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种类 详解
石斑鱼是一种重要的海水鱼类,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用。其美味可口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备受人们喜爱。由于石斑鱼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石斑鱼在价格、口感和养殖难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了解不同种类的石斑鱼是非常重要的。
石斑鱼按照体形和产地可以分为多个种类。其中,最常见的几种包括:
黑石斑黑石斑是一种生长较慢、体形较大的石斑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高档海鲜市场上的主力产品。黑石斑主要产于中国南海、印度洋、西太平洋等地,是一种较为珍贵的食用鱼类。
红斑红斑是一种生长较快、体形较小的石斑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石斑鱼中价格较为亲民的品种之一。红斑主要产于中国南海、东海、南太平洋等地,是一种广泛分布的食用鱼类。
石斑鱼石斑鱼是一种体形较为修长、肉质细嫩的石斑鱼。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石斑鱼中的主要品种之一。石斑鱼主要产于中国南海、东海、南太平洋等地,是一种广泛分布的食用鱼类。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石斑鱼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品种,如花斑、龙虎斑等。不同种类的石斑鱼在价格、口感和养殖难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口味进行选择。
了解不同种类的石斑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了解不同种类的特点,消费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口味和预算的石斑鱼。
相关百科:黑石斑(hēishíbān)是一种生长较慢、体形较大的石斑鱼,主要产于中国南海、印度洋、西太平洋等地。
红斑(hóngbān)是一种生长较快、体形较小的石斑鱼,主要产于中国南海、东海、南太平洋等地。
石斑鱼(shíbānyú)是一种体形较为修长、肉质细嫩的石斑鱼,主要产于中国南海、东海、南太平洋等地。
相关问答拓展:
石斑吃什么鱼?不同种类的石斑鱼对食物的偏好和选择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石斑鱼属于肉食性鱼类,以吃小鱼、虾、蟹、贝类等为主要食物,也会吃海底生物如海胆、海蜇、海藻等。
具体来说,不同种类的石斑鱼对食物的喜好也不同。例如:
1. 红斑:喜欢吃小鱼、小虾、贝类等;
2. 鳕斑:喜欢吃贝类、介壳类、虾、小鱼等;
3. 水晶斑:食性比较广泛,可以吃小鱼、贝壳、蟹等。
石斑鱼以肉食为主,食物偏好有所不同,饲养时应根据不同种类选择相应饲料。
青石斑鱼分类地位?中国沿海分布的石斑鱼类有11个属65种,包括鸢属、烟鲈属、光腭鲈属、下美属、驼背鲈属、石斑鱼属、鳃棘鲈属、纤齿鲈属、九棘鲈属、侧牙鲈属以及贫鲈属,主要分布于东海、台湾海峡以及南海地区,其中常见种类有斜带石斑鱼、豹纹鳃棘鲈、驼背鲈、青石斑鱼等。三个字的鱼名例:东星斑、魔鬼鱼、小丑鱼、食人鱼等?鮟鱇鱼,沙丁鱼,清洁鱼,大白鲨,罗汉鱼,孔雀鱼,翻车鱼,比目鱼,青龙鱼,网纹鱼,菠萝鱼,射水鱼,四眼鱼,花老虎,黑白剑,金龙鱼,七鳃鳗,金枪鱼,皇带鱼,虾虎鱼,大马哈,大黄鱼,石斑鱼,弹涂鱼,鹦鹉鱼,蝴蝶鱼哺乳动物(不算鱼,但是是海里的东西):逆戟鲸,白鳍豚,座头鲸,抹香鲸
