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柑橘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柑橘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病原菌主要通过柑橘植株的叶片、花、果实等部位侵入寄主体内,导致柑橘叶片变成**、枯萎,并在果实上形成黑色斑点,严重的话甚至导致果实腐烂。及时发现柑橘炭疽病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柑橘的生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症状
柑橘炭疽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花和果实上。在叶片上,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初期为淡**,后期变为褐色或黑色,边缘有明显的暗色环。在花上,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灰白或淡**,边缘呈褐色。在果实上,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初期为淡**,后期变为黑色,表面有明显的凹陷,果实质软化,腐烂,有臭味。
防治方法
1.保持环境卫生:清除病株及其周围的落叶、病果、病叶、病枝等,减少病菌的存活和传播。
2.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或砧木,提高柑橘的抗病能力。
3.合理施肥:柑橘炭疽病易在氮肥过多或磷钾缺乏的环境下发生,因此需要根据土壤情况和柑橘生长需要,合理施肥。
4.化学防治:可选用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百菌清、波尔多液等,但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柑橘炭疽病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答案:柑橘炭疽病主要危害柑橘的生长和发展,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果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需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问题二:如何预防柑橘炭疽病?
答案:首先要保持柑橘树的环境卫生,清除病株及其周围的落叶、病果、病叶、病枝等,减少病菌的存活和传播。选用抗病品种或砧木,提高柑橘的抗病能力。同时,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多或磷钾缺乏的情况发生。
问题三: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答案: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时,需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在使用前要认真阅读药剂的说明书,按照说明进行稀释和喷洒,避免过量使用。
百科知识:
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是一种由铜石和石灰混合而成的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波尔多液广泛应用于农业、园艺等领域,对于柑橘炭疽病的防治也有一定的效果。
参考来源:
1.《柑橘炭疽病的症状与防治》中国农业出版社
2.《农业病虫害防治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
释义拓展:柑橘炭疽病
柑橘炭疽病常引起大量落叶、落果、枝梢枯死和树皮爆裂,严重时可致整株死亡。在果实贮藏运输期间,还会引起大量腐烂。问答拓展:柑橘炭疽病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主要危害柑橘的叶、稍、花和果实,造成柑橘大面积发生落叶、落花落果、枝稍枯死、果实腐烂。在柑橘新稍期时,可以用400倍的25%溴菌多菌灵、600倍的50%多锰锌、600倍的12%松脂酸铜、500倍的65%代森锰锌、1000倍的25%咪鲜胺等药物进行喷施2-3次,每隔10天喷施1次。柑橘炭疽病症状表现的判断表现1、叶片受害表现
柑橘的新叶染病后,从叶尖逐步扩展,叶片表现淡青色中带暗褐色,显示出现水烫状的病斑,并有同心轮纹壮的小黑点,容易发生落叶现象。
如果湿度过大,病害处还会长出粉红色小点,随着病盯察情的发展叶片会变暗腐烂并落叶。
柑橘的成叶染病后,叶尖表现为暗绿到黄褐色的水浸状病斑,干燥的环境下病害处出现灰白色的病斑,并长有黑色的小点。
柑橘的老叶染病后,叶缘会出现凹陷的不规则病斑,有轮纹状的小黑点。
2、枝稍受害表现
柑橘的枝稍染病后,一般在叶柄基部的腋芽出开始发病,出现会淡褐色的椭圆形病斑,然后扩展成梭形的灰白色病斑,并长出小黑点。
等到病斑环绕枝稍一圈后,病稍就会从下往上逐步干枯死亡。
湿度较大时,新稍顶端会表现为水烫状,三五天后就会枯萎变黑。
3、果实受害表现
柑橘的果实染病后,幼果先会出现暗绿色、凹陷的小病斑,并长有白色霉状物或朱红色的小点,然后随着病情扩展到整个果实,导致幼果形成僵果挂在枝头。
如果湿度较大,受害幼果表面会长出白色霉层和淡红色的小点。成果表面会出现凹陷、黄褐色、不规则的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颜色会逐步加深,并造成果实腐烂。
4、花受害表现
柑橘的花朵受染病一般多侵害雌花的柱头,造成花朵变褐腐烂,进而导致花朵脱落。
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方法1、彻底清园
在果园采收后,要结合果树修剪把园内的病枝病叶、枯枝病果等进行彻底清理出园,并进行集中焚烧凯棚茄或深埋,以减少越冬病菌的数量,控制发病的源头。
2、科学水肥
在柑和洞橘施肥时,应当尽量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或农家肥,合理控制使用氮肥,适量增施磷钾肥。
有条件的建议使用测土配方施肥,以此培育健壮树势,增强树体的抗病性,同时还要加强柑橘园内的排水和浇水管理,以防园内积水积涝。
在柑橘采果前7-10天时就可使用越冬肥,及时使用花芽肥,以此来促进柑橘枝稍的萌发和老熟,可以达到增强树势、提高果树自身抗病害的能力。
3、药物防治
①在柑橘落叶后,结合冬季清园可以用500倍的40%灭病威或0.8-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杀菌消毒。
②在柑橘新稍期时,可以用400倍的25%溴菌多菌灵、600倍的50%多锰锌、600倍的12%松脂酸铜、500倍的65%代森锰锌等药物进行喷施2-3次,每隔10天喷施1次。
③在柑橘落花后一个月内,可以用500倍的40%灭病威、500倍的65%代森锰锌、800倍的50%多菌灵、1000倍的32.5%苯甲嘧菌酯等药物进行喷施2-3次,每隔10天喷施1次。
在进行柑橘炭疽病药物防治时,要重点抓好新稍、夏稍、秋稍以及落花后的防治关键期,注意交替用药,以免病菌对药物产生抗性而降低防治效果。
问答拓展:炭疽病对柑橘的危害大吗?能怎样有效防治?
