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锈病的发生时期 玉米锈病的发生时期是什么
玉米锈病发生时期分析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玉米锈病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了解玉米锈病的发生时期对于防治这一病害至关重要。
玉米锈病的发病时期
玉米锈病的发病时期一般在玉米生长季节的7-9月份,尤其是在玉米抽雄期和灌浆期发病的几率较大。气候条件也会影响玉米锈病的发生时期,比如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更容易诱发玉米锈病的发生。
玉米锈病的防治措施
针对玉米锈病的发生时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在种植玉米时,我们可以选择抗病品种,这样可以降低玉米锈病的发生率。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抗病品种可供选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2.管理好田间环境
玉米锈病的发生和田间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我们需要管理好田间环境,比如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避免过度施肥等措施。
3.药物防治
在玉米锈病发生时期,我们可以采取药物防治的措施,选择适当的药剂进行喷洒,控制病害的发展。
玉米锈病相关问题
1.玉米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玉米锈病会导致玉米叶片出现红褐色小斑点,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叶片枯萎,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2.如何判断玉米是否感染了锈病?
判断玉米是否感染了锈病,可以通过观察玉米叶片上是否有红褐色小斑点,如果有就说明玉米已经感染了锈病。
3.玉米锈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玉米锈病的传播方式有空气传播、种子传播和工具传播等多种方式。
4.如何预防玉米锈病的发生?
预防玉米锈病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用抗病品种、管理好田间环境、药物防治、适时清除田间杂草等。
5.玉米锈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针对玉米锈病的治疗方法,可以采取药物防治的措施,选择适当的药剂进行喷洒,控制病害的发展。
相关拓展:
问:玉米锈病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玉米锈病产生主要原因是气候,锈病在气温为20℃~30℃,阴雨天较多,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气候环境下,容易发生和流行。
一、玉米锈病如何防治?
1、选种
不同玉米品种对锈病的抗性有较大差异,使用抗性强的品种是控制玉米锈病的有效途径。
2、播种
适当减少氮肥,增加磷、钾喊衫肆肥,可施用海餐沃磷酸二氢钾,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性;合理控制密度,改善通透性能。
种植前塌伍及早清除田中及周围的病株残体,若生长期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集中销毁,玉米收获后也要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茎叶,集中烧毁或沤肥。实行轮作,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可减少病原的积累。
对零星发病的玉米,随时拔除病株及残余病体。
二、玉米田间管理
1、穗期灌溉
玉米进入拔节孕穗期即大喇叭口期对水分敏感,防止“卡脖旱”。玉米生长中后期植株需水量大,缺水则受精不良,叶片早衰,光合作用和养分运输能力下降,败育粒增加,粒重下降。
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要及时浇水,避免干旱造成减产。如果遇暴雨积水要及时排涝,特别是在灌浆期间,更要注意防洪排涝。
2、追施穗肥
在拔节至孕穗末期施攻穗肥,施肥时期一般在10-12叶期(即大喇叭口期),可以保证植株生长,促进果穗发育、促进小花分化,提高结实粒数。应以氮肥为主,亩施尿素25-30公斤。
3、及时拔除小株、弱株
由于播种、地力、补种、病虫危害等原因,造成玉米拔节后,田间产生一些小株、弱株。他们通常不结穗或结穗很小,不但占有一定的空间,消耗肥水,影响健株生长,还容易造成荫蔽、遇郑轿风雨引致倒伏,因此应及早拔除,确保群体整齐度。
问:玉米锈病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玉米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会危害叶鞘、茎秆和苞叶。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病原称玉米柄锈,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夏孢子堆黄褐色。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亚球状,具细刺。
症状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穗旦害。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
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长形至卵形褐色小脓疤,后小疱破裂,散出铁毁迅锈色粉状物,即病菌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纤族此,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孢子。
问:今年玉米锈病特别严重,玉米锈病什么时期预防效果好,用什么药药效时间长
玉米锈病,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长形至卵形褐色小脓疤,后小疱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物,即病菌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抱子。发生初期,可以用丙环唑,已唑醇,戊唑醇,三唑酮,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加磷酸二氢钾加有机硅喷雾,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问:玉米后期的锈病是如何发生的?
玉米锈病是玉米上的重要病害。全生育期均能侵染发病,但中后期发生严重。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浸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长形或卵形褐色小粉疱,后小粉疱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物(病菌夏孢子);夏孢子可进行扩大再侵染;后期病斑上生黑色近圆形突起,开裂后露黑褐色冬孢子。玉米锈病在松江地区属年间发性病害。80-90年代局部地方发生较重,随着玉米面积减少,抗性品种种植、90年后期一直发生较轻。近年来随着玉米面积种植增加,一些高糖优质食用玉米的推广种植,加上菌源在本地逐年累积,玉米锈病发生有抬头趋势,个别田块后期发生较重,严重影响生长。玉米锈病发病后主要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铁锈色病原菌污染果穗后影响玉米品质,一般年份发病后影响产量5-10%,品质下降1-2个品级。玉米锈病菌喜高温高湿,喜高氮多糖,连续高温高湿连续阴雨天或昼夜温差大,露水大,发病重;另外后期偏施氮肥发生重。综合分析,今年我区种植“水果玉米”属高糖品种,因前期连续高温、生长差,后期n肥用量高,加上近期雷阵雨天气多,田间湿度高,玉米锈病发生可能达到中等发生,应引起重视,对感病品种做好预防工作。玉米锈病的防治:1.农业防治,结合化学防治喷施磷钾肥,尽量少喷氮肥。2.化学防治:立足预防,田间查见病斑后立即用药。(1)15%粉锈宁wp1500倍液。(2)2.5%仙生wp1500倍液。(3)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应连续喷2-3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