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河蚌怎么养
珍珠河蚌是一种淡水贝类,分布于中国南方河流、湖泊和水库中。它们通常生活在河床的淤泥或沙中,需要足够的水流和氧气来维持生命活动。珍珠河蚌是一种过滤食物的贝类,它们通过呼吸和过滤水中的浮游生物、藻类等有机物来获取营养。养殖珍珠河蚌需要保证充足的水流和水质。
养殖环境的选择珍珠河蚌的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环境。需要选择水流清澈、水质优良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需要注意水深和水温。珍珠河蚌适宜生活在水深1-3米、水温15-25℃的环境中。在养殖珍珠河蚌时,需要保证水流畅通,避免污染和积渣,同时定期更换水源。
养殖技术的要点珍珠河蚌的养殖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 珍珠河蚌的选种。选种需要选择身体健康、体形完整、壳色艳丽的成年蚌。
- 珍珠河蚌的放养。珍珠河蚌需要放入足够的养殖箱中,每个养殖箱中可放养200-300只蚌。放养时需要注意蚌的密度,避免过度放养。
- 珍珠河蚌的饲料。珍珠河蚌是一种过滤食物的贝类,需要水中的浮游生物、藻类等有机物来获取营养。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饲料,如藻类、麦麸、豆粉等。
- 珍珠河蚌的管理。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养殖箱、更换水源、检查蚌的生长情况等。
- 珍珠河蚌的收获。珍珠河蚌的收获一般在养殖3-4个月后进行。收获时需要将蚌从河床中取出,清洗干净后即可食用或加工。
珍珠河蚌是一种重要的淡水贝类,分布于中国南方河流、湖泊和水库中。它们通常生活在河床的淤泥或沙中,需要足够的水流和氧气来维持生命活动。珍珠河蚌的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珍珠河蚌还可以用来养殖珍珠,珍珠质地细腻、光泽度高,是一种重要的珍贵宝石。
参考来源:- 《中国水产养殖全书》
- 《水产养殖技术手册》
- 《养殖珍珠河蚌技术规程》
相关问答拓展:
人工养殖蚌的过程?
河蚌的人工繁殖过程
一、珍珠的质量鉴别
珍珠的色泽大致可分为这几类:(1)白色系统;(2)红色系统;(3)***系统;(4)蓝色系统。淡水珍珠色泽柔和,但不象海产珠丰富多彩,以前三种颜色较多。
目前对于珍珠真假、优劣的鉴别方法有:
(1)用火烧之,有爆炸声者为真珠
(2)剖开,有珠纹者为真珠;
(3)莹光分析;好珠都是:珠圆,粒匀,外表为亮白、浅红、并且珠子摸起来光滑、质地坚硬,看起来细腻、剖开后几乎没有杂质,每层层纹都可肉眼分辨。
二、人工繁殖河蚌的初步认识
随着育珠生产的发展,河蚌的需要量愈来愈大,仅仅依靠蚌的自然繁殖将会供不应求。为了解决蚌的资源问题,必须进行蚌的人工繁殖。近几年来,我们对河蚌的人工繁殖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某些成果,有了一点初步的认识,这里给大家作简单介绍。
(一)河蛙的性别
河蚌是雌雄异体。河蚌的性腺埋在斧足内,包裹在内脏周围,要从性腺区分性别,就得杀死河蚌,剖开内脏来检查,而这样蚌就不能用以繁殖了。经过长时间的仔细观察,找到了区分雄雄蚌的简易方法:从外形看,雌蚌比同龄的雄蚌的壳略宽厚,用开口器打开蚌壳仔细观察,可见雌蚌的鳃丝较细狭,雄蚌的鳃丝较宽大,约是雌蚌鳃丝的2~3倍。
(二)繁殖习性
1,繁殖季节
经过几年试验的观察,了解到三角帆蚌的繁殖季节是4~6月。4月开始产卵、排精。卵子受精发育,此时外鳃明显地逐渐变大;4月底到6月(水温在18~28℃范围内),胚体发育成钩介幼虫,排出体外。排出钩介幼虫的最盛期是5月下旬到6月15日,6月下旬以后就慢慢变少。外河因水温低,有延迟到8月份的。褶纹冠蚌的繁殖季节是3~4月及10~11月。
2,产卵、排精、受精
每年,当水温适宜时,雌雄蚌生殖腺逐渐膨胀。雌蚌的生殖腺用针刺破后有颗粒状的卵流出,不久成熟的卵子就由生殖孔排出,送入外鳃叶中。每只雌蚌的产卵量约20多万粒。
雄蚌的生殖腺呈乳白色,用针刺破后有白浆流出,用滴管吸取少量浆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若见到微小而非常活跃的***,标志即将排精。雄蚌的***直接排出体外,进入水中,随着水流进入雌蚌的孔中,再到达外鳃中与卵子相遇受精。
3,受精卵的发育
由于蚌的个体和环境(如氧气、水温、饵料等)的不同,受精卵在雄蛙的外鳃中孵化成钩介幼虫有先有后,一般约需30~45天。
受精卵到钓介幼虫要经过受精卵-多细胞期--桑楼期-囊胚期-原肠期--钓介幼虫期几个阶段,最后出膜离开蚌体。在平均水温20℃时,三角帆蚌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时间如下:
受精卵~桑椹期5天左右。
桑椹期~囊胚期6天左右囊胚期~原肠期4天左右。
原肠期~钓介幼虫10~15天左右总共约需1个月的时间。
