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黄芪白粉病的闭囊壳 黄芪白粉病打什么农药

2024-05-3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790 次
黄芪白粉病的闭囊壳 黄芪白粉病打什么农药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具有很多的药用价值。有些黄芪植株会受到一种名为白粉病的病害影响,导致黄芪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下降。

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会在黄芪植株的叶片上形成一层白色的粉状物质。这种粉状物质是真菌的孢子,可以通过风力等方式传播到其他植株上。

为了防止白粉病的传播,黄芪植株会在叶子上形成一种叫做闭囊壳的结构。闭囊壳是由植株叶片上的毛发和分泌物质组成的,可以将黄芪植株内部的气体和水分包裹在里面,防止白粉病孢子的侵入。

闭囊壳的形成需要黄芪植株的充分生长和发育,同时也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果环境条件不佳,黄芪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就会受到影响,无法形成完整的闭囊壳,从而容易受到白粉病的侵害。

为了防止黄芪植株受到白粉病的侵害,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和土壤条件,为黄芪植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菌剂、清除病害植株等。
  • 注意黄芪植株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及时修剪和调整植株的生长状态。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黄芪植株的白粉病病害,保证黄芪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黄芪的产量和品质。

相关拓展:

问:黄芪的病虫害防治

(1)黄芪锈病
主要为害叶片。发生严重时,整株叶片枯死,影响黄芪根部产量。
①识别特征。被害叶片背面生有大量锈菌孢子,常聚集成一堆。锈菌孢子堆周围红褐色至暗褐色。叶面出现***的病斑,逐渐遍布全叶,直至叶片全部枯死。
②发病规律。病菌转主寄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寄生于大戟属植物。但病菌往往能在黄芪芦头部越冬。在黄芪叶片上产生锈孢子堆后,逐渐能产生夏孢子堆,以夏孢子反复侵染为害。该病多在4月下旬发生,7~8月份发病最为严重。
③防治措施。可实行合理密植,加大通风力度;生育期内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减少病原菌侵染机会;在发病初期喷施代森锰锌或敌锈钠800倍液。
(2)黄芪紫纹羽病
该病在黄芪产区均有发生,发病后引起根部腐烂或品质变劣。
①识别特征。主要为害根部。在初期为害须根,逐渐蔓延至主根。病斑初期褐色,最后呈紫褐色,并逐渐由外向内腐烂。烂根的表面由紫色菌素,交织成膜和菌核。病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发黄、脱落,最后整株枯死。
②发病规律。一般在高温多湿、地下水位高、土壤质地黏重时易发生。菌核在土壤内可存活3~4年,翌年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菌核萌发侵入黄芪根部,引起发病。一般6月下旬开始发病,7~9月份为害严重。特别是黏重土壤和重茬地黄芪受害更重。
③防治措施。在黄芪收获时清除病根,集中销毁;合理选地,前茬选禾本作物;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用5%石灰乳浇注病穴消毒。
(3)黄芪白粉病
①识别特征。黄芪白粉病在7~8月炎热干旱时发生较普遍。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荚果。发病后叶片两面和荚果表面初生白色粉状斑,随后蔓延如覆盖一层白粉,后期在病斑上出现很多小黑点,造成早期落叶或整株枯萎。
②发病规律。病菌产生闭囊壳在发病叶片上越冬。翌年以闭囊壳内的子囊孢子传播。菌丝可在黄芪芽上越冬,翌年也可至病。黄芪白粉病对温度、湿度适应范围广,湿度增大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侵入,但空气相对湿度低到25%时,也能萌发。孢子萌发不需要水滴,相反,水滴的存在会使分生孢子吸水过多而使胞壁破裂。同时,干旱往往又降低了寄主表皮细胞的膨压,这对表面寄生并直接侵入的白粉病来说是有利的。所以,黄芪白粉病在温暖季节,又有一定的相对湿度时就会大发生。从每年的5~6月份开始,为害不断加重,9~10月发病率有时可达100%。过于高温干旱或过多的降雨又会减缓白粉病的为害。施肥不足、管理不善、灌溉不及时、土壤缺水或低洼排水不良、环境荫蔽、光照不足等,植株生长衰弱,白粉病发生严重。
③防治技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洒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10~15天喷洒一次;秋季枯萎时,将地上部植株全部清理,集中销毁。
(4)黄芪枯萎病
①识别特征。被害黄芪地上部枝叶发黄,植株萎蔫枯死。发病时黄芪地下部主根顶端或侧根首先发病,然后逐渐向上蔓延。受害的黄芪根部表面粗糙,呈水渍状腐烂,其肉质部红褐色。严重时整个根系发黑腐烂。土壤湿度较大时,在根部产生一层白毛,镜检可见到大量分生孢子。发病规律黄芪枯萎病多始发在5月下旬至6月初,7月以后发生严重,常导致植株成片枯死。地下害虫活动频繁、地势低洼的地块会加剧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②防治方法。选择抗病的品种种植;与大田作物进行轮作;用托布津、多菌灵浸种,或在发病初期进行畦面浇灌。
(5)蚜虫
6~8月发生,为害植株上部嫩梢,影响黄芪生长发育。可用40%乐果乳油800~1600倍液防治。
(6)豆荚螟
6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幼虫蛀入豆荚为害种子。防治方法:于花期用90%晶体敌百虫1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16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