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病毒病用什么药 冬瓜病毒病用什么药治疗最好
冬瓜病毒病是由冬瓜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常见于冬瓜、西瓜等瓜类作物。该病毒会导致瓜果变形、变黄、变软、甚至腐烂,给农作物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目前,针对冬瓜病毒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药物和生物防治两种。
化学药物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冬瓜病毒病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药物有:
- 氧化亚铜: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多菌灵:能够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常用于防治病毒性***。
- 福美双:能够抑制病毒的繁殖,同时还具有杀菌、杀虫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化学药物治疗冬瓜病毒病时,应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影响。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然的生物资源对冬瓜病毒病进行防治的方法。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
- 拮抗细菌:能够与病毒竞争营养和生存空间,从而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 真菌制剂:能够通过感染病毒,使病毒失去活力,从而达到防治的效果。
- 昆虫防治剂:能够杀死传播病毒的昆虫,从而防止病毒的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生物防治方法时,应选择适宜的生物资源,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总结
冬瓜病毒病的治疗方法有化学药物和生物防治两种。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并注意药物和生物防治剂的使用方法和浓度,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影响。
相关拓展:
冬瓜病毒病释义:
冬瓜病毒病,又称花叶病。冬瓜病毒病主要为害架冬瓜,致冬瓜呈全株性系统花叶或瓜畸形,发病早的病株节间缩短或矮化,花期叶片出现褪绿黄斑,逐渐形成斑驳或大型环斑,致整个叶片凹凸不平,有些品种呈明脉或沿叶脉变色。病情严重的病株率高达50%,损失较大。问:冬瓜:这是什么病?
冬瓜病毒型芦病,由蚜虫、蓟马、粉虱传播病毒。用菇类蛋白多糖(或香菇多糖)加天然芸苔素加辛菌胺乙酸盐(或氯溴异氰脲酸)加硫酸慎宴锌加噻虫嗪(或啶虫脒)防治,宽租银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以钝化病毒,削弱病毒活性,抑制病毒繁殖,杀灭病毒和传播病毒的蚜虫、蓟马、飞虱,就能预防发病,防止蔓延。问:最近天天下雨,这个冬瓜得了这个病该打什么药好了。
你这种明显是瓜类疫则嫌病,危害的部位在嫩茎、慧盯野叶片或者瓜上面。病菌种类属于低等真菌病害。
首先要注意瓜园卫生,清除那些病叶、病株和杂草。
接着剪掉一些瓜叶,达到通风透气的效果。
在下雨之前,直接瓜田里打药来预防,农药的话推荐使用保护性杀菌剂,比如代森锌,代森锰锌等。
如果只是初期发病症状,可以使用治疗加保护性杀菌剂,比如氰霜唑。
然后在下雨之后的话,前喊可以治疗性和保护性的一起使用,就是上面说的几种药品。
这样双管齐下,相信你的瓜田很快就恢复健康了。
问:冬瓜病毒病有什么特效药防治?
冬瓜病毒病在蚜虫大发生时较重,一般地块发病率为40%~50%,严重地块发病率可达90%以上,减产超过7成,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冬瓜发病后,呈全株性系统花叶。发病早的病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芯期叶片出现褪绿黄斑,逐渐形成斑驳或大型环斑,致使整个叶片凹凸不平。果实发病,瓜面具瘤状突起,严重的表现个小、畸形。该病病源主要为黄瓜花叶病毒。传毒媒介为桃蚜和瓜蚜。防治上,在蚜虫发生时,可用21%灭杀毙6000倍液或25%灭扫利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等药剂防治,喷药时重点喷叶背,尽量将药液喷射到瓜蚜、桃蚜上。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2~3次。专家提示:由于冬瓜的黄花对蚜虫有诱集作用,故冬瓜受害较其它作物严重。6~7月是其危害盛期。比正常育苗提早出苗10~15天的瓜秧,对病毒的危害能起到抵抗作用!问:冬瓜病毒病能治好吗?用什么药好
冬瓜病毒病在蚜虫大发生时较重,一般地块发病率为40%~50%,严重地块发病率可达90%以上,减产超过7成,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冬瓜发病后,呈全株性系统花叶。发病早的病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芯期叶片出现褪绿黄斑,逐渐形成斑驳或大型环斑,致使整个叶片凹凸不平。果实发病,瓜面具瘤状突起,严重的表现个小、畸形。该病病源主要为黄瓜花叶病毒。传毒媒介为桃蚜和瓜蚜。
防治上,在蚜虫发生时,可用21%灭杀毙6000倍液或25%灭扫利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等药剂防治,喷药时重点喷叶背,尽量将药液喷射到瓜蚜、桃蚜上。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专家提示:由于冬瓜的黄花对蚜虫有诱集作用,故冬瓜受害较其它作物严重。6~7月是其危害盛期。比正常育苗提早出苗10~15天的瓜秧,对病毒的危害能起到抵抗作用!
问:冬瓜病毒病有什么特效药防治?
冬瓜病毒病在蚜虫大发生时较重,一般地块发病率为40%~50%,严重地块发病率可达90%以上,减产超过7成,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冬瓜发病后,呈全株性系统花叶。
发病早的病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芯期叶片出现褪绿黄斑,逐渐形成斑驳或大型环斑,致使整个叶片凹凸不平。果实发病,瓜面具瘤状突起,严重的表现个小、畸形。该病病源主要为黄瓜花叶病毒。传毒媒介为桃蚜和瓜蚜。
防治上,在蚜虫发生时,可用21%灭杀毙6000倍液或25%灭扫利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等药剂防治,喷药时重点喷叶背,尽量将药液喷射到瓜蚜、桃蚜上。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专家提示:由于冬瓜的黄花对蚜虫有诱集作用,故冬瓜受害较其它作物严重。6~7月是其危害盛期。比正常育苗提早出苗10~15天的瓜秧,对病毒的危害能起到抵抗作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