在外鳃内形成的器官:首先形成体腔,然后依次形成闭壳肌、心脏、原始双壳、刚毛(褶纹冠蚌是感觉器)、原始肠、纤毛环、足丝,当足丝形成后,不久就出膜,经母蚌出水孔排出。褶纹冠蚌在这个过程中还形成了钓齿。
(三)人工繁殖试验
1,人工自然受精
进行人工自然受精,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呢?我们曾做过下述试验:
将三角帆养在风平浪静的小螺塘里,第二年春,没有一只雄蚌外鳃怀卵。3月底至4月初,用小柴油机对吊养三角帆蛙的池塘冲水,4月15日检查,就发现有不少外鳃怀卵的雌蛙。3月底、4月初,没有进行人工冲水,但天刮大风,4月15日检查,也发现有不少外鳃怀卵的雌蚌。4月初,将3对雌雄蛙为一组,共8组,分别放入3尺见方的8只水泥池中,两性很接近,但由于是静水,一直到5月初也不见产卵、受精。把这些蚌移养到大鱼池中,因有风浪,10余天以后就见到外鳃怀卵。
河蚌的活动能力极差,雄蚌没有求偶的行为,完全靠雄蚌的鳃纤毛摆动而吸收***。若雌雄蚌相隔较远,就无法受精。所以在河蚌性腺成熟时,一定要人工帮助两性接近,否则雄蚌的***排出体外,要大量流失。雌雄一般应按照1与2之比,比较靠近地悬吊于池中。
实践证明,对于三角帆蚌说来,如果在静水环境中,即使两性接近了,也是不会产卵、排精和受精的。三角帆蚌的产卵、排精和受精,必须受流水刺激,这是其生态条件。进行人工自然受精时,必须提供流水环境,如采取人工冲水等措施。
河蚌养殖周期?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统称,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歪儿,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那么珍珠河蚌怎么养殖?养多久才有珍珠呢?现在为大家整理珍珠河蚌养殖成本分析。
珍珠河蚌养多久才有珍珠
珍珠蚌要2-3年才可以养出珍珠。
珍珠蚌又称珠母珍珠蚌,俗称蛤蜊。因其多产天然珍珠而得名珍珠蚌。壳大、厚而坚实,呈长椭圆形。壳长可达180mm,壳高70mm,壳宽40mm。两壳膨大,壳面深褐色,或近黑色,并布有带光泽的斑,生活于河流及小溪中。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等省,在大连的部分河段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日本和前苏联地区也有分布并均育出淡水珍珠。
珍珠是在贝体内形成的和贝壳类似的物质。不论是天然珍珠或是人工培育的珍珠,都是由于贝类在偶然条件下受到外界有刺激性的细小杂物进入并接触其外套膜时,外套膜受到刺激便分泌出一种珍珠质,将这些微小杂技层层包裹而形成赘生物,经过一定时间便形成了珍珠。
构成珍珠和贝壳的物质,大部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随结晶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方解石、霰石等,珍珠是由霰石构成的,而贝壳是由方解石构成的棱柱层。它们虽然同是碳酸钙结晶,但由于结晶系的不同,所以就形成不同的物质-珍珠和贝壳。要养的话放在湖底下。
黄金小河蚌鱼缸里应该怎么养?在鱼缸里养河蚌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是种养了大量水草的鱼缸因已有栽种水草的底砂层,河蚌可以直接投入养护;***缸养鱼则要在缸底铺上一层泥沙,供河蚌栖息。
河蚌一般适宜在中性或弱酸、弱碱性水中生活,但不同种类要求也不同。背角无齿蚌和褶纹冠蚌在pH值5~9之间均能生活;而三角帆蚌常需稳定于pH7~8的水中生活。
河蚌单独养吃什么?河蚌一般会吃一些腐肉、腐食或者是细小的蚯蚓、丰年虾等。通常在养殖河蚌时,尽量模拟河蚌的生活环境来养殖,比如可以在养河蚌的容器底下放上一些细沙,可以让环境更适合河蚌的生存。河蚌应该放在阴凉处进行养殖,切记不可以暴晒,否则河蚌很容易会被晒死。河蚌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和稻田等水体中,一般会半埋在水底泥沙中。
鱼缸如何养河蚌?在鱼缸里养河蚌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是种养了大量水草的鱼缸因已有栽种水草的底砂层,河蚌可以直接投入养护;***缸养鱼则要在缸底铺上一层泥沙,供河蚌栖息。;河蚌一般适宜在中性或弱酸、弱碱性水中生活,但不同种类要求也不同。
背角无齿蚌和褶纹冠蚌在pH值5~9之间均能生活;而三角帆蚌常需稳定于pH7~8的水中生活。河蚌对溶氧要求不高,低限约为3毫克/升。
河蚌的干旱抵抗能力较强,一般埋入土中的河蚌,干旱半月左右不会死亡,但暴露在空气中,尤其夏季烈日曝晒下,几小时即会死亡。;河蚌的食性较广,以淡水中浮游植物如硅藻类和***藻类,浮游动物如轮虫和鞭毛虫为主,其他水生植物和甲壳类动物的腐败碎屑也能为食。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