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吡虫啉20ml 阿维吡虫啉兑水比例
阿维吡虫啉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人体内的寄生虫感染。它可以有效地抑制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阿维吡虫啉可以治疗多种寄生虫感染,包括蛔虫、钩虫、鞭虫、弓形虫等。它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给药,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阿维吡虫啉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仍需注意。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在使用阿维吡虫啉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特别是抗生素和抗癫痫药物。
- 对于***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儿童使用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和用药时间的控制。
阿维吡虫啉是一种有效的抗寄生虫药物,但在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的控制,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如果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相关拓展:
问:吡虫啉治蓟马的剂量
吡虫啉采用冲施的方法防治蓟马,一般每亩地可选择10%吡虫啉粉剂1000g冲施,可有效防治蓟马、蚜虫等害虫。防治蓟马,吡虫啉还可复配其他杀虫剂,如多杀霉素、吡丙醚、阿维菌素、菊酯类杀虫剂、氟啶虫酰胺、氯氟等。与多杀霉素复配,一般可选择16%的多杀霉素·吡虫啉20ml/亩防治蓟马、肉虫等。与吡丙醚复配,一般可选择10%的吡虫啉·吡丙醚1000-1500倍液防治。
一、冲施吡虫啉防治蓟马
1、冲施吡虫啉粉剂,每亩地选择10%吡虫啉粉剂1000g冲施,可防治蓟马、蚜虫等,并可预防地下虫,非常适用于大棚种植的蔬菜。在蓟马高发期冲施,效果表现更明显。
2、蓟马不仅活动于植物体,陆碰还会躲藏在土壤中,甚至在土壤中产卵,而冲施吡虫啉,可使有效杀虫成分均匀分布在土壤表层以及浅层地表,当害虫的幼虫出来活动便会接触药剂中毒死亡,提前将害虫扼杀在幼虫状态。
二、吡虫啉与其他成分杀虫剂裤枝复配防治蓟马
吡虫啉由于大量使用,使得害虫对吡虫啉的抗药性在逐年增加,因此多与其他成分的杀虫剂复配,比如常见的复配方式如下:
1、吡虫啉+多杀霉素
一般可选择16%的多杀霉素·吡虫啉20ml/亩防治蓟马、肉虫等。这个配方强化了对蓟马类害虫的防治,只不过成本偏高。
2、吡虫啉+吡丙醚
一般可用10%的吡虫啉·吡丙醚1000-1500倍液防治蓟马、蚜虫、木虱、烟粉虱、白粉虱、蚧壳虫等害虫。
3、吡虫啉+阿维菌素
吡虫啉搭配阿维菌早纯谈素使用,建议使用时1.8%的阿维菌素,用1500倍就有不错的效果。
4、吡虫啉+菊酯类杀虫剂
吡虫啉与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复配,一般可选择10%的吡虫啉1500倍搭配2.5%的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喷雾,对一般抗性的蓟马、蚜虫、粉虱防效不错。
5、吡虫啉+氟啶虫酰胺
一般可用吡虫啉搭配10%的氟啶虫酰胺1500倍喷雾,对蓟马、蚜虫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6、氯氟+吡虫啉
使用7.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1000-2000倍液均匀喷雾,可兼治蓟马等害虫。
问:辣椒树卷叶病打什么药
辣椒树卷叶病可以使用菌毒清水剂、阿维吡虫啉悬浮剂、乐果乳剂、溴螨酯乳油等药物。
病毒病:发病后,叶片会皱缩,或变为线形叶,或局部出现黄叶、落叶,防治时可喷施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喷3-4次。
蚜虫:叶片受害后会皱缩、卷曲、褪绿变黄,防治时可用20毫升10%阿维吡虫啉悬浮剂兑水3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次......
