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火龙果锈病跟疮痂病区别 火龙果疮痂病是真菌还是细菌

2024-06-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192 次
火龙果锈病跟疮痂病区别 火龙果疮痂病是真菌还是细菌

火龙果是一种热带水果,因其外形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备受欢迎。火龙果的产量和质量受到了一些病害的威胁,其中最常见的是火龙果锈病和疮痂病。这两种病害在症状、病原、预防和治疗方面都有所不同。

火龙果锈病和疮痂病的区别

症状不同

火龙果锈病的症状是在叶片和果实表面出现***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卵形斑点,中央凹陷,边缘隆起,呈现出红褐色的锈病斑,后期会导致叶片枯黄、萎蔫和脱落。而疮痂病则是在果实表面出现不规则的凹陷或裂口,病处渗出胶液,易受到二次感染,导致果实腐烂。

病原不同

火龙果锈病的病原是锈菌,主要通过气溶胶或昆虫传播。疮痂病则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通过刀具传播或果实自然裂口感染。

预防和治疗方法不同

预防火龙果锈病的方法包括合理施肥、定期喷洒杀菌剂、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果、加强通风等。而预防疮痂病则需要注意果实采摘时的卫生和刀具消毒,果实在采摘后应该及时处理,避免果实受到二次感染。治疗火龙果锈病可以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而治疗疮痂病则需要将病果及时割除,避免病菌传播。

火龙果锈病和疮痂病的相关问题

1.火龙果锈病和疮痂病是否会相互感染?

火龙果锈病和疮痂病是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它们之间不会相互感染。

2.火龙果锈病和疮痂病的发病季节是什么时候?

火龙果锈病的发病季节一般是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疮痂病则多发生在果实采摘后的贮藏期间。

3.火龙果锈病和疮痂病对果实的影响有多大?

火龙果锈病和疮痂病都会导致果实的质量下降,影响产量和品质。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治疗,还会对果树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4.如何进行有效的火龙果病害防治?

火龙果病害防治需要综合运用病害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加强通风、定期喷洒杀菌剂、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果等。同时也需要注意病害的防治时机和防治方法的选择。

5.火龙果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火龙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降低血糖和血脂等功效。

