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锈病的症状及治疗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879 次
小麦锈病的症状及治疗

小麦锈病的症状及治疗

作为一名农业方面的专家,我深知小麦锈病是小麦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也是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严重威胁。小麦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主要症状是小麦叶片和茎秆上出现红色、***或棕色的锈斑,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营养代谢。治疗小麦锈病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小麦的生长和发展。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小麦锈病的防治需要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角度出发。要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的小麦品种,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要做好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叶,保持田间通风透气,控制病害传播。还要合理施肥、浇水、喷药等,以提高小麦的抵御力和免疫力。

药剂防治

如果小麦锈病已经发生,需要采取药剂防治的措施。目前,常用的药剂有三唑酮、氧化锌等。在使用药剂时,要注意按照药剂说明书的要求,合理控制药剂的浓度和用量,以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小麦锈病的相关问题

1.小麦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小麦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和茎秆出现红色、***或棕色的锈斑,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营养代谢,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如何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需要参考小麦品种的抗病指标,选择抗病性好、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品种。

3.小麦锈病的治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麦锈病的治疗需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用量,避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4.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麦锈病的防治需要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角度出发,包括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做好田间管理、合理施肥、药剂防治等。

5.小麦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关吗?

小麦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密切相关,高温、高湿、多雨等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有什么特点?怎样防治?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斑形状又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小麦锈病在全国主要麦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植株枯死,不能抽穗,历史上曾给小麦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一般发病越早损失越重。

(1)症状历历识别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短褐斑”,这是区别三种锈病的口诀。条锈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含烂让,以后形成***粉疱,即夏孢子堆,呈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叶锈病初期出现褪绿斑,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秆锈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可为害叶片及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合成大斑;后期病部长出黑色、长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和菌丝体)在小麦和禾本科杂草上越夏和越冬。越夏病菌可使秋苗发病。春季,越冬病菌直接侵害小麦或靠气流从远方传来病菌,使小麦发病;发病轻重与品种有密切关系,易感病的品种发病较重。春季气温偏高和多雨年份,植株密度较大,以及越冬病菌量或外来病菌较多时,易发生锈病流行。

(3)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耐、避)病品种。二是药剂拌种。用粉锈宁按种子重量0.03%的有效成分拌种,或12.5%特谱唑按种子量0.12%的有效成分拌种。三是叶面喷药。发病初期每666.7米2用20%粉锈宁乳油30~50毫升,或12.5%特谱谈局唑15~30克,对水均匀喷雾防治。

问: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病症及防治措施?

