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霉病如何防治用什么6
霜霉病如何防治用什么6
霜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它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为了防治霜霉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六种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
对于易感染霜霉病的作物,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抗病品种来种植。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能够有效地减少霜霉病的发生。
2.确保通风透气
霜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它需要高湿度和低通风的环境才能生存。我们需要确保作物周围的通风透气情况,以减少霜霉病的发生。
3.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霜霉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残留在作物上的病菌传播,因此我们需要及时清理和处理病残体,保持作物周围的环境清洁卫生。
4.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一种有效的防治霜霉病的方法。它们可以通过抑制霜霉病的病原体生长来达到防治的效果,同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也没有负面影响。
5.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农药是一种常见的防治霜霉病的方法。它们可以通过杀灭霜霉病的病原体来达到防治的效果,但是使用化学农药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
6.调整作物生长环境
霜霉病的发生和作物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作物生长环境来减少霜霉病的发生。例如,调整灌溉和施肥方式,控制温度和湿度等。
用户关心的问题
1.霜霉病会对作物产量产生什么影响?
霜霉病会影响作物的叶片和果实的生长和发育,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有什么区别?
生物农药是利用天然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一种农药,具有环保、安全等特点。化学农药则是利用合成化学物质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一种农药,具有杀灭效果快、使用方便等特点。
3.怎样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作物的生物农药?
选择生物农药时需要考虑作物类型、病虫害类型、生物农药的成分和使用方法等因素,可以咨询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或者农资店的**人员进行选择。
4.化学农药使用有什么注意事项?
使用化学农药时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遵守使用说明和剂量,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5.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和化学农药相比如何?
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相对较慢,但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没有负面影响,而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快,但是存在一定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霜霉病的农药
苯醚甲环唑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霜霉病等多种病害。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物病虫害防治手册》。
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理学》。
3.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生物技术手册》。
释义拓展:霜霉病
霜霉病指的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霜霉菌是专性寄生菌,极少数的霜霉菌已可人工培养,如引起谷子白发病的禾生指梗霉、引起白菜霜霉病的寄生霜霉。
问答拓展:霜霉病用什么农药效果好
有条件优先应用粉尘剂或烟雾剂防治。发病前可选用5%百菌清磨樱粉尘剂每亩1千克喷粉预防,10~15天1次,或选用45%安全型百菌清烟剂重烟预防,每亩0.5千克,7~10天1次。发病初期选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液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赛得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时应尽量把药液喷到基部叶背,那么什么农药对霜霉病最有效呢?1.农业防治。一是重病田要实行2-3年轮作。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二是合理密植,科学浇水,防止大水漫灌,以防病害随水流传播。加强放风,降低湿度。三是如发现被霜霉病菌侵染的病株,要及时拔除,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同时,撒施生石灰处理定植穴,防止病源扩散。收获时,彻底清除残株落叶,并将其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
2.药销磨剂防治。可以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发病较重时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瞎斗丛雾。隔7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的蔓延。同时,可结合喷洒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防治,效果更佳。
问答拓展:霜霉病用什么药最好
霜霉病,初发病有水渍状不规则病斑,蔓延快,湿度大时叶背面有灰黑色霉层,可以用霜霉威型戚,抑快净(恶唑菌酮+霜脲氰),烯酰-霜脲,甲霜锰锌,稀酰吗啉配搏,苯培租祥甲.嘧菌酯等加叶面肥喷雾防治,间隔5~7天再喷一次。问答拓展:霜霉病用什么药好,发生规律,如何防治
霜霉病指的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在发生霜霉病的情况下,用什么药好呢?它的发生规律是什么呢?该如何防治霜霉病的发生呢?下面和小雹樱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霜霉病用什么药好霜霉病一般是真菌引起的,需用杀菌剂,较常用的杀菌剂有恶霉灵、氯溴异氰**酸、烯酰吗啉和代森锰锌等,目前市面上的特效药有烯酰·霜脲氰,是烯酰吗啉与霜脲氰的复配,另外一些植源禅丛物源药剂如石楠枝、合欢叶、必效散、大黄、侧柏叶等提取液的抑菌效果也不错。
霜霉病发生规律霜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菠菜霜霉病菌只能侵染菠菜。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株残叶内或以菌丝在被害寄主和种子上越冬。
翌春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成熟后借气流、雨水或田间操作传播,萌发时产生芽管或游动孢子,从寄主叶片的气孔或表皮细胞间隙侵入。
在发病后期,霜霉病菌常在组织内产生卵孢子,随同病株残体在地上越冬,成为下一个生长季节的病菌初次侵染源。
孢子囊的萌发适温为7~18℃。
除温度外,高湿对病菌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侵入更为重要。
在发病温度范围内,多雨多雾,空气潮湿或田间湿度高,种植过密,株行间通风透光差,均易诱发霜霉病。
一般重茬地块、浇水量过大的棚室,该病发病重。
霜霉病如何防治1.农业防治。
一是重病田要实行2-3年轮作。
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二是袭厅合理密植,科学浇水,防止大水漫灌,以防病害随水流传播。
加强放风,降低湿度。
三是如发现被霜霉病菌侵染的病株,要及时拔除,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同时,撒施生石灰处理定植穴,防止病源扩散。
收获时,彻底清除残株落叶,并将其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
可以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发病较重时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隔7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的蔓延。
同时,可结合喷洒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防治,效果更佳。
3.物理防治。
病发前2周喷布200倍液高脂膜(乳剂),约10天喷一次,叶背叶面要周到。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霜霉病用什么药好,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相关信息,希望以上信息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