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豆农药喷施时间 大豆农药喷施时间是多少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330 次
大豆农药喷施时间 大豆农药喷施时间是多少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品种。大豆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为了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农民需要及时喷施农药。

大豆生长期

大豆的生长期分为发芽期、生长期、花期、结荚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六个阶段。在不同的生长期,大豆对农药的需求也不同。

  • 发芽期:大豆种子发芽后,需要及时喷施杀菌剂,防止病菌侵入。
  • 生长期:生长期是大豆生长最快的阶段,也是虫害最严重的阶段。需要及时喷施杀虫剂,防止害虫危害。
  • 花期:花期是大豆的重要生长阶段,也是大豆易受病害侵害的阶段。需要及时喷施杀菌剂,防止病菌感染。
  • 结荚期:结荚期是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大豆易受病害侵害的阶段。需要及时喷施杀菌剂,防止病菌感染。
  • 灌浆期:灌浆期是大豆颗粒膨大的阶段,也是大豆易受病害侵害的阶段。需要及时喷施杀菌剂,防止病菌感染。
  • 成熟期:成熟期是大豆成熟收获的阶段,不需要喷施农药。

农药喷施时间

根据大豆生长期的特点,农民需要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及时喷施农药,以保证大豆的健康生长。

  • 发芽期:大豆种子发芽后,需要在7-10天内喷施一次杀菌剂。
  • 生长期:生长期需要喷施多次杀虫剂,喷药间隔时间为7-10天。
  • 花期:花期需要喷施多次杀菌剂,喷药间隔时间为7-10天。
  • 结荚期:结荚期需要喷施多次杀菌剂,喷药间隔时间为7-10天。
  • 灌浆期:灌浆期需要喷施多次杀菌剂,喷药间隔时间为7-10天。

农民在喷施农药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和剂量,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避免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导致的污染和安全问题。

总结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品种。为了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农民需要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及时喷施农药,以防治病虫害的侵害。在喷施农药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和剂量,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避免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导致的污染和安全问题。

相关拓展:

问:给大豆打除草剂,什么时候效果比较好?

大豆打除草剂,一般是播后苗前,或苗后3-4复叶期,杂草二到三叶期左右效果最好,不过具体效果好不好,还通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农药品种。大豆除草剂目前品种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各个药剂防除对象不同。比如像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一般封闭禾本科杂草较好,而阔叶杂草不行,精喹禾灵高盖等苗后除草剂只能防除禾本科杂草,而灭草松,氟磺胺草醚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所以要根据杂草种类选用药剂才能有效。

2.用水量。农户以为***少一些,防效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且***多比较累,这样想就错了,除草剂用水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效果,过少杂草上面药液分布少,过多,药液浓度不够都会影响效果,所以除草剂用水量一般30-45公斤最好,具体根据田间杂草数量及大小而定。

3.气象因素。喷药时温度过低,杂草生长代谢慢,药剂作用也慢,效果不好,而温度过高,气孔关闭,加之蒸腾过快,药液残留时间短,也会影响效果。喷药时要避免高温,或喷药后不久出现低温,降雨或长期阴雨天气等利于提高防效。

4.土壤墒情及有机质含量。土壤干让培旱与或湿度过大,都会因为生长代谢缓慢,药剂作用慢而影响效果,土壤干旱喷药要通过增加用水量,或加入延展剂湿润剂利于提高防效。湿度过大会因为体内药剂浓度不足而降低效果。一般土壤含水量70-80%左右喷药最好。另外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宜用量者梁要低,有机质含量高则选用增加用量才能有效。

