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三才子 明代三才子之首
相关拓展:
明代三才子释义:
明代三才子,是明朝杨慎、解缙及徐渭三人通称。杨慎,是明代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解缙,字大绅,又字缙绅,号春雨,出生于书香门第。徐渭,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
明代三才子没有唐伯虎
问:明代三大才子是哪三个
1、明代三大才子是明朝的解缙、杨慎和徐渭三人。2、解缙自幼年时期就非常的聪明,他的文章非常的精美、高雅,诗词也是非常豪迈,书法也是非常精绝,主持编撰了“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是博学的代表人物。
3、薯缺段杨慎是明代东阁大学士杨延和的儿子,后来被贬滇南地区,在那里的三十年间,杨慎博览群书,在人们的眼中,杨慎既可以写文章,又可以写诗词,扮旁人们称他为“无书不读”。
4、徐渭可以说是多才多艺了,因为他不仅会诗文,还在戏曲、书画等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成绩,绘画方面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也是“青藤画派”的鼻祖,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他还善于写行草,可以弹琴,喜爱戏曲数誉,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
问:明朝三大才子是谁
解缙、杨慎、徐渭。
明代三才子,是明朝杨慎、解缙及徐渭三人通称。
杨慎,是明代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解缙,字大绅,又字缙绅,号春雨,出生于书香门第。徐渭,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晌樱含和之子。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宴笑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颂粗《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
解缙(公元1369一1415年),字大绅,又字缙绅,号春雨,又号喜易,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公元1369年12月6日)出生在育水鉴湖(今吉水县文峰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洪武进士,官至翰林学士。
徐渭。徐渭画像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或署田水月,天池渔隐、青藤老人、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天资聪颖,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
问:明代三大才子指的是哪三位?
明代三才子,是明朝解缙、杨慎及徐渭三人。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号春雨,谥文毅,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吉安路吉水州(今江西吉安吉水县)人,汉族江右民系。解纶之弟。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江西吉安吉水县人,解纶之弟。洪武十二年进士。历官御史、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别号博南山人、博南戍史,谥文宪,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江西庐陵,为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正德年间状元,官至翰林院修撰。杨慎与解缙、徐渭合称“明朝三才子”。大礼议事件中,因率领百官在左顺门求世宗改变皇考,而遭贬云南,终老于戍地。现成都市新都区仍存有其私家园林升庵桂湖。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徐渭(1521—1593)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问:和解缙、杨慎并称为明代三才子的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徐渭又名徐文长,曾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可以说都可自成一派。袁宏道等称赞他的书法“笔意奔放”,“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他画的《黄甲图》,峭拔劲挺,生动地表现了螃蟹爬行、秋荷凋零的深秋气氛。作品流传至今的较多。更重要的是,徐渭自幼聪慧,且胸有大志,曾参加过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为抗倭名帅胡宗宪的幕僚,后为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李如松的辅导。离开后,贫病交加,以卖诗、文、画糊口,走过潦倒一生。
提到杨慎,大家会想到什么呢?对,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正是杨慎所作。他的父亲更杨廷和厉害,是正德年间的首辅,皇帝的老师,而且他父亲十二岁就中了进士,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后来,嘉靖三年(1524年),杨慎因卷入“大议礼”事件,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被皇帝放逐云南,经30余年,死在戍地。
解缙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其母画地为字,于褪概中教之,5岁过目不忘,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就能写文章,10岁日涌数千言,12岁就把《四书》、《五经》读的烂熟于心。解缙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其母画地为字,于褪概中教之,5岁过目不忘,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就能写文章,10岁日涌数千言,12岁就把《四书》、《五经》读的烂熟于心。
问:【单选题】明代的()号称“吴中三才子”
祝允明、文徵明、唐寅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