黑鱼石斑有多少品种?全世界石斑鱼一共有98个种,我国有30多个种。其中养殖的种类有10多个种:赤点石斑鱼(红斑)、青石斑鱼(土斑)、斜带石斑鱼(红点青斑)、点带石斑鱼(黑点青斑、马拉巴斑)、云纹石斑鱼(油斑)、褐石斑鱼(假油斑)、布氏石斑鱼(芝麻斑)、龙胆石斑鱼、褐点石斑鱼(老虎斑)、小齿石斑鱼(杉斑)、美洲黑石斑(又名翡翠斑,属引进种)、巨石斑鱼、黑点石斑鱼(金钱斑)等。还有豹鲙(东星斑)、驼背鲈(老鼠斑)实际不是石斑鱼,而是石斑鱼不同属的近亲。绝大多数石斑鱼是热带、亚热带的鱼类,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的东海、南海海域
大石斑鱼和小石斑鱼是一个品种吗?不是。
石斑鱼有记载有10属67种,广泛分布于各大洋。
大石斑鱼也叫伊氏石斑鱼,属于海鲈的一种,它的体型比较庞大,最大可以达到六百斤,属于濒危动物。福建在当地叫小石斑鱼的鱼学名石口公,长的类似石斑鱼,但不是石斑鱼。
相关问答拓展:
石斑鱼分类?石斑鱼有以下品种:
1.珍珠龙胆(虎龙斑)
珍珠龙胆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为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厚实,富有弹性,无肌间刺,味道鲜美,口感比起老虎斑和龙趸更好吃。该鱼最适水温24-30℃,因其杂交优势,遗传继承了老虎斑抗异性强和龙胆生长速度快的优点,可在池塘、网箱、工厂化等模式养殖,是目前国内人工育苗和养殖量最大的石斑鱼品种,约占石斑鱼产量的70%左右。
2.青斑(斜带石斑)
斜带石斑又称点带石斑,与马拉巴石斑的色泽和外形相似,常被混为同一种鱼,因其体色都呈青褐色俗称青斑。两者区别之处是前者斑点为红色,后者斑点为黑色,在台湾养殖界斜带石斑称为红点青斑,马拉巴石斑称为黑点青斑。只要水温等生态条件适宜,斜带石斑一年四季均能产卵,而马拉巴石斑产卵期较短,因此近年斜带石斑已取代马拉巴石斑成为福建和台湾最主要养殖品种。棕点石斑也称褐点石斑,身体***至浅褐色,以金***最靓。其眼后方脑部凹陷,口大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可向内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其身体两侧各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棕点石斑较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5-32℃,生命力强易于包装运输。老虎斑肉质鲜美,口感优于青斑,市场价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
3.老虎斑(棕点石斑)
棕点石斑也称褐点石斑,身体***至浅褐色,以金***最靓。其眼后方脑部凹陷,口大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可向内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其身体两侧各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棕点石斑较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5-32℃,生命力强易于包装运输。老虎斑肉质鲜美,口感优于青斑,市场价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
4.龙胆(鞍带石斑)
鞍带石斑俗称龙胆石斑,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者,可谓大哥大和巨无霸,故也被称为“石斑之王”。据史料记载,目前发现最大的龙胆2.7m长,600kg重,在澳洲昆士兰,鞍带石斑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
5.东星斑(豹纹鳃棘鲈)
豹纹鳃棘鲈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等,体型比一般石斑鱼瘦长,头部细小。身体及头部自橄榄色至红褐色,头、身及奇鳍布满细小蓝点。胸鳍红色,尾鳍后缘有不明显深色带。其颜色鲜艳,蓝色的眼睛中有乌黑的瞳仁,身上的幼细花点形似天上的星星,故俗称“星斑”,“东”因它产自南海东部的东沙群岛。
东星斑肉质白而鲜嫩,营养丰富,价格昂贵,属名贵高档食用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其适宜生长水温为22-29℃。
6.老鼠斑(驼背鲈)
