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有哪些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268 次
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有哪些

土壤类型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土壤类型对作物生长和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了解土壤类型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什么是土壤类型?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体等组成的地球表层固体物质。而土壤类型则是指根据不同的形成过程、物质组成和特征,将土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土壤类型的分类

根据形成过程的不同,土壤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第一类土壤:这种土壤是由基岩经过自然风化、物理和化学作用形成的。它的成分多为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质,这种土壤的特点是肥力较低,但是透气性和排水性好。
  • 第二类土壤:这种土壤是由风沙、水沉积、冰川运动等形成的。它的成分多为沙、粘土和有机质,这种土壤的特点是透气性差,但是肥力较高、保水性好。
  • 第三类土壤:这种土壤是由水和风作用于山地、丘陵地带形成的。它的成分多为岩屑、粘土和有机质,这种土壤的特点是透气性好、肥力较高、保水性强。
  • 第四类土壤:这种土壤是由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沉积形成的。它的成分多为泥沙和有机质,这种土壤的特点是透气性差、肥力较高、保水性强。

除了按照形成过程分类之外,土壤还可以按照物质组成和特征进行分类。例如,按照物质组成,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和壤土;按照特征,土壤可以分为盐渍土、酸性土、碱性土等。

土壤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作物生长和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例如,粘质土保水性好,但是透气性差,如果种植蔬菜容易滞留水分,导致病虫害滋生;而砂质土透气性好,但是保水性差,如果种植水果蔬菜需要经常浇水,否则影响产量。

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根据土壤类型选择适合的作物种植,同时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

拓展百科知识

土壤酸碱度(pH值):是指土壤中氢离子的浓度,它反映了土壤的酸碱性。pH值低于7为酸性土壤,高于7为碱性土壤,等于7为中性土壤。

有机质含量:是指土壤中的生物残渣和有机废料的含量。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好,保水性和透气性也越好。

土壤盐分:是指土壤中溶解在水中的盐类的含量。土壤盐分过高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参考来源:《农业生态学》、《土壤学》

相关问答拓展:

1、桑树怎么种植,桑树种植方法与注意事项?

1、园地选择

对于桑树种植,我们最好选择光照充足、土质肥沃、排灌方便,并远离污染源的平地、缓坡地,栽植规模不能过大。桑树品种众多,常见的优质品种有嘉陵30号、白玉王、红果一号、红果二号等。

2、追肥管理

春季气温超过15度的时候,桑树就逐渐进入发芽期;夏季气温超过25度时,桑树直接进入旺盛生长期;当环境气温在秋冬季下降到10度以下时,桑树就开始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所以说呢,我们务必依据桑树的周年生长特点,做到合理施肥。在春季桑树发芽之前,可以考虑施用高氮复合肥;在7月下旬施入1次高氮高钾复合肥;到了立秋之后,再施入1次高氮高钾复合肥。当桑树开始落叶后,直到土地封冻之前,再施入1次纯硫基复合肥,也可以施入大量优质农家肥。

3、浇水管理

桑树发芽期、再发芽期以及夏秋两季,是桑树旺盛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年需水量最大的阶段。在这个时候,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就会导致发芽推迟、降低发芽率、**芽叶生长,最终影响到桑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在桑树发芽之前,及时灌水1次,到了夏秋季,如果连续7-10天不下雨,就需要及时灌溉。桑树的冬灌也很关键,它可以疏松土壤,冻死越冬害虫。

4、摘心疏叶

为了有效控制新梢、树体的营养生长,促进开花坐果,我们应该及时进行摘心、适当疏叶,等到新梢长到3-5片叶时,就可以考虑摘心了。对于枝叶旺盛的果桑园,我们要疏去基部的几片叶,确保园区通风透光。

5、桑果采收

桑果一般在每年的4-5月份开始成熟,当桑果由红变紫,果梗由青变黄白的时候,就表明桑果完全成熟了,收获期为2个周左右。由于桑果不耐储藏、运输,应该做到当天采收当天出售。

2、桑树种植方法?

