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霉素可以治疗黄瓜什么病
一、黄瓜棒孢叶斑病
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怎么治,打啥药最好,请专家说下,解决了问题就采纳。黄瓜霜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俗称“跑马干”、“干叶子”,一旦发病,发展迅猛,所以提早发现,及时防治非常关键。此病在各生育期都可发生,以生长中后期较为常见,主要为害叶片,往往先在棚室滴露处或窝风处发生,形成发病中心,之后迅速扩散。
症状识别:发病初期在叶背形成水浸状小点(清晨有露水时较明显,露水消失后隐退),逐渐扩展成多角形水浸状斑,以后长出黑紫色霉层。叶正面病斑初期褪绿,逐渐变成黄褐色坏死斑,多角形,最终多个病斑相互连接成片致叶片枯死。抗病品种病斑扩展缓慢,病斑较小,呈多角形或圆形,背面霉层稀疏或没有。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症状与霜霉病很相似,常因诊断不准确造成误用农药,贻误防治时机。
症状识别:黄瓜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浸状褪绿色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呈多角形,浅褐色。潮湿时叶背病斑溢出白色菌脓,病斑后期干燥时常穿孔或破碎。叶柄、卷须、果实和茎蔓也可受害,病斑沿茎沟纵向扩展,形成条斑,严重时病茎纵向开裂,染病瓜条有臭味儿。
黄瓜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1)前者病斑较大,颜色较深,黄褐色,不穿孔;后者病斑较小,颜色较浅,质脆易破裂穿孔。(2)前者潮湿时叶背病斑上产生黑紫色霉层;后者潮湿时叶背病斑上溢出白色菌脓,干后留下白痕。(3)摘下病叶对太阳光观察,前者病斑无透光感;后者有明显透光感。(4)前者不为害瓜条;后者可为害瓜条,产生水浸状、近圆形病斑,潮湿时病斑产生菌脓,病斑向瓜条内部扩展,维管束附近的果肉变色,病瓜后期腐烂有臭味儿。在症状拿不准时可采用简单方法辨别,即将病叶取下,放在一个干净的塑料袋中稍淋点儿水,于15℃-20℃下放置24小时,若背面病部有黑霉产生就是霜霉病,无黑霉而有菌脓溢出就是细菌性角斑病。区别诱发原因不同,低温高湿易诱发细菌性角斑病;常温高湿易诱发真菌性霜霉病。病叶对光的透视度不同,角斑病病叶有透光感觉;霜霉病病叶无透光感觉。发病部位不同,角斑病主要浸染叶片和瓜条,有时危害瓜蔓;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颜叶和穿孔有差异,角斑病病斑颜色较浅,呈灰白色,初期易开裂,形成穿孔;霜霉病病斑颜色较深,呈黄褐色,不开裂不穿孔。叶片背面病斑特征不同,角斑病叶片背面病部有乳白色菌液,干燥后呈白色膜或白色粉末;霜霉病病叶背面有黑色或紫灰色霉层。病斑形状相似但大小不同,角斑病病斑较小,浸染速度慢;霜霉病病斑较大,浸染速度快,中期病斑相互连接成片。清早角斑病病叶背面蜂窝形水浸状;霜霉病病叶背面不规则形水浸状。
防治防治角斑病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或72%新植霉素4000倍液、60%细菌净800倍液、70%可杀得1000倍液。防治霜霉病可选用69%烯酰吗啉1000倍液、72%普力克1000倍液、70%安泰生1000倍液、68.75%银发利1400倍液,并可掺入禾欣液肥600倍液。,黄瓜角班病怎样治疗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