老鼠斑体长最大可达1750px,重量大约3.5kg。幼鱼体型优美,色彩靓丽,可作为观赏鱼。长成后味道鲜美,是售价最高的石斑鱼,有“斑中之皇”的美誉。其生长适宜水温为21-30℃,自鱼卵孵化至长到500g上市约需2年时间。
7.红斑(赤点石斑)
赤点石斑体呈红褐色或棕褐色,头和背部颜色较深,腹部较浅。其体侧无纵带和横带,头部及体表密布橙红色斑点;背鳍最后数棘下方有一大型黑斑,其余各鳍棕褐色无显著斑点。尾鳍圆形,上半部***,下半部褐色。
因鱼身具有象征中国文化的吉祥红色,红斑是中式喜宴中颇受欢迎的高价位石斑鱼;在***濑户地区有“梦幻之鱼”的美称,香港筵席上“清蒸海红斑”为名菜佳肴。赤点石斑生长水温适应范围15-32℃,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2-28℃。
8.油斑(云纹石斑)
云纹石斑体呈浅褐色或棕色,身上布满了云状的白色斑纹,标准体长为体高2.6-3.0倍。体侧有6条蟒蛇状暗棕色斜横带,第一与第二条斜向头部;其余各条横带均自背部伸向腹缘,并于腹部下方分叉;横带内具有淡色斑,体侧和各鳍上皆无斑点。尾鳍圆形,头部于眼下方具有3条暗色细纹。
9.假油斑(褐石斑)
褐石斑头部及体侧呈灰褐色,体侧横带及斑块常不明显,仅有淡灰色小点呈线状或斑驳状散布,臀鳍下缘和尾鳍下角具有白色裙边。幼鱼淡黄褐色,体侧具有6条不规则的暗棕色横带,横带中另分布淡色斑块。
10.土斑(青石斑)
青石斑常被误认为是青斑,而将两者混为一谈。青石斑俗称土斑,体背棕褐色,腹侧浅褐色,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头部及体侧下半部散布着橘***斑点,其余部位分布灰白色小点。体侧有5条深褐色垂直条纹,第1和2条紧相邻,第3和4条位于背鳍与臀鳍之间,第5条位于尾柄上。各鳍均为灰褐色,背鳍和臀鳍边缘及尾鳍后缘有明显黄边。
11.杉斑(清水石斑)
“杉”是香港渔民对珊瑚的俗称,杉斑即珊瑚中的石斑。清水石斑俗称杉斑,其外形和颜色及身上花纹与老虎斑非常相似,一般很难分辨。主要区别,杉斑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左右对称,老虎斑的一对眼睛则位于头顶。另外,杉斑体型较小,最大6-7斤,而老虎斑可以长到40多斤。
杉斑喜欢水清的环境,适宜水温23-29℃。每年两次从珊瑚礁不同区域游至某一个固定地点集结,成千上万的鱼群进行集体交配非常壮观,犹如鲑鱼溯河洄游产卵繁殖传宗接代。
12.金钱斑(蓝身大斑石斑)
蓝身大斑石斑标准体长为体高2.9-3.5倍,体色由淡灰色至淡褐色;身上分布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头部则有黑色的小点斑及不规则的窄纹。各鳍也具有黑褐色的斑纹,偶鳍上斑纹比奇鳍上的小。幼鱼特征与成鱼相似,但体色较淡。
金钱斑为大型石斑鱼,已捕获记录2m长,180kg重。其性情温和不怕人,在世界著名的澳洲大堡礁是潜水员的宠儿。其生长适宜水温为22-30℃,150px鱼苗养殖一年可长至1.5kg,极具发展潜力。
13.花头梅(玳瑁石斑)
玳瑁石斑呈黄棕色,各鳍灰白色;全身密布如玳瑁般不规则的六角形或圆形深棕色龟裂斑纹,斑点红棕色或黑色。灰白色间隔区狭窄形成网状图案,腹部的斑点独立且边缘分散;***有两条深棕色带,于胸鳍的基底下方融合,在腹侧形成一块灰白色区域。臀鳍和尾鳍的边缘与腹鳍的前沿有白色线状条纹及较宽的黑色带;胸鳍颜色较暗,带有深色不明显的斑点,花头梅适宜水温23-29℃。
14.芝麻斑(布氏石斑)
布氏石斑头部及体侧由淡褐色、红褐色或紫灰色组成,其上密集布满了如芝麻般的橘红色、金***或***斑点;背鳍及尾鳍上方也具有斑点,尾鳍下方则呈暗色。胸鳍上有小黑点,尾鳍的边缘有鲜明的白边。幼鱼有7条不明显的暗带,前2条在颈部,最后1条在尾柄上,芝麻斑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4-30℃。
15.泰星斑(斑鳃棘鲈)
斑鳃棘鲈早期由泰国进口,即来自泰国的星斑,故得名泰星斑。其外形与东星斑相似,但身上斑点明显大于后者;头部和鳃盖处甚至有长条型斑点易区分。
泰星斑头部和身体及奇鳍呈红色、橘红色或棕色至灰绿色,布满蓝色黑边圆点;头部有少量斑点,后半身和鳍上的斑点较细,显正圆形且更多;头和鱼体腹部没有蓝色斑点,胸鳍底部和腋处有一个蓝点;腹鳍上没有蓝点,鳍膜深褐色至黑色;尾鳍后缘白色,接近后缘处有黑色纵带,泰星斑适宜水温25-32℃。
