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降低小麦产量。小麦条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变黄、干枯,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小麦的产量。
- 影响小麦品质。小麦条锈病会导致小麦籽粒变小、变形,影响小麦的品质。
- 增加农民成本。为了控制小麦条锈病,农民需要购买农药、进行病害防治等,增加了生产成本。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为了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农业专家们提出了以下防治措施:
- 选择耐病品种。选用抗条锈病品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 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降低病害发生的几率。
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的影响因素
- 气候因素。小麦条锈病在潮湿、高温、多雨等环境下容易发生,因此气候是影响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的重要因素。
- 种植品种。不同的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不同,因此种植品种也是影响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的重要因素。
- 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发展。
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的未来趋势
未来,随着气候变化、小麦品种的更新以及农业技术的进步,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可能会出现以下趋势:
-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增加。
- 小麦品种的更新可能会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从而降低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
- 农业技术的进步可能会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从而降低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
相关问题
问题一:小麦条锈病如何防治?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包括选择耐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和科学施肥等。
问题二:小麦条锈病的发病面积受哪些因素影响?
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受气候因素、种植品种和田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问题三:小麦条锈病会对小麦产量和品质产生什么影响?
小麦条锈病会降低小麦产量,影响小麦品质。
问题四: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的未来趋势如何?
未来,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可能会出现增加、降低和稳定等趋势。
问题五: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机理主要与条锈菌侵染小麦叶片、繁殖和扩散有关。
相关拓展:
问:小麦条锈病越夏的重点区域在那里
是据枝举会议统计,2024年河北、山东槐者、河南、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猛明碧、云南、陕西、宁夏、甘肃等12个省(区、市)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5460.13万亩,防治面积7650.42万亩(次),挽回损失约11.1亿公斤,为确保夏粮丰收作出了较大贡献。
问: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怎样的病害?
全世界凡有小麦种植的地方,几乎都有一种或几种锈病的发生。在我国,小麦条锈病[Wheatstriperust(yellowrust)]主要发生于西北、西南和黄淮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小麦秆锈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内蒙古、西北春麦区;小麦叶锈病过去以西南麦区发生普遍,近年来华北、西北和东北各麦区渐趋严重。在我国,条锈病的发生比册清叶锈及秆锈病更为普遍,对生产的威胁也最大。在华北、黄淮平原、西北和西南等地经常发生危害。
小麦锈病在我国常造成大面积流行,特别是条锈病曾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大流行,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小麦锈病大流行年份,感病品种州基前一般减产30%左右,中度流行年份减产10%~20%,特锋锋大流行年份减产高达50%~6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
锈菌对小麦植株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病菌可大量掠夺植株体内的养分和水分,干扰和破坏植株正常的生理功能,使呼吸作用增加,光合作用降低,叶绿素被破坏,光合效率下降。同时,由于表皮组织受到破坏,使其蒸腾量增加,失水严重,最终造成籽粒瘪瘦、千粒重和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问:小麦锈病该怎么防治?
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面积广,危害最重的一类病害。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锈病一般只侵染小麦。秆锈病小麦变种除侵染小麦外,还侵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
症状与诊断:
(1)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的粉疱,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2)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其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
(3)小麦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全成大斑,孢子椎周围表皮撒裂翻起,夏孢子可穿透叶片。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三种锈病症状可根据其夏孢子堆和各孢子堆的形状、大小、颜色着生部位和排列来区分。群众形象的区分3种锈病说:“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
(2)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2.药剂防治
(1)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50公斤种子用要60克拌种。务必干拌,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浓度稍大影响出苗。
(2)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病中心,及时进行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度在10%以下,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5~30克,对水50~70公斤喷雾,或对水10~15公斤进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叶率在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情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