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上的药斑什么样(葡萄膨大用什么药好)
【病虫名】葡萄褐斑病别名葡萄斑点病、葡萄褐点病【类型】病害【为害作物大类】园艺作物【为害作物小类】葡萄【为害作物及分布】葡萄褐斑病的寄主植物主要有葡萄,该病仅危害叶片。在多雨年份,发生严重,造成早期落叶,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品产量。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均有发生和危害。【为害症状】葡萄褐斑病仅为害叶片,为害葡萄的褐斑病有两种,病斑定形后病斑直径在3~10毫米的称大褐斑病,直径在2~3毫米的称之为小褐斑病。(2)大褐斑病:症状随品种不同,存在差异,一般发病初期,叶片表面产生的病斑不规则或近圆形,边缘红褐色,中部黑褐色,病斑外围黄绿色,病斑背面暗褐色,并长黑褐色霉层,一片叶上可生数个乃至数十个病斑,严重时病斑干枯破裂,在龙眼等品种上呈现多角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部有黑褐色圆形环纹,边缘最外层呈暗褐色湿润状。(2)小褐斑病:在叶片上呈深褐色小斑,大小一致,中部颜色稍浅,后期病斑背面长出明显的黑色霉状物。【病虫形态特征】(1)大褐斑病: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病斑上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孢梗束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细长,常1030根集结成束状,单个分生孢子梗大小为92~225微米×2.8~4微米,有隔膜1~5个,暗褐色。分生孢子梗顶端有着生孢子的疤痕1~2个。分生孢子棍棒状,暗褐色,稍弯曲,基部稍膨大,上部渐狭小,有隔膜7~11个,大小为23~84微米×7~10微米。(2)小褐斑病: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淡褐色,每丛仅数枝、松散不成束状,大小为158~221微米×4.0微米。分生孢子长柱形,直可稍弯曲,有3~5个分隔,棕褐色,大小为26~78微米×6~9微米。【发生规律】褐斑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过冬。夏初在病组织上产生分生孢子,新旧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潮湿条件下孢子萌发,从叶背气孔侵入寄主,潜育期约20天,在雨季进行多次重复再浸染,多雨年份或多雨地区发病严重。各地降雨期不同发生期也不同,北方6月始见发病,7~9月份为发病盛期。发病通常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不同品种感病有明显差异,一般玫瑰香、龙眼等品种发病严重,近几年发展的巨峰、黑奥林等比较抗病。管理粗放,土壤贫瘠的果园发病重;反之发病则轻。【防治方法】(1)加强果园管理秋后结合深耕,彻底清除果园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菌源。注意果园排水,增施有机肥料,促使树势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病力。(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结合防治黑痘病、炭疽病,喷射1∶0.7∶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胶悬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喷药要注意下部叶片和叶背面都要喷到。缺钾
市场上出售的紫紫葡萄,表皮上常附着一些浅蓝色的斑点,它是为防止霉菌而喷洒的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中农药波尔多液是硫酸铜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其成分中必然含有硫酸铜,它是可溶的,能电离出有毒的铜离子,所以B对.
农药中不含氯化钡,硝酸银和碳酸钠,且碳酸钠没毒,所以A、C、D错误.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