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病影响下季小麦吗 小麦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锈病是小麦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它会对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那么,锈病对下季小麦会有何影响呢?
锈病对下季小麦的影响
锈病会导致小麦的叶片受损,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降低植株的养分供应能力,进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锈病会降低小麦的抗病性,使小麦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害的侵袭,从而加重小麦的病虫害压力。由于锈病的传播速度较快,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能会导致小麦大面积减产,甚至死亡。
如何防治锈病
为了防治锈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选择抗锈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
-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和落叶;
-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洒,控制锈病的传播;
-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利用拮抗菌、生物制剂等进行防治。
相关问题
1.小麦锈病是如何传播的?
小麦锈病主要通过风传播,也可以通过衣物、工具等传播。当锈病菌感染到小麦植株时,会在叶片上形成***或红色的锈斑,进而产生大量孢子,这些孢子会随着风的吹动传播到其他健康的小麦植株上,从而引起感染。
2.如何鉴别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的症状比较明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
- 锈病会在小麦叶片上形成***或红色的锈斑,而且锈斑会逐渐扩大;
- 受到锈病感染的小麦植株会变得虚弱,叶片萎缩,甚至死亡;
- 锈病菌在小麦植株上形成的孢子可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3.锈病对小麦的产量影响有多大?
锈病是小麦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可能会导致小麦大面积减产,甚至死亡。据统计,锈病感染率达到50%以上时,小麦的产量可能会下降30%左右。
4.除了锈病,小麦还有哪些常见病害?
除了锈病,小麦还常见以下几种病害:
- 白粉病:主要通过风传播,会在小麦植株上形成白色的粉状物;
- 赤霉病:主要通过种子传播,会在小麦植株上形成***或红色的霉斑;
- 小麦条锈病:主要通过风传播,会在小麦植株上形成***的条锈斑。
5.如何选择抗锈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选择抗锈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 了解不同小麦品种的抗锈病性能力;
-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小麦品种;
- 选择由权威机构认证的种子品牌。
相关拓展:
问:玉米锈病对下茬小麦有影响吗,附玉米锈病的病症和防治方法
1、玉米秆锈病可能会导致小麦秆锈病的发生。2、病情初期,玉米叶片的两面会生出淡黄白色小斑,之后有突起形成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疱斑,这便是病菌的夏孢子堆,孢子堆表皮破裂后,会散出一些铁锈状夏孢子。3、锈病后期,叶片病斑或附近会出现黑色的疱斑,导致叶片枯黄,对苞叶、果穗和雄花产生危害。
一、玉米知枣锈病对下茬小麦有影响吗仔唯
1、玉米锈病对下茬小麦有什么影响
小麦上有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等,其中条锈病和叶锈病流行范围广,危害重,秆锈病发生率少。条锈病和叶锈病只会危害到小麦,秆锈病也会危害到玉米,所以玉米锈病菌可能会导致小麦秆锈病的发生。
2、玉米锈病产生的原因
(1)黄淮海地区玉米锈病为南方锈病,一般为气传病害,孢子一般由台风传播带来,菌源主要来自菲律宾和我国台湾。之后菌源会跟着北上的台风往其它区域传播。在8月份天气转凉后,在平均温度为26℃-28℃且湿度高时,锈病发病较为迅速。
(2)玉米柄锈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温度范围15-35℃,其中最适宜的发病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95%以上。
(3)玉米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穗到采收中后期,高湿、叶面结露的气候,适宜夏孢子形成和侵入。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玉米锈病多在5-10月发生,在夏秋高温、多湿及多连阴雨的年份发病较重。
(4)玉米锈病在田块连作地、排水不良的田块中发病较重。在种植过早熟品种、密度过高、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的田块中,发病较重。
二、玉米锈病的病症和防治方法
1、玉米锈病的病症
(1)玉米锈病主要侵害玉米叶片,还可以侵染叶鞘、茎秆和苞叶。病情初期,叶片的两面会生出淡黄白色小斑,且四周有***晕圈,后有突起形成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疱斑,散生或聚生圆形或长圆形,这些便是病菌的夏孢子堆。等到病菌的孢子堆表皮破裂后,会散出一些铁锈状夏孢子。
