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莴苣菌核病的特效药(治疗莴苣菌核病特效药)

2024-03-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350 次
莴苣菌核病的特效药(治疗莴苣菌核病特效药)

甘蓝菌核病又叫作甘蓝菌核性软腐病,或者是甘蓝白腐病,它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一般是由核盘菌寄生而引起的,在南北方种植甘蓝的地方都有可能会发生这种菌核病,该病除了会危害甘蓝外,还会危害菜豆、辣椒、莴苣、黄瓜、菠菜、蚕豆、胡萝卜、马铃薯等这类的蔬菜,甘蓝菌核病在甘蓝苗期、包心期、种株期时都有能受到该病的危害,当种植甘蓝的地块地势低洼、排水不好、菜田环境潮湿、种植过程中偏施氮肥等都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从而影响到甘蓝的生长,降低了甘蓝的产量和品质,所以,在种植甘蓝时,应做好相应的防治,减少菌核病的发生,从而提高甘蓝的产量和品质。

甘蓝受到菌核病危害时的症状是这样的

1、甘蓝在苗期时受危害的症状:种植甘蓝时,当甘蓝还在苗期时,如受到菌核病的危害后,一般是在幼苗地表面的茎部先发病,这时看幼苗的茎部,一般会出现水渍状的病斑,当病菌在幼苗的茎部蔓延扩展后,这时,幼苗的茎部就会出现坏腐的现象,或者是幼苗出现猝倒,从而影响到甘蓝幼苗的生长。

2、甘蓝在包心期时受危害的症状:甘蓝在包心期时受到菌核病的危害后,一般是先出现在离地面比较近的菜帮和茎基部上,这时,受到危害时的菜帮或者是茎基部就会出现水渍状,还会有些凹进去的病斑,刚发病时,病斑的颜色一般是淡褐色的,等到病菌蔓延扩展后,这时病斑的颜色就会变成褐色或者是灰白色的,然后病害部位慢慢的就会开始腐烂,降低了甘蓝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到甘蓝的生长。

3、甘蓝种株期时受危害的症状:种植的甘蓝有些是用来留种的,当甘蓝植株在种株期时,如受到菌核病的危害后,这时植株的根茎基部、叶柄和荚一般刚发病时会生有黄褐色的病斑,等到病菌蔓延扩展后,病斑上的颜色就会慢慢的转变为灰白色,危害较严重的病株,还会出现腐烂的现象,这时植株就会从病害的部位折倒,从而影响到甘蓝植株的生长。

当甘蓝种株上的花梗受到病菌危害后,这时受危害时部位就会长出白色的菌丝,并发生水腐的现象,一般这样就会影响到种荚不能正常的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导致种荚不能正常的结籽,当菜田的环境潮湿时,受到菌核病危害的病害部位还会长出白色的茸毛,并且还会生有像老鼠粪一样黑褐色的菌核。

甘蓝菌核病的传播途径一般是这样的

甘蓝菌核病的发生一般是病菌在田间的病株残体里、土壤中和种子中进行越夏或者是越冬,等到菜田的环境温度在15~20℃左右时,这时,菌核遇到雨水就会开始萌发,然后产生菌丝,这时,这些菌丝就会在菜田里直接传播,或者是通过田间的风雨进行传播,然后侵染到甘蓝植株上,从而导致甘蓝受到菌核病的危害。

甘蓝菌核病的发生一般是通过这些条件引起的

1、种子带有病菌:在种植甘蓝时,如选用的甘蓝种子中混杂有病菌,那么,在种子播种出苗后,在甘蓝的生长过程中,一般就会受到病菌的危害。

2、重茬种植:种植甘蓝时,在同一地块进行多茬的连作,一般这样病菌就会在田间的病株残体中进行越冬或者是越夏,等到下茬还是种植甘蓝时,这些病菌又会侵染甘蓝植株,从而导致甘蓝受到病菌的危害。

3、地势低洼:种植甘蓝时,在选择甘蓝种植的地块时,如果选用的地势是比较低的地块来种植,那么,当田间的通风、排水不好时,一般就比较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

4、施肥不当:在甘蓝的生长过程中,如施用了没有经过充分腐熟过的肥料时,或者是在施肥的过程中,偏施氮肥,一般这种情况下也会受到病菌的危害。

5、低温潮湿:适甘合蓝菌核病的病菌活动的温度一般是在15~20℃,当菜田遇到连绵阴雨的天气时,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在这样的潮湿气候条件下,也比较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传播,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

甘蓝菌核病的防治技巧有这几点

1、选用无病种子:在种植甘蓝时,应选用无病的甘蓝种子进行播种,减少病原,一般这样会减少病害的发生。

2、品种的选择:在种植甘蓝时,一般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环境来选择早熟、不易抽薹、不易裂球、产量高、抗病害能力强的优质甘蓝品种来种植,比如中甘21、中甘17、铁头8号等品种,一般这样也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3、种子处理:种植甘蓝时,在进行播种前,一般可以先用10%的盐水对种子进行漂洗,同时剔除种子中的杂物,然后再用清水把种子冲洗干净,并把种子晾干。或者是把种子放在5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在浸泡的过程中要不停的搅拌种子,直到水温度降到30℃左右后,在浸泡4个小时左右,然后再捞起沥干后进行催芽,一般这样经过消毒处理过的种子播种后可以适当的减少病害的发生。

?4、培育壮苗:种植甘蓝时,应先选用优质的品种培育出优质的壮苗,提高甘蓝幼苗的抗逆性,从而提高甘蓝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5、施足基肥:种植甘蓝时,在甘蓝的生长过程中,甘蓝对养分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在种植甘蓝时,应先施足底肥,底肥一般可以选用经过充分腐熟过的优质农家肥,一般每亩施入大约3000kg左右,在合理的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一般这样在充足的养分情况下,甘蓝可以生长的更好,从而提高植株的长势,减少病害的发生。

6、合理的密植:种植甘蓝时,应进行合理的密植,在进行定植时,株距一般在30厘米左右,行距一般在50厘米左右,一般这样进行合理的密植,不仅可以增加田间的通风透气性,还可以降低田间的湿度,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病。

7、水分管理:在甘蓝的生长过程中,对甘蓝进行补充水分时,一般是釆用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和田间出现积水,一般这样可以提高地温,降低田间湿度,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8、合理的轮作:种植甘蓝时,在同一地块应釆用与非十字花科类的作物进行3年左右的轮作,或者是与水田轮作,一般这样进行合理的轮作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9、药剂防治:种植甘蓝时,在甘蓝发病初期时,一般可以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者是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一般7~10喷洒一次,连续喷2~3次。

总之:甘蓝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种甘蓝时,如选择地势低洼的地块进行种植、当选用带病种子、重茬种植、田间出现低温潮湿时都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所以,在种植甘蓝时,应选择无病的种子,进行合理的轮作,并做好田间肥水管理方面的管理,减少病害的发生,从而提高甘蓝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