一年有的能上来本钱,也有部分上不来本钱,都留下来繁殖种子了,养殖好的能赚钱,没有办法肯定保证说一年能赚多少钱,蝗虫养殖就是一次性**虫卵,以后卵孵蝗,蝗生卵,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如果想自己扩大规模,就少卖成品,都让产子繁殖,如果不想养殖那么多,就多卖成品,少留子繁殖,具体情况自己养殖了定。
⑷把蝗种寄送给客户鉴定审查等。
常见的养殖蝗虫种类有:东亚飞蝗、棉蝗、中华稻蝗、中华蚱蜢等。这些品种各有优缺点,要综合考虑其生长周期、代数、味道、食料、个头大小以及客户所需品种等因素,并结合当地的气候、食料等情况选择养殖品种。
在建棚前先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可采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
以上几种昆虫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决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为了便于雨季的排水,棚内陆面要高于地面10—15厘米,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取卵。
可在四月中旬,在建棚地面上种上小麦等作物,准备幼蝗食用。
棚的建造面积,按饲养蝗虫多少确定,养一万只蝗虫,用十五平方米即可。
可利用院内外空闲的地方,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铁丝、木棍、竹片等建造一个棚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棱布(纱窗布)做一个像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在地下,留下门口,门口安上拉锁。这个装置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来和便于进出喂养管理。
(也可以搭成拱形棚)。
棚的高度在1.5—2米即可,为了保温和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大龄以上)不怕下雨时可不罩塑料布。
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四月底以前完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⑴蝗蝻取食量很小,且喜欢取食鲜嫩植物,此期蝗虫非常纤弱,应注意防雨,以防淹死蝗蝻。
⑵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这种条件下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
⑶三龄以上的蝗蝻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否则影响其正常生长,还会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
⑷保持棚内干净,1-2天清棚一次,以防**发生。
它不同于其它的特种养殖业,养殖它一方面可以变害为宝,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又增加蝗虫的种量,形成了潜在危害。
必须对它的养殖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成规模的养殖,按1亩地养殖为标准,在养殖场地四周应建有半米宽的植物染毒隔离带,周围要用铁丝网做围栏,并配有农药喷雾器,杀蝗虫的农药有很多种,可以用75%马拉硫鳞乳油,也可以用2.5%敌杀死等菊酯类杀虫药进行杀灭。
养殖户如果不想对蝗虫进行养殖,要进行最后一次的灭绝措施。养殖户不想养殖了,应提前做好准备,在每年的春季5月20号之前不能将养殖棚撤掉,待蝗虫全部出土以后,未成虫之前,用农药将其全部杀死,这样就不会有危害了。
养殖户在秋末之前,决定不在养殖了,必须在9月10号之前,即蝗虫没有**前将其全部出售,或用农药杀死,不得让其在养殖棚内产卵,这样的措施才能保证根除以后的潜在危害,利于养殖蝗虫产业的健康发展。
蝗虫的生物学特性与价值:蝗虫为药食两用昆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
据统计,蝗科共有859种蝗虫,能入药供食用的主要有两种,即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这两种蝗虫营养丰富,肉质松软、鲜嫩,味美如虾,据《飞蝗之研究》和《飞蝗的饲料价值》等书介绍,蝗虫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B、C和磷、钙、铁、锌、锰等微量元素,蝗虫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是治病良药,有暖胃肋阳,健脾消食,祛风止咳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蝗虫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多种**,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平喘、痧胀、鸬鹚瘟,冻疮,气管炎和防止心脑血管**等。
可以十只煎汤服,或炒存性研末服,五只/次,冻疮炒存性研末调香油涂患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餐桌上已由鸡鸭鱼肉等传统型转为绿色野味型,蝗虫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在香港等地具有“飞虾”的美称,是各国人民的喜食佳品,在美国还举行“昆虫宴”招待贵宾,其中就有蝗虫。
据报导,有些肥胖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的患者多趋于食用昆虫,意欲达到减肥祛病之目的。随之而来的有些国家和地区都相应的兴起昆虫食品。
用昆虫做菜,或制成罐头、饼干、雪糕等食品,十分畅销。
蝗科昆虫中华稻蝗、飞蝗等的虫体。
又称为蚱蜢。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东、中南和四川、陕西、甘肃、台湾等地区。
获得后去翅、足,洗净,用沸水烫死后食用。 含有高蛋白。
[性能]味甘、辛,性温。
能健脾消食,息风止痉,止咳平喘,通络。
[参考]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钙、磷、铁、铜、锰、维生素A、B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虚少食或营养不良。急慢惊风,抽搐痉挛。百日咳,支气管哮喘,喘咳气急。
1、茴香炒飞蝗:蝗虫30g,小茴香6g。
一同放入食油中翻炒,待熟时加食盐少许炒匀。
本方用蝗虫健脾消食,小茴香理气健胃。
