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病 赤霉病是什么病害
什么是赤霉病?
赤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主要影响玉米、小麦、大豆等作物。该病害会在潮湿的环境中大量繁殖,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赤霉病的症状是什么?
赤霉病的症状包括:叶片出现**斑点,逐渐扩大融合成大型叶斑;叶片边缘出现红色或紫色条纹;叶片上出现黑色霉斑;幼苗叶片变薄、变弱,严重时会导致凋谢;受害的玉米颖部出现黑色霉斑,导致玉米腐烂、**。
赤霉病如何防治?
一、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具有抗赤霉病基因的品种,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做好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残体和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气,避免过度密植,合理施肥等,以提高作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三、化学防治:可选用防治赤霉病的杀菌剂进行喷洒,但要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时机。
赤霉病的危害有哪些?
赤霉病会导致作物减产、失收,进而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同时,赤霉病还会导致作物品质下降,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相关百科知识:
真菌:真菌是一类生物体,属于生物界真菌门。它们可以生长在各种环境下,包括土壤、水、空气、植物、动物等。真菌对人类和动物有重要的影响,有些真菌可以用于医学和工业,但也有些真菌会引起人和动物的**。
杀菌剂:杀菌剂是一种用于杀死或阻断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在农业生产中,杀菌剂常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参考来源:
1.《农业植保手册》
2.《植物病理学》(第二版)
3.《现代农业技术手册》
相关拓展:
问:赤霉病的意思赤霉病的意思是什么
赤霉病的词语解释是:小麦_大麦和燕麦的一种病害,病株穗上覆盖一层粉红色的霉菌,致使子粒干瘪,人畜食用病粒后会中毒。赤霉病的词语解释是:小麦_大麦和燕麦的一种病害,病株穗上覆盖一层粉红色的霉菌,致使子粒干瘪,人畜食用病粒后会中毒。注音是:ㄔ_ㄇㄟ_ㄅ一ㄥ_。拼音是:chìméibìng。结构是:赤(上下结构)霉(上下结构)病(半包围结构)。
赤霉病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小麦、大麦和燕麦的一种病害,病株穗上覆盖一层粉红色的霉菌,致使子粒干瘪,人畜食用病粒后会中毒。
二、网络解释
赤霉病小麦赤霉病症状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
关于赤霉病的成语
赤心相待赤心报国病病恙恙病病歪歪御逗面红颈赤赤胆忠心赤地千里赤身露体赤诚相待蓬头赤脚
关于赤霉病的词语
石赤不夺赤心相待赤绳系足赤诚相待赤身露体赤地千里赤胆忠心白眉赤眼赤心报国面红颈赤
关于赤霉病的造句
1、这位负责人称,盐城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已基本成定局,防治已无必要,后期只有通过收割筛选、淘洗晒干等办法,减少病粒、病菌残留。
2、由于他的作品赢得了科布的信任,对坏血病女主人掌狩猎队队长,鱼类得知由一种叫做赤霉病一个讨厌的海盗为首的兵变。
3、抗赤霉病性的遗传主要陵拆肢受加性基因效应的控制,但非加性的基因效应也有显著的作用。
4、结果表明,大麦赤霉病抗性除了抗初侵染类型外还存在抗扩展类型。
5、气候型流行**害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大部偏重流行,黄淮麦区、新疆尺世伊犁河谷为中等流行。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赤霉病的详细信息
问:小麦赤霉病的发病原因、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氏指要病害之一,由真菌引起,主要对麦穗产生危害。由于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较低,受环境影响比较大,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都难以抵抗病菌的侵染危害。该病发生周期较长,发生时会产生毒素,对小麦造成不利影响,一般可造成产量损失10%以上,严重时减产幅度达50%。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原因、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供大家参考。
