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黄瓜苗又细又长怎么办

2024-01-1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70 次
黄瓜苗又细又长怎么办

  这一篇经验汇总会给朋友们说明“黄瓜苗又细又长怎么办”的内容进行详尽阐述,期望对你们有几许帮助,下面开始阅读吧!

  1、及时松土:黄瓜育苗要立即松土,保证土壤的透气性。2、追肥:给黄瓜苗施磷、钾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

  3、补光:去除黄瓜苗周围的遮蔽物,使其受光均匀。4、调整密度:调整黄瓜苗株距30厘米,行距80厘米。

  黄瓜苗又细又长。可能是种植前土壤没有深耕,造成土壤板结,根系无法呼吸,生长无力。

  此时应立即松苗,保证土壤透气性高。

  黄瓜幼苗在发育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

  如果肥料施得太多,植株就会又瘦又长。此时应给黄瓜育苗追施磷钾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

  黄瓜幼苗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旺盛。如果种植地点光照不足,植物就会发育不良。

  此时应移去黄瓜苗周围的遮蔽物,让其接受充足的阳光。

  黄瓜苗的栽植密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养分不足,长势弱。

  种植时最好保持30厘米的株距,80厘米的行距。栽植过密,应及时拔除多余的苗木。


好文探索:黄瓜幼苗徒长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黄瓜是夏秋季节最抢手的蔬菜,随着大棚蔬菜和加温温室的普及,一年四季都能吃得到新鲜的黄瓜,但是黄瓜很娇气,不到需求的水肥数量多,病虫害也特别多,而且从苗期开始就需要细心护理才能多开花多结果,如果因为幼苗徒长造成徒长苗,植株积累养分少,抵抗力降低,结果部位上移,还容易落花落果。今天,农耕子就来谈谈自己种植大棚黄瓜和露地黄瓜的实践经验,希望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黄瓜喜欢温暖的气候,不耐严寒。生育期最适温度为10~32℃,经过低温练苗的可以忍受短期的3℃低温,温度超过35℃,出现发育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

  白天保持25~32℃,夜间15~18℃最有利于生长发育。最适宜地温20~25℃,最低低温15℃。

  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

  苗出土前土壤温度保持白天25-30℃,夜间16-20℃,地温20-25℃最佳。

  幼苗出土后至第1片真叶展开,气温和地温降低1~2℃,有利于缩短下胚轴长度,形成壮苗。

  黄瓜苗移栽后以促进缓苗为主,白天温度适当提高,夜间温度适度降低。

  缓苗后温度控制在30℃以下,夜间温度控制在15-12℃,控制旺长。

  徒长苗很好区别的,出苗期表现为下胚轴太长,形成高脚苗,幼苗期主要表现为根系不发达。茎杆细长,节间变长。叶色黄绿,叶片薄。

  徒长苗比壮苗瘦高,组织疏松,干物质积累少,营养生长过旺,无法保证开花结果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对于高产稳产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

  ①根系弱,吸收水分能力差,茎叶柔弱,在空气湿度小的情况下容易失水,表现为萎蔫。

  ④开花迟,畸形花多,容易落花。

  不同的黄瓜栽培模式、不同的栽培季节、不同的土壤状况等都会对幼苗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就分开来说,以求能够分别对待。

  共同点就是播种密度大,间苗不及时,造成幼苗拥挤而发生徒长。光照时间不足或者遮阴等造成的光照不充分引起的徒长。高温高湿促进了幼苗旺长。氮素化肥使用量太高造成的旺长。

  冬春栽培的育苗都在保护地进行,移栽前夜间温度高,昼夜温差小是形成徒长的主要原因。雨雪天气造成的光照时间太短,没有及时揭开地膜等,都会完成幼苗徒长。

  移栽后徒长苗叶片大,节间长,雌花少,坐瓜困难。

  春季露地栽培一般也是在小拱棚育苗,密度是关键,有机肥要充足,出苗后开始通风降温,一叶一心后提温,移栽前降温练苗。

  育苗期温度高湿度大,最主要的还是高温高湿,育苗地排灌方便,降低湿度是关键。

  严格地说,黄瓜幼苗徒长需要控制好三个时期,第一个是出苗期,第二个是移栽前的幼苗期,第三个是移栽后到开花前的幼苗期。

  这三个不同的阶段,管理方法不一样。

  夏秋季育苗地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没有遮阴、非重茬地的肥沃壤土最好,防止高温高湿引起徒长。

  光照强度高时,可以适当遮阴,避免高温强光烧苗。

  育苗地必须精细整地,施足有机肥,播种时只需要撒施一些二铵就可以,避免使用氮肥过多造成营养过剩,形成徒长苗。

  黄瓜最好营养钵育苗,及时间苗防止幼苗拥挤造成徒长。营养钵的营养土按照1立方米1公斤磷酸二铵配制,不需要氮肥。

  保持土壤潮湿,地温保持在20~25℃,温度过低,需要加热提高地温,地温过高的,高温季节可以通过遮阴,保护地可以通过降温排湿解决,防止形成高脚苗。苗出齐后,撒0.3厘米厚细土,密实土壤。

  幼苗出现一叶一心期,地温过高而气温过低最容易下胚轴延长,地温保持在10~20℃,气温保持15~30℃,保持10~15℃昼夜温差非常有必要。

  保护地栽培需要撤去地膜,露地栽培及时撤去秸秆、草帘等覆盖物,增加苗床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可以通过选用无滴膜等透光性高的农膜,早晚揭开草帘等,阴雨天气也要增加光照,撤去夏秋季的遮阴网等增加光照。

