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饲料管理
蛋鸡的饲料管理是影响产蛋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饲料应该保证营养均衡,并且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进行调整。同时,饲料的质量也需要得到保障,避免饲料受到霉变或者污染。
2.环境管理
蛋鸡的生存环境对于其产蛋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饲养场所应该保持干燥、通风、卫生,避免蛋鸡患上**。同时,饲养场所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也需要得到合理的控制。
3.**防控
蛋鸡容易感染各种**,这对于产蛋率和蛋的质量都有着不良影响。饲养场所需要进行定期的消毒和清洁,同时也需要给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和防疫药物预防。
4.水源管理
蛋鸡的产蛋率和生产效益与水源有着密切的关系。饲养场所需要保证水源的质量和数量,避免蛋鸡饮用不洁净的水源导致生病或者产蛋率下降。
5.**治疗
如果蛋鸡出现了**,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同时,也需要遵守农药使用的规定,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用户关心的问题
1.观察饲料的外观,判断是否有异味、霉变或者变质。
2.检查饲料的颜色和质地,判断是否均匀、干燥、有光泽。
3.测定饲料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判断是否符合标准。
1.定期对饲养场所进行消毒和清洁,避免病菌滋生。
2.定期更换饲料盆、饮水器、垫料等饲养设备。
3.定期清理鸡粪、鸡毛、鸡羽等垃圾。
1.给蛋鸡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
2.定期检查蛋鸡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
3.给蛋鸡添加适量的抗生素等药物,预防**的发生。
百科知识
农药:农药是指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害虫、杂草和病害的化学、生物或者物理制剂。常见的农药有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它们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来源:
1.《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2.《农业生产技术手册》
3.《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问答拓展:蛋鸡饲养与管理的几项实用技术
1、蛋鸡的饲养要注意补充光照
蛋鸡在产蛋期罩败每日的光照必须保持在15-16小时之间,但是因气候或季节的不同,自然光照有时达不到这一标准,因此需要人工补充光照。补光办法:
将鸡舍灯泡的开关和供水总开关设在卧室内。晚上7点前在料槽内加好饲料,将各水槽供水流速调整好,到卧室内把水、电总开关关闭,早晨3点将水电开关打开,饲养员可继续休息至6点以后再去鸡舍工作。
2、蛋鸡的饲养管理要注意补钙
鸡群的产蛋率分别为60%、80%、80-90%和90%以上时,日粮中钙的含量应分别不低于3.3%、3.5%和3.8%,若产蛋率为95%以上时,日粮含钙率应为物旅颤3.9-4.0%。
蛋壳形成期间主要在下午和晚上,这段时间摄入的钙可直接进入**用于形成蛋壳,而在其它时间摄入的钙大多沉积在骨骼中,当需要时再进入**而形成蛋壳。
同时在蛋壳形成期间鸡对钙的吸收率最高。补钙最好在下午和晚上进行。
如果饲料中含钙量不足,可在下午和晚上将所需的颗粒状石灰(或磷酸氢钙)放在料槽内,鸡可根据自身的需要自由采食。
3、蛋鸡饲养管理要注意细粉料的处理
蛋鸡喜欢采食颗粒状饲料,细粉料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等,长期不被采食,不但会造成鸡的营养不良,还因鸡的镇谨唾液及擦水槽溢出的水使之板结、发霉变质。
以往大多采用净槽的方法促使鸡采食细粉料,但实际工作中不好掌握。净槽时间短达不到目的,而且蛋鸡一般都进行了断喙,上下喙长短不一,细粉料不能被采食干净。
若净槽时间过长可能会发生啄食鸡蛋现象,还可能会造成营养缺乏而影响产蛋率。
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每隔2-3天,将细粉料清扫出来,拌入少量的水搅成团粒状,撒在槽内新的饲料上面,蛋鸡会争抢这些含水的团状细粉料。
问答拓展:蛋鸡养殖注意事项蛋鸡如何养殖
