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有灰霉病怎么办 大葱有灰霉病怎么办能吃吗
大葱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其中,灰霉病是大葱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大葱的产量和品质。那么,大葱有灰霉病怎么办呢?
一、灰霉病的症状
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它主要在潮湿、高温、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发生。灰霉病的症状表现为:叶片、茎部和鳞茎表面出现棕色甚至黑色的腐烂斑点,病斑边缘呈灰色,表面有灰白色霉层,严重时病斑会蔓延至整个鳞茎,导致鳞茎腐烂。
二、预防灰霉病的方法
1.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积水,保持通风,控制温度,加强田间管理。
2.科学施肥:应注意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病害的发生。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具有抗病性的品种,降低灰霉病的发生率。
4.使用生物制剂:使用生物制剂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降低灰霉病的发生。
三、治疗灰霉病的方法
1.剪除病叶:及时剪除病叶,减少病菌的繁殖。
2.喷洒药剂:喷洒有效的杀菌剂,如多菌灵等,可以控制灰霉病的发展。
3.熏蒸处理:使用熏蒸剂可以杀死病菌,但需注意使用方法和浓度,以避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四、如何防止灰霉病的传播
1.及时清除病叶:及时清除病叶,减少病菌的传播。
2.消毒工具:使用消毒剂消毒工具,避免病菌通过工具传播。
3.避免高温高湿: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减少病菌的繁殖。
五、大葱种植注意事项
1.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加大葱的免疫力,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定期浇水:定期浇水可以保持土壤湿度,避免干旱的环境导致病害的发生。
3.及时采收:及时采收可以避免病菌的继续繁殖,保证大葱的品质。
六、总结
灰霉病是大葱上常见的病害,对大葱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预防灰霉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加强管理、科学施肥、选用抗病品种和使用生物制剂等;治疗灰霉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剪除病叶、喷洒药剂和熏蒸处理等。同时,防止灰霉病的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及时清除病叶、消毒工具和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在大葱的种植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合理施肥、定期浇水和及时采收等。
七、相关问题
问答拓展:大葱的霜霉病和灰霉病如何治疗。
加强园田管理:选地势高,排水好,通风的地块种植。施足肥料,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不使葱地过湿。发现病运郑株,及时拔除埋掉。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处理,并进行深耕,减少菌源。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常用的药剂有70%乙磷铝消拿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甲霜灵霜霉威可湿性粉拿悄搭剂500~1000倍液、50%安克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70%品润干悬浮剂500~700倍液、72.2%扑霉特700~1000倍液。
问答拓展:大葱灰霉病危害极大,大葱灰霉病怎么防治?
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干尖,一般情况下,该病都是从叶尖部向下蔓延,随后叶片卷曲干枯,湿度大的时候,叶片上会有大量的灰霉,从这上面,也可以和大葱紫斑病及霜霉病作为一个区别。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一般来说,假茎紫红,叶管细,蜡粉厚的大葱品种抗病能力强,假茎松散,叶管粗大凯冲槐,叶肉薄,蜡粉少的抗病差。选用无病地块留种,注意种子的消毒处理,把好育苗关。
大葱原始品种最早引进,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全国以大葱栽培闻名的山东章丘,早在公元前681年就开始种植大葱了。栽培大葱,最常见的病害就是霜霉病、紫斑病和锈病。如何才能防治这些大葱的病害呢?大葱的栽培模式多样化,可以全年供应,大葱产量高栽培较容易,在一般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均能生长良好。只是在栽培过程中,一些常见的病害也时有发生,使大葱生长受到抑制。
紫斑病:在幼苗期、生长期、采种期都能发病。一判渣般有分生狍子侵染成龄叶、叶鞘和花薹,并出现小白斑点,最后发展成淡褐色到暗褐色病斑,并伴随同心轮状黑色霉层,在植株生长旺盛期和开花期感染,对植株产量影响很大。大葱上面的病害主要还是在于预防,做好管理就会很少发生各种病虫害。大葱适合在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种生长,特别是透气性比较好的土壤,更适合大葱的生长。
由细菌引起,高温高湿、机械伤、虫口伤容易引起病害流行。病害症状为大葱地上部分倒伏,容易拔起,茎下部腐烂,盯友并有恶臭。防治:保持田间排水畅通,雨后不积水;及时防治害虫以防传病在大葱田间管理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大葱的生长情况,采取及时发现,及时治理的措施。所以,需要尽早喷洒翠富戊唑醇,以1:1500倍稀释进行喷洒,或者丗爱苯甲丙环唑,同样以1:1500倍稀释喷洒。
问答拓展:大葱灰霉病是怎么出现的?如何用药防治呢?
葱灰霉病寄生在葱上,引起叶枯病。发病初期,大葱叶枯白,然后变成灰棕色。在患病部位产生砖褐色的霉菌层,即病原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初期,大葱叶枯白,然后变成灰棕色。在患病部位产生砖褐色的霉菌层,即病原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症状鉴定大葱叶主要有三种症状:白斑型、干尖型和湿腐型。其中白点型较为常见,叶片出现白色至淡如喊虚褐色的斑点,扩大成棱形至长椭圆形。潮湿时,斑点上有灰棕色毛霉层,后期斑点相互连接,造成大部分叶片甚至整片叶片腐烂死亡;干尖病叶的叶尖渣燃先涝渍,后由淡绿色变为灰褐色,后期有灰霉层;湿烂的叶子沾了水,病斑微绿,像滚烫的水。斑点上或疾病与健康的交界处有浓密的绿色绒毛。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们有难闻的气味,变成褐色并腐烂。
病原菌随发病寄主越冬或越冬,菌丝和菌核在田间和土壤中的发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冬,成为下一季侵染寄主植物的主要菌源。在适宜的温度下,湿度和降雨量是灰霉病流行的关键因素。露地大葱在秋季苗期即可感染,冬季病情发展缓慢,春季再蔓延,达到高峰。冬春多雨,降水多,病情重。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的肥沃壤土作为苗床和种植地。雨后及时排水。当土壤湿度较高时,浅耕会分散水分。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消灭大田种植中的病苗,早期拔除田间系统中的病株,运出田间焚烧。
合理密植和轮作。及时清理农村,减少传染源。生病和渗卖***的植物应该及时焚烧,以防止细菌的传播。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尤其是氮肥,增加磷钾肥,增强植物抗病能力。经常耕作,以确保洋葱地里良好的通风和透光。雨季及时排水,防止高湿低温。病虫区应进行轮作,病虫残体收获后应彻底清除。在多雨地区可以推广实施毁地、垄作、高畦栽培,雨季可以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由于灰霉病菌易产生耐药性,应尽可能减少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当需要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轮换或交替混合使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