  二叶一心的时候,下胚轴延长已经停止,可以适当提高温度。

  三叶一心的时候可能出现缺肥症状,可以通过浇水追施氮肥。

  移栽前降温降湿,保护地可以通过通风降低湿度和温度。

  移栽前一天浇水,便利于起苗,减少根系损坏。

  移栽时浇足水分,增加空气湿度,确保根系和土壤接触,适当遮光,防止缓苗时间长。

  移栽时,可以将徒长苗栽植深一些,保持子叶在土壤表面即可。缓苗结束必须及时撤去覆盖物,降低湿度,及时追肥灌水,确保营养充足,为开花结果创造条件。

  一般情况下最好不使用,使用过量会影响幼苗和结果率。确有必要时,可选用50%的矮壮素原液兑水配成2500~3000倍液喷洒,1平方米苗l000毫升用量,一般10天后幼苗叶色浓绿,茎杆粗壮。


精选问答:


  1、黄瓜种植方法和技术?

  1.

  整地施肥。选择酸碱度5.8至7.8之间有机质含量丰富的肥沃土壤中,土壤的PH值以在6.5为宜。尽量不和瓜类作物连作,每亩施入腐熟肥4000kg。通过翻地让土壤跟肥料充分结合。整地采用高垄深沟,一般的垄宽在1.5米 (连沟),每垄的高在25厘米以上,双行种植。

  2.

  选种播种。做好选择早熟、耐低温品种。可以育苗移栽,也可以直接播种。一是催芽。将黄瓜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搅拌15分钟,可杀灭种子表皮所带的多种病菌。然后让其自然冷却浸种6~10小时。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湿纱布包好,放入温度在28℃~30℃的环境中。24小时后即可开始出芽,2~3天可基本出齐。二是育苗。选择大小合适的育苗钵。将苗土装到育苗钵中,催好芽的种子平放到育苗钵中,上盖1厘米的细土。三是移栽。苗龄不要过长,一般在30~35天左右。黄瓜苗的行距在30公分左右,株距在30公分左右。

  3.

  搭架引蔓。在黄瓜苗长至40公分左右的时候,黄瓜苗开始吐丝爬蔓,这个时候就要进行架条处理。选用1.5-2米的树条或者竹竿,以黄瓜苗为中心,在它的上方搭建**字形,用绳子绑好定型。卷须出现后,每间隔3到4天便引蔓一次,要使植株的分布平均。

  4.

  瓜秧管理。黄瓜苗在爬到60公分的藤蔓的时候,要对横向的苗芽叉进行摘除,在根部到顶部的纵向主干上的叶片数量达到30多片的时候,要对黄瓜的顶端进行除叉处理,对于多余的枝条,要进行剪枝处理,以免枝条过多浪费养分。

  5.

  水肥管理。在苗期植株长到2至3片真叶的时候,一般可以施入少量的化肥,每亩要施**素在5公斤左右。促使黄瓜苗更好的生长。当黄瓜结瓜后一般每10-15天便可以追肥1次,通常每亩可以施入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在开花和结果时期水量要求的稍多,在晴天一般是三天淋水一次。

  6.

  防治病虫害。黄瓜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种类,可以选择适当药物进行防治。黄瓜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螨虫、白粉虱等种类,蚜虫可以用吡虫啉喷雾防治,螨虫可以用阿维菌素+哒螨灵进行防治,白粉虱可以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进行防治、

  7.

  黄瓜的采收。黄瓜的颜色从暗绿变的嫩绿并且有一定的光泽,在花瓣不掉落时采收较好。第一次的黄瓜要尽早采摘,这样就不会影响以后黄瓜的生长,避免植株的生长,预防长出异形黄瓜和植株的早衰。

  2、黄瓜苗两叶一心后怎么管理?

  1浇水松土

  当黄瓜幼苗下部长出大量新根时,浇一次缓苗水。浇水后一直到根瓜坐住一般不浇水,进行中耕松土。第一次中耕要求深、透、细,深7厘米 左右,苗蛇周围也要锄透,但注意不能伤根。

  2、分苗

  要将弱苗壮苗分开定植,防止因植株长势不均,导致养分和光线分配不均,从而导致产量的严重下降。定植时苗子要南低北高。

  3、温度控制

  黄瓜缓苗期白天适宜温度28-32℃,夜间适宜温度13-18℃。在实际管理中要根据苗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控,防治出现徒长和弱苗。在低温季节,棚内温度勉强能维持在黄瓜生长的温度,此时要以保温为主,缓苗前期以促进生长为主。

  4、适当追肥

  在蹲苗结束时结合浇头一水追、一次肥,以后每隔1-2次清水追一次肥,盛瓜期每隔7-10天追一次,随水追肥。追肥种类以化肥为主,其次就是腐熟的人粪**。

  5、植株调整

  (1)吊架:当秧苗长至5-6片叶时易倒伏,用无色透明塑料绳吊架。

  (2)整枝绑蔓:当瓜蔓长高不能直立生长时,应及时绑蔓,以后每隔3-4个叶绑一次,绑绳与架竿和蔓呈“8”字形,可防止蔓与架竿摩擦或下滑。

  (3)摘心:对有侧蔓的品种,应将根瓜下的侧蔓摘除,其上的侧蔓可留1-2个瓜摘心。根据棚空间可确定摘心时间,一般主蔓长到25片时即可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