用于脾虚气滞,脘腹满闷胀痛,饮食减少等。
2、蚱蜢散:蝗虫焙燥,研末。
每次服3g,一日3次。
《救生苦海》用酒送服该品,治疗破伤风。《本草纲目拾遗》用砂糖和服,治小儿惊风。
皆取该品止痉挛,息内风。但均属治标(缓解症状)之法,宜与治本对因的药物配用。
3、蚱蜢钩藤汤:蝗虫10只,钩藤15g、薄荷叶10g。加水煎服。
源于《百草镜》。本方取蝗虫、钩藤息风止痉,薄荷叶疏散风热。
用于惊风发热,抽搐痉挛。
4、蚱蜢汤:蝗虫30只,加水煎汤,分3次服。
源于《本草纲目拾遗》。本方专取蝗虫止咳降逆,平喘。
用于百日咳,咳嗽气急,连连不已。亦可用于支气管哮喘等。
5、烤蚂蚱:把蚂蚱进行烧烤使用,香脆,营养价值丰富。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笨蝗(Haplotropi**runnerianasaussure)和飞蝗(Locustamigratoria)等都含有保幼激素,脑激素,蜕皮激素,利**激素(DH)和抗利**激素(ADH),以及抗冻蛋白和储存蛋白等。
其中,保幼激素,脑激素,蜕皮激素可从多方面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延缓机体衰老。
比喻那些自己不去劳动而又吞食集体劳动成果的人,因为蝗虫是侵蚀庄稼的害虫,用来比喻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人是最好不过。
比喻一哄而起,如所说的“蝗虫经济”。
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
中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蝗”的记载。非洲几次大蝗灾也都与当地的严重干旱相联系。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我国自古把蝗虫看作具有灵性的动物,认为蝗灾是天谴,而民间也修有蝗虫****庙,因而蝗虫可谓由来已久的“灾仙”。
“开封大蝗,秋禾尽伤,人相食。
”——这句话叙述了明崇祯十三年的情景,曾经被广泛引用,来描绘蝗灾时的场面。远在公元前11世纪,商代的甲骨文上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蝗灾记录,在唐宋年间,蝗灾平均2~3年发生一次,而到了明、清时期几乎连年发生。
白居易的《捕蝗》诗中,同样描绘了蝗虫大肆爆发时的景象:“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量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
同时,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相反,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流行**,而且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
另外,蛙类等天敌增加,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
蝗虫在后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触碰时,蝗虫就会改变原来独来独往的习惯,变得喜欢群居。
蝗虫通常胆小、喜欢独居,危害有限。但它们有时候会改变习性,喜欢群聚生活,最终大量**、集体迁飞,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对农业造成极大损害。
牛津大学的科学家说,他们对处于独居阶段的沙漠蝗虫进行试验,反复触碰蝗虫身体的多个部位,以寻找是否有某些触觉因素使蝗虫改变习性。结果发现,当蝗虫后腿的某个部位受**之后,它们就会突然变得喜爱群居,而触碰身体其它部位如触角、嘴部或腹部都不会有这种效果。
2023年4月上旬以来,大批蝗虫席卷澳大利亚东南部的4个州,覆盖约5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专家预计,蝗虫灾害可能向内陆地区蔓延。
受灾区域包括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和南澳大利亚州等四个州,当地百万亩小麦和牧草等植物已经被蝗虫啃食一空。这些蝗虫移动非常快,巨大的蝗虫群一夜之间可以飞越几百公里的区域,给当地农民带来的损失最为严重。
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受到影响。由于担心蝗虫可能会卷入飞机的发动机中,一些公路、民航部门的交通**中断。
有的汽车司机为了出行,不得不在前窗上安装了防护栏,以免受到蝗虫的干扰、发生意外事故。
2023年7月以来,受高温、干旱等因素的影响,长沙部分地区蝗虫暴发,数万亩竹林和稻田遭殃。
7月11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迎龙在蝗虫重灾区召开现场调度会,市农业和林业部门正联手做好充分准备,在3天后对来势汹汹的蝗虫进行全面围剿。7月4日开始,仅两三天的时间,雨敞坪镇福胜村附近山头的竹叶就被蝗虫吃了个精光,山下丰收在望的早稻也遭了殃。
据专家介绍,蝗虫属于发育期,食量相当大。8月底,蝗虫的成虫将自然消亡。
但是如果不及时剿灭蝗虫,埋藏在土壤中的虫卵将在次年大面积暴发。
雨敞坪镇等地一直存在竹蝗,以前数量不多也没有形成灾害,2023年因为持续干旱,导致竹蝗泛滥。
竹蝗适宜生长在干旱地区,是竹类的主要害虫之一,还可以危害水稻等作物。
张迎龙来到蝗虫重灾区雨敞坪镇福胜村,召开现场调度会。
会上,成立了抗击蝗灾临时指挥部,明确了“分工协作,综合防治”的原则。
香港人对部分赴港内陆人士的称呼。
是指一些不文明,没有贡献却滥用当地公共资源的内陆人。一般认为导火索是内陆**利用香港“在香港出生就能获得香港身份证”的政策而赴港产子事件,而内陆游客在港旅游或居行时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也是引发此情绪的原因之一。
有时也被内陆一线城市部分人士使用来特指部分不遵守当地文明及欲非法或过度使用当地公共资源的外来人口。
精选问答:
1、蝗虫头部的作用是什么?
蝗虫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
蝗虫头部的主要结构有触角、眼和口器,其触角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复眼由很多小眼组成,是主要的视觉器官,单眼能感光,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是感觉和摄食中心;昆虫的**是运动中心,生有三对足,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一般有2对翅,适于飞行.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 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