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常见病害及防治
此篇知识会给农友们解释“茄子常见病害及防治”的内容进行具体诠释,希望对广大农友有所帮助,还不赶紧收藏吗!
茄子的常见病害有立枯病、褐斑病、黄萎病、棉枯病和青枯病等。要想防治茄子病害,种植时必须实行轮作,平时要采取通风透光措施。
湿度不适宜温度过高,发生病害后,需要通过药物对症下药,让茄子恢复健康。
茄子的常见病害是立枯病,在茄子苗期易感染。
发生此病时茄子基部会出现水渍状,之后叶片不枯死,但幼苗已落。防治方法是加强通风透光措施。
初期可用58%瑞福霉等药物800-1000倍液喷洒。
褐斑病是茄子的一种常见病害。
发病时,茄子叶片上会出现水渍状斑点,然后逐渐发展成褐色的环状物。茎和果实上也会出现小黑点。
47%加仑酮6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等药物喷洒。
茄子坐果后可能会发生黄萎病,这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病害。
发病时茄子遇晴天枯萎,早晚恢复正常。情况严重后,茄子植株会变黄变黑。
本病发病初期需用77%杀灭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等药物控制根部。
棉枯病也是茄子的常见病害。
茄子果实发病后,会出现水浸状的圆形病斑,变成褐色凹陷,有时还会出现白色霉斑。茄子果实会腐烂脱落。
发病时喷洒72%格罗600-800倍液、72%普立克水剂800倍液和80%大生500倍液等药物进行防治。
好文探索:茄子五大常见病害以及防治措施!(深度好文)
茄子褐纹病、黄萎病、绵疫病、灰霉病、青枯病是茄子生产中常见的5种病害,本文将详细介绍这5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及如何选药和用药来进行化学防治。
目前我国在茄子病虫害上登记的药剂(表1、2)比较有限,仅在枯萎病、灰霉病、蓟马和白粉虱等病虫上有少量登记药剂。
褐纹病、绵疫病等主要病虫害尚无登记药剂。仅靠登记药剂,多种常见茄子病虫害无法实现有效防控。
使用非登记化学药剂防治时,优先采用登记防治茄子其他病虫害的药剂。其次考虑登记防治其他茄果蔬菜类似病虫害的药剂。切勿使用登记在非蔬菜作物上的药剂。多次防治时,应注意做好不同药剂的轮换使用。
主要侵染子叶、茎、叶片和果实,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受害时,在茎基部会出现近乎缩颈状的水浸状病斑,而后变黑、凹陷,致使幼苗折倒。
在生产上,经常把苗期此病称为立枯病。
扩大后病斑边缘变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中央灰白色,病斑易破碎穿孔。
茄子褐纹病在果实上病斑最容易看出来。
最初的感病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稍有凹陷病斑,然后病斑不断扩大,排列成轮纹状,慢慢整个果实就都有了。
而重症感染褐纹病的长茄,后期病部逐渐由浅褐变为黑褐色大块下陷病斑,而且斑缘凸出,还可以清楚的看到麻点状的黑色轮纹菌核。
病果后期落地软腐,或留在枝干上,呈干腐僵果。
南、北方茄子产区均有发生。夏秋季高温多雨时节,该病易在露地田块发生流行。
保护地生产中,棚室内高温高湿利于该病蔓延加重。连作田块发病早并且为害重。
主要化学防治思路是种子消毒、苗床消毒和早期防治。
种子消毒:可采用药剂浸种或者药剂拌种的方法。
药剂浸种可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2小时,捞出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或晾干备用。药剂拌种可使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各1份与细土3份混匀,然后用混合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质量的0.1%。
育苗土消毒:自配营养土育苗或用苗床育苗时,可采用拌药土、喷淋或灌根的方式进行育苗土无害处理,以播种前后处理为宜。苗床消毒可采用45%五氯·福美双粉剂,每1m2用7~9g加细土15kg,充分搅拌混匀,播种前先铺1/3在苗床上,播种后再覆盖2/3制成药土。