一、病毒病
1、发病症状
(1)花叶:轻花叶病,初现明脉轻微褪绿或浓绿、淡绿相间的斑驳,病株不落叶,也无畸形叶;重花叶病,叶片皱缩且出现泡状斑,叶面凹凸不平,或成线形叶,矮化严重。
(2)黄化:心叶、嫩叶明显变黄,有时整株或局部也有黄叶、落叶。
(3)坏死:病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出现条斑、顶枯、坏死斑及环斑等。
(4)畸形:病株变形,如叶片呈线条状,或植株矮小,分枝极多呈丛枝状。
2、防治方法
(1)播种前,将种子放入0.1%高锰酸钾溶液或10%磷酸三钠液浸泡15-20分钟,然后捞出用水洗净,待经过催芽后再播种。
(2)分苗定植前,用0.1-0.3%硫酸锌溶液进行喷雾,可预防此病害的发生。
(3)发病初期,喷施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或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85%病毒必克EW500倍液,或1.5%植病灵水剂600倍液,每隔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4次即可。
(4)若发病情况较严重,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0.1%硫酸锌进行混合喷雾,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二、蚜虫
1、危害症状
(1)蚜虫会聚集在辣椒的幼嫩组织上,尤其是叶片底部,然后吸食其中的汁液,造成叶片皱缩、卷曲。
(2)成虫和若虫聚集在叶片、花蕾、生长点等处刺吸辣椒体内的叶片,被害叶片无法因营养不足,褪绿变黄,最后脱落。
(3)花蕾被害后,会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养分而脱落。生长点被害后,嫩叶卷曲无法展平,生长变缓,严重时生长点枯死。
(4)蚜虫在刺吸辣椒汁液的同时,还会排泄大量的粪便,污染叶片,造成叶片光合作用降低,辣椒营养不足,果实发生弯曲。
2、防治方法
(1)移栽前7天左右,用噻虫嗪悬浮剂1000倍液进行灌根,使辣椒苗充分吸收。用药后,可让辣椒苗与其他农作物套种之后的共生期,避免蚜虫危害。
(2)定植辣椒时,亩用500-1000克5%吡虫啉数档颗粒剂进行穴施,施用后药剂会从根部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蚜虫为害时便可将其灭杀。
(3)虫害发生初期,用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4-6毫升,或10%阿维吡虫啉悬浮剂20毫升兑水3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次。
(4)害虫发生初期,用噻虫嗪2000倍液+高效氯氟氰野启聚酯1000倍液喷洒受害植株,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施薯脊乱2-3次。
三、蓟马
1、危害症状
(1)成虫和若虫同时危害辣椒的幼嫩组织,造成幼叶、幼稍变硬,卷曲,甚至坏死。
(2)叶片被害后,会出现长条状的白色或灰白色条斑,看起来类似于螨虫的为害症状。
(3)果实被害后,被“锉吸”部位变硬,颜色变浅,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2、防治方法
(1)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源,加强水肥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
(2)当每株虫量为3-5头时,可喷施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40%七星宝乳剂600倍液,或50%巴丹2000倍液,或5%高效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好年冬乳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药物可交替使用。
四、茶黄螨
1、危害症状
(1)受害叶片不能正常生长,逐渐变成黄褐色,叶缘向下卷曲、皱缩。
(2)嫩茎染虫会变成黄褐色,逐渐扭曲畸形。虫害严重时,植株矮小,不能开花、结果,直至干枯。
(3)果实受害时,颜色会变成黄褐色,失去光泽,并逐渐停止生长变硬,失去商品性。
2、防治方法
(1)对叶片背面喷施15%哒螨灵乳油3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液,或20%灭扫利2000倍液。
(2)喷施20%双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50%溴螨酯乳油1000-2000倍液,每隔10-14天喷1次,连续喷施3次,重点喷施辣椒的幼嫩部位。
五、生理性卷叶
1、原因
(1)发病原因为空气干燥、土壤干旱、过量偏施氮肥,或土壤中缺少铁、缺锰等微量元素。
(2)育苗期间,若苗床长期处于低温高湿状态,则会导致植株发育不良,茎叶黄化,顶叶卷缩,生长滞缓,严重者幼根被沤烂枯死,根系呈锈色,进而腐烂。
(3)主要症状为叶片纵向上卷,呈筒状,变厚、变脆、变硬。卷叶减少了叶片光合作用的面积,对产量有影响。
2、防治方法
(1)适时且均匀地浇水,避免土壤过干或过湿。
(2)在保护地里面种植辣椒时,高温时间段要进行放风。空气干燥造成卷叶时,可在田间***或浇水。
(3)因缺素所导致的卷叶,可对症喷施1-2次复合微肥。
问:阿维吡虫啉治什么?
阿维吡虫啉是由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复配而成的混合药,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对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蚜虫有很好的效果。
问:阿维吡虫啉治什么害虫?
阿维吡虫啉为一扫光系列的高端杀蓟马药,针对跳甲、蓟马、硬壳虫等顽固抗性害虫。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复配而成,结合了两者的优势,是针对刺吸食空腔害虫的药。对蔬菜、果树、水稻等上的青虫、蚜虫、白粉虱、蓟马、稻飞虱、梨木虱、叶蝉等多种害虫有很好防除效果,具有触杀和胃毒双重作用,并有横向渗透传导作用问:吡虫啉和毒死蜱混用(吡虫啉对人体毒性大吗)
1、稻飞虱发生前期,每亩使用的吡虫啉毒死蜱乳油用水g稀释,后期。
2、每亩使用的吡虫啉毒死蜱乳油用吡蚜酮g稀释,苹果园棉蚜盛花期,用吡虫啉毒死蜱乳油叶面喷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