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条锈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750 次
小麦条锈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小麦条锈病防治指南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小麦条锈病的危害也很大。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它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小麦条锈病症状

小麦条锈病的症状是小麦叶片上出现**或橙色的条纹,这些条纹会变成棕色或黑色。小麦叶片上的病斑通常呈现为长条形,而且边缘明显。在小麦生长期后期,小麦叶片上的病斑会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叶片凋萎和脱落。小麦条锈病的症状通常在小麦生长期后期出现,特别是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条件下。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

小麦缺乏氮、磷、钾等养分会导致抗病能力下降。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过量施肥也会导致小麦生长过旺,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

2.选择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小麦条锈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已经选育出多个抗小麦条锈病的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等特点。

3.种植密度适宜

小麦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如果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小麦生长过于拥挤,通风不良,容易感染病菌。如果种植密度过小,会导致小麦生长不良,抗病能力下降。

4.及时清除病株

发现小麦条锈病病株时,应及时清除病株,避免病菌的传播。同时,要保持田间通风,避免湿度过大,从而减少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5.使用化学农药

如果小麦条锈病已经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在使用化学农药之前,应该了解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用户关心的问题

问题一:小麦条锈病是什么?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会在小麦叶片上形成**或橙色的条纹,最终导致叶片凋萎和脱落。

问题二:小麦条锈病如何预防?

预防小麦条锈病的方法包括合理施肥、选择抗病品种、种植密度适宜、及时清除病株和使用化学农药等。

问题三:小麦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小麦条锈病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如果小麦叶片上的病斑过多,会导致光合作用受阻,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问题四:小麦条锈病的化学防治方法?

小麦条锈病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多菌灵、氧化锰锌等农药进行喷洒。

问题五: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关吗?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关。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小麦条锈病容易发生。

农药相关知识

多菌灵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能够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它能够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控制病害的发生。

氧化锰锌

氧化锰锌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能够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它能够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控制病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

2.《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手册》

3.《小麦生产技术》

释义拓展:小麦条锈病及其防治(商鸿生著书籍)

《小麦条锈病及其防治》系统介绍了小麦条锈病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病原菌、症状、生理病变、周年发病过程、大区流行规律、病原菌生理小种、品种抗病性,抗病性鉴定,抗病育种,持久抗病性,病情调查,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内容,还重点分析了条锈病间歇式大流行的成因和相关对策。条锈病是我国小麦最重要的病害和主要防治对象。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防治技术



小麦锈病往往发生在春季,4月份需要紧急防治,因为此时正好是灌浆期。如果发生,很容易导致植株和叶片的异常生长,对产量造成很大影响。掘运河南省小麦锈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有机小麦锈病的发生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有机小麦条锈病的种类和危害症状:有机小麦条锈病又称黄疸,可分为条锈病、叶锈病和茎锈病三种。锈病是一种空气传播的**判指梁,它可以随风远距离传播到小麦区。条锈病主要危害有机小麦叶片,但也危害叶鞘、茎和穗。夏孢子堆点缀在叶片上,明**,小而长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有粉状孢子。叶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鞘和茎上很少见到。夏孢子散生于叶片上,橙红色,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方形。夏孢子一般**透叶片,但偶尔会穿透。背面的夏孢子比正面的小。茎锈病主要危害茎和叶鞘,也可危害穗。夏季孢子堆散而不规则,深褐色,大而长方形。夏季的孢子堆穿透叶片的能力很强,同一侵染点两侧均可出现孢子堆,而叶片背面的孢子堆比正面的大。2.有机小麦锈病病原菌形态特征:条锈菌夏孢子单细胞,球形,表面有细刺,亮**,孢子壁无色,有6~16个萌发孔。冬孢子双生,棒状,顶部平切或斜切,分区处稍缢缩,褐色,上粗下淡,底部细,柄短而有颜色。叶夏孢子单细胞,球形或近球形,表面有细刺,橙**,有6~8个萌发孔。冬孢子是孪生的,棒状,深褐色,有轻微收缩的间隔,平顶和短而无色的柄。秆夏孢子单细胞,长方形,暗橙**,中间有4个萌发孔,细胞壁棕色,有明显的棘突。冬孢子双生,棒状或纺锤状,深褐色,分生处稍缢缩,表面光滑,顶端圆形或稍尖,柄上端黄褐色,下端几乎无逗物色。3.有机小麦锈病的特点:锈病是潮湿的,在多雨、有露水或有雾的天气条件下容易发生。锈菌用夏孢子一代一代地侵染小麦作物,完成一年的循环。是典型的长距离空气传播**。夏孢子落在寄主叶片上,在适宜的温度萌发并有水膜,产生芽管,芽管沿叶面生长。当它们与气孔相遇时,芽管顶端膨大形成附着细胞,然后侵入气孔,在气孔下形成气孔囊,数条侵染菌丝生长,在叶肉细胞间隙中蔓延。菌丝在小麦叶组织中生长15天后,叶表面产生夏孢子堆。每个夏孢子堆能连续产生几天的夏孢子,夏孢子繁殖快。这些夏季孢子可以随风传播,造成再次感染。秋或春锈病的发病主要与夏、秋、春三季的降雨量、夏季越冬的菌量和感病品种的面积有关。一般来说,秋冬春夏多雨时,感病品种面积大,菌源量大,锈病就会严重,反之亦然。4.有机小麦锈病的防治方法:4.1。农业防治:4.1.1。选择抗病小麦品种是防治有机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锈病的抗性差异很大,可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小麦品种,如冬小麦“益农18”。新源县同一地块种植的“新东18”和“益农18”两个品种中,“新东18”病害严重,发病面积大,而“益农18”只有斑块,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4.1.2.小麦收获后,应及时翻耕灭茬,消除自生麦苗,减少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育抗病小麦,培育壮苗,根据条锈病的易发时间选择播种适期,种植期间少施氮肥,增施磷钾没返肥,土壤湿度较大时要注意开沟排水。

