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

2024-06-2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775 次
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

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探析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给小麦生产和农民的经济收益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了解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种病害,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一、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规律

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候、病原菌、小麦品种、栽培措施等。其中,气候是影响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关键因素。小麦条锈病病原菌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才能生长繁殖,一般来说,温度在15℃-25℃,相对湿度在75%-95%的条件下,小麦条锈病易发生。小麦品种的抗病性也是影响小麦条锈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的小麦对条锈病的抗性不同,抗病性强的品种不容易感染条锈病。

二、预防和控制小麦条锈病的方法

预防和控制小麦条锈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种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小麦品种是抗击小麦条锈病的第一道防线,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2.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残体和杂草,减少小麦间距,适时施肥,可以减少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3.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使用化学农药是控制小麦条锈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要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技术问题

1.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气溶胶传播,二是通过种子传播。

2.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答: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是锈菌。

3.如何提高小麦的抗病性?

答: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可以通过育种和栽培措施来实现,如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适时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等。

4.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何危害?

答: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如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5.小麦条锈病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什么?

答:小麦条锈病会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如会导致小麦减产、降质、失收等。

了解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治技术,是保障小麦生产和农民经济收益的重要措施。我们应该注重科学种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使用农药,共同预防和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相关拓展:

问:小麦条锈病的病害循环是怎样的?

条锈病菌为活体营养生物,病菌冬孢子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而是依靠夏孢子完成病害循环,但夏孢子又不能脱离寄主而长期存活,病菌在病害循环的各个阶段均离不开其寄主,必须依赖其寄主的存在才能完成病害循环(图7-6)。

图7-6条锈病病害循环

1.病菌的侵染过程

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生活力良好的夏孢子在2~3h内即可萌发,从气孔侵入,庆衡碰在气孔下空腔处菌丝膨大成气孔下泡囊。泡囊上产生数根侵染菌丝,蔓延于叶内细胞间隙,产生球形或卵形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夺取寄主的营养。在侵染菌丝形成吸器的过程中,仅使寄主细胞质膜在吸器侵入部位产生凹陷,并未刺破寄主的细胞质膜,吸器与细胞质膜始终保持一定距离。

侵入后,菌丝体在细胞间隙中分支蔓延,开始很慢,4~5d后便迅速形成一个圆形或长圆誉谈形的菌落,待营养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即产生夏孢子堆。在适温条件下,从夏孢子萌发侵入到下一代夏孢子产生需10~20d。条锈病菌的菌丝体可在寄主组织中不断扩展蔓延,当原侵入点(即菌落中心)产生孢子堆后,菌落外缘的菌丝继续向外蔓延,陆续形成新的孢子堆。在幼苗叶片上,孢子堆排列成同心圆状,而在成株期叶片中,由于受到维管束组织的阻碍,菌落只能在叶脉间向两端扩展,故孢子堆排列成虚线条状。条件适宜时,一个侵入点(即一个菌落)即可向上蔓延到叶尖,向下经叶片基部扩展到叶鞘,陆续产生20个以上的夏孢子堆。在幼苗叶片上,可见每日出现一圈新的孢子堆;在成株叶片上则每日可见病斑两端各出现一节新的孢子堆,长度各为2.5~3.5mm。可根据病斑的长度和节数,大致推测条锈病的始发期。

2.周年循环

条锈病的周年循环包括越夏、秋苗感染、越冬和春季流行等4个环节。

(1)越夏越夏是条锈病周年循环的关键。条锈菌喜凉不耐热,其越夏的温度界限为20~22℃。在有感病麦株存在的前提下,凡夏季最热月(7~8月间)旬平均温度在20℃以下的地区,条锈病菌就能顺利越夏;旬平均温度在20~22℃的地区,病菌越夏困难,超过23℃的地区,病菌不能侵染寄主,已被侵染的叶片也不能正常发病,病菌不能越夏。所以,在我国平原麦区,由于夏季高温、高湿,病菌不能越夏,但夏孢子拦伍可经气流远程传播到高寒麦区,并在高寒麦区逐代繁殖、传染,度过炎热夏季。我国条锈病菌的主要越夏地区包括甘肃的陇南、陇东,青海东部,四川西北部等地。这些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并有处于不同生育期的自生麦苗、晚熟冬麦和春麦(成熟期最迟可至9月以后)可供病菌寄生,因而成为病菌理想的越夏场所。

(2)秋苗感染秋季,随着越夏区小麦收割,越夏菌源随气流远程传播至平原冬麦区,导致秋苗感染。越夏地区和邻近越夏地区的早播冬麦麦苗发病最早、最重,而距越夏地区越远、播期越迟的冬麦区,秋苗发病越迟、越轻。如陇东、陇南等越夏地区及邻近的陕西关中西部地区的早播麦田9月底10月初即可发现病叶,平原麦区黄河以北一般到10月或11月才始见病叶,而淮北、豫南等地一般要到11月以后才有零星发病。秋苗发病后,如当地秋雨较多或经常结露,病菌尚可繁殖2~3代,病菌群体增大,病情有所发展,可由零星发病发展成为大小不等的发病中心,甚至成为病情较重、较多的发病基地。