早期防治:发病后尽快摘除病叶、病果,配合控温降湿尽快用药,可选药剂有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设施大棚可以采用10%百菌清烟剂,正常情况每亩用量为300~350克。
熏烟施药前需看天气预报,避免在次日为雨雪、降温等天气前熏烟,防止因不能及时放风导致药害发生。
又叫疫病,有些菜农叫它“掉蛋”、“烂茄子”,是危害茄子的三大病害之一,主要侵染叶、茎、花器和果实。
茄子即将成熟的时候是该病的发病高峰,一般都是近地面果实先发病造成烂茄,损失率高达20%~60%。
茄苗染病茎秆节间处有水浸状病变。
重度感病后逐渐萎蔫状,直至上部枝叶枯死。
叶片形成暗绿色或黄褐色水浸状不规则大病斑。
受害果初现水浸状圆斑逐渐病斑扩大有凹陷。
很快扩大成片,直至整个果实受害、病部黄褐色。
果肉变黑褐色腐烂,长出白色绵絮状菌丝,腐烂有臭味。
茎部受害后变暗绿色或紫褐色,病部缢缩、上部枝叶萎垂,潮湿时病部生有稀疏的白霉。
叶片受害扩展很快,湿度大时病斑边缘不清,大面积萎垂褐变,生有稀疏白霉。
高湿环境下疫病不非典型病果受害果,病斑中心水烂,凹陷不明显。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展。盛果期闷热多雨利于发病。
重茬地、长势衰弱、偏施氮肥、管理粗放田块会加剧病害蔓延。化学防治思路是从苗期开始,适时预防用药,发病后尽快用药剂防治。
苗期可采用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预防,间隔7~10天,连续2次。其中最后一次施药距离移栽时间不超过3天,确保带药定植。
缓苗后,在雨季前、结果期等高危时节要注意预防用药,所选药剂、用量及用药间隔与苗期预防相同。
发病后,配合拔除中心病株、清理病残体,尽快开展药剂防治。
可选药剂有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用药间隔7天左右,视情况连续防治2~4次。
系统性土传病害,农民俗称“半边疯”。发病一般在开花、门茄初期,苗期较少发病。
感病植株初期发病先表现为下部、或一侧部分叶片、侧蔓中午呈萎蔫状。
看似因蒸腾脱水,晚上恢复原状态、此状况反复几天之后就不会再复原了。
萎蔫部位或叶片不断扩大增多、逐步遍及全株致使整株萎蔫枯死。
盐渍化土壤的茄子接近地面枝蔓纵裂,剖开茎秆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感病茎秆表面生有灰白色霉状物。
该病属于中低温病害。一般气温低,定植时根部伤口愈合慢,适合病菌的发育,利于病菌从伤口侵入。如果从定植到开花期,日均温低于15℃,持续时间长,则发病早而重。
防控该病,化学药剂防治是农业防治的辅助手段,主要措施有种子消毒、育苗土消毒和药剂灌根。
种子消毒:药剂拌种可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质量的0.2%。也可参考防治褐纹病的拌种方法。
药剂浸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小时,然后催芽播种。
育苗土消毒:按照每1立方米育苗基质中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250克的比例拌育苗土。或者苗床整平后,每1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克,拌细土撒施于畦面再播种。
药剂灌根:苗期和定植前,可用3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预防。发病初期可用30%多·福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每株灌药液250毫升,隔5天灌1次,连灌2次。
灌前适当扒开根部土壤,药后次日培土。
越冬棚室茄子和早春栽培、南方秋冬冷凉地区多发,一旦幼茄感病损失极大,较难防治。
灰霉病主要为害幼果和叶片、重症时也有侵染茎杆的现象。染病叶片呈典型V字形病斑。
叶片染病中后期病斑轮纹状叶缘密生霉菌。
灰霉菌从雌花的花瓣侵入,使花瓣腐烂。
从茄蒂顶端或从残留在茄果面上的花瓣腐烂发病。
重度感染时茎杆分叉处感病长有灰白色霉菌。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和茎部。在北方冬春季保护地易发生。
始花至坐果期易感病。发病适温是18~22℃,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发病。
化学药剂防治是主要防控措施,主要方法是棚室消毒、加药蘸花、预防用药和早期防治。