问答拓展:火龙果易发生什么病害,怎样防治

1.炭疽病症状:病斑初期为紫褐色,直径约为0.5~50px的散生、凹陷小斑;后期扩大为圆形或棱形病斑,继而可连成片造成肉质部干枯,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近年炭疽病发病率最高,是火龙果的主要病害,对火龙果的损害最为严重,要特别重视。病原:为炭疽菌Colletotrichumsp.。 
图示:
2.疮痂病症状:病茎表面出现不规则的砖红色坏死斑或铁锈坏死斑,略突起。病斑初期直径5px,后期病斑成片生长形成长2~375px,宽2~125px的大型病斑,表面光滑,严重时直接伤害到肉质茎,危及整个植株生长。该病多发生在植株中部较老节的两棱中间,后期可见到过度生长的木栓化病斑,幼嫩茎节不发病。疮痂病的植株发病率在50%以上。病原:经初步鉴定为细菌引起。 
图示:
3.软腐病症状:病斑初期呈水浸状半透明,后期病部呈水渍状,为黏滑软腐状,发出腥臭,并且蔓延至整个茎节,最后只剩茎中心的木质部。此病多发生在植株中上部的嫩节,由伤口侵染引起,与虫咬和其他创伤有关;但对植株的危害严重,常造成发病茎节腐烂甚至向下和向上蔓延至其他茎节。如果苗期管理不拆神善,田间土壤湿度过大,发病普遍。病原:为欧文氏杆菌Erwiniasp.。 
图示:
4.枯萎病症状:植株茎节失水退绿变黄萎蔫,随后逐渐干枯,直至整株枯死;枯萎病症状最早出现在植株中上部的分枝节上,起初是茎节的顶部发病,然后向下扩展。潮湿情况下,病株上生有粉红色霉层。病原:初步鉴定为尖胞镰刀菌Fusariumomys-porumSchlecht.。
图示:
5.茎枯病症状:植株棱茎边上形成灰白色的不规则病斑,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凹陷,并逐渐干枯,最终形成缺刻或孔洞,多发生于中下部消御州茎节。病原:目前有三种病原菌可引起上述症状,色二孢Diplodiasp.、壳二孢Ascochytasp.、茎点霉Phomasp.。   
6.溃疡斑症状:初为红色的针尖大小病斑,散生于茎表皮下,后发展成直径约为0.5~37.5px的桔红色斑点,病斑圆形,略突起。该病发生普遍,在徐闻县城南长乐种植园和湛江经济作物试验场中植株发病率均在60%以上。病原:目前尚不明确,根据我们初步研究,病原为一种真菌。  
火龙果病害发病规律
1.品种不同火龙果品种抗病性不同。目前我国栽培的品种主要有珠龙、香蜜龙、红仙蜜果1号和白玉龙。粤西地区大量栽培的品种是白玉龙,红仙蜜果1号的种植面积比较小。据我们观察,由台湾引进的白肉品种白玉龙发病率普遍较高,两个种植果园病株率均在60%以上;从***引进的泰国白肉品种白玉龙至今未发现受到病害侵染。红肉品种(红仙蜜果1号)在粤西地区种植面积较小,没有对此品种进行调查。   
2.节位老茎节和嫩茎节发病都比较轻,中部茎节发病严重,因为中部节位代谢活动没有上部幼嫩节位活跃,同时表皮层的蜡质层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利于病原菌侵入;老茎的表皮层已经木栓化并且覆有厚厚的蜡质层,病原菌不易侵染。中部茎节为结果枝,受害后对产量影响较大。   
3.水肥条件和耕作措施在不同灌溉条件下,病害的发生有很大差别。采用喷灌的果园,植株病害发生比较严重,植株发病率在63.1%以上,这是因为喷灌使果园的湿度增大过快,从而有利于病原菌的大量繁殖。另外,果园里的杂草较多和长时间不清除,病害发生也比较严重。   4.病原菌数量我们分别于12月和5月对长乐种植园进行调查,第二次调查植株的发病率较第一次低,因为其间对果园发病植株的病斑进行剪除并集中销毁,而且用除草剂清除园内杂草。对湛江经济作物试验场进行的多次调查中发现,虽然对果园发病植株的病斑进行剪除,也用除草剂除灭园地的杂草,但是由于剪除的病残体没有集中销毁,仍然留在株行间,病原菌数量积累,致使整个果园的病情没有减轻。高新果品种苗发展基地在土表铺上1250px厚的垃圾肥,植株间没有杂草,而湖光镇火龙果种植拿蔽地是采用高垄种植,植株间也没有杂草,这两个果园的植株发病率远远低于其他两个果园。
5.季节、气候粤西属于亚热带地区,地处沿海,全年的温度、湿度较高,有利于火龙果病害的发生;炎热的夏季更利于病害发生。  
火龙果病害的综合防治   
1.保护无病区目前我国火龙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应加强检疫工作,严格控制从病区向无病区调种引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留无病种苗。  
2.种植和选育抗病优质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火龙果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3.减少田间病源最主要的是清除病残体,发病的茎节可结合疏枝剔除,并且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如发现炭疽病、软腐病和茎枯病的植株应立即截除病斑并集中销毁。其次是清除株行间的杂草。   4.加强水肥管理一是避免漫灌和长期喷灌。漫灌会使根系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而死

问答拓展:摘下来的火龙果放几天后表皮就一块一块的变得凸起来了是什么原因

患疮神芦痂病。火龙果枝条受侵染后出现水渍状褪绿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砖红色凸起斑点。初期病斑有油浸亮光,后期病斑呈黄褐色或灰褐色木栓化,有的相互连接成不规则拦宽大斑块。疮痂病是由细菌性病原侵染植株引起的,病菌以菌丝体在病部组织上越冬,春季温度回升,雨水增加,当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游衡带,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

问答拓展:火龙果病害

1、炭疽病是火龙果的主要病害,对火龙果的损害最为严重,病斑初期为紫褐色,后期扩大为圆形或棱形病斑,继而可连成片造成肉质部干枯,病斑上散生黑色小激伏梁点。
2、疮痂病是病茎表面出现不规则的砖红色坏死斑或铁锈坏死斑,略突起,病斑初期直径小,后期会形成大型病斑,表面光滑,严重时直接伤害到肉质茎,危及整个植株生长,该病多发生在植株中部较老节的两棱中间,后期可见到过度生长的木栓化病斑;
3、软腐病的病斑初期呈水浸状半透明,后期病部呈水渍状,为黏滑软腐状,发出腥臭,并且蔓延至整个茎节,最后只剩茎中心的木质部,此明运病多发生在厅卖植株中上部的嫩节,由伤口侵染引起,与虫咬和其他创伤有关,对植株的危害严重,常造成发病茎节腐烂甚至向下和向上蔓延至其他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