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棚种植灰霉病防治 大棚种植灰霉病防治措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664 次
大棚种植灰霉病防治 大棚种植灰霉病防治措施

大棚种植灰霉病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可导致作物减产、质量下降,甚至死亡。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来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灰霉病的病因分析

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这种病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植株和空气中。在适宜的温度(15-25℃)和湿度(80%左右)条件下,灰霉菌侵染作物,导致病害的发生。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伤口、虫蛀等也容易成为灰霉病的入侵通道。

大棚种植灰霉病的预防控制方法

为了防止灰霉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控制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

在大棚种植中,我们应选择抗病品种,以减少病害的发生。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抗病品种,如抗灰霉病的西瓜品种“新美人”、“新美早”等。

2.加强通风

大棚内空气湿度较高,容易成为灰霉菌的滋生场所。我们应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湿度。

3.控制温度

灰霉菌适宜的温度为15-25℃,因此我们应控制大棚内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作物产生影响。

4.加强田间管理

在大棚种植中,我们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落叶、枯枝和病株等,减少病原菌的滋生。还应注意施肥、浇水等操作,避免对作物造成伤害。

5.使用农药

在大棚种植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农药,如百菌清、敌草快等,对灰霉病进行防治。应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灰霉病防治相关问题


问题一:


灰霉病防治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灰霉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一般在春、秋季节气温较为适宜。我们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内加强防治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

问题二:


大棚内通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大棚内通风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通风口的设置要合理,避免冷风直接吹到作物上;

2.通风时间要适当,避免长时间通风导致温度过低、湿度过高;

3.通风口要定期清洗,避免积尘影响通风效果;

4.风速要适宜,避免风速过大对作物产生影响。

问题三:


选择抗病品种的优点是什么?

选择抗病品种的优点有:

1.抗病品种具有自身的免疫能力,能减少病害的发生;

2.抗病品种无需使用过多的农药,减少了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3.抗病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相对更稳定,能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问题四:


加强田间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

加强田间管理的重要性有:

1.及时清除落叶、枯枝和病株等,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2.注意施肥、浇水等操作,避免对作物造成伤害;

3.提高作物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4.减少病害的发生,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问题五:


如何合理使用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适当的农药,避免使用过期或劣质农药;

2.按照说明书使用农药,避免超量使用或错用;

3.注意农药的喷洒时间和方法,避免对作物产生影响;

4.严格遵守农药使用的规定,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问题六:


大棚内温度应该控制在哪个范围?

大棚内温度应该控制在15-25℃之间,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作物产生影响。

问题七:


除了灰霉病,大棚种植还有哪些常见的病害?

大棚种植还有以下常见的病害:

1.竹节虫:对蔬菜、花卉等作物具有危害;

2.病毒病:对西瓜、黄瓜等作物具有危害;

3.白粉病:对番茄、黄瓜等作物具有危害。

问题八:


大棚内湿度过高怎么办?

大棚内湿度过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控制大棚内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

3.减少浇水次数,避免过多的水分导致湿度过高;

4.使用除湿器等设备,降低大棚内的湿度。

问答拓展:冬季大棚蔬菜容易爆发灰霉病,有防治灰霉病的措施吗?

解决办法首先就是检查棚膜密封性,加厚保温被,保温被上加盖一层薄膜。然后可以挖防寒沟,沟内填充稻草等秸秆,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毁猛种好大棚菜,重点是协调好地温、湿度、光照、养分、品种等生长因子。而往往温度和湿度在大棚中是一对矛盾,特别是连续低温寡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引起灰霉病等病害流行。

首先保住温度不低于十度,头阴天不能浇水,适当放风,头阴天之前先打上防真菌或细菌药剂,叶面打上好叶肥保好叶子,连阴天也可以喷上粉剂防霜霉,灰霉药,天好不能直接打药或浇水,霜虚余卜霉病是一种气流传播、潜伏期短、流行性很强的叶部病害,侵染多种作物,一旦发生后侵染迅速会造成叶片大量枯死。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85%时,发病速度最快。

使用化学低毒,微毒杀菌剂交替使用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一定要交替使用(如腐霉利,凯泽,健达等)早防胜于治,低温来之前先防这样效果更好,特别提醒的是喷药要喷植株叶子的背面,。生产中大家习惯上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在低温寡照情况下,植物难以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来差穗制造营养本身处于饥饿状态,免疫力极低,此时用化学药剂来防治极易中毒产生药害。

降低棚内湿度,灰霉病菌最喜欢的就是低温潮湿的环境,所以降低大棚的湿度就非常重要了,可以通过降低浇水次数,放风排湿,或者在行间铺设秸秆和稻壳,达到吸湿的目的、温室采光保温大膜,购买PO膜或者EVA膜,确保棚膜不产生雾滴,厚度10丝及以上,扣棚膜时注意购买的膜不能扣反。

问答拓展:大棚蔬菜灰霉病怎样防治

该病症状复杂,有叶斑病、谈轮腔溃疡病、腐烂病、猝倒等。病症明显,一般在潮湿条件下出现显著的灰色霉层。叶片、花瓣、嫩茎、幼苗均可发病。病原为灰葡萄孢霉,该病菌寄主范围广。早春(3~5月)、冬季温室内温度低、湿度大引起。
防治方法有:育苗地种植密度不宜过大,要适当通风,降低湿度,增加株行间光照;避免过多的叶面***,使叶面上保持干燥无水;或含衫喷洒甲基托布津、苯来特、代森锰锌等桐橡。

问答拓展:大棚种植的芸豆发生了灰霉病,应该如何防治呢?

