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棚种植技术与管理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407 次
大棚种植技术与管理

大棚种植技术与管理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农业生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大棚种植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大棚种植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隔绝外界环境,提供更为稳定的生长条件,同时也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大棚种植也存在着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挑战。本文将探讨大棚种植技术与管理的相关问题。

大棚建设与设计

大棚的建设和设计是大棚种植的第一步。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地和地形,确保排水良好,避免积水。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大棚类型和规格。例如,蔬菜大棚需要有较高的透光率,而花卉大棚则需要有较高的保温性能。还需要考虑大棚的通风和遮阳问题,以及灌溉和肥料供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大棚环境控制

大棚环境控制是大棚种植的核心问题之一。大棚内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这些因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大棚内的环境需要进行精确的控制。其中,温度控制是最为重要的一项。一般来说,不同的作物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例如,蔬菜类作物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30℃,而花卉类作物则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大棚内的湿度和光照也需要进行控制,以满足作物的需求。

大棚病虫害防治

大棚内的病虫害防治是大棚种植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大棚内的环境相对封闭,容易滋生病虫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需要做好大棚内的卫生清洁工作,避免垃圾和残留物的滋生。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治药剂进行喷洒,以杀灭病虫害。在使用药剂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对人体和环境的安全。

大棚作物品质管理

大棚作物品质管理是大棚种植的最终目标。大棚种植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更为稳定的生长条件,从而提高作物的品质。需要对大棚内的作物进行精细化管理。需要对作物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和施肥,以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需要注意作物的采收时间和方式,以保证作物的品质和口感。还需要对作物进行质量检测和品牌建设,以提高作物的市场竞争力。

拓展百科知识

大棚是一种可以隔绝外界环境,提供良好生长条件的农业生产设施。大棚内可以控制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环境因素,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是指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品质管理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来源

《大棚蔬菜生产技术与管理》

《大棚花卉栽培技术》

相关问答拓展: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管理?

选择避风、向阳地块搭建好大棚后,深翻土壤,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搭配速效化肥,然后种植一些反季节蔬菜良种。

出苗后要做好棚内的湿度、温度管理,根据其生长情况合理追肥、防治病虫害。

大棚菊花种植方法和时间?菊花养殖技术①扦插:每年的4月上、中旬为扦插最佳时机,过早扦插易造成植株老化,活力不足,对秋季的开花不利。过晚扦插,则很能形成良好的一盆5~9头的丰满株型。扦插时选择盆边缘的脚芽,长度为6厘米左右,去除下部的叶片,只保留上部2片嫩叶即可,随即插入河沙或蛭石中,深度为2厘米为宜,淋透水置于半阴处,以后保持温度为20℃左右,如果昼夜温差在8℃左右时,生根最快。温度高于30℃,极易腐烂。并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以防萎蔫,应每天向插穗***增湿;环境可有微量通风,但要防止大风吹袭,否则同样会因失水而萎蔫。2周后可逐渐加强光照,以促进生根加速,并能得到较短壮的菊苗。在此期间,可向插穗喷施0.1~0.2%的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注意,如果菊芽在扦插之前,能用摘心更新一次后生长出来的新芽最好,这样对减轻品种的退化有积极作用。②基质:盆栽菊花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微酸性土或中性土最好,如用腐叶土+少量的炉渣灰,通透性强,营养丰富,PH值也稳定,适宜的PH值为6.2~6.5之间。一般的园土需要与腐熟的有机肥料、河沙或炉渣灰混合后栽培。初上盆时,以小号的盆为宜,且不要把土装满,1/2即可。在大暑节气前后,换到大号盆中,也只装至半盆土,以后在立秋前后最后一次修剪萌发新芽生长至5厘米左右时,可进行1~2次补填土,并且所填之土要肥沃,这样菊株根系发达,花朵硕大、艳丽,植株矮壮。③光照:喜充足的光照,不耐荫蔽,但能适应短暂的半阴或散射光照。以充足的光照生长最佳,茎干粗壮,叶色浓绿,发育良好。为典型的短日照花卉植物,在每天14小时的长日照下只进行营养生长,日照时间为12小时以下时花芽分化,夜间有10℃左右的温度时,对花芽的发育最有利。盛夏中午要适当遮阳。家庭中,养护菊花时,尽量不要隔着玻璃照射光照,应给予自然光照。④温度:菊花喜温暖,忌高温,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之间,最低温度不可低于5℃。最高温度达到32℃时,最好需要降温。将菊种宿根露地种植,可耐受-5℃左右的低温。⑤湿度:在空气湿度为50~80%之间生长良好,过于干燥的环境易焦枯叶尖、叶缘。应在高温季节除浇水外,还要向植株***增湿。⑥浇水:菊花扦插苗上盆后,对水分的需求不高,浇水以盆土表面干燥后浇灌即可,直到秋后天气凉爽时,生长旺盛期,再加大肥水管理,保持盆土湿润。古有“干兰湿菊”之说,其实这是一个相对的说法,菊花也怕湿涝,忌积水和长期大雨淋浇。在夏秋季,雨水充沛时,要将菊盆倾放,防止雨水涝渍。并在雨后及时扶正,并用清水冲洗叶片,家庭中少量种植时,可暂放避雨处即可。⑦施肥:上盆后的小苗,可在一周后少量根部施肥,以氮、钾为主,以后以长势与叶色而定,不要施用肥料过多,否则对秋后的株高难以控制。立秋后,生长加速,可逐渐加强肥料的施用量,并以全元素、含量均衡的肥料为宜,不要单施某种元素。⑧修剪、疏蕾、矮化:菊花的栽培过程中,修剪这个环节相当重要。在小苗上盆后,10~15天内进行第一次摘心,只保留3个芽眼或叶片即可,其他去除,如果茎节过长,只保留2叶。夏季大棚芹菜的种植与管理?