(2)锈病后期念猛培,病斑或其附近还会出现黑色的疱斑,这便是病菌的冬孢子堆。它们呈长椭圆形,疱斑破裂时,会散出黑褐色粉状物。锈病严重时,整张叶片都会布满锈褐色病斑,造成叶片枯黄,危害苞叶、果穗和雄花。
2、玉米锈病防治方法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可以喷施含有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三唑酮、丙环·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成分的药剂。
问:今年玉米锈病严重,会对冬小麦有影响吗,会通过土传病害传播吗
玉米锈病会对冬小麦有影响,且通过秸秆还田之后,锈病jun在土壤中的数量会增加,会对下一年的玉米再次感染锈病,埋下了隐患。
一、怎样防止小麦锈病
在发生玉米锈病的地块上种植小麦,如果管理得好,基本上能控制住小麦锈病的发生,玉米,小麦之所以会染锈病,主要就是农作物的抗病能力降低,早期氮肥过多引起徒长等一些原因造成的。
可以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平衡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入,注重中后期的用药防治,这样种植的冬小麦很少有锈病w害。做好浇水与排涝的准备,不能让小麦田湿度过大。
二、来年怎样防治玉米锈病
1、选种
我们在玉米品种选择上,一定要选择相对说稳产、抗逆性好的品种,尤其多年表现产量稳定的品种。一般早熟和高产品种容易感染锈病,这样的品种需要大肥大水齐攻,水肥管理要求高。
2、种子包衣
种子包衣以后,根系粗壮,下扎深,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叶好长势好、长耐和橡势好产量才能高”,玉米根系健壮对土壤中的营养和水分的吸收昌旁更多,更有利于提高玉米本身的抗性,可以更好的减轻玉米各种病害的发生。
3、精准施肥
玉米中后期生长营养失调,导致玉米抗性下降,不但“有利于”早衰脱肥,还“有利于”各种病害的侵染。所以玉米施肥可选棚族择海和威水溶肥且把握一个原则:氮为主,多次施,氮不偏施,磷钾要重视,中微量肥不要少。
4、正确防治
针对玉米锈病的防治,一是要在合理的时期进行防治,二是玉米属于高杆作物,防治器械与用水量都很重要。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10-12片展开叶)至玉米吐丝期是防治的较佳时期。
问:噻呋酰胺戊唑醇能防治小麦锈病吗?
噻呋酰胺不能防治小麦锈病。噻呋酰胺,一般指噻氟酰胺,又叫噻氟菌胺、噻呋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噻唑酰胺类除菌剂,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噻呋酰胺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
噻呋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抑制病菌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掉。它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可以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方式施用。
适用作物
噻呋酰胺对许多种真菌性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广泛应用于稻、麦类、花生、棉花、甜菜、咖啡、马铃薯、草坪等多种作物。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稻和麦类的纹枯病。
使用技术
噻呋酰胺适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多种施药方法,防治纹枯病时多采用叶面喷雾。孕穗期及以前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期,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240克/升悬浮剂20至25毫升,对水30至45升喷雾,喷药应均匀、周到。
防治稻纹枯病,由于它的持效期长,在稻全生长期只需施药1次,即在稻抽穗前30天,亩用24%悬浮剂15至25毫升,对水50至60千克喷雾。
注意事项
1、有良好的内吸性,很容易通过根部或植物表面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
3、经处理的茎叶健康浓绿,为增产提供条件;
4、不含有机溶剂,对作物很安全,在合适用量下,在稻孕穗扬花期也可以使用;
5、耐雨性强,施药后1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
问:小麦锈病的发生有哪些规律?
小麦锈病的发生规律:小麦三种锈病均为真菌性病害,病害为柄锈菌属的三种不同锈菌侵染而致。小麦叶锈病以休眠菌丝体在受侵染的冬小麦上越冬,而小麦条锈菌和秆锈菌因不耐低温在承德地区不能越冬,而由外地迁来。
第二年春季,冬麦返青后,越冬的叶锈菌也随之萌动侵染;以后随着温度的提高和春麦的播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及西北地区越冬越夏基地和华北冬麦区通过气流传来的条锈菌和秆锈菌也相继侵染冬麦、春麦引起发病。夏季麦收后,锈菌的夏孢子再经气流传到西南及西北地区的越夏基地的小麦上侵染、越夏。
秋季冬麦出苗后,叶锈菌又可随气流传回本地侵染并在麦苗上越冬。在整个生长季,三种锈病都是以夏孢子世代在小麦上逐代侵染而完成周年循环的。三种锈病的发病轻重主要与夏、秋季和春季的雨水多少、越夏越冬菌源量和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小关系密切。一般来说,秋季和春、夏季雨水多,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菌源量大,锈病发生就重;反之则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