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防治玉米锈病 多菌灵防治玉米锈病效果好吗
多菌灵防治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它会导致玉米叶片上出现***或橙色的斑点,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叶片枯萎、凋谢,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多菌灵是一种常用的防治玉米锈病的农药,其化学名为1-(4-chlorophenyl)-4,4-dimethyl-3-(1H-1,2,4-triazol-1-ylmethyl)pentan-3-ol。
多菌灵的作用机理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内的膜固醇生物合成来杀死真菌。多菌灵主要是通过抑制真菌膜内的酵母菌甾醇14a-脱甲基酶来实现的,从而导致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最终导致真菌死亡。
多菌灵的使用方法
多菌灵一般是以50%可湿性粉剂的形式出现,使用时需要将其溶解在水中,然后通过喷雾的方式喷洒在受害的玉米植株上。一般来说,使用多菌灵的最佳时间是在玉米植株生长的早期,也就是在出现病害前预防性的喷洒,或是在病害初期的时候进行治疗。
多菌灵的注意事项
使用多菌灵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过量使用
过量使用多菌灵会导致玉米产生药害,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2.使用前需要充分搅拌溶液
多菌灵是一种可湿性粉剂,使用前需要充分搅拌溶液,确保药液均匀混合。
3.注意安全使用
使用多菌灵时需要佩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避免药物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多菌灵防治玉米锈病的相关问题
1.多菌灵是否对人体有害?
多菌灵是一种低毒的农药,但如果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在使用多菌灵时需要注意安全使用,佩戴好防护装备。
2.多菌灵能否防治其他作物的病害?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除了可以防治玉米锈病外,还可以防治其他作物的病害,如小麦、水稻等。
3.多菌灵对环境有何影响?
多菌灵是一种化学农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在使用多菌灵时需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多菌灵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多菌灵一般是以50%可湿性粉剂的形式出现,使用时需要将其溶解在水中,然后通过喷雾的方式喷洒在受害的植株上。使用时需要注意使用剂量和喷洒时间。
5.多菌灵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多菌灵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内的膜固醇生物合成来杀死真菌。多菌灵主要是通过抑制真菌膜内的酵母菌甾醇14a-脱甲基酶来实现的,从而导致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最终导致真菌死亡。
问答拓展:请问玉米锈病如何防治?
玉米产生锈病之后,首先需将染病植物清除并销毁,然后将土壤生根,施加适量的生石灰消毒,玉米锈病发病前期可以使用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500~2000倍液、30%氟硅唑微乳剂300~5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治疗。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30°--50°的纬度之间。
栽培面积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和罗马尼亚。我国的玉米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
问答拓展:玉米后期有锈病还要防治吗
玉米后期需要防治,玉米后期锈病对产量有很大影响,轻度锈病会减产10%-20%,重度锈病会减产30%,严重时甚至会绝收,感染初期用20%苯醚甲环唑和50%的多菌灵液喷洒,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1-2次,感染较重则用97%敌锈钠喷雾。
玉米后期有锈病还要不要防治
玉米后期需要防治,玉米后期出现锈病对产量有很大的影响,玉米患病时,叶片会被橘***的孢子覆盖,然后叶片会干枯死亡,锈病轻的减产10%-20%,感染较重的会减产30%,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绝收。
玉米锈病如何防治
玉米出现锈病,初期的时候用20%苯醚甲环唑和50%的多菌灵液进行喷洒,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1-2次即可,感染较重则需要使用97%敌锈钠、50%的退菌特喷雾来治疗。
锈病发病规律
玉米柄锈菌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最适合的发病温度为20-30度,湿度在95%以上,在玉米的发芽期以及开花结穗期最容易发病,每年的5-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种植的土壤排水不良也会增加发病几率。
玉米养殖方法
玉米种子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土壤需要排水能力强、疏松、肥沃,有利于植株生长,玉米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的4-5月份为最佳,充足的光照能让加快植株的生长速度,在进入穗期时,玉米对养分的需求增多,这个时候追施氮肥,能促进叶片生长茂盛。
问答拓展:玉米锈病用什么药防治最好?
可选择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进行。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病原称玉米柄锈,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夏孢子堆黄褐色。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亚球状,具细刺。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长形至卵形褐色小脓疤,后小疱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物,即病菌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孢子。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