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特效药(桃树细菌性穿孔病)
该病分布于我国各桃产区,是桃树主要病害之一,是桃树重要疾病之一。在多雨年份或多雨地区,本病常引起落叶。为害桃、李、杏、樱桃、梅等核果类果树。
桃树叶片穿孔病正装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症状
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也能侵害果实和新梢。
1、叶片
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溃状小斑点,扩大后成为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紫褐色至黑褐色斑点,直径约2mm,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并有黄绿晕环,以后病斑干枯,边缘发生一圈裂纹,容易脱落形成穿孔,或仅有一小部分与叶片相连。病斑多发生在叶脉两侧和边缘附近,有时数斑融合形成一块大斑。病斑多早期脱落。
2、果实
果实发病初期,果面上发生褐色小圆斑,稍凹陷,颜色变深呈暗紫色,周缘水渍状。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常出现黄白色黏质分泌物。干枯时往往发生裂纹。
3、枝条
受害后,有两种不同形式的病斑,一种称为春季溃疡,另一种则为夏季溃疡。两者的大小
和形状有相当差异。春季溃疡发生在上一年夏季发出的枝条上(病菌于前一年已侵人)。春季,在第一批新叶出现时,枝条上形成暗褐色小疱疹,直径约2mm,以后可扩展长达1-10cm,但宽度多不超过枝条直径的50%,有时可造成梢枯现象。春末(大致在桃树开花前后)病斑的表皮破裂,病菌溢出并开始传播。夏季溃疡多在夏末发生在当年生的嫩枝上,最初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暗紫斑点。以后病斑变褐色至紫黑色,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边缘呈水渍状。
桃树叶片穿孔病正装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病原
病原菌为黄单胞杆菌属甘蓝黑腐黄单胞菌桃穿孔致病型,菌体短杆状,两端圆,一端有1-6根鞭毛。在肉汁洋菜培养基上形成黄色圆形菌落。革兰染色阴性。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4-28℃,最高37℃,致死温度57℃。病菌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10-13天,在枝条溃疡组织内,可存活1年以上。
桃树叶片穿孔病正装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枝条皮层组织内越冬,翌春随气温回升和桃树组织内糖分的增加,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形成春季溃疡病斑,成为主要初侵染源。桃树开花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和昆虫传播,病菌经叶片的气孔和枝条及果实的芽痕或皮孔侵人。叶片一般于5月间发病,夏季干旱时病势进展缓慢,至秋季、雨季又发生后期侵染。病菌的潜伏期因气温高低和树势强弱而不同,叶片病害潜育期当温度25-26℃时为4-5天,20℃时为9天,16℃时为16天;树势强时潜育期可达40天。幼果感染的潜育期为2-3周。随着果实长大,潜育期也长,可达40天。
果子受细菌性穿孔病危害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发病条件
在降雨季节或多雨、多雾地区和温暖阴湿的天气下,该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干旱少雨时则发病轻。由于我国南方降雨量过大,特别是四川地区,属于盆地,夏季多雨,高温高湿时间频繁,进入4月下旬5月初开始预防该病至9月份,特别是在6月-8月是穿孔病的活跃期。另外,如果桃树势弱,园地排水、通风不良的也容易引发穿孔病的发生。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防治方法
1、加强桃园管理。桃园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修剪,使桃园通风透光,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
2、清除越冬菌源。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
3、喷药保护。发芽前喷5被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发芽后喷72%农用链需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喷布20%磨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半个月喷1次,共2-3次。
针对性用药:农用链霉素
在这给大家介绍一下:桃树、李树、杏树等果树在预防细菌性穿孔病时,使用针对性药物:春雷霉素、农用链需素、中生菌素,可以说直接药到病除,每次病虫害防治的时候加入这其中一样即可;另外再提醒一下果农们,不管你是如何防治病虫害,每次用药的种类最好分开,不能连续重复2次以上,避免病虫害产生抗体,失去药性,造成损失。
针对性用药:中生菌素
备注: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病发生的时间与种植区域的气候相关,特别是我国南方多雨地区与多雨季节,在高温高湿阶段最容易感染,该病也与树势强弱、管理以及品种有关。所以,各位种植户,种植桃树重在管理,应提前预防,综合防治措施,如果病害已经发生了在治,就已经迟了!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