1、鸡舍的选择。鸡舍应建造在通风向阳处,鸡舍前后可每隔3米开一个70厘米×120厘米的采光透风窗,室内一侧放置栖架、饮水器、料槽等设备,门外还要设有铺有沙子的运动场。地面最好是水泥地面,便于清理粪便及防疫消毒。另外,要注意鸡舍冬季保温的能力,因为绿壳蛋鸡非常怕冷。2、鸡苗的选择。在养殖绿壳蛋鸡的时候,一定要去市场上挑选一些品质好,而且生存能力极强的鸡苗进行养殖。在选择**鸡苗的商家上,也注意尽量找一些正规品牌的大商家,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鸡苗更加的有质量保障。如果是一些病态的鸡苗,就要及时的进行挑出,这样才可以使其它的鸡苗更加的健康生长。
3、饲料配制。推荐配方:以玉米、大麦为主,用10%-15%的鱼粉,加20%左右的豆饼等植物蛋白,再拌些切碎的红萝卜厅哗盯、青菜叶、青扮和草等青绿鸡饲料。注意饲料要保持新鲜、适口性好、少给勤添,并备好清水供鸡饮。
4、转群事宜。雏鸡经1个月育雏脱温后,可转入放养鸡棚进行饲养,在芦运转群前后3天应在饮水中加入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以减少转群应激的产生。新转入放养鸡棚的脱温绿壳蛋鸡不可马上放牧,应在棚内进行为期1星期的适应性饲养,避免鸡只放牧后不回鸡棚现象的出现。
5、卫生防疫。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采用生石灰消毒的方法即可,同时要做好灭蝇、灭鼠等工作。放牧过程中饲养管理人员要善于观察绿壳蛋鸡鸡群的精神状态,发现异常鸡只应及时挑出隔离饲养治疗。防疫方面,出壳苗鸡要注射鸡马立克氏疫苗,种鸡则要做好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及减蛋综合症等灭活油乳剂疫苗接种预防工作。
问答拓展:蛋鸡饲养管理技术及饲喂注意事项
目前农村很多地方都有规模化的蛋鸡生产合作社,蛋鸡养殖同时也是社会生产所需要的,因为鸡蛋是消费需求较大的商品,那么蛋鸡饲养有哪些技术要点呢?下面一起来学习了解下。1.场所选择
场址要选在远离居民区、交通方便、远离道路。
地势干燥,阳光充足,尽可能做到初春不遮光,夏季不挡风,雨后不积水。
2.饲喂注意事项
(1)不要突然换料
目前大多数养鸡专业户普遍采用全价配合饲料,由于鸡对采食的饲料有习惯性,若突然更换新饲料,将影响鸡的食欲和产蛋量,使产蛋率下降。
(2)不要原粮饲喂
有些养鸡户习惯用玉米和稻谷等原粮喂鸡,这样做既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又对鸡有危害。
正确的喂法是将玉米等原粮粉碎,按配方搭配其他原料,如麸皮、豆饼、鱼粉等,再进行喂鸡。
3.四季喂养要点
注意在开产后补充足够的维生素E,以维持**正常机能,防止输卵管狭窄引起脱**等**。
冬季低温光照少,应补充维生素D,防止笼养蛋鸡无法接受户外光照而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
严冬时,用60白酒拌饲料喂鸡,每千克饲料拌入30~40克白酒,产蛋率可提高20%左右,还能增强鸡的抗病能力。
要保证不间断充足**清洁的饮水,并适当增加青菜的饲喂量,提高蛋鸡的采食能力。
炎热夏季要注意**清洁的凉水,也可每天加喂切碎的西瓜皮,不仅可预防蛋鸡中暑,而且还可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在冬季不饮冰凉水,要给清洁温水,既可防止蛋鸡胃肠受寒生病,又可保持体热。
3.光照管理
产蛋阶段的光照时间只能增加而不可缩短,保证产蛋所需的光照时间不链敬能少于12小时,最长不超过16小时。
4.减少应激
在生产过程中,任何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都能引起鸡群的惊恐而发生应激反应,任何一种应激都会对鸡体造成很大危害,使其体内平衡失调,突出的表现是食欲不振,精神紧张,甚至乱撞引起内脏出血而死亡,死亡率上升,产蛋率下降,产旅差软壳蛋,即使应激棚镇慎消除后,再也达不到应有的产蛋高峰。
造成应激的因素有气候的,夏季热应激,冬季冷应激;有环境的,如鸡舍卫生状况差,饲养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温湿度突变;管理的,如饲喂、饮水不当,光照程序变换,外界噪音太大,防疫抓鸡等;疫病的,如防疫不当,感染疫病等。
在实际生产中,要努力减少应激,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如工作人员进入鸡舍不要穿颜色花俏亮丽的衣服。
蛋鸡转群的具体时间要选择气温适宜的天气、避开阴雨天气。
5.加强防疫卫生工作
杜绝外来人员进入饲养区和鸡舍,饲养人员进入前要消毒,保持鸡舍环境、饮水和饲料卫生,定期进行带鸡消毒和鸡场内外的消毒,减少**发生。
注意使用一些抗菌药和中草药防止大肠杆菌病和霉浆体病的发生。
综上有关蛋鸡饲养管理的几个重要因素,你们都掌握了吗?注意鸡病的防治也非常关键,希望大家多多注意。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