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锈病用什么防治
小麦叶锈病防治方案
概述
小麦叶锈病,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害,它是由锈菌引起的。该病害会导致小麦叶片出现黄斑和红斑,最终导致叶片枯死。这会降低小麦的光合作用效率,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小麦叶锈病防治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病害高发期,可以使用含有三唑酮、氟吡呋喃等活性成分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化学防治存在许多问题。过度使用化学杀菌剂会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甚至引起环境污染。一些锈菌已经产生了抗药性,这增加了化学防治的难度。农民需要谨慎使用化学防治方法,避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可持续的小麦叶锈病防治方法。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寄生性昆虫对小麦叶锈病进行防治。例如,使用一些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或真菌可以抑制锈菌的生长繁殖。一些寄生性昆虫,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也可以帮助控制锈菌的数量。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对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小。在小麦叶锈病高发期,农民可以选择适合的生物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小麦叶锈病防治方法。通过调整种植密度、改变灌溉方式、增加通风等方法,可以减少锈菌在小麦叶片上的生长繁殖。例如,在小麦高发期,可以适当增加通风量,减少叶面湿度,从而减少锈菌的生长。适当调整种植密度和灌溉方式,也可以减少小麦叶锈病的发生。
小麦叶锈病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害,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很大影响。为了有效控制该病害,农民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在选择防治方法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对农作物品质和环境的影响,并注意防治方法的可持续性。
相关问题
问题一:小麦叶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小麦叶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小麦品种、种植密度等因素有关。
问题二:化学防治小麦叶锈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案:化学防治小麦叶锈病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使用剂量、喷洒时间等因素,避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问题三:生物防治小麦叶锈病有哪些优点?
答案:生物防治小麦叶锈病对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小,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具有可持续性。
问题四:物理防治小麦叶锈病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物理防治小麦叶锈病的方法包括调整种植密度、改变灌溉方式、增加通风等方法。
问题五: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措施需要根据什么因素选择?
答案: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措施需要根据病害严重程度、农作物品种、种植密度、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
相关拓展:
问:怎样对小麦叶锈病进行综合防治?
叶锈病的防治原理和措施与条锈病基本相同。
1.选用抗叶锈良种
2.消灭当地早期菌源
麦收后及时消灭自生麦苗和杂草,减少越夏菌源。
3.加强栽培管理
在秋苗容易发病的地区,应避免过早播种;合理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多、过晚,并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小察派麦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
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粉锈宁。它效果好、残效期长、用量低,无药害,既可用于拌种,又可用于叶面喷洒,具内吸治疗作用。其他如0.37%佛硅尿喷雾、叶锈特(RH124)、农抗120、叶斑清、三唑铜、菌毒必可等。
(1)拌种剂2%立克锈干拌种剂或5%速保利拌种剂、12.5%纹霉清、50%多菌灵、40%拌种双、70%甲基托布津或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用其中1种药剂,用种子重的0.2%~0.4%加适量水混匀拌种,拌匀后即可播种。
(2)浸种剂80%402抗菌剂5000倍液浸种24h后,捞出晾干即可播种。
(3)小麦拔节到抽穗阶段当病叶率达到1%,应喷第一遍药,以后隔7~10d再喷1次。药剂可选用20%粉锈宁乳油每666.7m230~50ml,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666.7m253~66g、12.5%速保利可败轮贺湿性粉剂每666.7m215~30g、25%病虫灵乳油每666.7m250g,对水50~60kg,叶面喷雾。还可用20%粉锈灵乳油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5%苯菌灵乳剂800~1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桐纳60%多菌灵盐酸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4%杀毒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
问:小麦的锈病要怎样防治?
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①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尤其要选择抗条锈和叶锈的小麦品种,如京冬1号、8号,京引1号(春麦),京核3号、陇春8139(春麦)等,并注意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和轮换。
②在锈菌的越夏基地麦收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也可减轻小麦锈病的发生。
③冬麦播种不要太早;采用配方施肥,勿偏施氮肥;及时浇水,以补充因孢子堆表皮破裂而损失的水分。
(2)药剂防治。①拌种。播种可选用25%三唑酮(枣纤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60克,拌种50千克;或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60克,拌种50千克。务必干拌,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以免剂量过大影响出苗。
②叶面喷雾。秋季和早春,病叶率达5%即需防治。可每667米2用25%三唑酮或12.5%的烯唑醇锋早可湿性粉剂30克,对水60千克喷雾。也凳基仿可用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如病情较重,可在15天左右时再防治一次。
问: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方法
主要靠种植抗病品种,辅之以药剂防治和栽培防病。
(1)种植抗耐病品种如黄淮海地区种植陕农7859、冀5418、鲁麦1号、小偃6号、徐州21号等冬小麦品种。近年新选育的抗叶锈冬小麦品种有:京冬1号、8号,京核3号(京核931),京411、北农白,皖麦26、27、28号,绵阳26号,百农64,周麦9号-矮优688系,新宝丰(7228),豫麦39(豫农8539),早麦5号,劲松49号,兴麦17号,滇麦19号,秦麦12号,冀麦48、40、冀92-3235、6021新系等;春小麦品种有:垦九5号、龙麦23号、龙辐麦7号、蒙麦30号、京引1号、陇春8139、定丰3号等。
(2)药剂防治①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的0.03%—0.04%(有效成分)叶锈特或用种子重量0.2%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②提供使用15%保丰1号种衣剂(活性成分为粉锈宁、多菌灵、辛硫磷)包衣种子后自动固化成膜状,播后形成保护圈,且持效期长。用量每kg种子用4g包衣防治小麦叶锈病、白粉病、全蚀病效果优异,且可兼治地下害虫。③于发病初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可兼治条锈病、秆锈病和白粉病,隔10—20天1次,防治1—2次。
(3)加强栽培防病措施适期播种,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雨季及时排水,上湿气滞留。
问:小麦叶锈病用什么药
麦锈病俗称黄疸病、雄黄病作物发病麦粒饱满重者麦株枯死包括杆锈、叶锈、条锈该病主要发麦孕穗花期间若发现扩展趋势始用药防治每7-10喷共喷2-3主要用药25%粉锈宁湿性粉剂或20%粉锈宁乳剂兑水喷雾能起较防效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