5.喷药水平。喷药不匀,出现漏喷,药剂混用不匀,或喷药器具雾化性能不好,药液雾滴大,喷药时风力大,药剂漂移等都会坦嫌唯直接影响对杂草防除效果。

问:花生大豆粒粒饱什么时候施药最佳

1.选择晴朗天气,上午10点前,下午4点胡卖后喷施歼和效果最佳。喷后4小时内遇雨减半补喷。
2.可与杀虫剂、除草剂混用。有增加药效的作用氏做盯。

问:大豆虫口用什么农药防治什么什么时间用什么农药喷施效果最好

大豆防虫可以使用阿维菌素,甲维盐,高效氯氟氰聚酯等。

问:大豆玉米小麦在种植期间需要喷洒何种农药化肥

内容冗长,详询Q
玉米
苗前及播种早中期
  1、加强苗期病害防治 由于雨水多、土壤湿度大、地温低于常年,玉米的出苗日期会相对迟缓,增加了玉米烂种死苗的可能性。防治的重点在于种子包衣。 2、草害防治技术 夏季多雨草害严重,并且不利于人工除草,因此今夏化学除草是首选。根据不同的玉米播种方式建议采用以下除草方法。  小麦套种田玉米 建议先灭茬,除去田间已出苗的杂草,再喷施草甘膦等苗前除草剂。如果来不及灭茬或节约劳动力,也可以在玉米长到4个叶以后,选用阔飞水剂,定向喷雾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的多少和大小不同,每亩20--40毫升,对水40公斤~60公斤。  小麦田直播玉米 小麦收割后再播种玉米,播种前田间已有大量杂草。可采用“一杀一封”除草技术。
中后期
玉米拔节到抽雄称玉米的穗期,一般要经历25~30天。从抽雄到成熟称玉米的花粒期,大约经历50天左右。根据玉米生育特点,在生产管理上分为中期和后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攻方向。中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合理运筹肥水,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培育健壮植株,达到穗大粒多。后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养根护叶,保持绿叶功能,防止早衰,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促进籽粒干物质积累,增加粒数,提高粒重。一、追肥。玉米全生育期追肥大致分为两次,第一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拔节期追肥应占总追肥量的30%~40%,约15千克,大喇叭口期60%~70%,约20千克左右,追肥以氮肥为主。由于高温干燥,以深施效果最好,可有效减少肥料的挥发损失,有利于根系吸收,但施肥过深时会因肥料远离根系而使增产效果降低,施肥深度应掌握在9~10厘米,施肥深度掌握在拔节期浅一些,行侧距植株8~10厘米,穗期适当深些,行侧距植株15~20厘米。施肥必须与灌水相结合,可使肥料效果显著提高。
二、浇水。玉米进入抽雄期,生长旺盛,加之气温高,蒸腾蒸发量大,需水量达到高峰。此阶段正值玉米抽雄开花,对水分的反应十分敏感,如果水分不足,直接影响雌雄小花发育,造成雌雄不协调,影响正常授粉,导致***缺粒,穗粒数减少,影响产量。及时浇水可有效促进抽雄开花授粉,减少***缺粒,增加穗粒数,同时又可形成大量的气生根,提高玉米光合强度,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增强玉米抗倒伏和吸收水肥能力。
浇水应看天、看时、看墒情。后期若遇雨涝还应注意及时排涝,土壤持水量超过80%时,会引起根系缺氧,导致根系早衰,降低粒重,因此及时做好玉米田排涝同样重要。
三、中耕培土。中耕培土可疏松土壤、铲除杂草、蓄水保墒、促根发育。中耕大多集中在喇叭口期连续中耕两次,中耕深度5~7厘米,要掌握行间深一些、根旁浅一些,以防伤根。
培土可增厚玉米根部土层,有利于气生根的形成和伸展,也有利于灌溉和排水,培土与中耕应同时进行,高度10厘米左右。特别是高产地块、水肥条件好的玉米田,做好培土不仅可有效防止后期玉米倒伏,而且对玉米增产有一定效果。
四、防治虫害。玉米螟、棉铃虫、蚜虫是玉米中后期的主要害虫,特别是,近几年来有危害加重趋势,一旦为害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为提高防治效果,对玉米螟的防治时间可适当提前,可在大喇叭口期连续防治,用战戈悬浮剂喷玉米植株,亩用量1.5~2.5千克,棉铃虫的防治可用50%久效磷或40%氧化乐果200倍液喷雾滴心均可。防治蚜虫用菊酯类、有机磷农药均可,如溴氢菊酯、氯氢菊酯、乐果、甲胺磷、久效磷等,对其它害虫也可起到有效防治。

问:天时叶面肥使用方法

第一种情况是在施用叶面肥后,就减少了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结果影响了农作物产量。一般来说,叶面肥只能在氮磷钾充足的基础上发挥作用,是一种综合效应,只能起“锦上添花”的作用。

第二种情况是对农作物以及蔬菜进行喷肥时,喜欢好几种叶面肥加在一起施用,以为种类越果越好,不少农民认为无论什么肥料,只要“化得开”,就都可以作叶面肥喷施,其实不然。如挥发性很强的肥料如氨水、碳铵等,如果作叶面肥喷施,喷施后遇到高温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灼伤叶片,所以不能作叶面肥施用。而且很多微肥不可与农药混合施用,酸性化肥与碱性化肥不能混合喷用,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肥-肥、肥-药混配混施,起到“一次喷施,多种效果”的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三种情况是认为叶面喷肥溶液浓度越大越好,这是不正确的。如尿素只宜在1%以下,磷酸二氢钾也只宜在1%以下,更多的中量、微量元素肥如氯化钙、硼砂、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等都只宜掌握在0.2%以下。过浓情况下非但起不到喷肥作用,相反会造成作物叶片脱水、枯萎,导致肥害,即类似于药害、毒害。一般以喷至叶片正、反两面散布肥液开始下滴为度。肥液过多会导致成本上升,肥料浪费。

第四种情况是叶面喷肥抓不住关键喷施时期,因而达不到预定的效果。有的农户认为,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时间都可以实施叶面喷肥,其实也不对。叶面喷肥是在作物的生长转折期进行,每次喷施时间至少间隔20天,一般来说每季作物喷施2-3次。不同植物、不同肥料叶面喷肥,适宜时期也有一定差异。水稻、玉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宜在孕穗、扬花、灌浆期喷肥。大豆、花生、蚕豆、菜豆等豆类作物,宜在开花、结荚期喷肥。棉花宜在花铃期喷肥。钼肥宜在植物开花前喷施。硼肥和锌肥则在植物初花期喷施效果。从喷肥时间上讲,应在无风的阴天或晴天上午,叶面露水干后,避开烈日高温时段,早、晚喷施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