(3)越冬旬平均气温低至2℃时,侵入的菌丝体仍能缓慢扩展,当旬平均温度下降到2℃以下时,病菌进入越冬阶段。病菌主要以潜育菌丝在麦叶组织内越冬。大部分冬麦区,冬季条锈病菌停止扩展,但只要受侵叶片未被冻死,病菌即可度过严寒的冬季。条锈菌越冬的临界低温为最冷月均温-6℃至-7℃,但若长期有较厚积雪覆盖,即使低于-10℃病菌仍能安全越冬。以常年气候而言,我国条锈菌越冬的地理界限从山东德州起,经石家庄、山西介休至陕西黄陵为界。该线以北病菌越冬率很低,以南则每年均有很高的越冬率。

小麦条锈菌越冬期在麦叶上可能出现多种症状。有人将冬季麦叶症状变化归为正常孢子堆型、变色孢子堆型、疱状孢子堆型、花斑型和无斑型。其中无斑型病叶为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其余各型病叶大多在越冬期间被冻死。

在条锈菌越冬区北部如华北、关中等地,秋苗发病程度与其病菌越冬率有显著的相关性。病菌在单片病叶中不能越冬,只有在秋苗期形成的发病中心病叶中才能顺利越冬。华北平原南部及其以南各地,冬季温暖、湿润,小麦仍缓慢生长,条锈菌在冬季能正常侵染,不存在休止越冬问题。如江淮、江汉和四川盆地等麦区,条锈菌可在冬季持续侵染蔓延,形成大量的菌源,成为来年北方麦田的菌源基地,这些该地区被称为条锈病菌的“冬繁区”。

(4)春季流行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因各越冬区的生态条件和菌源的来源不同而表现不同的特点。在华北、西北等气温较低的麦区,小麦条锈菌越冬之后,早春旬均温上升到2~3℃和旬均最高气温上升到2~9℃,越冬病叶中的菌丝体开始形成孢子堆,若遇春雨和结露,所产孢子侵染新生叶片,病情不断向上部和周围叶片发展,进入春季流行期。春季病害流行程度取决于当地的雨水条件。华北地区常年春季干旱、少雨,造成越冬病叶大量死亡,少数残存病叶要重新形成发病中心才能蔓延扩展,此过程称“越春阶段”。一般自3月下旬越冬病叶中病菌开始产孢,整个春季可繁殖4代。小麦条锈病在田间的发生过程与菌源的来源有密切关系。在以当地越冬菌源为主的地区,春季流行要经过单片病叶、发病中心到全田普发等3个阶段。但在冬季温暖、潮湿、越冬菌量大、病害冬季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可直接造成全田发病。

条锈菌不能越冬或越冬率极低的地区,以外来菌源为主。这些地区田间发病的特点是大面积突然同时发病,病情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当地当时气候条件所允许量的最大值,田间病叶分布均匀,发病部位多在旗叶和旗下一叶,找不到或很难找到基部病叶向上部和四周叶片蔓延的发病中心。

问: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途径

小麦条锈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尚未发现病菌的转主寄主。其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笑局冬及春季流行四个环节。小麦条锈菌在中国甘肃的陇东、陇南、青海东部、四川西北部碰尺让等地夏季最热月份旬均温在20℃以下的地区越夏。秋季越夏的菌源随气流传播到中国冬麦区后,遇有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即可侵染冬麦秋苗,秋苗的发病开始多在冬小麦播后1个月左右。秋苗发病迟早及多少,与菌源距离和播期早晚有关,距越夏菌源近、播种早则发病重。当平困棚均气温降至1~2℃时,条锈菌开始进入越冬阶段。

问:小麦条锈病及其防治的介绍

条锈病是我国小麦最重要的病害和主要防治对象。本书系统介绍了小麦条锈病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病原菌、症状、生理病变、周年发病过程、大区流行规律、病原菌生理小种、品简芦种抗病性,抗病性鉴定,抗病育种,持拆唯久抗病性,病情调查,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内容,还重点分析了条锈病间歇式大流行的成因和相旅咐培关对策。本书内容丰富,叙事明白,阐释清晰,有助于读者全面、准确、深入地了解小麦条锈病。适用于专业技术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农药种子营销人员、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相关人员阅读使用。

问:小麦锈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一、发生规律小麦条锈病锈菌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当夏孢子落在寄主叶片上,在适合的温度(1.4— 17℃ )和有水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沿叶表生长,遇到气孔,芽管顶端膨大形成附着胞,进而侵入气孔在气孔下形成气孔下囊,并长出数根侵染菌丝,蔓延于叶肉细胞间隙中,并产生吸器伸入叶肉细胞内吸取养分以寄生生活。菌丝在麦叶组织内生长15天后,便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每个夏孢子堆要持续产生夏孢子若干天,夏孢子繁殖很快。这此致夏孢子可随风传播,甚至可通过强大气流带到1599— 4300米 的高空,吹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进行再侵染。而小麦感病后,叶绿素和表皮组织遭到破坏,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强,营养积累减少,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灌浆不良,籽粒秕瘦;发病早而重时,株高、穗粒数降低,甚至病株抽不出穗子,一般中度流行年份小麦减产20%—30%。组织条锈病锈菌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当夏孢子。 

二、防治方法小麦锈病是通过气流传播的病害,容易大面积流行。所以,必须采取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才能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1.选用抗病品种且定期轮换  

2.适期播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可减轻苗期条锈病发生,特别注意消除自生麦。  

3.施肥提倡施用沤制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特别防止偏施氮肥,以免小麦贪青晚熟,加重受害。  

4.注意合理灌溉土壤湿度大或雨后注意开沟排水,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损失。  

5.化学防治  

(1)药剂拌种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  

(2)叶面喷雾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达2%—4%,严重并达1%进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或12.5%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