药物防治:播种前,用15克25%**酮可湿性粉剂拌150公斤麦种,当小麦的病叶率达到2-4%时,亩用15%**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进行喷雾,重病田块应间隔7-10天再喷1次。

一、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育抗病小麦,根据条锈病发病区域的差异,合理布局抗病品种。

(2)培育壮苗,避免小麦出现贪青晚熟、抗性降低等现象。

(3)根据小麦条锈病的易发时间选择播种适期,避开发病高峰期。

(4)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磷钾肥,补充微量元素肥料,这样可提高小麦的抗病力。

(5)合理灌溉,降雨后或土壤湿度较大时要注意开沟排水,后期发病较重的地块应适当灌水,以减少产量损失。

2、药物防治

(1)播种前,用25%**酮可湿性粉剂15克拌麦种150公斤,或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60-80克拌麦种50公斤。派察族

(2)春季在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尘弊率达2-4%,严重度达1%时,亩用15%**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然后进行均匀喷雾,重病田块应间隔7-10天再喷1次。

(3)小麦锈病、叶枯病、纹枯病混发时,可亩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20-35克兑水50-80升,然后进行均匀喷雾。

(4)小麦条锈病、蚜虫共发时,可亩用15%粉锈宁(**酮)粉剂80-10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或48%毒死蜱乳油75毫升)兑水30公斤,然后进行喷雾。

二、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途径

1、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典型的远距离气流传播病害,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春季流行这4个环节)。

2、越夏区产生的夏孢子经风吹到麦区,成为秋苗的初浸染源。病菌可以随发病麦苗越冬。春季在越冬病麦苗上产生夏孢子,可扩散造成再侵染。

3、从外地引种时,若引入的多数小麦品种中也存在带病菌品种,且对于麦种缺乏针对性处理操作,将携带有病菌的种子转入到健康麦种当中,那么也会诱发较为严重的小麦条锈病。

4、每年4-5月份的空气湿度会不断增大,此时对小麦进行播种操作,将更容易感染条锈病。

三、小麦条锈病的发病原因

1、湿度:结露、下雨和降雾都有利于锈病发生。

2、温度:秆锈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8-25℃,叶锈为15-22℃,条锈为9-16℃。在春季一般条锈病发病最早,叶锈病次之,秆锈病最迟。

3、品种因素:部分地区小麦品种连续种植多年,品种特性退化,抗病抗锈能力减弱。

4、菌源因素:冬孢子、夏孢子在小麦田周围杂草或自生麦苗上越冬或越夏。

5、栽培管理: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偏施氮肥或氮肥施用过晚,以及栽植过密、田间荫蔽度大的田块易感病;植株生长柔嫩、成熟期延迟易受病菌侵染。

问答拓展:当前如何有效防治小麦条锈病小麦的条锈病怎么防治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典型的气流传播大区域流行**害,具有发生区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重的特点。关于当前如何有效防治小麦条锈病。我们提示如下防治措施:

1、加强病情监测

各辩悄级农技推广、植保部门要认真做好小麦条锈病的监测预报工作,重点虚逗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执行小麦条锈病的监测预报调查范围,密切监测发生情况,认真做好定点观察和大田普查。

二是准确掌握条锈病发生消长动态。

三是及时向**有关部门及上级业务部门通报病害发生情况,为有效防治提供可靠数据。

2、抓好早期预防

一是在认真推广种植抗耐性品种和切实推广禾果利、**类药剂拌种技术的基础上,搞好早期预防,控制和延缓条锈病发病时间和强度,减轻小麦条锈病田间防治压力。

二是抓好菌源区早期预防工作,通过重点发病田块采取"打点保面、见一株防一片、见一片防一块",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减差灶卖少病菌的扩散蔓延。

3、药剂防治措施

亩用12.5%的禾果利可湿性粉剂l5~20克或l5%的**酮75克加水40-50千克或亩用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做到挑治与普治相结合。

小麦条锈病与纹枯病、叶枯病混发时于发病初期,亩用12.5%禾果利15-2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加水40-50千克喷防,7天防一次,连喷2次,效果优异,既防条锈病,又可兼治纹枯病、叶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