1,土壤类型选择

桑树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和壤土生长最好。粘土生长比较差;重粘土和含盐量超过3%的盐渍土,不利于桑树根系生长。地下水位在1.5-3.5米对桑树是适宜的。土壤酸碱度pH值在5-8都可以种植桑树。

2,土壤水分

桑树比较抗旱,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是不足或过多,对桑树都有影响。在生长季节,沙质壤土中水分低于5%时,桑树就会枯萎;沙土中水分低到3%,粘土低到15%时,桑树也出现枯萎现象。但水分过多会引起根部死亡,根据调查资料,桑园适宜水分是沙土最大持水量的70%,壤土的75%左右,粘土的80%。桑树灌水要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而定,每次灌水掌握适量多次,在干旱地区一年中灌水五次左右。

3,土壤肥力需求

桑树对土壤肥力需求是,除了常量元素外,也需要锌、硼、铜、铅、硒、锰等微量元素,个别元素缺乏,会引起生机紊乱。例如氮素不足,叶片出现**,早脱落,新梢发育不良;磷素不足,叶片灰白色,新梢和根系发育缓慢;钾素不足,叶片早期变黄,出现浅**、白色或褐色斑点,新梢弯曲生长,先端枯死;钙不足,叶片有褐色斑点;铁不足,叶片黄白色,容易出现黄萎病等等。因此对于桑树肥料供应要平衡。一般掌握氮磷钾的施肥比例以5:3:4为宜,每亩桑树园施用氮肥15公斤,磷肥9公斤,钾肥12公斤。一年中施肥三次,第一次在春季发芽前施入,第二次在夏季桑树快速生长期施入,第三次在秋季秋耕前施入。施肥量夏季施肥量占全年的二分之一,春季和秋季肥合起来占二分之一。

3、桑树要如何种植?

答,,桑树要这样种植,,刚开始时,是利用桑树种子进行肯苗,这是基础工作,没有桑树苗,就无法培育嫁接苗和蚕用桑树,,育苗时可用成熟的桑葚用水泡烂,沉淀出桑树种籽,惊干后按树苗培育方法肓出桑苗,待桑苗长至一米以上后开始嫁接,只有经过嫁接后,培育出新的胡桑,最终胡桑才是大面积养蚕所需要的高产桑树。

4、桑树怎么种植最快?

1、种植时期。一般以冬天和早春种植较好,要求土温稳定在10—12℃左右。

2、苗木选择和处理。应选用良种桑的健壮苗木,不带病虫。夏秋季节种桑,起苗时尽可能不伤根,保全桑苗根系;冬春种桑,应轻度修剪过长的主根,促使侧根多发,种植前,用混有磷肥的泥浆蘸根,利于发根成活。

3、栽植密度。一般桑园适宜密植速成,杂交良种桑以每亩种植5000—7000株为宜,一般行距65—80厘米,株距12—18厘米。

4、栽植方法。把桑苗根部埋入桑行线土中,盖土轻提使根伸展,踩实再蕹一层松土,要求蕹过根茎部3厘米,淋足定根水,种后2天内进行植株剪定,留株高10—20厘米,剪去梢端,达到统一高度。

栽植后的管理

1、复盖。用稻草、杂草复盖地面或桑行,保水防旱,减轻植株失水,抑制杂草丛生,防止土壤板结,培肥土壤。

2、及时淋水防旱,排除积水。保持土壤适宜的水分是新桑成活和生长的关键,土壤干旱及时淋水,多雨时及时排水。

3、松土除草。经过一定时间后,特别是雨后土壤容易板结,结合除草进行松土,利于桑根生长。

4、施肥。新桑发芽开叶后,施粪水或**素水肥1次。以后根据新桑生长情况,追施肥1—2次。施肥量为每亩施**素5—10公斤或复合肥10—15公斤。小树阶段每次施肥量不宜过多,应该少吃多餐。

5、补植缺株。桑园缺株会影响产量,发现缺株应及时补种。在种桑时应留一些预备株或密植处间出部分植株,用来补缺。同时加强管理,促使其生长跟上。

5、桑树种的位置?