一、小麦赤霉病
1:危害症状
小麦赤霉病可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在我县主要以穗腐为主,初在颖壳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
2:发生时期
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降雨多,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就可以流行。
3:防治措施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50~75公斤常量喷雾,在小麦扬花始期喷施一次,间隔5~7天再喷施一次。
二、小麦白粉病
1:危害症状
该病可侵染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2:发生时期
小麦白粉病在我县一般于4月中旬开始发生,4月下旬至成熟为流行期。阴雨天多、湿度较大、光照不足可引起白粉病严重流行;小麦群体过大、不合理施肥特别是偏施氮肥的田块会加重病害发生。
3:防治措施
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100克,加水45~75
公斤常量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
三、小麦纹枯病
1:危害症状
幼苗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小斑点,后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严重病株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小麦拔节后在茎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棕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
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后期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病株枯死,形成枯株白穗。
2:发生时期
小麦播种后便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发病适温为日均温20~25℃;在春季2月中下至
4月上旬,随着气温的升高,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病株率迅速增加,到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病原菌扩展侵染茎秆,病情指数上升;5月上中旬以后,发病重的因输导组织受害
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2:防治措施
⑴农业防治。选用丰产性能好,抗(耐)性强的或轻感病的良种,增施腐
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不偏施氮肥,增
强抗病力。适期播种,避免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及时田间杂草。
雨后及时排水。
⑵化学防治。①播前药剂拌种:每10公斤麦种用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5克或2.5%适乐时乳油10~20毫升进行拌种。②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当病株率达15%时,亩用12.5%禾果利30~60克或15%粉锈宁100克加20%的井岗霉素25~50克兑水45~7公斤对小麦茎基部进行喷洒,隔7~10天再喷洒一次,连喷2~3次。
四、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为普遍且严重,也是我国冬小麦重要的病害和主要防治对象。在我县主要发生的有条锈病和叶锈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一旦流行,就会迅速扩展蔓延,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1:症状特征
小麦锈病的主要症状是“条锈成行叶锈乱”。具体区分为:小麦叶锈病,夏孢子堆发生在叶片上,夏孢子堆小,橙***,圆形至长椭圆形,不规则排列;冬孢子堆主要在叶背面和叶鞘,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散生,埋于表皮下,有依麦秆纵向排列成行的趋向。小麦条锈病,以为害叶片为主,也可侵染叶鞘、茎秆和穗部;叶片上夏孢子堆较小,鲜***,狭长型至椭圆形,排列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小麦全蚀病菌较好气,发育温限3~35℃,适宜温度19~24℃。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较轻。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
2:防治措施
根据小麦全蚀病发生危害规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加强小麦全蚀病监测,防治上要坚持以麦播前土壤、种子处理和病残体为主,早春喷药防治为辅,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加大综防统治力度,提高整体防治水平。
⑴加强监控
一是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混杂在小麦种子间的病残体是小麦全蚀病远距离传播到新区的主要来源。对小麦良种繁育田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制度,严禁在发生小麦全蚀病的田块繁育种子,从外地调入我县的种子必须随车携带植物检疫证书,必要时进行复检,
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展蔓延。二是及时开展疫情普查。每年于5月中下旬,组织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对全县小麦种植区进行全面普查,调查发生面积、发生程度,为有的放矢地开展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⑵农业防治
①病残体。在收获前首先将病区死亡麦株全部拔除焚烧,留茬16厘米以上机割,麦茬拔除焚烧,单收单打,麦粒不作种子,秸秆要经高温发酵后作粪肥。
②合理轮作。发病地块合理轮作可延缓病害扩展蔓延,坚持1—2年与非寄主作物轮作一次,如棉花、花生、大豆、红薯、蔬菜等。
③加强田间管理。播期适当推迟,缩短病菌侵染期;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自身抗性;加强对病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减少病菌寄主。
⑶化学防治
①土壤处理。对重病田于犁地前,每亩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2.5公斤拌细土20公斤进行土壤处理,病区用药量要适当加大。
②种子处理。小麦播种前每10公斤麦种用3%敌萎丹50—60毫升或2.5%适乐时15—20毫升或2%立克秀10—15克等进行拌种处理。
③早春喷药。早春每亩用12.5%禾果利20—30克或15%三唑酮100—150克。

问:小麦锈病的症状与诊断

(1)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的粉疱,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2)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其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3)小麦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全成大斑,孢子椎周围表皮撒裂翻起,夏孢子可穿透叶片。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三种锈病症状可根据其夏孢子堆和各孢子堆的形状、大小、颜色着生部位和排列来区分。群众形象的区分3种锈病说:“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防治最好

防治小麦锈病可以使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

1、三唑酮

在为小麦防治锈病的时候,目前使用最多的药剂就是三唑酮。在小麦锈病的发病初期合理的喷施三唑酮,并均匀的喷洒效果会更好。

2、烯唑醇

烯唑醇也可以防止小麦锈病,我们可以在它的发病初期为它喷施12.5%的烯唑醇2000倍液。在种植过程中应该合理地为它喷施,注意不要漏施,如果防治效果不好的话,应该及时为它喷施第二次。

3、丙环唑

丙环唑是一种保护和治疗兼具的杀菌剂,可以被根,茎,叶等部分吸收。对于预防小麦锈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小麦锈病农业防治方法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樱斗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脊正磨。

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

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清姿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