小麦赤霉病发病原因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孢菌属(FusariumgraminearumSchw)真菌引起的世界范围内流行**害,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该病菌不仅对小麦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还产生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为主的赤霉毒素对人畜有较大危害作用。小麦赤霉病是我国南方麦区的主要病害,其危害面积超过667万hm2,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大流行时几乎使小麦颗粒无收,是南方麦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
小麦赤霉病危害
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上,选用抗病品种无疑是治本方法。目前能用于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抗的品种较少。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抽穗扬花期是最易感病期,如遇3d以上连阴雨天气,极易造成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小麦赤霉病一旦流行,不仅造成小麦严重减产,而且病麦不能食用。
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壳在麦桩、麦秆、玉米穗、甘薯等作物残体上越冬越夏,春季气温适宜时产生子囊壳(穗腐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子囊壳成熟后,不断向空中释放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到扬花的麦穗上引起发病。宝鸡地区一般在5月上旬可见零星病穗。5月中下旬为病害盛发期。小麦收获后,子囊壳、菌丝体在发病的麦秆和玉米秆的残体滑核姿上越冬越夏。
小麦赤霉病防治对策
针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在防治上应采取以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体、以关键时期进行药剂保护为关键的综合防治策略,以有效地减轻赤霉病发生和危害。
1.加强监测和预警
由于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发生受气象条件影响大,要主动出击,提前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正确地进行预测预报,并做好防治的准备工作。
2.选用抗(耐)病品种
这是控制赤霉病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赤霉病菌主要是花期侵染,灌浆期危害穗部,生产上应尽量选用穗形细长信绝、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花药残留期短、灌浆速度快的品种,以减轻病菌的侵染和危害。虽然目前还没有较理想的抗赤霉病品种,但有一些农艺性状优良的耐(避)病品种,如西农979、陕麦139、武农986、秦农142、宝研8号等可选用。
3.栽培措施
3.1消灭菌源播前深耕,消灭秸秆和前茬。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间菌源。
3.2适时早播适时早播种,促进小麦早发、早熟,避开抽穗扬花期遇雨,即避开了赤霉病发病的有利时期.以减少病菌的侵染。
3.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氮、磷、钾合理搭配施
用,追肥应增施磷、钾肥,忌偏施氮肥,促使小麦植株生长健壮.防止倒伏或早衰,增加植株的抗病力。
3.4合理施排灌做好清沟排渍,避免大水漫灌,降低农田地下水位和小气候的湿度,创造有利于小麦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等。
4.药剂防治
抽穗扬花期是喷药防治赤霉病的关键时期。一是掌握好防治时期,若抽穗期遇到连阴雨,有病害流行可能时,喷药时间宁早勿晚,在10%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第一次喷药,间隔5~7d第二次用药。二是选用优质防治药剂。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g对水50kg或烯唑醇(禾果利)50g对水30kg喷雾。三是掌握好用药方法。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如遇喷药后下雨。则需雨后补喷。小麦生长的中后期赤霉病、麦蚜、粘虫混发区,亩用40%毒死蜱30mL或10%抗蚜威10g+40%禾枯灵100g或60%防霉宝70g+磷酸二氢钾150g或**素、丰产素等,既可一喷多防,又能增加千粒重,实现小麦丰产丰收。
问:小麦赤霉病发生条件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赤霉病主要通过风雨传播,雨水作用较大。因此麦田湿地要开沟排水,合理灌溉;适时播种,避开扬花期遇雨;收获后要深耕灭茬,减少菌源。小麦赤霉病发生与
气候条件、菌源量以及栽培管理等有密切关系。