桑树适宜从东北到西南各省种植,在西北和新疆种植。分布在朝鲜、**、蒙古、中亚国家、俄罗斯、欧洲等地。每年春季和秋季均可种植桑树。此时气候较为适宜,可提高桑树种植后的成活率。

种植桑树时应选择合适的土壤。这种树适合在疏松、透气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种植桑树前,要适当翻土,并在土壤中添加适量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使桑树茁壮成长。

拓展好文:邢台市2024年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根据《河北省2024年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冀农财发〔2024〕5号附件2-23),安排邢台市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示范区建设资金4.5万元,主要用于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试验示范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展示其效果。

  二、目标任务

  示范区建设主要围绕耕地质量提升和退化耕地治理修复两个方面,针对示范区土壤状况开展集成技术、产品、模式示范。开展增施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提升耕地质量田间试验2个;建立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集成示范区2个,示范区面积不小于400亩。示范区要设立展示标牌,展示示范效果。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试验示范工作,并提交试验示范报告。

  三、项目实施内容

  (一)针对土壤沙化问题开展田间试验

  1.试验目的

  针对近年耕地质量监测中发现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土壤沙化、退化等问题,结合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等,通过推广增施有机肥,达到土壤培肥改良目的。

  2.供试产品与供试作物

  2.1供试产品:

  有机肥(符合NY/T525-2024标准)。

  2.2供试作物与地点

  供试作物:夏玉米

  供试地点:隆尧县尹村镇田村。户主田献杰,:440

  3.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4处理,3次重复,小区采取5×8,面积40m2。

  试验处理:

  处理1:常规施肥

  处理2:有机肥+常规施肥

  处理3:有机肥+常规施肥(减量10%)

  处理4:有机肥+常规施肥(减量20%)

  有机肥用量按200kg/亩施用。

  4.调查与记载

  4.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户主、试验地地形、土壤类型、土壤质地、肥力等级、代表面积、前茬作物名称、前茬作物产量等。

  4.2土壤样品采集检测:分别在试验实施前、实施后采集土壤样品。取土深度:0-20厘米。

  土壤样品化验项次:土壤容重、土壤水溶性盐总量、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

  4.3管理情况:记录整地、播种、移栽、施肥、灌水、排水、中耕、防治病虫害、收获等田间操作的方法、时间、数量,其它农事活动及灾害。

  4.4生物学性状调查:在重要的生育期,对作物的生物学性状进行调查记载。

  4.5田间测产:记载不同处理作物产量构成及实际产量。

  5、结果分析

  对作物的生物学性状和所得产量结果进行对比效果,明确施用后对作物的效果。

  (二)针对土壤盐渍化问题开展田间试验

  1.试验目的

  针对近年耕地质量监测中发现东部黑龙港流域土壤轻度盐碱化等问题,结合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等,通过推广施用有机肥+土壤调理剂模式,运用工程和农艺措施,改善土壤酸碱平衡,再造土壤团粒结构,培肥改良土壤。

  2.供试产品与供试作物

  2.1供试产品:

  有机肥(符合NY/T525-2024标准)。

  土壤调理剂(符合NY/T3034-2024标准)

  2.2供试作物与地点

  供试作物:夏玉米

  供试地点:隆尧县莲子镇北盐池村。户主王广霞,:260。

  3.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4处理,3次重复,小区采取5×8,面积40m2。

  试验处理:

  处理1:常规施肥

  处理2:土壤调理剂+常规施肥

  处理3: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常规施肥(减量10%)

  处理4: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常规施肥(减量20%)

  有机肥用量按200kg/亩施用,土壤调理剂按20kg/亩施用。

  4.调查与记载

  4.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户主、试验地地形、土壤类型、土壤质地、肥力等级、代表面积、前茬作物名称、前茬作物产量等。

  4.2土壤样品采集检测:分别在试验实施前、实施后采集土壤样品。取土深度:0-20厘米。

  土壤样品化验项次:土壤容重、土壤水溶性盐总量、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

  4.3管理情况:记录整地、播种、移栽、施肥、灌水、排水、中耕、防治病虫害、收获等田间操作的方法、时间、数量,其它农事活动及灾害。

  4.4生物学性状调查:在重要的生育期,对作物的生物学性状进行调查记载。

  4.5田间测产:记载不同处理作物产量构成及实际产量。

  5、结果分析

  对作物的生物学性状和所得产量结果进行对比效果,明确施用后对作物的效果。

  (三)针对土壤沙化问题开展大田示范

  1.试验示范目的

  针对近年耕地质量监测中发现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土壤沙化、退化等问题,结合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等,通过推广施用有机肥,达到土壤培肥改良目的。

  2.供试产品和作物

  2.1供试产品:有机肥(符合NY/T525-2024标准)

