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的养殖 观赏鱼的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
本篇农资文章会给朋友们介绍“观赏鱼的养殖”的内容进行分析,但愿对各位农资人们有所帮助,赶紧收藏吧!
观赏鱼的养殖
观赏鱼的养殖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农业产业,其成功与否关系到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观赏鱼的养殖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水质、饲料、光照、温度、水流等。本文将就这些因素进行探讨。
水质管理
水质是影响观赏鱼健康和生长的重要因素。水质的好坏对鱼类的生命活动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养殖观赏鱼需要注意水质管理。水质管理包括水质检测、水质调节和水质改善。观赏鱼需要适宜的水质条件,如pH值、硬度、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养殖者还需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调节,确保水质在合适的范围内。
饲料管理
观赏鱼的饲料管理也非常重要。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保证观赏鱼的良好生长和健康。饲料的种类和质量对观赏鱼的生长和健康有很大影响。养殖者需要根据不同的鱼类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饲料,并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率,以避免浪费和过度喂食的问题。
光照管理
光照是观赏鱼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养殖观赏鱼需要注意合理的光照管理。光照可以影响观赏鱼的色彩和行为。不同种类的观赏鱼对光照的需求也不同。在养殖观赏鱼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鱼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温度管理
温度是观赏鱼生长和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种类的观赏鱼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不同。观赏鱼的养殖需要注意合理的温度管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观赏鱼的生长和健康。在养殖观赏鱼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鱼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水温。
水流管理
水流是影响观赏鱼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水流可以提供氧气和食物,促进观赏鱼的新陈代谢,帮助排泄代谢废物。观赏鱼的养殖需要注意合理的水流管理。不同种类的观赏鱼对水流的需求也不同。在养殖观赏鱼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鱼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水流强度。
拓展百科知识
金鱼
金鱼是世界著名的观赏鱼之一。金鱼的学名为Carassiusauratus,是鲤科鱼类中的一种。金鱼的体形较小,体色丰富多彩,喜欢栖息在清澈的水域中。金鱼对水温和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注意观察水质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养殖环境。
锦鲤
锦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观赏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之一。锦鲤的学名为Cyprinuscarpio,是鲤科鱼类中的一种。锦鲤的体形较大,体色华丽绚烂,适宜栖息在淡水水域中。锦鲤对水温和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注意观察水质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养殖环境。
参考来源
《观赏鱼养殖技术与管理》
黄宏伟、李宝芳
相关问答拓展:
1、观赏鱼的养殖方法?
1.
保持水质
清洁养观赏鱼的方法和技巧鱼进食后,会消耗大量氧气和排出废物,从而水中会滋生细菌。为保持水质清洁,建议每周更换1/3~1/4的水,还可以使用过滤器,让水得到净化。
2.
温度
养观赏鱼的方法和技巧观赏鱼比较适宜在24℃~28℃范围内生活,最高不能超过32℃,否则活跃性会降低。同是,温差变化也不能过大,只能在4℃以内,否则可能出现死鱼的情况
3.
投食
养观赏鱼的方法和技巧平时要控制喂食量,尽量保证十分钟内吃完。一般情况下,每天喂食1~2次为宜,阴雨天时,每天喂食1次就好,过多喂食会让水中氧气含量降低,影响鱼的健康。
2、初学者怎么养热带鱼?
