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猪苗怎么挑选如何提高猪苗的存活率

2024-03-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79 次
猪苗怎么挑选如何提高猪苗的存活率

猪苗的存活率是农民在养殖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选择健康的猪苗和提高其存活率是每个养殖户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选择猪苗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正规养殖场的猪苗

正规养殖场的猪苗经过严格的防疫程序,有健康证明和追溯证明,免疫情况也比较明确。而私人**的猪苗则不一定具备上述条件,容易传染病毒,导致存活率低。

2.选择健康的猪苗

在选购猪苗时应该注意其身体是否健康,包括没有粘膜糜烂、眼睛明亮、呼吸顺畅、活泼、食欲正常等特征。

3.选择适龄的猪苗

适龄的猪苗存活率更高。不同品种的猪苗适龄不同,一般来说,体重在6-10公斤,年龄在30-50天的猪苗适合**。

4.选择同龄猪苗

选购时应该选择同龄的猪苗,这样可以避免因年龄差异导致的生长速度不同,进而影响存活率。

除了挑选健康的猪苗外,猪苗的存活率还和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1.养殖环境

猪苗养殖环境应该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同时,猪苗的圈舍应该定期消毒,防止**传播。

2.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要注意定时喂食、足量饲喂、用药合理等问题。猪苗的饮水也非常重要,水质应该干净卫生、无异味。如果发现猪苗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处理。

3.预防**

预防胃肠**、呼吸道**等常见病是提高猪苗存活率的重要手段。定期注射疫苗、注意环境卫生、合理用药等措施都可以预防**的发生。

挑选健康的猪苗、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预防**都可以提高猪苗的存活率。

相关百科拓展

疫苗(yìjié)是指能够预防某些传染病的一种生物制品。通过注射疫苗,可以让它们的免疫系统产生一种类似于抗体的物质,从而提高免疫系统对某些病原体的抵抗力。

猪肉(zhūròu)是指猪的肉类,是我国常见的食用肉类之一。猪肉蛋白质含量高、易于消化吸收,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猪圈(zhūjuàn)是指供猪养殖的房屋,一般用于猪的休息、进食和排泄等。猪圈的设计应该符合猪的生理特点,保证其舒适、健康生长。

相关问答拓展:

仔猪早期补料的意义是什么?

母猪泌乳量在分娩后第3周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而仔猪的生长速度却愈来愈快,存在着仔猪营养需要量大与母乳**不足的矛盾。母乳对仔猪营养需要的满足程度是,3周龄为84%,到8周龄时降至20%,整个哺乳期平均为39%左右。及早补饲,不仅可以提供营养,还可以锻炼仔猪的消化器官,促进其机能发育,又可防止下痢并为安全断乳奠定基础。虽然3周龄以前母乳可基本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仔猪无需采食饲料,但为了保证3周龄后仔猪能迅速大量采食饲料以弥补母乳营养**的不足,必须在3周龄以前提早训练仔猪开食,对早期断乳仔猪更应该提前开食补料。

1.开食训练 仔猪从吃母乳过渡到吃饲料,称为开食、引食或诱饲。它是仔猪补料中的首要工作,其意义有两个方面:

(1)锻炼消化道,提高消化能力,为大量采食饲料做准备 仔猪胃内胃蛋白酶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只是到20日龄以后,由于盐酸分泌量的积累,使胃内pH降至5.4以下,从而激活酶原,表现出消化能力。在不提早开食的仔猪中,到35日龄左右才能利用植物性蛋白质。提早开食,使仔猪较早地采食饲料,可促进胃肠道的发育,**胃壁使之分泌盐酸,使酶原提前激活并具有消化力,从而使仔猪在3周龄左右当母乳量下降时,即可大量采食消化饲料,保证仔猪正常生长发育和提高仔猪成活率。

(2)减少白痢病的发生 由于饲料的**,胃壁提早分泌盐酸,从而形成一种酸性环境,能有效地抑制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预防下痢。