16.七带斑(七带石斑)
七带斑呈浅褐至灰褐色,体侧具有7~8条褐色横带;头部第1条色较浅不明显,一般只看到7条,其中第6带分成2条,因此也可视为8条横带。体侧褐色横带具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纹,并与白色横带相间排列;各横带不分叉,白色横带共7~9条。各鳍深褐色,边缘白色,在灯光下反射出浅蓝色光泽;背鳍鳍棘部褐色和白色横带相间,鳍条部具有由白色横带延伸而成的3个白斑。七带斑生存水温范围9-34℃,适宜生长水温11-30℃。 七带石斑主要分布在***、韩国、中国的黄海和东海沿岸浅水区域,是石斑鱼在黄海唯一分布的品种,能够耐受7~8℃的低温,又称为“冷水石斑”。
17.黑石斑(条纹锯鮨)
条纹锯鮨周身排列整齐的栉鳞,体表呈烟灰色、褐色或蓝黑色,皮肤上有显著的菱形白色斑点。各鳍较大布满条纹和白色点状色块,鳍的边缘深绿或浅绿色。成鱼头部有明显的倒“八”字翡翠斑纹,身体两侧也有翡翠条斑。黑石斑生长速度快、抗逆能力强、出肉率较高,据记载最大个体长2m,重176kg。其适宜水温为5-30℃,生长的最适温度17-25℃。
养殖石斑鱼品种前十名排名?赤点石斑鱼(红斑)、青石斑鱼(土斑)、斜带 石斑鱼(红点青斑)、点带石斑鱼(黑点青斑、马拉巴 斑)、云纹石斑鱼(油斑)、褐石斑鱼(假油斑)、布氏石斑鱼(芝麻斑)、龙胆石斑鱼、褐点石斑鱼(老虎 斑)、小齿石斑鱼(杉斑)、美洲黑石斑(又名翡翠斑, 属引进种)、巨石斑鱼、黑点石斑鱼(金钱斑)等。
十大斑鱼排名?1.鞍带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常被称为龙趸、龙胆石斑等,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者,故也被称为“斑王”,被认为是澳洲昆士兰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由于经常独自生活在深水海域的珊瑚区及沟壑中,因此肉质结实皮层丰厚坚韧,成鱼最大可长至2.7米体重可达半吨,由于其以龙虾蟹类为食间接摄取了虾青素是天然的胞外抗氧化剂,因此还被誉为“美容护肤之鱼”。
2.赤石斑鱼
赤石斑鱼也叫黑边石斑鱼、红钉,主要分布在东非、***、韩国、澳洲及中国,属于肉食性鱼类,喜欢躲在石头后边捕猎,也是雌雄同体。在20世纪80年代其成鱼体长一般为40厘米,而如今只有16厘米。这种鱼体侧有8-10条横纹,口大眼小吻长,全身有殷红、浅红相间的横带,肉质爽滑,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所以价格较贵。
3.点带石斑鱼
点带石斑鱼又叫海青斑,一直是最贵石斑鱼品种盘点中的常客,主要产于非洲、***、澳洲和西太平洋。这是一种珊瑚鱼,性情活跃且摄食量大,有多次产卵的特性。该品种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东南亚地区及我国名贵的海产鱼类之一,也是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
4.鲑点石斑鱼
鲑点石斑鱼别名红鲙、金鲙,是一种暖水性礁栖鱼类,常栖息于岩石礁底质的海区,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它体长椭圆形,侧扁,头长大于体高,口稍大;体呈浅褐色,散布有许多橘***小斑点;背鳍和臀鳍棘发达,背鳍和尾柄背方共有三个显著的褐色斑。其肉质非常的鲜嫩,很受消费者喜爱,是驰名世界的海鲜珍品之一。
5.云纹石斑鱼
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从***海域到中国南、东海至***、韩国沿海,生活在水深100米以内、礁石或泥质底质的中下层海域。云纹石斑鱼成鱼性情凶猛,地域性强,一般不集群。
石斑鱼排名分类?中国沿海分布的石斑鱼类有11个属65种,包括鸢属、烟鲈属、光腭鲈属、下美属、驼背鲈属、石斑鱼属、鳃棘鲈属、纤齿鲈属、九棘鲈属、侧牙鲈属以及贫鲈属,主要分布于东海、台湾海峡以及南海地区,其中常见种类有斜带石斑鱼、豹纹鳃棘鲈、驼背鲈、青石斑鱼等。世界上最大的10种石斑鱼?1.东星斑
东星斑属于石斑鱼的一种,是高档鱼类,它的味道鲜美,具有滋养肾脏和延年益寿的功效,生长于一百米深海之下的东星鱼的营养价值极高,所以也是十分稀有,是菜桌上的珍贵佳肴。