随着国内养鱼爱好者的不断增加,普通的观赏鱼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玩家的需求,国外众多种类的热带鱼纷纷被引进到我国,大大丰富了观赏鱼养殖的种类。由于热带鱼产地、品种、习性不同的原因,热带鱼饲养难度较大。本人经过多年的亲身饲养,查阅了国内外一些热带鱼饲养技术方面的作品,吸收了圈内朋友的养鱼经验,总结了一部分热带鱼饲养技术方面有效经验,在此与大家交流探讨。
1如何调控水质
1.1用什么水。养鱼用的水因所养的鱼类品种不同而有所其别,河水、湖水、水库水的溶解氧比较丰富,但是水中所含有的各种有害昆虫、致病细菌数量比较多,要经过处理后才可以使用;井水、泉水含矿物质多,且多为硬水,除一些非洲大湖鱼类外,其他的种类的热带鱼难以适应;而我们日常使用的自来水,特点是取用方便,含菌类极少。我国各地的自来水硬度都在5~15德国度,饲养一些需要软水的热带鱼前,需要进行水质的软化,常见的水质软化方法有以下几种(1)离子交换软化法。用特殊的软化材料来过滤,达到软化的目的。(2)晒水法。将水静置较长一段时间(15天~30天)。(3)加热法。将水加热后过滤沉淀,再曝气。(4)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纯碱(Na2CO3),滤出沉淀后加入少量的酸中和。
水质较差
水质较好
1.2如何监测水质。定期监测水质,通常监测水质的理化指标有溶解氧、酸碱度、三态氮含量、水温、光照强度等。溶解氧在5mg/L较为适宜,酸碱度在5.5~8.5,亚硝酸氮含量小于0.1mg/l,水温一般维持在25摄氏度左右为最佳。
1.3如何维持水质。定期添加水质稳定剂、硝化细菌。水质稳定剂可中和水中的一些有害离子;硝化细菌可以出去水中的残余的有害氨氮,并可维持有益菌的量,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少量的食盐可以对水中的细菌的繁殖有抑制作用。
1.4何时换水。饲养一段时间后,水中溶解了大量的有害物质,水色也发黄变深,这是就应该换水了。一般换水量为每周换取总水量的三分之一,视鱼的密度,投饵的情况,季节,饲养目的来酌情增减。在以下几种情况了下需要增加换水量:(1)气温过高,气压过低。(2)三态氮超标。(3)投饵量多,粪便、分泌物增多使得水质变坏加速。另外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要减少换水量:(1)气温过低,换水会导致温差较大。(2)特殊需求的种类。有些品种的鱼,如龙鱼、神仙鱼,频繁的换水对其生长不利。(3)鱼处于特殊生理状态的时候要少换水,比如鱼身体虚弱、繁殖阶段、刚孵出小鱼的阶段等。给水族箱换水时要注意尽力保持水温和原刚来的水温一直,冬春季气温较低,新水水温可比原有的水温高出一到两度;夏季则相反,新水水温可比原有水温低一到两度。
神仙鱼的卵
3、热带淡水鱼养殖技巧?
饲养淡水热带鱼的水族箱要足够大,而且饲养鱼儿的数量要合理,饲养的密度要适当,要保证鱼儿有足够的生活运动空间。一般来说,饲养淡水热带鱼的密度要相对小一些,而且每公升水养1厘米的鱼。
饲养淡水鱼的水族箱要设备齐全,加热棒、过滤器等等都应该具备。因为一个良好的的过滤系统,可以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利用这种循环系统来改善水文环境。
在饲养水族的过程中,饲养者都要定期的给鱼儿换水。坚持每三到七天换水四分之一。一般来说,旧水是养好鱼的关键,但是新水对鱼及水草的新陈代谢的**作用却也是必不可少的。
饲养者除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每天给鱼儿喂食。饲养者可以选择专业的鱼食,当然也可以为鱼儿准备一些鲜活的小虫等食物。例如丝蚯蚓、面包虫等等。在为鱼儿喂食这类鲜活的食物前,应该先给食物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鱼儿患寄生虫病,或者受到细菌伤害的危险。
4、观赏鱼怎么养殖最合适?
方法如下
提前养水,新手养观赏鱼时,可将晾晒2~3天后的自来水倒入缸中,装入器材并倒入硝化菌;定期喂食,一般每天需喂食一次,每次喂到7~8分饱即可;
定期换水,需每隔3~4天换一次水,若缸内过滤系统较好,可每隔半个月换一次水,保证水质的稳定。
拓展好文:观赏鱼养殖怎么管理?观赏鱼养殖的日常管理要点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朋友喜欢在家里养上一些观赏鱼,如金鱼、鹦鹉鱼、罗汉鱼、银龙鱼等,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在观赏鱼的养殖过程中,为了避免患病,做好水族箱里的日常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那么,观赏鱼养殖怎么管理?现将观赏鱼养殖的日常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一、水质