(1)气候:小麦抽穗开花阶段气温高、湿度大,对赤霉病发生极为有利。温度在15℃以上就能发病,25℃最适宜。春季气温回升早,又有足够的湿度,病害就提早发生。在25℃的适温和连续36小时以上的饱和湿度下,病害潜育期只需2天,低于或高于这一温度,或湿度不足,潜育期就延长。
(2)菌源量:越冬菌发生量的多少是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越冬带菌率高的地区和年份发病重。但是越冬菌发生量的大小,又与春季田间温湿度有关。温湿度高的,子囊子壳发生时就大;反之,就少。
(3)栽培管理: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品种之间抗病性有一定差异,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期的感病性亦有差异。一般生育前期较抗病,生育后期较易感病。各生育期中以开花期最易感染,抽穗期次之,乳熟期再次之,至蜡熟期发病就很轻微。播种早的,抽穗、成熟早,常能躲过易感病的抽穗开花阶段,发病轻。反之,播种晚的,成熟期延迟,开花期容易遇到阴雨,加重危害。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施用氮肥过多、过迟,植株生长衰弱或徒长,植株抗病力降低,因此发病重。
问:赤霉病什么时候防治最好
小麦赤霉病的最佳防治时期是在小麦抽穗前7-10天。
小麦赤霉病多发生在春季齐穗期,因此防治上也应该在抽穗期,这时小麦会有清晰的病斑,但病害程度还不严重,防治效果最好。如果等到明显的病斑出现时再防治,容易造成较大损失。这时叶面积最大,药剂更易粘附在叶面,发挥防治效果。如果在此前打药,因为叶面积小,难以达到很好的防效;此后打药,由于叶面积老化,也难以达到防治效果。
防治小麦赤霉病,掌握见花就打的原则,田间有小麦开始开花了就可以用药防治,用药时间便于掌握,而且防治效果好。适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有氰烯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戊唑醇、烯肟菌酯等喷雾防治,一个星期以后在防治一次。小麦赤霉病防治牢记三句话,晴天见花打;阴天见穗打;雨天抢前打。
小麦的主要虫害措施
适期冬灌和早春划锄**,减少冬春季麦蚜的繁殖基数;保护利用天敌,实行小麦油菜、小麦绿肥间作种植,增加天敌数量,并诱集天敌向麦株转移;返青期肥水要避开瓢虫产卵盛期,保护瓢虫卵和幼虫;严格掌握害虫防治指标和天敌利用指标,减轻对天敌的杀伤。
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时间很重要,一定要掌握在小麦拔节前后、纹枯病初发时用药。药剂可选择井冈霉素、噻呋酰胺、苯甲·丙环唑等**类药剂。一定要控制灌水,雨后还要及时排水,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是防治叶枯病的关键时期。可以用福美双或**酮·多菌灵双进行拌种,预防病害,在小麦扬花至灌浆期,田间开始发病时,可选用杀菌剂进行预防和防治。
问:小麦赤霉病特效药
小麦赤霉病特效药有多菌灵、戊唑醇、氰烯菌酯等。
1、多菌灵:多菌灵又称棉萎灵、卡菌丹、霉斑敌、苯并咪唑44号,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性杀菌剂,主要通过干扰病菌的有丝**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尘镇旦影响细胞**,对多种真菌病派扰害都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2、戊唑醇:戊唑醇是一种**类杀菌剂,是一种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通过抑制真菌体内的甾醇脱甲基合成,使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达到杀菌效果。具有杀菌谱广,内吸传导性好,持效期长,混配性好,价格便宜,无抗药性等特点,成为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首选药剂。
3、氰烯菌酯:氰烯菌酯为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种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小麦的物种分类
1、小麦籽粒的皮色划分
按照小麦籽粒皮色的不同,可将小麦分为红皮小麦和白皮小麦,简称为红麦和白麦。红皮小麦(也称为红粒小麦)籽粒的表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白皮小麦(也称为白粒小麦)籽粒的表皮为黄白色或乳白色。红白小麦混在一起的叫做混合小麦。
2、小麦籽粒的粒质划分
按照籽粒粒质的不同,小麦可以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简称为硬麦和软麦。硬麦的胚乳结构为紧密,呈半透明状,亦称为角质或玻璃质;软麦的胚乳结构疏松,呈石膏状,亦称为粉质。
就小麦籽粒而言,当其角质占其中部横截面1/2以上时,称其为角质粒,为硬麦;而当其角质不足1/2时,旅唤称其为粉质粒,为软麦。对一批小麦而言,按中国标准,硬质小麦是指角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软质小麦是指粉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