育苗

大棚芹菜种植育苗正值夏季,面临着强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所以苗床准备要具有遮光、防雨的条件。

播种前(种子先在15-20℃水中浸泡24h,然后用清水淘洗3-4遍,拌入细沙在15-18℃环境下催芽,每天记得翻动和浇水,保持湿润,一周左右即可发芽)先给苗床浇足底水,然后均匀地撒播发芽的种子。

播种后出苗前,需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出苗前还要在畦面上铺盖稻草或者架设遮阳网,防止阳光直射,起到降温保湿的作用。注意芹菜苗床整个生育期温度不能过低,光照强度不能过弱,否则易提前抽薹,降低产量和质量。

定植

定植前需整地施基肥,基肥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可配合施用少量化肥,特别是磷钾肥。起苗前注意要将苗床浇透水,以便可以连根拔起苗,定植时注意分畦栽种,畦内行距15-20cm,株距10cm,单株定植,深度适宜,以浅不露根、深不瘀心为度,全畦栽完立即浇定植水。

管理

刚定植后的芹菜苗处于缓苗阶段,需要勤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而且喷施叶面肥有利于促进新根的产生。

苗期生长,白天温度适宜控制在15-25℃,夜间温度适宜控制在10℃左右,当室温超过25℃时,需要放风调节温度。芹菜生长后期可适当提高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随着室外气温的降低,夜间大棚温度也会随着降低,如果低于10℃,则需要加强保温,防止冻害。

定植成活后需要蹲苗1-2周,之后需要注意保持垄面见干就湿,为中后期迅速生长打好基础。当芹菜苗长到6-7片叶时,开始进入旺盛生长期,此时是产品器官形成期,也是养分吸收的高峰期,要加强水肥管理。一般情况下每5-7d浇一次水,两水之间追一次肥,即两水追一肥,每次每亩追二铵20kg或尿素15kg,趁植株上无水滴时撒施,随后浇水,也可结合灌溉施入。随着气温的下降和大棚内温度的降低,适当延长浇水间隔时间,从每5-7d浇一次水改为10-15d浇一次水。浇水要在上午进行,浇水后要加强放风,以免湿度过大,造成芹菜徒长和病害。芹菜最适宜的空气湿度为80%,土壤湿度为80-90%。