随着受保护蔬菜的进一步发展,大棚芸豆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灰霉病是温室中芸豆的常见病。近年来,损害不断增加。20%至30%的病株率会使产量降低约40%。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将导致无收成。加强对灰霉病的控制已成为当前温室中芸豆生产的关键环。

大棚菜芸豆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1、发病规律,芸豆灰霉病属于不理想细菌,即葡萄孢属。灰霉病菌,类似于番茄和黄瓜的灰色霉菌。细菌是相同的。病原体越过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越冬,菌丝产生大量的高抗性菌核,它们可以在田野中存活很长时间并满足合适的条件,物慧即生长菌丝以感染植物。感染病原体的主要方法是水流,气流,农具,田间作业的衣服和摊铺以及田间腐烂患病豆荚,残留的花朵和患病叶片等。

2、疾病症状。该病害菜豆的叶子,茎,花和豆荚,但主要影响花和幼果。植物受伤后,在根茎的上端11-15厘米处罩激答出现云纹斑点。患病斑的中部为浅灰色或浅棕色,边缘为深棕色。如果现场湿度高,患病斑将具有灰色的霉菌层,干燥时会裂开。纤维的子叶在幼苗期受损,沾水,柔软***。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边缘会出现白色灰色霉菌层。叶子被感染后,它们会形成更容易折断的环斑;花在豆荚阶段被感染,并退化。花朵首先被破坏,然后逐渐扩展到豆荚。当花朵受损时,只要棚内的空气湿度较高,花期就是灰霉菌感染的关键时期,花期就是孢子和分生孢子。花会持续12到24个小时才能感染该病。

花朵侵染将导致所有豆荚腐烂,腐烂的花朵将感染与其接触的叶子,这将产生灰色的圆形斑点和灰色的霉菌层。未感染的花掉下来并留在茎上。在合适的条件下,花生将产生菌丝体并破坏茎秆。被侵染的花朵落在茎上时将直接损坏茎;还有一些被树枝和树叶缠绕的小豆荚。内部当灰色霉菌感染小豆荚时,周围的树枝和树叶将同时受到伤害。

3、防治方法:

1、农业控制,移走患病体,及时移走患病叶片,患病花朵和患病果实。及时摇动树木以清除剩余的花朵。随着灰霉病开始从残留的铅派花朵感染,然后导致豆荚和藤蔓腐烂。在豆荚坐下后及时摇动树木以清除剩余的花朵。摇树后,如果菜豆的茎上还有少量残留的花,应及时摘下植物上的残留花。2、生态控,创造不适合细菌生存的生态条件,以达到疾病控制的目的,例如降低白天的温度,增加夜间的温度,并增加白天的通风时间。施用更充分分解的有机肥料,并增加磷钾肥的施用。夏季闲暇时,可以在病态土地上进行深层灌溉,以淹没田地一段时间,水上的漂浮物可以带出田野,并被深深地烧毁或掩埋。在栽培过程中,应在晴天的清晨浇水。浇水前喷药以保护身体。浇水后,关闭棚子并在温度升至约35°C后放空空气以除去湿气。

3、化学防治葡萄孢菌主要在开花期被阻止。在菜豆开花期喷施叶面肥时,可配以杀菌剂,消除传播途径中的病菌。由于灰葡萄孢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在疾病发作后应交替使用药物。药物应每7至10天给药一次,并连续喷3次。

4、烟剂控制:3750g/hm2的烟剂3750g/hm2可与10%的Sukeling或15%的嘧啶酮一起吸烟,并连续吸烟3-4次。

②粉尘控制:6.5%金属甲嗪粉尘,或5%甲硝唑粉尘,或5%铅粉尘15kg/hm2控制;

③喷雾控制:在播种开始时发现散落的病叶时,喷洒50%的cyprodinil水分散性颗粒600-1000倍液,或喷洒50%的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的杜邦干燥工艺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嘧啶醇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或50%农丽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宁1000至1500倍液液喷雾,每7-10天喷雾1次连续4次。

5、全面控制:菜豆灰霉病是由其宿主多,细菌大和破坏时间长引起的。使用上述单一控制措施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根据菜豆相对较强的再生特性,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已经探索出一套防治菜豆灰霉病的新技术,可以迅速控制病情,推迟收获20天,但不影响产量,不能及时挽回经济损失。主要操作步骤:

①病枝修剪:用1500倍速溶溶液消毒剪刀,然后从感染部位向下5-10cm处切掉患病的茎和枝,将相同的患病叶片,患病豆荚等被带到现场进行集中销毁,以减少致病菌;

②切割后处理:在加强温室温度和湿度管理的同时,使用50%速克宁1500倍,75%百菌清的溶液添加600倍于或油菜素内酯生长调节剂的溶液,并均匀喷雾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新芽,然后在7-10天后再次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