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白粉病的药水剂 白粉病预防用药
白粉病是植物病害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它会导致植物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的斑点,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凋萎、枯死。为了防治白粉病,我们可以使用药水剂进行喷洒。
药水剂的配方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药水剂配方:
- 硫磺粉:30克
- 氢氧化钠:10克
- 纯净水:1升
将硫磺粉和氢氧化钠加入纯净水中,搅拌均匀即可。
使用方法
在使用药水剂之前,需要将植物叶片上的白粉病斑点清理干净。然后将药水剂倒入喷雾器中,均匀地喷洒在植物叶片上,每隔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次。
注意事项
使用药水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药水剂中的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使用时需要戴上手套。
- 药水剂喷洒后,需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药液挥发太快。
- 在喷洒药水剂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植物的养护,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使用药水剂是防治白粉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也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关拓展:
问:防治大蒜的白粉病和锈病用什么药治疗最佳?
大蒜在山东潍坊地区栽培面积也比较较多,虽不及苍山等地,但安丘大蒜也是地方名优农产品。大蒜病虫害的发生带来了很多损失,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严重的话直接卖不出去。所以,蒜农都很在意病虫害的防治。
一,大蒜锈病
锈病在大蒜和洋葱,大葱等葱属作物上常发生,但大多是在生长的后期出现,所以危害并不是很严重,但如果发病早,连片出现的话,那危害就很严重了。
1,症状
大蒜锈病主要叶子,蒜秆和蒜薹上,有一些黄褐斑或红褐斑,看起来好像铁锈色,因此称为锈病。
2,发生原因
大蒜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春季发生的较多,气温高了发病轻点。在春季多雨的日子,锈病病菌会随雨水的滴溅而蔓延,呈现点状发病,就是有一定的集中区域。当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时候,会呈现暴发流行,发展到全田。
凡是栽培密的大蒜,偏施水肥,田间透风透光性差,或者是低洼易涝地带的大蒜,最容易出现锈病。太密太湿容易造成锈病孢子的扩散。
3,防治方法
通过这多年的观察发现,在同一地块播种的大蒜,有的感染锈病厉害,有些品种差。所以你要选种那些不易感染锈病的品种。再就是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出健壮的抗病植株,身体健康百病不侵。雨后要注意排水,别涝了。
至于用药方面,现在最普遍使用的就是三唑类杀菌剂,如25%的三唑酮每桶水加15毫升,或者是粉剂20克,一般一亩地用2桶水就差不多。再就是25%的丙环唑,每桶加10毫升,或者是43%的戊唑醇,每桶加10毫升。这三种药要注意轮换着使用,看病情决定用药次数。
二,大蒜白粉病
大蒜白粉病在我们这里不太多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它不大喜欢大蒜的那个味道,但它喜欢洋葱,大葱。
1,症状
白粉病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大蒜叶子上,有一些白色的粉斑,具有白色或者是灰色的霉层,后来就成熟为黑色的小点,那就是些病菌,要准备再危害了。
得了白粉病的大蒜叶片,会变黄早枯,严重的时候,整片大蒜会慢慢枯亡。
2,发病原因
白粉病孢子在干旱高温天气下,孢子会四散扩散,如果遇到浇水造成适宜的湿度,它们就会萌发,形成危害。
3,防治措施
白粉病的专用药剂就是三唑酮,也就是常说的粉锈宁,如25%的三唑酮悬浮剂及可湿性粉剂,一般每桶水加15毫升悬浮剂或20克粉剂,兑水喷施即可。也可以用硫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
现在防治大蒜锈病和白粉病的常用药是三唑酮,也可以去选择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唑类杀菌剂及其复配剂,要注意交替使用,防止发生抗性。
问:西瓜白粉病用什么药防治?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生产上应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培育出无病的壮苗。
2抓好田间管理工作:(1)合理密植,采取高畦深沟种植方式。畦上覆盖地膜;重点加强瓜期后的田间管理,合理整枝,适时摘除病重叶和部分老叶,以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的重复侵染。(2)抓住西瓜爱水怕水的特性,采取干干湿湿的灌洒方式;雨后注意排水,防止瓜田受浸和田间渍水;连续降雨过后应抢晴施药,以防止该病在瓜田迅速流行蔓延。(3)做好施肥工作。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氮、磷、钾配施。西瓜后期追肥应以复合肥为主,尽量少施或不施尿素,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的重点是做好发病初期的施药工作,施药后如病情继续发展,应每隔7~10天连续喷药2~3次,以达到有效控制该病发生蔓延的目的。可选用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或40%灭病威悬浮剂300~400倍液或40%敌菌铜800倍液等杀菌剂喷雾防治。各种杀菌剂交替使用。喷施时应做到水量充足,叶片背面都要喷施,全田应均匀喷洒,防止漏喷。硫磺属多功能药剂,除有杀菌作用外,还能杀螨和杀虫。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的白粉病和叶螬等,持效期可达半月左右。蔬菜使用硫磺胶悬剂主要用于防治瓜类白粉病。
如黄瓜、甜瓜(香瓜)、南瓜等,使用时将50%硫磺胶悬剂稀释成200-4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左右喷洒1次,一般发病轻的用药2次,发病重者用药3次。硫磺本身作用不活泼,内服后变成硫化物及硫化氢,刺激胃肠粘膜,使之兴奋蠕动,导致下泻。此过程需要有碱性环境、大肠杆菌,特别是脂肪分解酶的存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