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玉米田红锈病怎样防 玉米田红锈病怎样防治最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236 次
玉米田红锈病怎样防 玉米田红锈病怎样防治最好

如何防治玉米田红锈病?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玉米田红锈病的发生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损失。那么,如何防治玉米田红锈病呢?

什么是玉米田红锈病?

玉米田红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的叶片、叶鞘、穗和茎上。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小圆点,随着病害的发展,小圆点逐渐扩大并变成红色,形成红色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色斑点会融合成大片,使叶片变形,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产量。

如何防治玉米田红锈病?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性较强的玉米品种,是预防玉米田红锈病的首要措施。

2.清除病残体:在玉米收割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以减少病菌的越冬量。

3.避免连作:玉米田红锈病菌会在土壤中越冬,避免连作可以减少病菌的累积。

4.合理施肥:玉米缺乏营养易受病害侵害,合理施肥可以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

5.喷洒农药:如果病害已经发生,可以喷洒有效的农药进行治疗,但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喷洒时间。

如何预防玉米田红锈病的发生?

1.加强管理:加强玉米田的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病虫害,保持玉米田的通风和透气性。

2.及时发现:及时巡视玉米田,发现玉米田红锈病的早期症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3.科学种植:科学种植玉米,合理施肥,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

玉米田红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玉米田红锈病的发生会导致玉米的光合作用和产量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玉米的死亡,给农民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玉米田红锈病的病菌是什么?

玉米田红锈病的病菌是锈菌属的真菌,主要有大玉米红锈病菌和小玉米红锈病菌两种。

玉米田红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关吗?

玉米田红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有一定的关系,高温多湿的气候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容易引发玉米田红锈病。

如何识别玉米田红锈病?

玉米田红锈病的症状比较明显,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小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圆点逐渐扩大并变成红色,形成红色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色斑点会融合成大片,使叶片变形。

在玉米田巡视的时候,只要仔细观察叶片的变化,就可以识别出玉米田红锈病。

相关拓展:

问:玉米锈病怎么防治?

玉米产生锈病之后,首先需将染陪做病植物清除并销毁,然后将土壤生根,施加适量的生石灰消毒,玉米锈病发病前期可以使用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500~2000倍液、30%氟硅唑微乳剂300~5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治疗。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30°--50°的纬度之间。
栽培面积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和罗马尼亚。我芦激衡国的玉米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铅链山区。

问:玉米锈病的防治方法

1、清理:产生玉米锈病之后,首先需将田地间生病的植株清旅庆晌除,并及时将其销毁。2、药物:玉米产生锈病之后,可以使用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500~2000倍液进行治疗,注意每亩地只能使用30~60克。3、管理:玉米产生锈病之后,需加强田地间的管理,施加适量的磷肥,增加玉米的抗病性。
玉米锈病多在差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产生,需深沟高畦栽培,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整拆锋枝,开好排水沟系,使雨后及时排水,与其他非豆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染病初期需及时治疗。

问:防玉米红锈病的药?

用药防治玉米锈病,应早防早治,力求在零星发病时及时防治。玉米锈病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问:玉米红锈病怎么防治?

防治方法由于锈病是气传病害,后期发病,喷雾防治效果不理想,应注重及早防治。

目前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包括:(1)选育和利用抗病或中等抗病的品种。(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寄主抗病力。(3)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适度用水,雨后注意排渍降湿。(4)在感病品种连片种植且阴雨连绵的情况下,要密切注意观察病害发生情况,早防早治,力求在零星病叶期及时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12.5%速保利(R-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控制病害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