柑橘炭疽病也叫柑橘爆皮病。是柑橘普遍发生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病症之一,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影响产量和质量,发生严重时造成死树毁园。结合我以前做农药**的经验,就从柑橘炭疽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止措施来说说!
一、柑橘炭疽病的发病症状
该病可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以叶片受害最重,该病害也是一种重要的贮藏期病害。
叶斑型(慢性型):病斑多出现在成长叶片或老叶片叶尖和叶缘,早春低温和多雨时,叶尖呈水渍状暗绿至黄褐色斑,病斑边缘不明显,多呈“^”形枯死,病、健部分分界明显,干燥时病斑灰白色,其上散生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多雨时病斑有朱红色胶质溢出。老叶病斑多在叶缘,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2~35px,病斑稍下凹,中间呈灰白色,其上也生轮纹排列的小黑点。叶枯型(急性型):常出现在春梢嫩叶上仿猛,从叶尖外逐渐向下呈“V”字形扩展,初为淡青带暗褐色开水烫伤状的急性型病斑,边缘呈不清晰波纹状,边缘不明显,病叶易脱落,潮湿条件下病部生粉红色小点,后期颜色变暗,病叶腐烂,常造成全株性严重脱落。枝梢:一是冻害后病梢自上而下枯死,病斑灰白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点。另一种则从腋芽开始发生棱形淡褐色病斑,枝枯后呈灰白色,其上亦散生黑色小点,叶常呈干卷状挂在枝上。如连绵阴雨,嫩梢顶端3~10cm处突然发生开水烫伤状,3~5天后即为凋萎的急性型症状。果实:幼果病部初为暗绿色油渍状斑点,后扩展至全果,在潮湿条件下,病果上出观白色霉层及淡红色小粒点。病果腐烂后失水干缩成僵果,一般不脱落。成熟果实受害一种出现黄褐色凹陷的病斑,圆形或近圆形,果肉一般不受害。另一种多发生在贮藏期,果上病斑深褐色,并逐渐扩大引起全果腐烂。有时表面长处黑绿色的茵丝体和黑色小点。二、柑橘炭疽病发病规律
柑橘炭瘟病是一种真菌**害,炭瘟病菌属于一种典型的潜伏侵染菌。病菌在嫩叶及幼果期就已经侵入到柑橘组织内部。病凶的寄生性较弱,即树势健壮时不发生或少发生炭疽病,若树势生长弱,抵抗力下降就会发病严重。炭疽病是否发生决定于外界的环境条件和树体本身的抗病能力。其发生与气候、栽培条件及树势密切相关。特别是当上年秋冬多雨寡照、橘园积水、根系缺氧、树势较弱时,炭疽病病菌会“乘虚而入”潜伏侵染,造成越冬病原菌基数较大;初春又遇强寒流侵袭,树体受冻,抗病力下降,加之低温多雨气候非常有利于炭疽病病菌大量传播和入侵,造成树体为害。发病后叶上发生黄褐色圆形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在病斑褪色部分,分布着轮纹状的许多小黑点,在枝杆上形成大小不一的梭型和带状病斑,使树皮爆裂,群众称为“爆皮病”。12月下旬至翌年3-4月发病。
三、柑橘炭疽病防治措施
注重适时采收,在正常成熟期内抓紧采收备橘桥,及早恢复树势。可结合冬春修剪,剪除病虫枯枝,摘除、捡拾落叶、落果,并集中烧毁,铲除病原菌,减少病原菌的积累。科学修剪,防止树冠郁蔽。均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排除积水,防止根系缺氧。改变果农盲目用药、滥用农药、超常用药的不良习惯,变为科学使用农药,预防为主、对症下药,及时有效最大限度地杀灭病原菌控制病害发生和流行。在春夏秋梢期各喷1-2次杀菌剂,或在初发病时开始喷药防治,施药间隔10-15天,连续喷药2-3次。可选用25%咪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或22.2%抑霉唑伍返乳油3000~4000倍液,或12%松脂酸铜乳油500-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刺500倍液,或30%丙多·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25%溴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性粉刺500-800倍液,轮换喷施。问答拓展:甜橙炭疽病比较严重,防治方法有哪些?
不同柑橘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这导致橡或顷田间柑橘对炭疽病的抗性差异很大。种植柑橘树时,果农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市场参与者、价格,还要选择合适的品种。根据种类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在种植区选择柑橘品种才能体现出最适宜的生态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种类的生产潜力,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防治病害,一切归零。
柑桔炭疽病主要是通过空气、昆虫、雨水传播,通过伤口团前在柑桔果树和通风孔内,在高温高湿、粘质土壤、土壤贫瘠、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局部氮梁陆素、树势虚弱等情况下发生的,前一年秋冬遭受低温冻害并已淹没果园,柑桔炭疽病发病率较高,危害较严重。在柑桔施肥方面,应尽量提供腐烂有机肥或农家肥,合理控制,施用氮肥量下增加磷肥,有条件的推荐使用测土和化肥,培育树木的旺盛生长潜力,提高树体的抗逆性,同时加强柑桔园的排水和浇灌管理,防止现场水涝。另外,柑桔采摘前7-10天可以在冬季施用化肥,及时施用花芽肥,以促进柑桔枝条的萌发和老熟,可以实现树势的增强,提高果树自身的抗病能力。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