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纹枯病(抗纹枯病的小麦新品种有哪些)
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分布范围广,几乎遍及世界各温带小麦种植区。在我国,此病虽早有发生,但危害较轻。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及耕作制度的改变,小麦纹枯病已成为小麦田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病田病株率为10%-20%,重病田块可达60%-80%以上,特别严重田块的枯白穗率可高达20%以上。
1.发病症状
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均可受害,主要危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小麦发芽后,芽鞘可受病菌侵染变褐最后腐烂枯死。小麦3-4叶期时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发展延及茎秆,基部茎节腐烂,幼苗不抽新叶,猝倒而死亡。
2.发病因素
栽培措施:冬麦播种过早、过密,施用氮肥过多,冬前麦苗生长过旺或麦田草害严重,土壤或田间湿度过大,以及水、肥管理不合理,病田常年连作,发病均较严重。施用带病残株而未经腐熟的粪肥等,也有利于发病。
气候因素:小麦纹枯病菌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需要一定的土壤温、湿度,所以病害发生轻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其中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秋、冬温暖,春季低温寒冷、多雨潮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
品种的抗病性:一般来说,生产上现有推广品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抗病力都较差,大多容易感病。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纹枯病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论文大全。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有些改良品种发病后比较耐病,病势扩展慢,对产量影响小。
3.发生规律
小麦纹枯病在本地区田间发生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病株越冬期、病情回升期、发病高峰期和枯白穗显症期。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夏越冬,小麦3叶期前后越夏的病菌侵染麦苗,引起苗黄,甚至死苗。麦苗进入越冬阶段,病害发展趋于停止。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土壤和病苗上的病菌向上扩展,继而不断进行再侵染。
发病高峰期一般发生在4月上中旬-5月上中旬的拔节后期至孕穗期,随着植株基部节间的伸长与病菌的蔓延发展,由表及里侵染茎秆,破坏输导组织,使水分和养料不能及时运往穗部,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麦株病部常可产生大量白色菌丝体,向四周扩展进行再次侵染。
4.病原
致病菌为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cerealisVanderHoeven和立枯丝核菌R..SolaniKuhn。该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近的病残体上越夏和越冬。菌株生长适温20-25,13以下生长缓慢,5以下完全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小麦纹枯病菌除危害小麦外,还可侵染大麦、水稻、玉米、大豆,但对棉花无致病力。
5.防治方法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应采用选育抗性品系,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除草,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尽可能的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具有抗小麦纹枯病的小麦品种。
麦田管理:提高整地质量,培育壮苗和加强麦田排灌系统的建设,做到沟渠配套、排灌畅通,以降低田间湿度。提但是早春中耕,促进麦苗健壮。春季有寒潮时,要看天灌水,尽量减轻低温、寒害的影响。
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特别是发病田块,应因地制宜地在适期范围内播种,以减少冬前病菌侵染麦苗的机会。
控制密度:根據田块肥力水平,合理掌握播种量,尽量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方式,造不利于病菌生长发育的条件。
早春喷药防治:每亩次用5%井霉素水剂150毫升对水60公升普防一次,如遇暖冬,应适当增加田间药剂喷洒次数,这样才能将小麦纹枯病的危害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防除草害:选择适应本地区麦田的化学除草剂,做好杂草化学防除工作,或配合人工除草,不仅解决了麦田杂草的危害,而且促进了麦苗的健壮生长,同时利于田间通风,减轻了纹枯病的发生。
药剂处理麦种:在小麦播种前采用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如三唑酮、三唑醇以种子重量0.03%的药量(有效成分))进行拌种,可以压低冬前发病基数,减轻危害,达到控病目的。
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重病田要增施钾肥,以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带病残体的粪肥要经高温腐熟后再施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