  2.2供试作物:夏玉米。

  3.试验示范地点

  隆尧县尹村镇田村,示范面积200亩。

  4.示范设计

  大田示范设3个处理,不设重复。

  处理1对照田,面积100亩,按照当地夏玉米习惯施肥管理。处理2:有机肥(50kg/亩)+常规施肥80亩。处理3:有机肥(200kg/亩)+常规施肥(减量10%)20亩。其他田间操作保持一致。

  5.调查与记载

  5.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户主、试验地地形、土壤类型、土壤质地、肥力等级、代表面积、前茬作物名称、前茬作物产量等。

  5.2土壤样品采集检测:分别在试验实施前、实施后采集土壤样品。取土深度:0-20厘米。

  土壤样品化验项次:土壤容重、土壤水溶性盐总量、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

  5.3管理情况:记录整地、播种、移栽、施肥、灌水、排水、中耕、防治病虫害、收获等田间操作的方法、时间、数量,其它农事活动及灾害。

  5.4生物学性状调查:在重要的生育期,对作物的生物学性状进行调查记载。

  5.5田间测产:记载不同处理作物产量构成及实际产量。

  6、结果分析

  试验示范结束后,编制试验示范报告。试验示范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试验示范目的、执行时间和地点、试验示范方案、试验示范管理、试验示范数据统计分析、试验示范效果评价。

  (四)针对土壤盐渍化问题开展大田示范

  1.试验示范目的

  针对近年耕地质量监测中发现东部黑龙港流域土壤轻度盐碱化等问题,结合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等,通过推广施用有机肥+土壤调理剂,运用工程和农艺措施,改善土壤酸碱平衡,培肥改良土壤。

  2.供试产品和作物

  2.1供试产品:

  有机肥(符合NY/T525-2024标准)。

  土壤调理剂(符合NY/T3034-2024标准)

  2.2供试作物:夏玉米。

  3.试验示范地点

  隆尧县莲子镇北盐池村,示范面积200亩。

  4.示范设计

  大田示范设3个处理,不设重复。

  处理1:对照田,面积100亩,按照当地夏玉米习惯施肥管理。处理2:土壤调理剂+常规施肥80亩。处理3:有机肥(200kg/亩)+土壤调理剂+常规施肥(减量10%)20亩。土壤调理剂参照用量说明使用。

  5.调查与记载

  5.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户主、试验地地形、土壤类型、土壤质地、肥力等级、代表面积、前茬作物名称、前茬作物产量等。

  5.2土壤样品采集检测:分别在试验实施前、实施后采集土壤样品。取土深度:0-20厘米。

  土壤样品化验项次:土壤容重、土壤水溶性盐总量、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

  5.3管理情况:记录整地、播种、移栽、施肥、灌水、排水、中耕、防治病虫害、收获等田间操作的方法、时间、数量,其它农事活动及灾害。

  5.4生物学性状调查:在重要的生育期,对作物的生物学性状进行调查记载。

  5.5田间测产:记载不同处理作物产量构成及实际产量。

  6、结果分析

  试验示范结束后,编制试验示范报告。试验示范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试验示范目的、执行时间和地点、试验示范方案、试验示范管理、试验示范数据统计分析、试验示范效果评价。

  四、经费预算

  项目资金共计4.5万元,其中,标牌制作0.4万元,用于制作试验示范标牌。其他科目支出0.2万元,用于项目工作支出。田间试验示范委托业务费3.9万元,委托业务费用于委托科研院校、农业技术服务公司等第三方实施田间试验和示范工作所需费用,主要包括试验示范环节所需的专用材料费(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土壤样品采集检测费、产量损失、占地补偿、劳务费、租赁费、委托业务费、生产试验补贴等科目支出。

  附件:邢台市2024年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示范区建设项目资金使用表

  2024年2月18日

  邢台市2024年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示范区建设项目资金使用表

  1

  标牌制作

  0.4

  主要用于田间试验示范标牌制作

  各支出科目之间根据实际支出情况进行统筹使用。其中其他科目支出不超过总资金的5%。

  2

  其他支出

  0.2

  主要用于项目工作所需费用支出

  3

  委托业务费

  3.9

  委托业务费用于委托科研院校、农业技术服务公司等第三方实施田间试验和示范工作所需费用,主要包括试验示范环节所需的专用材料费、土壤样品采集检测费、产量损失、占地补偿、劳务费、租赁费、印刷费、委托业务费、生产试验补贴等科目支出。

  合计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