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纹枯病症状(小麦纹枯病症状)
最近被戊唑醇和己唑醇搞懵了,就一字之差,而且结构也很像,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戊唑醇和己唑醇同属三唑类杀菌剂,当前,三唑类杀菌剂仍然是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类之一。
戊唑醇和己唑醇结构图
戊唑醇:前几年产品登记数量持续增加,企业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戊唑醇市场已由市场饱和向产能过剩转变。面对前景广阔的戊唑醇市场,生产企业也应审时度势避免价格战等恶性竞争的出现。
戊唑醇和己唑醇简单对比
戊唑醇和己唑醇使用范围戊唑醇能有效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等。
己唑醇对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纹枯病、稻曲病等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对细菌无效。
己唑醇在黄瓜幼苗期的抑制作用和戊唑醇相当(特别在3叶期);
己唑醇防治白粉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效果比戊唑醇好;
在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轮纹病防治上面,己唑醇大于戊唑醇;
己唑醇对香蕉黑星病、梨树的黑星病、草莓白粉病有良好的效果;
在果树褐斑病防治上面,戊唑醇优于己唑醇。
戊唑醇使用方法禾谷类作物病害
(1)防治小麦腥黑穗病和散黑穗病
每100kg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剂100~150g,或2%干粉种衣剂100~150g,或2%悬浮种衣剂100~150g,或6%悬浮种衣剂30~45g,拌种或包衣。
(2)防治小麦纹枯病
每100kg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种剂170~200g,或5%悬浮拌种剂60~80g,或6%悬浮种衣剂50~67g,或0.2%悬浮种衣剂1500~2000g,拌种或包衣。
(3)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
亩用有效成分12.5g,兑水喷雾。
(4)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每100kg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种剂或2%干粉种衣剂400~600g,或6%悬浮种衣剂100~200g,拌种或包衣。
(5)防治高粱丝黑穗病
每100kg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种剂400~600g,或6%悬浮种衣剂100~150g,拌种或包衣。
用戊唑醇处理过的种子,播种时要求土地耙平,播种深度一般在3~5厘米为宜。出苗可能稍迟,但不影响以后的生长。
小麦锈病
果树病害
(1)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
于发病初期开始喷43%悬浮剂5000~7000倍液,隔10天喷1次,春梢期共喷3次,秋梢期共喷2次。
(2)防治梨黑星病
于发病初期开始喷43%悬浮剂3000~4000倍液,隔15天喷1次,共喷4~7次。
(3)防治香蕉叶斑病
在叶片发病初期开始喷12.5%水乳剂800~1000倍液,或25%水乳剂1000~1500倍液,或25%乳油840~1250倍液,隔10天喷1次,共喷4次。
梨黑星病
己唑醇使用方法(1)苹果白粉病、苹果黑星病、葡萄白粉病
茎叶喷雾,使用剂量通常为15~250g/hm2,或以10~20mg/L喷雾;
(2)防治咖啡锈病
以30g/hm2,或以20~50mg/L喷雾;
(3)防治花生褐斑病
以20~50g/hm2喷雾;
(4)防治葡萄白粉病和黑(白)腐病
以15~20mg/L喷雾;
(5)梨树黑星病和苹果斑点落叶病
5%己唑醇悬浮剂1000~1500倍喷雾;
(6)防治桃树褐腐病
5%己唑醇悬浮剂800~1000倍喷雾;
(7)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
30%己唑醇悬浮剂,每亩10~13g,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后期治疗每亩用量可以加大到15~20g。一般每季水稻最多使用3次。
水稻纹枯病
注意事项
(1)戊唑醇、己唑醇在苹果开花后前两遍药不要用,因为浓度控制不好会使苹果果柄短小,影响果实膨大。
(2)使用戊唑醇和己唑醇茎叶喷雾时,在蔬菜幼苗期、果树幼果期应注意使用浓度,以免造成药害。
庄稼医院-工具书
文章综合整理自网络。
更多精彩请搜索:丰收邦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