2.皇帝星斑(豹星斑)
豹星斑因为其霸气的鱼身,所以有着皇帝斑的美称,这种斑鱼分布在西印度洋的***南部至澳大利亚海域,长达70厘米,身子和头部呈现橄榄色和红褐色,奇鳍和头身中布有细小的蓝点,惹人注目。
3.杉斑
海杉斑属圆鳍鱼科,这是生长在北极海下两百米的鱼种,鱼皮像是甲鱼的裙边,其胶原蛋白丰富,骨头钙量很高,其圆鳍鱼卵在丹麦料理中很常见,一般与烚蛋或其他海鲜组合食用。
4.油缒
油缒和海鳗的外形十分相像,都是像蛇一样,油缒的价格相对高一些,五十多元一斤,不过味道上的评价就比较褒贬不一了。
5.老鼠斑
老鼠斑因为外形像老鼠而得名,它的头长嘴尖,身体扁平,通身白色却布满黑点,除了外形独特之外,它的肉质也十分细嫩,是高级宴席的常客。
6.西星斑
西星斑和东星斑同属石斑鱼,是暖水性名贵鱼类,肉质鲜嫩肥美。西星斑的价格一般是几十到一百多不等,而东斑鱼的价格在三百元左右。
7.黄皮老虎斑
野生的黄陂老虎斑生活在印尼海域,是许多人眼中的上等佳肴,可与不可久,为了保证其鲜美,通常有刺身和清蒸这两样做法,吃过一次的人都说终身难忘。
8.赤点石斑鱼
赤点石斑鱼的鱼身通红,在国人看来十分喜庆,人们总是钟情于红色的食物,所以赤点石斑鱼也成为了饭桌上的常客,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赤点石斑鱼在高级餐厅中很常见,在***关西的夏天,赤点石斑鱼非常有名,可以与冬季的河豚相提并论,是超高级鱼类。
9.金钱龙趸
龙趸是石斑鱼中体型最大的鱼类,野生龙趸即使在大海中也十分罕见,许多渔民会用绳钩和拖网捕获它,尤其是超过150千克的龙趸更是难见,是全球都在探索的顶级食材,目前货源少,其价格也相当昂贵。
10.蓝瓜子斑
蓝瓜子鱼比红瓜子鱼更为少见,这种鱼类产自东南亚,鱼皮很厚,油润细嫩却富有弹性,蓝瓜子斑的个头比较大,一条鱼有七斤重,全身都是宝,其头和鱼腩可用于清蒸,鱼肉可翻炒食用,而鱼骨做汤。
相关问答拓展:
石斑鱼产地有哪些地方?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我国石斑鱼的主要产地为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香港、台湾、海南等地。我国沿海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海域多有出产,是大中型暖水性海产重要经济鱼类,分布于福建沿海的石斑鱼有12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且较为常见的种类有赤点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和网纹石斑鱼等。
石斑鱼有多大一条有几斤?普通的石斑鱼通常只能长到20-30厘米,中巨石斑鱼一般能长至60-70厘米,甚至能达到2米左右,其体重一般为30-40公斤,较大者可达到100-160公斤以上。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巨型石斑鱼其体重有683斤,体长有2.65米。
石斑鱼的种类较多,普通的石斑鱼在一般情况下只能长到20-30厘米左右。
石斑鱼和龙趸鱼区别?两者体态不同。龙趸学名中巨石斑鱼,为暖水性海洋底层鱼类,呈长椭圆形,侧扁,口较大,鱼头部、体侧及各鳍均散布青黑色斑点,成鱼一般体长60-70厘米,最大体长可达两米,一般在30-40千克,大者可达100-160千克。
石斑鱼鱼体肥厚、口供大,不适宜长途迅速游泳,体型相当大,身长可达一米以上, 是典型的捕食型肉食性鱼类;石斑鱼的种类颇多,体型大小也各有差别。
南海鱼种类?南海鱼的种类主要有马鲅鱼、石斑鱼、红鱼、鲣鱼、带鱼、宝刀鱼、海鳗、沙丁鱼、大黄鱼、燕鳐鱼、乌鲳鱼、银鲳鱼、金枪鱼、鲨鱼等。
九山湖里的溪斑鱼是什么品种?是溪石斑鱼。
石斑鱼是很多人喜欢吃的一种鱼,石斑鱼种类很多,很多水域都有它的身影,一般生长在溪边的石斑鱼,称为溪石斑鱼。
溪石斑鱼鱼本身是没有毒,但是其鱼卵有毒,溪石斑鱼是属于淡水石斑鱼,它的鱼卵在发育阶段逐渐变得有毒,成熟的鱼卵毒性最强,但鱼肉却无毒,可以食用。溪石斑鱼卵有毒主要是因为它的鱼卵中含有一种无色无味的神经毒素——“雪卡毒素”,这种毒素不会对鱼本身造成影响,但人、家禽或牲畜食用后会引起中毒。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