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鞘腐病与纹枯病的区别(玉米纹枯病和青枯病区别)
玉米纹枯病在世界玉米产区广泛发生,以亚洲国家发生为重。玉米纹枯病在我国最早于1966年在吉林省发生,70年代中后期逐渐成为我国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生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省份。在西南地区,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纹枯病成为限制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和高产栽培技术的不断推广,密植、高肥技术的应用以及玉米主产区的多年连作,使得纹枯病的发展蔓延加快,因该病侵害玉米近地面几节的叶鞘和茎秆,后引起茎基腐败,致使输导组织被破坏,从而影响水分和营养的输送,故所致损失较大,我国各地都有纹枯病造成玉米减产的报道。
二、症状?玉米纹枯病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抽雄期和灌浆期,生长后期病菌不易侵入,病情趋于稳定。该病主要侵染叶鞘、叶片和穗部,严重时也侵染茎杆。最初多由近地面的叶鞘发病,逐步向上部叶鞘、叶片发展蔓延。初侵染形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随后病斑扩大或多个病斑会合成云纹状病斑,包围整个叶鞘,使叶鞘腐败,引起叶枯,严重时侵入茎秆;茎秆受害时,病斑褐色,形状不规则,后期茎秆质地松软,组织解体,露出纤维束,植株极易倒伏;雌穗受害,苞叶上产生云纹状病斑,常致雌穗秃顶,籽粒灌浆不足,秕粒增多,粒重明显下降,严重时果穗干腐,穗轴霉变,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环境潮湿时,病斑上可见稀疏的白色蛛丝状菌丝体。病部组织內或叶鞘与茎秆间常产生褐色、大小不一的球形或扁圆形颗粒状菌核,成熟的菌核极易脱离寄主,遗落田间。病斑大小、形状、颜色及菌核大小、数量因玉米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一般在感病品种上,环境条件特别是湿度有利于发病时,病斑扩展快、斑块大、颜色浅、菌核数量多而大,发病重,植株易枯死。
三、防治技术?玉米纹枯病菌为土壤习居菌,寄主范围广,对不良条件的抵抗能力强,防治的难度大。对于该病害的防治应着眼于减少越冬菌源、切断病菌侵染途径、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辅以药物喷施等综合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
由于玉米品种对纹枯病抗性存在很大差异,应选用抗病、耐病或避病品种,避免种植高感品种。对纹枯病表现较为抗病的品种有禾盛玉6号、渝单15、雅玉28、渝单8号、荣玉2024、高玉79、川单428正大2393、华试3号、蜀龙3号、登海3838、绵单118、隆玉68、正大619、荣玉188、正大818、迪卡007。
2.人工防治
在玉米心叶期与心叶末期两次摘除病叶,特别是剥去茎基部发病叶鞘,切断纹枯病的再次侵染源,近期防效达100%,1个月后仍达70%以上,控制了玉米生长后期发病。尤其是摘除病叶的同时再于茎秆患部涂井冈霉素液,杀灭残留病菌,其防效更高,药后30d达81.8%。3.农业防治
对于重病地块内的病株,玉米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秸秆,集中烧毁。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降低田间湿度,创造有利于玉米生长,而不利于病菌滋生繁殖的环境条件。在低洼地块可实行玉米与大豆、甘薯、花生或马铃薯等矮棵作物间作,增加田间通风透光量及土壤蒸发量,降低植株下部湿度,以减轻纹枯病为害。合理轮作换茬,减少菌源基数。适当调整种植密度,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合理密植。氮肥施用不过量过迟,增施钾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4.化学防治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发病初期(玉米拔节时),此时防治能有效保护功能叶片。而5叶期喷药防治后时间过长,药剂残效期已过,到激增期病害仍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所以保产效果不明显。也可在拔节期和抽雄期各施一次药,防效较好。防治玉米纹枯病的首选药物为井冈霉素,防效可达到80%井冈霉素在玉米不同生育期和病害不同严重程度下施药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效果不同,防治该病的适期应掌握在纹枯病发病初期(玉米拔节时),用5%井冈霉素可溶粉剂1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2~3次,间隔7~10d。
来源:《中国农作物病虫害》植医堂,国内领先开创的“人工智能+网络植物医院”在线平台,提供一站式的农作物健康在线诊疗服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