棚室消毒:定植前,选用400g/L嘧霉胺悬浮剂600倍液喷雾,或每亩用15%腐霉利烟剂300克熏烟。
喷雾时应覆盖整个棚室内表面,要均匀细致地喷施棚膜、棚架、墙壁、窗口、立柱、架材和地面等。熏烟时要注意密闭棚室。
加药蘸花:在蘸花液中添加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药液浓度为0.1%即可。
预防用药:进入花期后未发病时,每亩选用45%百菌清烟剂200克,或20%腐霉·百菌清烟剂300克,或15%腐霉利烟剂300克熏烟预防,7~10天1次,视病情可适当连续多次。
早期防治:发病后,结合通风降湿和摘除病果、病叶尽快用药,可选用登记药剂(表1)以及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等药剂防治。
花前期重点喷施底部叶片及地面,花期重点喷花和幼果,每7~10天喷1次,根据病情连续喷2~4次。手动喷雾药剂时叶片正、背面都要喷到。
灰霉病菌极易产生抗药性。腐霉利、嘧霉胺作为防治该病的特效药剂,在各地均有较长使用历史,抗药性问题都非常突出。 发病后要谨慎选用腐霉利和嘧霉胺的单剂防治。
急性凋萎**害。首先表现在一片或几片叶子褪绿性萎蔫,然后病情逐渐加重时造成整株性萎蔫,叶子变褐枯干。
挤压茎杆能流出乳白色粘液是诊断青枯病的重要依据。
剖开茎部看到木质部变褐,挤压切面会流出菌脓。
感病后期枝干穗部溃烂中空,全株凋萎。
细菌**害,一般整株发病,苗期不表现症状,开花现蕾后陆续发病。
长江流域发生比较普遍,北方部分地区保护地栽培也时有发生。高温高湿条件下,酸性土壤、连作、田间积水、根部受伤的地块发病较重。
该病重在预防,化学防治措施主要有种子消毒和药剂灌根。
种子消毒: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0~15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
药剂灌根:在发病初期结合拔除病株,尽快采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毫升,7天灌1次,连续防治2~3次。
精选问答:
1、茄子畸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出现畸形的原因
? 1、茄子要是产生僵果的话,其果实会比较小,且硬,食用不佳。这是因为茄子在开花的时候,外界温度比较低,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受精,所以果实就不能膨大,第二个原因是后期坐果量比较多,肥料密度太大,而水分又不充足。
? 2、茄子畸形要是双子茄的话,主要是前期养分比较过剩,最后形成两个子房。或者是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过大。
? 3、出现裂茄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浓度过高或者是多次进行使用。
? 4、有时候茄子生长后期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小,不能满足茄子正常水分要求,导致表面没有光泽,果实膨大受到限制,成为了劣质茄子。
2、茄子得黄斑病怎么治?
茄子的黄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病害初期茄子叶片上出现**的小斑点,后期逐渐扩大氧化变黑,叶片变黄干枯。以下是几个治疗茄子黄斑病的方法:
1. 手工摘除感染的茄子叶片。将已经感染的叶片整理好,用塑料袋封口后送到垃圾桶里。
2. 可在发病前预防性地喷洒杀菌剂。可以使用一些含有铜元素的杀菌剂,如波尔多液,做到每15天定期喷洒一次。 随时注意为茄子补充营养,增强其抗病能力。
3. 维护良好的生长环境。尽可能提高茄子的生长环境质量,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过度灌溉和浸泡,使茄子更加健康,更有抗病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防治茄子黄斑病需要长期的耐心和持续的管理,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让茄子茁壮成长,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病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