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穗发芽,小麦穗发芽的主要原因?

2024-07-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612 次
小麦穗发芽,小麦穗发芽的主要原因?

小麦穗发芽是由于小麦籽粒内含有的淀粉酶和葡萄糖酶分解淀粉和糖分产生的。淀粉和糖分是小麦发芽的主要营养来源,因此小麦穗发芽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过程。小麦穗发芽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内部的生理代谢变化,而这些变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影响小麦穗发芽的因素:

1.温度

小麦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当温度高于30℃或低于5℃时,小麦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穗发芽率也会降低。

2.湿度

小麦穗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分,但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小麦发生腐烂,影响穗发芽率。

3.光照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和穗发芽,但过强的光照会破坏小麦的叶绿素和其他生物分子,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

4.土壤

土壤的质地、肥力和酸碱度等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穗发芽率。

用户关心的问题:

1.小麦穗发芽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小麦穗发芽的最佳时间是在春季,一般在4月份至5月份之间。这个时候气温适宜,湿度适中,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和穗发芽。

2.如何提高小麦穗发芽率?

提高小麦穗发芽率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选择优质的种子、控制温度和湿度、施肥等。同时,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小麦穗发芽率。

3.小麦发芽后如何管理?

小麦发芽后需要及时浇水、施肥和除草,保持土壤湿润和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和穗发芽。

4.小麦穗发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小麦穗发芽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等多个方面。

5.小麦发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麦发芽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浇水、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病虫害等问题。

小麦穗发芽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过程,是由种子内部的生理代谢变化产生的。影响小麦穗发芽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等多个方面。科学合理地管理小麦穗发芽,有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穗发芽,小麦穗发芽的主要原因?

小麦穗发芽是由于小麦籽粒内含有的淀粉酶和葡萄糖酶分解淀粉和糖分产生的。

农药: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业害虫、杂草、病害和调节作物生长等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农药的使用应该科学合理,遵循安全使用原则,以保障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

参考来源:《农业生产技术大全》、《农业知识百科全书》。

问答拓展:小麦为什么会发芽

没有及时抢收,阴雨连绵造成小麦穗发芽。

首先是品种的原因,种颤蠢皮薄,后熟期短,其次是气候的原因,高温高湿,第三是收割过迟的原因,茄握成熟后没有及时割。造成小麦穗发芽的主要原因是小麦成熟收获期遇到连阴雨,小麦品种不抗穗发芽。

小麦收获的时候气温在20~30℃,正好是小麦种子发芽最快的温度。此时已成熟但未及时收获的小麦籽粒暴露在空气中,氧含量很高,是种子萌发的又一个最适条件。如果再遇连续3天以上的阴雨天气,麦穗中的籽粒吸水达到种子质量40%~60%,穗上发芽就会发生。

外界因素

小麦发生穗上发芽的主要诱因是成熟期遇雨,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茄纳陪外界因素是水分,温度和氧气。收获期到了,天气一直下雨导致小麦不能及时收嗮归仓。小麦成熟后没及时收割,天气原因造成麦穗发芽。对于冒着土壤湿度过大。收获的麦粒因连阴天气无法晾晒所导致的霉烂风险的农户,以及继续等待晴好天气。

但要承担小麦因为过熟而导致籽粒脱落风险的农户而言,在天灾面前,貌似怎么做都是一种错误。有细心的农民朋友发现,小麦发芽并不是每个田块都有,虽然那些没有发芽的小麦,品质和往年无法相比,但至少不影响使用。虽然产量下降,但也会成为收购商的香饽饽。

问答拓展: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一段持续的干热之后,又遇到大雨天气,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其主要原因是?

是因为高温大雨过后,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而小麦快成熟时,高温天衡态气旅缓下脱落酸,降解大雨过后,小麦种子就容易在赤霉素的作用下,咐镇源在穗上发芽。也就是说,持续高温的天气下打破了种子的休眠,大雨过后,种子快速发芽

问答拓展:什么是穗发芽?怎样预防?

小麦穗发芽是指在小麦收获前在麦穗上出现发芽的现象。小麦成熟期如果遇连阴雨,不能及时收获,常出现部分受潮的麦粒在麦穗上发芽,严重影响产量和食用品质,若种子田出现穗发芽现象,则会影响秋播时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给下茬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例如2024年北方冬麦区小麦收获期降雨较多,造成一些品种出现了较重的穗发核洞芽现象,个别品种因此严重影响了秋播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改斗枯因此小麦穗发芽问题应引起重视。小麦子粒成熟时虽有一定的休眠期,但还有一部分种子休眠性很弱,遇雨后种子吸水膨胀,同时温度适宜销坦,因而萌动发芽。休眠期较短的白皮品种或有些红皮品种,成熟期遇雨不能收获,子粒在田间通过休眠期,更容易出现穗发芽。

预防穗发芽首先要选用抗穗发芽的品种或成熟不过晚的品种。其次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尽量避开降雨,及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避免子粒在场院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