大棚丝瓜如何种植及管理?大棚种植蔬菜在我们这里满眼皆是,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百里大棚三条线,万亩蔬菜连成片",就是对我们这里最好的形容。大棚栽培蔬菜,将蔬菜的一季栽培变为四季栽培,实现了蔬菜全年生产,淡季不淡,四季常鲜。

题主说大棚丝瓜如何栽培和管理,我不知道你想用什么样的大棚,在哪个季节里栽培,所以不好回答。那我就介绍一种冬暖大棚闲置期栽培丝瓜的方法吧。

总则

此茬丝瓜可称之为越夏延秋茬丝瓜栽培,主要是利用5–10月份冬暖大棚闲置期而进行生产。这一时期温度高,c光照强,白粉虱,烟粉虱,斑潜蝇等害虫危害重,不太适合丝瓜的生长,必须配合遮阳网,防虫网等辅助设施进行越夏秋延栽培,但市场缺少丝瓜,符合淡季供应市场的好处。

一,育苗

选择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对短日照不敏感的品种。如雅绿1号,夏绿1号,绿旺丝瓜等。

因为此茬丝瓜得在7月前后上市,持续采收到9月中下旬,所以正常的播期应该在4月上旬。

播种可以直播也可以育苗移栽。我们这里采用的是一次播种育成苗的方法,就是将催出芽的种子播种在营养钵中,不再分苗。

二,整地施肥

丝瓜对土质肥沃,湿润,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壤土或黏壤土尤为喜爱,所以你的棚里就得结合耕翻,亩施优质圈肥5000公斤以上,整平耙匀后,沿种植行开沟,亩施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或腐熟饼肥100公斤,然后封沟起垄,准备栽植。

三,定植

丝瓜植株达到7–8片叶子时可移栽,大苗移栽可有效控制丝瓜的前期徒长,促进生殖生长,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栽培株行距一般是80x35–40厘米,浇足定根水,埋土深度以埋住土坨为准。

四,管理

5月上旬揭除棚室前裙膜,同时除去天窗通风膜,换上防虫网,保持大棚昼夜通风,使丝瓜结果多品质好。

6–8月份在大棚膜上覆盖遮阳网,阴雨天光线弱时,卷起遮阳网。

肥水管理方面,丝瓜根系发达,需水量大,特别是在盛果高温伏旱期,一定要浇足水,水分供应必须保持均匀一致,防止忽干忽湿。干旱会导致丝瓜结果少,化瓜多,畸形瓜多,在高温干旱的季节尤为突出。浇水要在早晚进行。

越夏丝瓜易徒长,生长前期避免偏施氮肥,开花结果期加强追肥。第一次追肥在丝瓜的第一雌花出现后进行,一般亩追20公斤左右的复合肥,到丝瓜开花结果后,再重施肥一次,一般亩追复合肥30公斤左右。

在采收丝瓜期间,一般每采收2–3次瓜追肥一次,每次每亩追25公斤左右的复合肥。

此茬丝瓜的茎蔓发达,需要及时吊蔓。当丝瓜甩蔓时,用塑料绳吊蔓,当爬到棚顶时,要放蔓,同时摘除底部老叶。落蔓后的丝瓜植株呈南高北低的倾斜状,以利采光。

丝瓜的分枝性强,为防止出现郁闭,一般大棚栽培丝瓜不留侧蔓,只留主蔓结瓜。丝瓜基部节位的雄花可保留以提供花粉,其他的全部摘除,同时摘除卷须,以集中营养***雌花生长,促进结瓜。

冬暖大棚的丝瓜注意要人工授粉,特别是在蜜蜂活动少的阴雨天,每天的上午8–10点进行。也可以采用早瓜灵等生物调节剂涂抹幼瓜,防止化瓜,促进瓜条的膨大,效果很好。

五,病虫害防治

丝瓜在此期间主要发生的虫害是白粉虱,瓜蚜,斑潜蝇,瓜亮蓟马,黄守瓜,螨类,及霜霉病,疫病,炭疽病,褐斑病,角斑病,病毒病等。注意温湿度的调控,化学药品要注意预防第一,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越夏丝瓜正处于高温多雨或干旱季节,比其他大棚管理有一定的难度,但此茬丝瓜也正处于淡季,也是大棚的闲置期,生产好的话,可获得不错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