训练仔猪开食越早越好。目前,一般要求在仔猪生后5~7日龄开食。在诱导开食时,应根据仔猪的生理习性进行,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利用仔猪的探究行为,6~7日龄的仔猪,开始长臼齿,牙床发痒,此时仔猪常离开母猪单独行动,对地面的东西用闻、拱、咬等方式进行探究,并特别喜欢啃咬草、木屑、母猪粪便中的谷粒等硬物、脏物。利用仔猪这种探究行为,可在仔猪自由活动时,于补饲间的墙边地上撒些开食料(多为硬粒料)供仔猪拱、咬;也可将开食料放在周围打洞、两端封死的圆筒内,供仔猪玩耍时捡食从筒中落在地上的粒料。对出生5~7天的小猪,可喂些玉米、大麦等,7天后即喂给混合饲料,每天喂4~5次。10日龄以后,当仔猪已能采食部分粒料,可给予湿拌料、干粉料、颗粒料或幼嫩的青草、青菜、甘薯、南瓜等碎屑,放于小槽内诱导,并随食量增加调整喂量。一般到20日龄仔猪即能正常采食,30日龄食量大增。利用仔猪喜香、甜食的习性,可以选择具有香味的饲料,如炒香的玉米、高粱、大麦和大豆粒等,以及具有甜味的饲料,如在仔猪的开食料中加入香味剂、食糖等。

利用仔猪的模仿行为。仔猪具有模仿母猪和大猪行为的特性。在没有补饲间时,可放低母猪的食槽,让仔猪在母猪采食时,随母猪拣食饲料。为此,母猪食槽内沿高度不能超过10厘米。1周龄左右当仔猪能自由活动,天气允许时,应放仔猪到运动场跟随大仔猪拱食补料。

2.补料 根据母猪泌乳和仔猪生长发育的规律,仔猪出后第一个月主要营养来源靠母乳,以后则逐渐过渡到吃料。若开食抓得早,可保证25日龄左右能大量采食饲料,进入旺食阶段,此时继续饲喂玉米、高粱等开食料,已不能满足其对蛋白质等营养的需要,必须改喂全价混合料。根据同体重阶段的营养需要配制标准饲粮,饲粮要高能、高蛋白、营养全面、适口性好而又易于消化,还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加抗生素或益生素等。仔猪补料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意料型 仔猪料型以颗粒料、半干粉料(1份混合料加0.5份水拌匀)或干粉料为好,有利于仔猪多采食干物质,细嚼慢咽,消化好,增重快。而稀料和熟粥料会减少仔猪采食干物质量,冲淡消化液,影响消化,容易污染圈舍,引起下痢,影响增重。

(2)补饲次数要多,以适应仔猪肠胃的消化能力 生长发育好的:仔猪开食早且贪食,对营养的需要量大,但胃的容积小且排出快,最好采取自由采食的饲养方式。若采用顿喂,则应增加补饲次数,一般日喂次数至少5~6次,其中一次应放在夜间。

(3)保证清洁充足的饮水 仔猪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需水量较多,应保证水的供应。若饮水供应不足,将致使仔猪生长缓慢或喝脏水引起下痢。饮水充足可增加仔猪进食量,争取最大断乳重。自然哺乳的仔猪,哺乳期的生长发育与初生时的体重和发育状况、母猪的泌乳量、补料的数量及质量有关。

散养猪仔的最佳方法?

1.做好猪的免疫、驱虫和**去势工作。猪在放养前,必须完成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仔猪副伤寒等疫病的免疫工作。经过几天观察,安全健康时,及时驱虫、**去势,精心饲养,为放养做好准备工作。

  2.放养仔猪的选择。放养前对仔猪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有病、体弱仔猪进行圈养;对健康、体重达11公斤~15公斤的仔猪,合群**,并进行编号、打耳标,作为放养猪进行管理。

  放养猪饲养管理

  1.放养初期的驯化。猪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具有群居性和游动性,不进行驯化就养不成早出晚归的习惯,也不便于管理。 在放牧时,采用母猪引领仔猪的模式,人为的让其由近及远,熟悉环境,寻找野草、野果,并且每天下午采食坚持,按时收牧,采用哨音、鼓音等方式,使其回到圈舍,**猪建立反应,形成条件反射。经过一周多时间,即可养成傍晚回归吃食休息的习惯。

  2.合理补饲。猪在放养时,自由采食野草、野果,一般情况下,不如圈养育肥猪所食饲料营养全面,有时受天气影响,也不一定吃饱吃足,所以还要进行合理的补饲。在放牧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猪采食野草、野果的营养价值,采食量的多少。根据家猪先长骨后长肉再长脂肪的特点,调配补饲日粮配方,在下午收牧后,合理补充饲料,喂足喂好,保证放养猪正常健康生长。

  3.仔细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放养猪在山林之中自由采食,活动量大,天气变化大,容易得病,放牧人员应经常仔细观察每头猪的采食状态,精神状态。从猪的皮肤、颜色、被毛整洁、光亮程度,行走快慢等方面判断猪是否健康,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尽最大程度保护猪的健康生长,实现养猪效益最大化。

太湖产的黄毛仔猪留做后备母猪好吗?