PH值等于7的是中性水,大于7的是碱性水,小于7的是酸性水,大部分的热带鱼对水的酸碱度要求不高,但对水的硬度要求比较高,硬度对鱼的生长很重要,硬度过高鱼体会长黑点等瑕疵,普通的鱼适应的酸碱度值为6.5-8.0,例如孔雀、红剑等等,也有一些鱼对酸碱度要求较高,像七彩神仙鱼和燕儿鱼就喜欢偏酸性的水,要获得偏酸性的水可使用增酸剂,要根据鱼的要求不同来调节酸碱度,以一米的水族箱,300升的水为例,先用测试剂测出水族箱内水的酸碱度是多少,然后再配以增酸剂10毫升或15毫升调节,两天加一次,如果底砂是碱性的,每个星期调一次,如果是中性砂可以半个月左右用测试剂测一下,每次调节以0.5为单位来调。养鱼的硬度在2-10之间最合适,硬度过高鱼会不吃食或身体的着色变暗,硬度过高可加入软水剂调节,软水剂不可直接加入水族箱内,调节硬度时一定要缸外执行,以免损坏过滤器,一般调节4-5次硬度便可降到正常。
二、喂食
1.人工饲料:小颗粒的饲料适合喂食一些成群的小型鱼,比如灯科鱼,每两天投喂一次,直接投喂便可,颗粒大点的饲料适合喂食稍微体型大一点的观赏鱼,比如鹦鹉。颗粒饲料的缺点是在水面停留10秒后便开始下沉,会影响水质。另一种是薄片饲料,它的好外是可以飘在水面上,不会下沉影响水质,适合不经常管理水族箱的养鱼爱好者。还有一种是贴片饲料,可以直接贴在水族箱内壁上,鱼可以随时食用,不吃的时候也不会化掉,适合经常出差的养鱼爱好者。
2.活饵:活饵能**鱼的食欲,有线虫、红虫等,给鱼喂食活饵可以给鱼增色,但是不易保鲜,当天吃不完的活饵第二天食用时必须消毒,否则鱼会得肠炎,每天要让鱼保持少餐少量,让鱼处于半饥饿状态,这样可以使鱼更活泼,有利于吸收,给鱼投喂时,如果鱼在一分钟内吃完可投放两次,不给鱼喂食的话,虽不会饿死,但会影响体色。大鱼要选择大颗粒的饲料,小鱼要选择小颗粒的饲料,大鱼吃小颗粒的饲料会吃不到,而小鱼吃大颗粒的饲料会被撑死。
三、养水
养鱼先养水,养水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若使用自来水需要在敞口容器中静置1-2天,如果准备养的鱼和水草对水质要求苛刻还应作适当调整。养水期间最好能放进一些闯缸鱼,就是对水质没什么要求,粗生粗养的那种,比如:金鱼、红箭等等。这样做一来可以检验水质是否适合养鱼,二来可为水族箱内的硝化细菌提供食物,有助于水族箱内硝化系统的建立。一个星期左右,水基本上可以养好了,这时就可以**几尾喜欢的鱼回家养了,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要仔细观察鱼,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后再增加数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检验水质是否适合你养的鱼,这对饲养要求较高的鱼种来说是很重要的。为了水族箱内辅助硝化系统的建立,需在过滤槽里放足够的滤材,滤材数量越多,表面积就越大,硝化细菌的数量就越可观。
四、挑鱼
**鱼时,不能挑那种品质十分特殊,对环境要求十分严格的鱼,如红绿灯、神仙鱼等等,它们对新的环境、水质可能因不适应而死亡。以鹦鹉鱼为例,同一群鱼中,选择个体较大的鱼。鱼体的体质强壮与否,我们都可以通过肉眼可以看出来,肥大雍肿者应抛弃,有病、残、畸形和色暗的应弃之。携鱼途中,应考虑路途的远近,容器不要太小,盛水量要多,水面上要留有空间,防止窒息。观赏鱼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但在具体选择中都应看其鱼体是否健康完整。若鱼在不同水层上下畅游,游速不疾不徐是健康鱼,凡离群独游或居于一隅,懒于游动的鱼,说明鱼体病弱或衰老。鱼体色彩鲜艳夺目为健康鱼,暗淡无光泽为不健康的鱼或老龄鱼。另外,对那些有自由择偶习性的观赏鱼,应挑选总是一前一后在一起游动的两条鱼。掌握以上各点,一般都可以买到满意的观赏鱼。
五、过水
过水不能心急。鱼买回家后,应用清水清洗袋子,把原袋放进缸里,让鱼适应缸中的水温,约十分钟后解开袋子,少量多次的往袋中加入原缸水,让鱼适应水质、水温,时间尽量长一些,约二十分钟后,就可以放鱼了,但是要注意不能把袋中的水全部倒进新缸里,应该用网把鱼捞出后再放进缸内,这样可以避免把水中的病菌带进新缸内。过水时间长对鱼是有很大好处的:最大程度适应缸中水质、水温的鱼才能活下来,鱼在转换环境时会分泌粘液来保护自己,这种粘液是有一定毒性的,对其它的鱼、水草和水质都有一定的伤害。通过较长时间的过水,让鱼减少紧迫感,从而减少粘液的分泌,这样才能获得健康的鱼。对水质要求过高的鱼如红绿灯、七彩等,常时间过水更是关键。
六、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与饲养容器的大小、鱼的品种、鱼体大小、水体生态条件、有无充氧设备及换水兑水次数等日常管理工作都有密切的关系,有观赏角度上来说,一个水族箱里如鱼放养太少,就显得空荡,如放养太多,则又显得拥挤,从科学性来讲,放养过密则破坏了鱼的基本生态条件,将会导致鱼的死亡,所以放养密度应适中为好,如规格为60*35*35厘米的水族箱,可放小型鱼30-40尾,中型16尾或体大鱼6-8尾。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