可以留作后备母猪。

太湖母猪属于南方猪,产仔率高生产性能好,只要没退化产仔率高,成活率好,抗病能力强就可以,因为优质的遗传基因是会延续的。

优质后备母猪的选择标准

选择成熟期适中,排卵数量多,**期明显、易掌握,产仔多周期稳定,**好泌乳力强,繁殖效率高而且会照顾仔猪的优质母猪的后代做基种种猪,遗传基因好。

后备母猪选择时间

后备母猪选择时间,我们一般在仔猪四五个月,体重一百二十斤到150斤左右的同批次仔猪中,挑选优质的后备母猪了。因为四五个月的仔猪基本已发育成熟,体型特征与生殖特征基本显现。我们就可以优选良好的品种特征品明显,遗传性能良好的优质品种猪做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的选择

后备母猪选择,体型匀称、身体健壮,面目清秀,头轻轻盈,体线平直、后臀宽.**发育好不畸形,**排列整齐均匀,注意检查有无瞎**,避免产仔多**不够用。腿粗壮有力,不趴蹄行动稳健有力。

总之选择后备母猪,要适应当地气特点,选择抗病力强,产仔率高。泌乳性能好会带小猪母性好,遗传基因好。根据自己喂养仔猪的特性在小猪四五个月体重一百斤到一百四五十斤时优选就可以了,因为这个时阶段仔猪基本发育成熟,优劣明显特征明显优选相对容易。

怎么选老母猪?看其上一代母猪的生产性能。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身体健壮、产仔数多、泌乳力强、护仔性能好,仔猪成活率高和采食力强的母猪,具体要求是: 头颈较轻而清秀,下颚平整无肉垂:头长约为体长的18-24%。若头大身小或头小身大都不能留作新母猪。头的额部要宽(额部宽的,发育较快),耳以薄且耳根稍硬为宜,嘴筒要齐。眼要圆、大、明亮而有神。颈应具有中等长度,头与颈以及颈与躯干应衔接良好无凹陷。 背腰平直,肋骨开张,胸宽、深而开阔。背前与肩,背后与腰的衔接要良好,无凹凸。腹部大而不**拖地。 臀部要长、宽、平或微斜,肌肉较丰满,尾根高。臀部宽广的母猪,骨盆发达,产仔容易且数量多。 四肢结实,系短而强健,四肢蹄形一致,蹄壁角质、坚滑无裂纹。行动灵活,步伐开阔,无内外八字型。前肢之间距离要大,不能有X形肢势;后肢间要宽,在后面的两个**要离得开。行走时两侧前后肢在一条直线上,且不左右摆动。 **排列整齐,两行**的排列应对称或呈品字形,无瞎**、翻**或无效**,按品种特征规定至少应有几对发育正常的**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

1、首先控制膘情,使母猪具备繁殖体况

要母猪多产仔、产好仔,必须使母猪具备不瘦不肥的繁殖体况,过于瘦弱、营养不足容易导致胎儿发育不好、仔猪产后生命力不强、质量低劣;过于肥胖,容易化胎或产仔数少。母猪配种膘情保持在5~7成最适宜,整个怀孕期的膘情保持在6~8成最好。 根据母猪体况,增减精饲料的数量,使其具备繁殖体况。

2、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配种质量

配种质量直接关系到仔猪的多少和壮弱。为保证母猪多胎高产,经产母猪仔猪断**后,可在母猪日粮中加喂维生素E200毫克。在母猪临近配种时,每天用半斤韭菜切碎后搅在饲料里喂给。

对**不好的母猪,可用以下药物催情:当归20克,熟地30克,肉苁蓉,**羊藿各35克,白芍15克,阳起石30克,益母草40克,煎水拌料喂,催情效果更好。

给母猪配种时,应在母猪开始**后24~48小时进行。母猪配种后一个月内,可适当多喂些鱼粉或豆饼,并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80毫克,这对胚胎发育极为有利。

3、采取保胎措施

感染的猪一般体温没有明显变化,先从口角、头部开始出现皮炎症状,几天后蔓延到全身皮肤,皮肤出现红斑继而发展成为小脓包。脓包破裂后流出脂性渗出物,黏附粉尘、污垢,形成一层厚厚的痂皮,容易剥离。病猪体表散发出恶臭,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后期可并发腹泻、最后衰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